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沙河屯田区欣欣向荣-《1620!夺舍大明从辽东开始!》

  李四白还没看真切,怀里的小家伙已经兴奋的手刨脚蹬:

  “爹爹回来了!”

  众人齐刷刷看去,果然须臾间快马抵近,金山翻身下马。一脸惊喜的看向李四白:

  “你总算回来了!”

  李四白闻言失笑。这句话听着耳熟,好像上次过来,他就第一句就是这么说的。看来这段时间累的不轻,一看到自己好像遇到救星。

  众人合成一队进了城堡,大花早备好晚饭,立刻开席大家边吃边聊。

  酒过三巡,李四白问起屯田进度。金山顿时苦了脸:

  “难!真是太难了!”

  “那新开的生地,野草一茬一茬,根本除不了根!”

  “这几个月都没开出多少新地,净伺候这点庄稼了…”

  这种情况早在李四白意料之中。一块生地不伺候两三年,根本当不得用。稍微懈怠就会复荒。

  所以他不急不躁,嘴角含笑问道:

  “卢九舟呢?没有帮到你么”

  提到此人,金山顿时眼睛一亮:

  “九舟可帮了大忙了!现在我管种粮种草,他管养猪栽树!”

  “要没有他,我哪有功夫回家…”

  金山口若悬河,叭叭叭把屯田的细节一一道来。

  自打春耕之后,沙河陆续又开出五百多亩地。不过因错过农时,再种粮食也难收获。

  还好上次李四白运回大批红薯。流民们在火炕、地窨子伺候一个多月,生发出无数秧苗。正好栽种到这批新地里。

  如今沙河有八百亩大豆,五百亩红薯,二百亩的苜蓿。另外流民营地周围,山坡丘陵开垦梯田数百亩,全都栽种了土豆、南瓜,以及各种瓜果蔬菜。

  李四白听的心潮澎湃。虽然地不算多,但你得看种的是啥!

  上千亩的红薯、土豆什么概念?

  只要熬到收获,不说自给自足,起码能大幅减轻李四白的负担。

  两人吃饱喝足,又到书房聊到深夜,眼看金山哈欠连连,李四白这才放他回去休息。

  次日吃过早饭,李四白迫不及待,催促金山前面带路。一行人赶奔屯田区。

  众人策马徐行,目光所至一片绿海。豆苗、草苗、红薯秧土豆苗。微风吹来碧浪翻波,却是另一种秀色可餐!

  一路上李四白嘴角上扬,怎么都压不下。自打中举选官,至今已经数年时光。

  眼前这点土地虽微不足道,却是真正实现他抱负的开始。什么缉私晋商,什么击毙代善,都远不如眼前的庄稼重要!

  片刻之后,流民聚居区出现在眼前。

  流民的房子分为两种。一是木头框架,填充草泥的茅草棚。优点是空间较大。但如遇暴雨狂风,就有倾覆的危险。

  另一种是一依托山坡土棱,挖掘出半地下的建筑,本地人称之为地窨子。

  虽然保暖性和安全性远胜茅棚,但空间狭小光线差,通风也特别不好。

  此时正是清晨,聚落中炊烟袅袅。不少人趁着吃饭前的空档,在房前屋后清理杂草,伺候土豆南瓜豆角。

  虽然屯田营现在实行的是公有制。不过这些流民习惯性的,把房前屋后的土地视为自家的。

  这些零碎地块,都是们屯田之余,利用空闲时间开垦的。

  李四白心中暗笑,却也没说半句话。水至清则无鱼,若是告诉他们全部归公,保管家家户户门前都是荒草一片。

  “四白!李举人!”

  忽如其来的喊声,打断了李四白的思绪。转头一看,篱笆墙里一人正冲他招手。

  他转头一看,顿时露出笑容:

  “二孩哥!这是你家?”

  王二孩嘿嘿一笑:

  “多亏了金赞画,给我安排了个好地方”

  李四白抬眼一看,不由得连连点头。这个位置背靠山坡,背风避雨,确实是扎营的好地方。

  篱笆墙内一座茅棚,左边猪圈之内,一头半大黑猪哼哼唧唧,正是自家繁育数代的民猪。

  右边鸡窝栏门大开,里一群芦花鸡跑上山坡,在草丛里啄食草籽蚂蚱,叽叽咕咕不亦乐乎。

  李四白面露惊讶:

  “二孩哥,你咋又养猪又养鸡?”

  王二孩闻言挠挠头,脸上憨厚一笑:

  “这不是俺干了个队长么”

  李四白面露迷惑时,金山在旁笑道:

  “这是九舟的主意!”

  “活有轻有重,有些就没人愿干,亏他想出这法子,现在大伙都抢着喂猪了…”

  李四白恍然大悟。卢九舟献计,把将流民十户编为一队,设队长一人。

  队长不但有额外口粮,这十户流民日常屯垦、养殖,也都由他管理。

  但凡有偷奸耍滑磨洋工,队长记录在案上报,兵备道自会减少其口粮发放,乃至收回农具逐出沙河。

  所以为防有人上下其手,金山和卢九舟,选的都是老实本分,能信的过的人。

  王二孩老实本分,又是李四白乡党,自是第一波就荣登此位。

  自己老乡蒸蒸日上,李四白也是阵感慨:

  “二孩哥好好干,争取来年住进新房…”

  “四白放心!我保证帮你养出一群大肥猪来…”

  王二孩连打包票,他早听说李四白开了个砖厂,有一台神奇的水力砖机,一天就出十多万块砖。

  自己要是表现的好,说不定李举人一高兴,就能借自己几万块砖头盖座新房。

  忽然咯吱一声,茅棚门子推开,一个小丫头揉着惺忪睡眼走了出来。

  “爹,吃饭了!”

  忽然看到篱笆外的人群,小丫头顿时愣住。黑白分明的眸子颤了两颤,忽然嗷的一嗓子:

  “娘!李老爷来了!”

  他这一声喊可不得了,不但王二孩媳妇推门出来,周围的茅棚地窨子,顿时钻出一堆的人来。

  “兵宪大人!我给您磕头了!”

  “李大人公侯万代!”

  李四白顿时哭笑不得,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也不是头回到沙河,这帮人怎么突然搞这个?

  金山等人连连安抚,让众人各回各家。此时远处走来一人,一脸的坏笑:

  “大人真是深得百姓爱戴…”

  李四白没好气道:

  “快别废话,让他们该干嘛干嘛!”

  众人折腾半晌,才疏散了聚集的人群。跟卢九舟前去视察梯田的路上,李四白若有所思道:

  “九舟,你是不是做什么了?”

  “流民好端端的,怎么突然给我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