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我要回家乡建厂-《我的私房照模特竟然是老板娘》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办公室。我和苏清月面对面坐在会议桌前,桌上摊开着三份厚厚的文件,分别是关于三个候选建厂地址的详细调研报告。

  我们逐一分析着每个地点的优劣势:地理位置、交通物流、产业配套、人力资源成本、政策优惠力度、环境评估等等。客观来看,三个地点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当翻到第三份,也就是我老家所在县市的调研报告时,我微微愣了一下。从纸面数据看,这个地方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上,相比另外两个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显不足。

  我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向苏清月:“清月,这份……你标注的推荐优先级是最高的?从报告上看,似乎优势并不明显啊?”

  苏清月似乎早就料到我的疑问,她放下手中的笔,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脸上露出一丝沉稳而睿智的笑容。

  “林枫,单从这些硬性指标分析,这个地方确实不算最优。”她坦言道,但话锋随即一转,眼神变得深邃,“但是,选址不仅仅是看这些冰冷的数据。有时候,软实力和潜在资源,比明面上的条件更重要。”

  她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语气带着战略家的敏锐:“你还记得我们过年回去时,你那个同学,张明远吗?”

  我心中一动,点了点头:“当然记得,他在县里一个实权部门,年轻有为。”

  “没错!”苏清月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这次回去,我特意观察和了解了一下。张明远不仅是年轻有为,更重要的是,他岳父家在当地乃至省城都有相当的影响力,他本人正处于仕途上升的关键期,急需拿得出手的政绩。”

  她指着报告上的地图,精准地分析道:“我们把厂子建在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你这位老同学——张明远!有他这层关系在,只要项目合法合规,我们在当地几乎可以预见会得到最强有力的支持!”

  “从项目立项、土地审批、环评、建设许可,到后续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甚至招工协调……只要有他和他背后势力的关照,所有流程都可以大大简化,一路绿灯!这能为我们节省多少时间成本、规避多少不必要的麻烦?这种隐性的效率和资源支持,是另外两个地方给不了的!”

  她看着我,语气笃定:“这就叫‘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我们掌握了这个‘人’的关键,就在选址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动和优势!”

  听完苏清月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我茅塞顿开,心中瞬间涌起巨大的惊喜和赞赏!我竟然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一层关系!而苏清月,仅仅通过过年那几天的短暂接触和观察,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关键信息,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商业决策中!这份洞察力和战略眼光,实在令人佩服!

  “清月!你真是太厉害了!”我忍不住赞叹道,激动地握住她的手,“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你说得对!有明远这层关系在,在家乡建厂,绝对是事半功倍的最佳选择!不仅能给家乡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从我个人情感上说,也是光耀门楣的一件大好事!”

  事不宜迟,我立刻拿出新买的手机,拨通了张明远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张明远爽朗的声音:“喂?林枫!今天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

  “明远!有件大事要跟你商量!”我开门见山,语气兴奋地将我们计划联合宏达精密、卓越科技(张总团队)三方合作,在家乡投资建厂的想法详细告诉了他,并强调了新公司在技术和市场前景上的巨大潜力。

  电话那头,张明远听完,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快速消化和权衡。几秒钟后,他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和郑重:

  “林枫!你小子可以啊!不声不响要干这么大一票!这可是真正的高科技、实体制造业项目!太好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推心置腹:“兄弟,不瞒你说,我这边最近也正好有个机会,岳父家正在运作,我可能近期要往上动一动。现在最缺的,就是像你们这样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政绩!”

  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你这个项目如果能成功落地家乡,对我而言,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是能帮我仕途再点一把火的重磅筹码!太好了!”

  他立刻表态,语气斩钉截铁:“林枫,你放心!只要你们项目合法合规,质量过硬,落地的一切手续和政策支持,包在我身上!我张明远和我岳父家,一定会倾尽全力为你们保驾护航!”

  “从项目前期的各项审批,我亲自协调,保证以最快速度完成;到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保障;再到投产后的税收优惠、人才政策、甚至未来的扩产需求……只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我一定帮你们争取到最优惠、最有利的条件!绝对一路绿灯!”

  他最后热情地邀请:“你们尽快安排时间过来实地考察!我全程陪同!需要见什么领导,了解什么政策,我来安排!咱们兄弟联手,把这件事干成、干好!”

  挂了电话,我心中激动万分,用力挥了一下拳头!张明远的表态,比预想的还要积极和有力!这意味着,新公司筹建过程中最耗时耗力的政府关系环节,几乎被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我转身,由衷地对苏清月说:“清月,这次多亏了你!眼光太毒辣了!你这个推荐,价值千金!为我们至少节省了半年以上的时间!”

  苏清月谦逊地笑了笑:“我只是提供了信息和建议,关键还是项目本身有吸引力,以及你和张明远的这层过硬关系。”

  目标明确,我们立刻行动。我让苏清月马上协调日程,初步定在下周,组织一次对家乡选址地的正式实地考察。同时,我将这个初步决定和与张明远沟通的利好情况,迅速通报了张总和王总,邀请他们亲自或派核心团队一同前往考察,最终敲定选址。

  张总和王总在得知有如此强大的地方支持后,都非常振奋,当即表示会亲自参加考察。

  就在一切紧锣密鼓地推进时,张总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和郑重:

  “林枫,有个好消息!根据我们三方初步达成的合作意向,我这边让财务和法务连夜加班,初步草拟了一个股权分配的筹划方案。我觉得基本框架比较合理,既体现了各方的贡献,也考虑了未来的激励。我想先跟你通个气,听听你的意见……”

  听到“股权分配”这个最核心、也最敏感的话题已经有了初步方案,我的心跳不禁加速了几分。

  我知道,真正的利益博弈和细节打磨,即将开始。这将是决定新公司能否稳固成立的又一个关键节点。

  “好!张总您说,我洗耳恭听!”我深吸一口气,集中了全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