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天体物理、易经与爱情-《萌宠特攻》

  哥大校园里,秋日的阳光透过泛黄的梧桐树叶,在石板小径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诺亚刚结束天体物理学的课程,抱着厚重的教材,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守白!"他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提高,"我刚上完最精彩的一堂课,等不及要和你分享!"

  视频那头,守白正坐在广州家中的画架前,脸上还沾着些许颜料。她看着屏幕中诺亚因激动而发亮的蓝眼睛,忍不住笑起来:"什么课让你这么兴奋?"

  "天体物理学!"诺亚找了个长椅坐下,将手机靠在教科书上,"今天导师讲到宇宙的量子纠缠现象,我立刻就想到了《易经》,想到了你!"

  守白放下画笔,好奇地凑近屏幕:"量子纠缠和《易经》?这听起来像个有趣的组合。"

  "是的!"诺亚翻开笔记本,"你知道吗,在量子力学中,两个相互纠缠的粒子,即使相隔亿万光年,也能瞬间影响对方的状态。这就像《易经》中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守白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不正是《周易·乾卦》中的话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对!"诺亚兴奋地点头,"导师说,量子纠缠证明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深层的联系。这让我想到《易经》的阴阳观念——看似对立,实则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他继续解释道:"就像电子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这不就是阴阳的体现吗?《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微观粒子既在这里又在那里,既是这个又是那个。"

  守白若有所思:"所以,几千年前的《易经》和现代物理学,其实在描述同一个宇宙真理?"

  "正是!"诺亚激动地说,"《易经》通过象征和卦象揭示宇宙规律,物理学用数学和实验验证这些规律。就像《易经》中的八卦,其实可以对应到不同的物理概念——乾为天,代表宇宙的创造性能量;坤为地,象征物质的稳定性..."

  守白接话道:"就像《周易·系辞》说的:'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的法则与天地规律一致,所以能涵盖天地间的一切道理。"

  诺亚被守白的解读深深吸引:"你知道吗?导师今天还讲到宇宙的膨胀和收缩,这让我想到《易经》中的十二消息卦,从复卦的'一阳生'到坤卦的纯阴,描述的就是阴阳消长的循环过程。"

  "就像我们的爱情,"守白突然柔声说道,"即使相隔整个地球,却依然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这难道不也是一种量子纠缠吗?"

  诺亚被这个比喻打动:"你说得对!在物理学中,纠缠的粒子共享同一个波函数;在爱情中,相爱的两个人共享同一个心灵空间。《易经》中的咸卦讲感应,说的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守白拿起画笔,在画布上轻轻涂抹:"知道吗,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我们讲究'气韵生动',这其实就是《易经》思想的体现。画面中的虚实、浓淡、疏密,都是阴阳的具象化。"

  她将画板转向镜头,画中是一对相互缠绕的阴阳鱼,但细看之下,阴阳鱼的眼睛是由无数星辰组成的。

  "就像量子纠缠,"守白解释道,"画面中的每个元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呼应、相互影响的整体。"

  诺亚惊叹于守白的创作:"这太美了!你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古老的东方智慧完美结合了。"

  "其实,《易经》早就说过,"守白轻声吟诵,"'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物理学研究的是'器'的层面,而《易经》揭示的是'道'的层面。"

  诺亚若有所思:"所以,科学和哲学、理性和感性,本质上都是在探索同一个真理。就像我们的爱情,既有理性的相互理解,又有感性的心灵共鸣。"

  "记得《周易·咸卦》的象辞吗?"守白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天地因感应而化生万物,圣人以诚意感化人心而带来和平。我们的爱情,不也是因为心灵的相互感应而产生的吗?"

  诺亚被深深触动:"就像量子纠缠中的粒子,我们的灵魂也许在某个深层维度上始终相连。《易经》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科学证明,当两个人真心相爱时,他们的脑电波会出现同步现象。"

  "所以,《易经》不仅是古老的智慧,也是超前的科学。"守白总结道,"它用象征性的语言,说出了物理学正在验证的真理。"

  夕阳西下,哥大校园笼罩在金色的余晖中。诺亚看着屏幕那端的守白,突然感到一种奇妙的连接——仿佛他们不只是通过网络视频相连,而是在某个更深的量子层面上始终在一起。

  "知道吗,"诺亚轻声说,"今天导师还讲到多元宇宙理论。也许在某个平行宇宙里,我们根本没有相隔两地。"

  守白微笑回应:"但在所有的宇宙中,我相信我们都会找到彼此。就像《易经》说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他们相视而笑,在科学与哲学的交汇处,在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的对话中,他们的爱情获得了新的深度和意义。

  当夜幕降临,繁星开始在天幕上闪烁时,诺亚轻声说:"看,那些星星之间也许正通过量子纠缠相互联系,就像我们一样。"

  守白望向窗外广州的夜空,柔声回应:"是啊,即使相隔万里,我们仍在同一个宇宙中,共享着同一个物理规律,感受着同一种爱情。"

  在这个普通的秋日傍晚,天体物理学与《易经》,量子纠缠与咸卦感应,科学理性与艺术感性,在两个人的对话中完美融合,见证着一段跨越时空与文化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