第180章 催婚-《1620!夺舍大明从辽东开始!》

  此时金山迈步进屋,行礼见过岳母后解释道:

  “娘,四白还真没骗您”

  “他现在提举辽东辽东盐课,去视察广宁盐场那是理所当然”

  有读者肯定要骂人了。广宁地处辽中腹地你跟我说有盐场?

  这就要从卫所赋税制度起了。

  辽东25卫,每年各有额定的粮、草、盐、铁的征收额度。

  有些卫所地处内陆,盐额又比较少的,便上交铁、布抵扣盐课。

  问题是辽东卫所制度,最核心的精神就是自给自足,所征赋税大部分是留下自用的。

  兵额少的卫所还可以买盐,像辽阳广宁这种大城,每日耗盐数量巨大,用铁抵扣先亏一道,在花钱买盐就更亏了。

  所以各卫所纷纷派人赶赴沿海开办盐场,只把牌子留在本地。

  比如辽阳、广宁的盐场,大多在海州营口的海边。

  本地虽然留有人手,但只负责仓储转运之事。所以李四白去广宁查盐是理所当然的。

  几人围桌坐下,金山一番解释后,张氏明白是自己心急了。不过能早一天见到儿子,她才不在乎这些细节。

  李四白见到老妈也很开心,拉着张氏的手说道:

  “娘,既然来了就别走了。反正最多一两年,大家都得过来…”

  张氏笑的合不拢嘴:

  “那到不用,等你定了亲娘就回去,你爹他离不开我…”

  李四白笑容顿时凝固:

  “成什么亲?”

  张氏振振有词:

  “儿子,你今年都十九了,再不成亲像什么话”

  “娘这次来,就是专门来帮你找媳妇的!”

  一抹倩影在脑海一闪而过,李四白叫苦不迭:

  “娘,我还不到十七好吧?”

  “每天忙的脚打后脑勺,哪有时间成亲啊…”

  张氏可不管那个。李家男丁一个个娶妻生子。现在小辈里就剩李四白和小海没成家。把她急的团团转。

  正好李长安回家接老婆,便迫不及待的跟了过来。

  面对儿子的敷衍,张氏气不打一处来:

  “你没时间不要紧,娘有啊!”

  “金州城这么大,我就不信找不到一个好媳妇…”

  李四白顿时哑然。眼看大姐搂着儿子,看着老娘和自己斗嘴,掩口偷笑乐不可支。连忙朝姐夫使个眼色。

  金山心领神会,轻咳一声插言道

  “娘,小胥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氏眉头一皱:

  “都是一家人,小山有什么话尽管说”

  金山没被岳母的表情吓倒吸,侃侃而谈道:

  “娘,如今四白官路亨通,我看成亲之事不急于一时!”

  “不如待日后高升,再选门当户对的姻缘,对四白的仕途也有助益…”

  张氏闻言一愣,她是一心为孩子好。按金山所说,现在成亲是低娶,那儿子岂不是亏大了?

  大花摆弄着儿子的小手,也插言道:

  “娘,我夫君说的对啊!”

  “四白现在就实授七品,以后肯定还会再升,男子汉功业为重,又何必急着成亲?”

  张氏顿时呆住。若儿子还是从九品巡检,她肯定要逼他结婚生子。

  可如今虚岁十九的正七品,在整个大明朝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现在成亲,没准还真是坏了前程。

  张氏犹豫半晌,忽然抬头看向李四白:

  “儿子,你啥时候能升官啊?”

  三人当场笑喷,这种事谁有个准?

  李四白做巡检时屡立大功,结果两年未升,一直拖到开原陷落。

  反倒是逃命之时,运气爆棚一枪崩了代善,直接混个五品署职。

  还有郑之范,就因为主官不敢上任,而他离开原最近,就署了五品兵备道。结也因此背锅,成了开原陷落的罪魁。

  可见官场之事,运气才是第一位的,浮浮沉沉谁也说不准。

  然而李四白实在不想成亲,闻言立刻信口开河:

  “娘,你放心!”

  “不出三年,儿子定然实授五品!到时一定娶妻生子让您老抱上大孙子!”

  张氏闻言心中立刻打起算盘。三年后儿子实岁不过二十。就算到时升不了官,一个正七品也不愁娶。

  “行!就这么说定了!”

  “你的事以后再说,娘先给五花六花找个婆家!”

  李四白偷抹了一把冷汗,心说总算度过这关。至于两个妹妹,那就让她们自求多福吧。

  张氏如何催婚两个女儿不提。却说李四白吃过晚饭,便把李长安叫到书房,询问此行的收获。

  李长安一脸兴奋:

  “四白,你的那几个同窗,看了你的书信后,全都热情的不得了!立刻就答应替咱家卖盐!”

  “辽阳、沈阳,都定下了。这一趟就赚了二百多两!”

  李四白闻言大喜。虽然卖掉秋露白,不过人脉和渠道还是可以用的。

  他给辽阳贝志诚、沈阳赵元谋各去了一封信,希望利用他们卖酒的渠道分销精盐。

  如今他实授七品,又署职五品兼职,这些老同学巴结他还来不及呢。虽然精盐价格昂贵,两人还是一个磕绊不打就应了下来。

  两人原以为是赔本赚吆喝呢。没想到精盐真的洁白如雪毫无异味。

  两地的富商官宦口口相传,几乎数日之间就风靡高端市场。即使定价是粗盐的十倍,依然成为有钱人的不二之选。

  还有两地的饭店酒楼,但凡有点档次的地方,几乎一夜之间,全都不惜工本用上了精盐。毕竟这玩意对菜品口味影响太大了!

  李四白心中正高兴,就听李长安接着道:

  “到是广宁的郑经历,虽然同意帮咱家卖盐,但是说有机会想见你一面!”

  “哦?”

  李四白微微愕然。随即反应过来,这位八成还惦记什么算经呢…

  反正过年要回广宁,倒正好把这事给办了。

  “长安哥,以后卖盐的事就交给你!”

  “辽东二十五卫,我要让所有的文官武将,都吃上李家的雪花精盐!”

  李长安大吃一惊:

  “那我岂不是要经常出差?”

  李四白哑然一笑:

  “嫂子刚来,就让你出差,确实不太像话”

  “这样吧,我让小海和你一起。等打开了市场,就不用老往出跑了!”

  一想到自己每月十两的高薪,李长安虽然心中不愿,还是果断点头答应了。

  见堂哥点头,李四白顿时松了口气。

  他也不想拆散人家小两口。可现在他总揽金州大权,千头万绪要做的事太多了,手底下的人根本不够用。

  大姐现在整天摆弄孩子,姐夫要忙活兵备道日常事务。五花六花带着家丁要煮精盐。

  赤塔留在了旅顺,小孟在帮他督建新盐场,一个月都回不来一趟。

  现在他手底下,就剩下开原巡检司几个老人。看家护院尚且不够,哪有人出去做销售?

  李四白沉吟半晌,忍不住叹了口气:

  “看来还是得买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