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夏天的华北平原,像一块被烤焦了的巨大烙铁。太阳白晃晃地悬着,一丝风也没有,地面裂开纵横交错的口子,渴得冒烟。麦子早就收完了,地里光秃秃的,只剩下些发蔫的玉米苗,耷拉着叶子,等着那场迟迟不来的雨。
赵红梅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大铁驴”自行车,在通往县城的土路上颠簸。车轮碾过厚厚的浮土,扬起一股股黄烟,粘在她汗湿的皮肤上,和成了泥。她心里揣着一团火,比这天气还燥。村里眼瞅着要浇二遍水了,可水泵房的柴油指标卡在县农机站,村长去磨了两回嘴皮子,屁都没放一个回来。这回,全村老少爷们儿眼巴巴指望她这个妇女主任去“攻坚”了。
她啐了一口嘴里的沙子,心里骂了一句街。这活儿本来不该她来,可那帮大老爷们儿,平时吹牛一个顶俩,真到了求人办事的时候,个个缩了卵。她赵红梅不一样,她名字里带个“梅”字,性子却像平原上最常见的蒺藜狗子,扎手,但命硬。
农机站那排红砖平房就在眼前,门口那棵半死不活的老槐树下,停着几辆自行车。她把“大铁驴”往树上一靠,锁都懒得锁——这破车,贼看了都摇头。她捋了一把被汗水濡湿、贴在额头上的短发,挺直了腰板,推开农机站办公室那扇漆皮剥落的绿色木门。
一股混杂着柴油、汗臭和劣质烟卷的气味扑面而来。
办公室里像个蒸笼,吊扇在头顶有气无力地转着,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几个人围着张桌子在喝茶、吹牛,烟雾缭绕。她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那张桌子后头的人。
周建国。
他穿着一件半旧但洗得很干净的白衬衫,袖子挽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正低头看着一本油腻腻的册子,手指间夹着烟,却没怎么抽。和屋里其他那些糙汉子比起来,他显得过分干净,也过分安静了。
赵红梅的心,没来由地“咯噔”了一下。像平静的死水里,被人猛地投进了一块石子。
许多年前,也是这么一个夏天,只是没这么旱。他们都在公社中学读书,他是城里来的知青子弟,说话带着她那时觉得很好听的“洋气”口音。她则是地里刨食吃的农家女,学习却比他差不离。两人曾一起在宣传队演过节目,他拉手风琴,她唱《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散了场,他偷偷塞给过她一本掉了封皮的《红与野》,她则回赠过自家树上结的大枣。那点子朦朦胧胧的好感,像早春的麦苗,刚冒出头,还没等抽穗,就被时代的洪流冲散了。他返城了,她嫁了人,又很快守了寡。日子就像驴拉磨,一圈一圈,把什么都碾平了。
没想到,他分到了这里。
“哎哟,红梅主任!啥风把你吹来了?”说话的是农机站的马站长,一个满脸油光的中年胖子。
赵红梅收回目光,脸上堆起职业性的笑容,声音亮堂堂的:“马站长,还能是啥风?求您这东风来了呗!我们村那点柴油指标,您再高抬贵手,地里的苗都快渴得喊娘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从挎包里掏出两盒“玉兰”烟,散给桌上的人。这是来之前,村长塞给她的“弹药”。
马站长接过烟,嘿嘿笑着:“红梅主任开口了,好说好说。不过,最近指标确实紧啊……”他开始大倒苦水,从上级政策说到运输困难。
赵红梅耐着性子听,眼睛的余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角落。周建国不知何时抬起了头,正看着她。目光对上,他没有躲闪,嘴角似乎微微牵动了一下,像是笑,又不像。他掐灭了手里的烟,重新低下头去看那本册子,仿佛刚才那一眼只是无意。
屋里闷得让人喘不过气。马站长的官腔又臭又长,像老太太的裹脚布。赵红梅心里那团火烧得更旺了,她真想一脚踹翻眼前的桌子。但她不能,她得笑,得说好话,为了村里那几百亩地。
终于,在她几乎要磨破嘴皮子,又暗示村里新下的西瓜快熟了之后,马站长才慢悠悠地拿起钢笔,在一张单子上签了字。
“拿着吧,红梅主任,也就是你来了……”
赵红梅一把抓过单子,像抢一样,脸上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谢了马站长!回头西瓜下来,第一个给您送来!”
她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那间办公室。外面的热浪依旧,却让她感觉松快了不少。推起那辆“大铁驴”,刚要跨上去,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红梅。”
她身子一僵,回过头。
周建国不知什么时候跟了出来,站在槐树的阴影里,额头上也沁着细密的汗珠。他看着她,眼神复杂,有久别重逢的恍惚,也有一种沉沉的、化不开的郁气。
“事儿办成了?”他问,声音不高,带着点沙哑。
“嗯。”赵红梅应了一声,手脚有些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那就好。”周建国顿了顿,目光扫过她晒得通红的脸颊和汗湿的衣领,忽然快速地低声说:“三天后,县城大集。”
说完这句,他像是完成了某个重大任务,立刻转身,头也不回地走回了那间闷热的办公室门口,在门槛上顿了顿,终究没有回头,消失在门内的阴影里。
赵红梅愣在原地,手里攥着那张救命的柴油指标单,攥得紧紧的,边缘都起了皱。
就在这时,毫无征兆地,天际滚过一阵沉闷的轰响。
不是拖拉机,也不是雷管炸石头。
她抬起头,看见西北方向的天边,堆积起浓墨般的乌云。一道惨白的闪电,像一条巨大的蜈蚣,猛地撕裂了灰黄的天幕。
“咔嚓——轰隆!”
一声真正的、干瘪却响亮的旱天雷,炸响在平原上空。震得她耳膜嗡嗡作响,震得脚下的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风,毫无征兆地刮了起来,卷起地上的尘土和干草叶,打在脸上,生疼。
赵红梅站在风里,一动不动。手里的纸单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周建国那句低语和这声旱雷,一起在她心里炸开了锅。
要\/变天了。
赵红梅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的“大铁驴”自行车,在通往县城的土路上颠簸。车轮碾过厚厚的浮土,扬起一股股黄烟,粘在她汗湿的皮肤上,和成了泥。她心里揣着一团火,比这天气还燥。村里眼瞅着要浇二遍水了,可水泵房的柴油指标卡在县农机站,村长去磨了两回嘴皮子,屁都没放一个回来。这回,全村老少爷们儿眼巴巴指望她这个妇女主任去“攻坚”了。
她啐了一口嘴里的沙子,心里骂了一句街。这活儿本来不该她来,可那帮大老爷们儿,平时吹牛一个顶俩,真到了求人办事的时候,个个缩了卵。她赵红梅不一样,她名字里带个“梅”字,性子却像平原上最常见的蒺藜狗子,扎手,但命硬。
农机站那排红砖平房就在眼前,门口那棵半死不活的老槐树下,停着几辆自行车。她把“大铁驴”往树上一靠,锁都懒得锁——这破车,贼看了都摇头。她捋了一把被汗水濡湿、贴在额头上的短发,挺直了腰板,推开农机站办公室那扇漆皮剥落的绿色木门。
一股混杂着柴油、汗臭和劣质烟卷的气味扑面而来。
办公室里像个蒸笼,吊扇在头顶有气无力地转着,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几个人围着张桌子在喝茶、吹牛,烟雾缭绕。她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那张桌子后头的人。
周建国。
他穿着一件半旧但洗得很干净的白衬衫,袖子挽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正低头看着一本油腻腻的册子,手指间夹着烟,却没怎么抽。和屋里其他那些糙汉子比起来,他显得过分干净,也过分安静了。
赵红梅的心,没来由地“咯噔”了一下。像平静的死水里,被人猛地投进了一块石子。
许多年前,也是这么一个夏天,只是没这么旱。他们都在公社中学读书,他是城里来的知青子弟,说话带着她那时觉得很好听的“洋气”口音。她则是地里刨食吃的农家女,学习却比他差不离。两人曾一起在宣传队演过节目,他拉手风琴,她唱《红灯记》里的李铁梅。散了场,他偷偷塞给过她一本掉了封皮的《红与野》,她则回赠过自家树上结的大枣。那点子朦朦胧胧的好感,像早春的麦苗,刚冒出头,还没等抽穗,就被时代的洪流冲散了。他返城了,她嫁了人,又很快守了寡。日子就像驴拉磨,一圈一圈,把什么都碾平了。
没想到,他分到了这里。
“哎哟,红梅主任!啥风把你吹来了?”说话的是农机站的马站长,一个满脸油光的中年胖子。
赵红梅收回目光,脸上堆起职业性的笑容,声音亮堂堂的:“马站长,还能是啥风?求您这东风来了呗!我们村那点柴油指标,您再高抬贵手,地里的苗都快渴得喊娘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从挎包里掏出两盒“玉兰”烟,散给桌上的人。这是来之前,村长塞给她的“弹药”。
马站长接过烟,嘿嘿笑着:“红梅主任开口了,好说好说。不过,最近指标确实紧啊……”他开始大倒苦水,从上级政策说到运输困难。
赵红梅耐着性子听,眼睛的余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角落。周建国不知何时抬起了头,正看着她。目光对上,他没有躲闪,嘴角似乎微微牵动了一下,像是笑,又不像。他掐灭了手里的烟,重新低下头去看那本册子,仿佛刚才那一眼只是无意。
屋里闷得让人喘不过气。马站长的官腔又臭又长,像老太太的裹脚布。赵红梅心里那团火烧得更旺了,她真想一脚踹翻眼前的桌子。但她不能,她得笑,得说好话,为了村里那几百亩地。
终于,在她几乎要磨破嘴皮子,又暗示村里新下的西瓜快熟了之后,马站长才慢悠悠地拿起钢笔,在一张单子上签了字。
“拿着吧,红梅主任,也就是你来了……”
赵红梅一把抓过单子,像抢一样,脸上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谢了马站长!回头西瓜下来,第一个给您送来!”
她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那间办公室。外面的热浪依旧,却让她感觉松快了不少。推起那辆“大铁驴”,刚要跨上去,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红梅。”
她身子一僵,回过头。
周建国不知什么时候跟了出来,站在槐树的阴影里,额头上也沁着细密的汗珠。他看着她,眼神复杂,有久别重逢的恍惚,也有一种沉沉的、化不开的郁气。
“事儿办成了?”他问,声音不高,带着点沙哑。
“嗯。”赵红梅应了一声,手脚有些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那就好。”周建国顿了顿,目光扫过她晒得通红的脸颊和汗湿的衣领,忽然快速地低声说:“三天后,县城大集。”
说完这句,他像是完成了某个重大任务,立刻转身,头也不回地走回了那间闷热的办公室门口,在门槛上顿了顿,终究没有回头,消失在门内的阴影里。
赵红梅愣在原地,手里攥着那张救命的柴油指标单,攥得紧紧的,边缘都起了皱。
就在这时,毫无征兆地,天际滚过一阵沉闷的轰响。
不是拖拉机,也不是雷管炸石头。
她抬起头,看见西北方向的天边,堆积起浓墨般的乌云。一道惨白的闪电,像一条巨大的蜈蚣,猛地撕裂了灰黄的天幕。
“咔嚓——轰隆!”
一声真正的、干瘪却响亮的旱天雷,炸响在平原上空。震得她耳膜嗡嗡作响,震得脚下的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风,毫无征兆地刮了起来,卷起地上的尘土和干草叶,打在脸上,生疼。
赵红梅站在风里,一动不动。手里的纸单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周建国那句低语和这声旱雷,一起在她心里炸开了锅。
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