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非遗钻:柘城车间里的艺匠共鸣,让工具藏起四季与传承
河南柘城培育钻石产业园的清晨,薄雾还没散尽,童欣就踩着晨光在展厅忙开了——左侧展台摆着刚量产的“四季艺术非遗钻石工具”,春款藤蔓刻刀缠着嫩绿的珐琅纹样,夏款荷瓣剪刀嵌着淡粉的CVD钻石,秋款麦穗铣刀缀着金黄的钻石颗粒,冬款梅枝餐具雕着莹白的钻石梅蕊;右侧的“非遗体验区”铺着靛蓝的土布,上面摆着上海竹编传承人用艺术款工具编的月半猫妈妈,旁边放着安徽剪纸艺人用钻石剪刀剪的四季窗花,引得早起的工人频频驻足。
“童欣姐,守白老师她们到门口了!”实习生小郑举着对讲机跑进来,声音里满是雀跃,“守白老师带着闺蜜团,还拎着一大包央美学生设计的四季纹样稿,说是要现场跟咱们调整细节!”
童欣赶紧理了理身上的月半猫妈妈围裙,快步往门口走——远远就看见守白穿着米白色风衣,怀里抱着厚厚的设计稿,惊鸿、青提子、玻璃骨跟在身后,手里拎着画筒和颜料盒,四人的身影在晨光里格外鲜活,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守白!可算把你们盼来了!”童欣笑着迎上去,接过守白怀里的设计稿,指尖碰到稿纸上还带着温度的铅笔痕,“你们这一路肯定累了,我特意泡了柘城的菊花茶,展厅里还温着红薯,先歇歇再看产品!”
守白摇摇头,眼里闪着期待的光:“不累不累!我这一路都在想春款刻刀的珐琅颜色,生怕量产出来没画稿上的嫩;还有冬款梅枝餐具的钻石镶嵌,得亲眼看看才放心——走,先去展厅看看成品!”
一、展厅品钻:让四季非遗,在工具上活起来
上午九点的展厅,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四季艺术非遗钻石工具”上,每一款都闪着独特的光。守白蹲在春款藤蔓刻刀前,指尖摩挲着手柄上的珐琅纹样——嫩绿的藤蔓缠绕着银色的刀身,顶端的钻石颗粒像清晨的露珠,比画稿上的效果还要鲜活。
“太好看了!这珐琅颜色比我调的色卡还嫩!”守白激动地抬头,眼里满是惊喜,“我还担心工厂做不出这种‘刚抽芽的绿’,没想到你们调了三次釉料,居然这么精准!”
童欣笑着递过一把春款刻刀:“这得谢谢周一军哥,他说‘春款要的就是生机,釉料深一点就老了,浅一点就淡了’,硬是陪着釉料师傅调了两天,才调出这个颜色;藤蔓上的钻石,用的是0.5克拉的小颗粒,既不扎手,又能反光,像真的露珠挂在藤上。”
惊鸿凑到夏款荷瓣剪刀前,拿起一把对着光看——淡粉的荷瓣握柄弧度刚好,花瓣边缘嵌着细如发丝的钻石线条,剪口处的钻石刀头闪着冷冽的光:“这荷瓣的弧度太绝了!握在手里刚好贴合掌心,剪东西肯定不费力——你们连剪刀的人机工程都考虑到了,太贴心了!”
“那可不!”童欣骄傲地说,“青提子老师上次说‘工具再好看,握着手疼也不行’,我们专门找了手模,测了五十种握柄弧度,才定了这个最舒服的;荷瓣上的钻石线条,用的是微镶工艺,摸上去滑溜溜的,不用担心刮手,还能在阳光下折射出粉色的光,像真的荷花一样!”
青提子则在秋款麦穗铣刀前停下脚步,刀身上的麦穗纹样用拉丝工艺做成,每一粒“麦穗”都缀着颗金黄的钻石颗粒,铣刀的刀头闪着锋利的光:“这麦穗的质感太绝了!拉丝工艺做出了麦芒的粗糙感,钻石颗粒像麦穗上的露珠,既有秋天的丰收感,又不失精致——用这把刀雕木头,肯定能雕出麦穗的层次感!”
玻璃骨则被冬款梅枝餐具吸引——莹白的瓷质餐具上,梅枝雕得苍劲有力,梅蕊处嵌着小小的钻石,在光下像雪中的寒梅,透着清冷的美:“这钻石梅蕊太点睛了!普通的梅枝餐具总觉得少点灵气,加了这颗钻石,瞬间就有了‘凌寒独自开’的意境——用这套餐具吃饭,都觉得是种享受!”
守白看着眼前的四季工具,心里忽然踏实了——她之前还担心“四季”和“非遗”的元素会融得生硬,现在看来,童欣和周一军的团队不仅懂生产,更懂她的设计初心:“这些工具不只是工具,是把四季的美、非遗的魂,都藏进了刀刃和手柄里——让用户拿到手,既能感受到实用,又能读懂背后的文化,这就是‘四季艺术非遗’的意义。”
童欣笑着点头,指着“非遗体验区”:“为了让大家更懂非遗,我们还邀请了上海竹编、安徽剪纸、河南汴绣的艺人,用咱们的四季工具创作了作品,等下可以让他们现场演示,你们也能试试用工具做非遗!”
二、车间论艺:让艺匠共鸣,在细节里藏匠心
上午十点,守白带着闺蜜团走进生产车间。培育炉的轰鸣声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生产四季工具——春款刻刀的珐琅烧制炉前,师傅正盯着温度表,釉料在高温下慢慢变成嫩绿的颜色;夏款剪刀的钻石镶嵌区,工人用显微镜小心翼翼地将钻石线条嵌进荷瓣握柄;秋款铣刀的拉丝车间,师傅正用细砂纸打磨麦穗纹样,每一笔都透着细致。
“守白老师,您看这春款刻刀的珐琅烧制,温度必须控制在850℃,高一度就会发黄,低一度颜色就浅。”烧制师傅举着刚出炉的刻刀手柄,眼里满是骄傲,“我们试了十几次,才找到最精准的温度,保证每一把刻刀的藤蔓颜色都一样嫩!”
守白凑过去,看着手柄上均匀的珐琅层,心里满是感动:“师傅,谢谢您这么用心!这颜色比我画稿上的还好看,以后春款刻刀肯定能卖爆!”
走到夏款剪刀的钻石镶嵌区,守白停下脚步——工人正用镊子夹着细如发丝的钻石线条,在荷瓣握柄上定位:“守白老师,这钻石线条太细了,直径只有0.1毫米,镶嵌时得屏住呼吸,稍微一抖就会歪。我们专门请了珠宝镶嵌的师傅来培训,现在每把剪刀的钻石线条都能嵌得笔直!”
青提子拿起一把刚镶嵌好的剪刀,在纸上轻轻剪了一下,流畅的剪口瞬间显现:“太锋利了!而且握着手感特别好,荷瓣的弧度刚好贴合掌心,剪久了也不累——这就是‘艺术 实用’的完美结合!”
秋款铣刀的拉丝车间,师傅正在给刀身做麦穗纹样的拉丝处理:“守白老师,这麦穗的每一粒‘麦子’,都要拉三道丝,才能做出饱满的质感;钻石颗粒镶嵌在‘麦芒’顶端,既不影响使用,又能突出秋天的丰收感——您设计的这个纹样,太有想法了!”
守白看着师傅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央美画室里,自己反复修改设计稿的夜晚:“其实我也是受了非遗麦秆画的启发,想把秋天的丰收感融进工具里;现在经您这么一打磨,麦穗的质感比我想象中还鲜活,这就是匠人的魔力!”
冬款梅枝餐具的雕刻区,雕刻师傅正用钻石刻刀在瓷胎上雕梅枝:“守白老师,这梅枝的枝干得雕得苍劲,梅蕊得雕得小巧,钻石就嵌在梅蕊中心,像雪中的寒梅——您看这刚雕好的胎,是不是有‘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意境?”
玻璃骨拿起瓷胎,对着光看:“太有了!这梅枝的线条又细又有力,梅蕊的位置也刚刚好,嵌上钻石肯定更好看——用这套餐具,吃饭都像在赏画!”
童欣看着守白和师傅们交流的场景,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守白不是来“挑错”的,是来“共鸣”的,是带着对艺术的敬畏,和工人们对匠心的坚持,一起把四季非遗工具做得更好。就像周一军说的:“好的产品,不是设计师画出来的,是设计师和工人一起‘磨’出来的,是艺和匠的共鸣。”
三、非遗体验:让工具藏起传承,让艺趣点亮车间
中午的“非遗体验区”,热闹得像集市。上海竹编传承人老周正用春款藤蔓刻刀修整竹条,淡绿的手柄在他手里灵活转动,竹条很快变成了嫩绿的藤蔓形状;安徽剪纸艺人李姐用夏款荷瓣剪刀剪窗花,淡粉的剪刀在纸上翻飞,很快剪出一朵盛开的荷花;河南汴绣艺人张姐用秋款麦穗铣刀整理绣线,金黄的刀身闪着光,绣线被整理得整整齐齐。
“守白老师,你来试试!”老周笑着递过春款刻刀,“这刀够锋利,又轻,特别适合雕细活——你试试雕个小藤蔓,肯定比普通刀雕得好看!”
守白接过刻刀,心里有点紧张——她虽然会画画,却没试过雕竹条。指尖握住淡绿的手柄,刀刃轻轻落在竹条上,没想到刻刀格外顺手,轻轻一用力,就雕出一道流畅的藤蔓线条,她眼里瞬间亮了:“太好用了!这刀一点都不费力,还能雕出这么细的线条,比我想象中容易多了!”
惊鸿则拿起夏款荷瓣剪刀,跟着李姐学剪荷花。淡粉的剪刀握在手里,弧度刚好贴合掌心,剪起纸来又快又整齐:“李姐,这剪刀太好剪了!我平时剪窗花总剪坏,用这把剪刀,一下子就剪好了,还特别好看!”
李姐笑着说:“这就是钻石剪刀的好处,锋利又顺手,剪再细的线条都不怕;你看这荷瓣的形状,握在手里还好看,剪窗花都有动力了——以后我剪窗花,就用这把剪刀!”
青提子和玻璃骨则在秋款麦穗铣刀前,跟着张姐整理绣线。金黄的铣刀轻轻划过绣线,打结的地方瞬间被理顺,张姐笑着说:“以前整理绣线,得用手一点点扯,还容易断;用这把铣刀,轻轻一刮就顺了,还不伤线——这工具太懂我们手艺人的需求了!”
守白看着闺蜜团和艺人们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她之前设计四季非遗工具,只是想“让工具藏起文化”;现在看来,这些工具不仅藏起了文化,还藏起了“艺趣”,让不懂非遗的人想尝试,让懂非遗的人更顺手,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童欣端着刚温好的红薯走过来,递给每人一个:“快尝尝柘城的红薯,甜得很!刚才周一军哥打电话,说上海非遗展那边催咱们把四季工具送过去参展,还要咱们现场演示工具怎么创作非遗作品呢!”
守白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香瞬间在嘴里散开——她看着眼前的四季工具,看着闺蜜团和艺人们的笑脸,忽然觉得,这次柘城之行,不仅是来看产品,更是来感受“艺匠共鸣”的温暖:“等下咱们一起调整冬款梅枝餐具的钻石镶嵌位置,争取下午就能送样去上海;还有,我想在每套工具里加一张‘非遗传承卡’,上面写着对应的非遗技艺和创作故事,让买家拿到工具,不仅能用来干活,还能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这个主意好!”童欣立刻点头,“我马上让设计部做传承卡,下午就能打印出来;周一军哥还说,等四季工具上市,要搞个‘四季非遗创作大赛’,邀请全国的手艺人用咱们的工具创作,优秀作品能在央美办展——让工具成为传承的纽带,让非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四、暮色话别:让四季钻光,照亮传承路
傍晚的柘城,夕阳把产业园染成了暖金色。守白和闺蜜团坐在展厅的休息区,手里握着刚调整好的冬款梅枝餐具,莹白的瓷胎上,钻石梅蕊在夕阳下闪着光,像雪中的寒梅,透着清冷又温暖的美。
“这次来柘城,太值了!”惊鸿看着手里的春款刻刀,笑着说,“不仅看到了四季工具的成品,还体验了非遗创作,更感受到了工人们的匠心——以后咱们设计,得更接地气,更懂手艺人的需求,让艺术真正落地生活。”
青提子点头,拿起夏款荷瓣剪刀:“我打算把这次的体验做成课程,带央美学生来柘城工厂实习,让他们亲眼看看设计怎么变成产品,让他们知道,好的设计不是画得好看,是能帮人解决问题,能传递文化——这比在教室里讲课有用多了!”
玻璃骨则看着秋款麦穗铣刀,眼里满是期待:“等四季工具在上海非遗展获奖,咱们就推出‘学生非遗工具套装’,让更多孩子接触非遗,用钻石工具做手工,从小培养他们对传承的热爱——这就是四季工具最该做的事!”
守白看着闺蜜们,心里满是感动——她想起当年快闪时,四人一起熬夜做装置;现在,四人又一起为四季非遗工具奔波,不管走多远,她们的初心始终没变:“谢谢你们陪我来柘城,谢谢童欣和周一军团队的用心——四季艺术非遗工具,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是咱们所有人的心血,是艺和匠的共鸣,是四季与传承的融合。”
童欣笑着递过一张刚打印好的“四季非遗传承卡”,上面印着春款藤蔓刻刀对应的竹编技艺,还有老周的创作故事:“这是第一张传承卡,以后每款工具都有专属的传承卡,让买家拿到手,就能读懂背后的文化——守白老师,你们放心,周一军哥说了,一定把四季工具做好,让它成为培育钻石领域‘文化 实用’的标杆!”
暮色渐深,守白和闺蜜团起身告辞。童欣送她们到门口,手里拎着一大包柘城的红薯和刚量产的四季工具样品:“路上注意安全!上海非遗展我们一起去,咱们一起让四季工具火起来,让更多人知道,培育钻石不仅能做首饰、做工具,还能藏起四季的美、非遗的魂!”
守白接过样品包,心里暖暖的——她看着产业园里渐渐亮起的灯,看着车间里还在忙碌的工人,忽然觉得,四季艺术非遗工具就像一颗种子,种在柘城的车间里,种在央美的画室里,种在每个手艺人的心里,慢慢发芽、开花,长成一片能照亮传承的森林。
车窗外的柘城,夜色渐浓,培育炉的指示灯像星星一样闪烁。守白握着手里的春款藤蔓刻刀,指尖摩挲着嫩绿的珐琅纹样,忽然想起周一军说的话:“培育钻石的价值,不止是硬度和纯净度,是藏在里面的温度和文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份温度和文化,传递到更多人的心里。”
河南柘城培育钻石产业园的清晨,薄雾还没散尽,童欣就踩着晨光在展厅忙开了——左侧展台摆着刚量产的“四季艺术非遗钻石工具”,春款藤蔓刻刀缠着嫩绿的珐琅纹样,夏款荷瓣剪刀嵌着淡粉的CVD钻石,秋款麦穗铣刀缀着金黄的钻石颗粒,冬款梅枝餐具雕着莹白的钻石梅蕊;右侧的“非遗体验区”铺着靛蓝的土布,上面摆着上海竹编传承人用艺术款工具编的月半猫妈妈,旁边放着安徽剪纸艺人用钻石剪刀剪的四季窗花,引得早起的工人频频驻足。
“童欣姐,守白老师她们到门口了!”实习生小郑举着对讲机跑进来,声音里满是雀跃,“守白老师带着闺蜜团,还拎着一大包央美学生设计的四季纹样稿,说是要现场跟咱们调整细节!”
童欣赶紧理了理身上的月半猫妈妈围裙,快步往门口走——远远就看见守白穿着米白色风衣,怀里抱着厚厚的设计稿,惊鸿、青提子、玻璃骨跟在身后,手里拎着画筒和颜料盒,四人的身影在晨光里格外鲜活,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守白!可算把你们盼来了!”童欣笑着迎上去,接过守白怀里的设计稿,指尖碰到稿纸上还带着温度的铅笔痕,“你们这一路肯定累了,我特意泡了柘城的菊花茶,展厅里还温着红薯,先歇歇再看产品!”
守白摇摇头,眼里闪着期待的光:“不累不累!我这一路都在想春款刻刀的珐琅颜色,生怕量产出来没画稿上的嫩;还有冬款梅枝餐具的钻石镶嵌,得亲眼看看才放心——走,先去展厅看看成品!”
一、展厅品钻:让四季非遗,在工具上活起来
上午九点的展厅,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四季艺术非遗钻石工具”上,每一款都闪着独特的光。守白蹲在春款藤蔓刻刀前,指尖摩挲着手柄上的珐琅纹样——嫩绿的藤蔓缠绕着银色的刀身,顶端的钻石颗粒像清晨的露珠,比画稿上的效果还要鲜活。
“太好看了!这珐琅颜色比我调的色卡还嫩!”守白激动地抬头,眼里满是惊喜,“我还担心工厂做不出这种‘刚抽芽的绿’,没想到你们调了三次釉料,居然这么精准!”
童欣笑着递过一把春款刻刀:“这得谢谢周一军哥,他说‘春款要的就是生机,釉料深一点就老了,浅一点就淡了’,硬是陪着釉料师傅调了两天,才调出这个颜色;藤蔓上的钻石,用的是0.5克拉的小颗粒,既不扎手,又能反光,像真的露珠挂在藤上。”
惊鸿凑到夏款荷瓣剪刀前,拿起一把对着光看——淡粉的荷瓣握柄弧度刚好,花瓣边缘嵌着细如发丝的钻石线条,剪口处的钻石刀头闪着冷冽的光:“这荷瓣的弧度太绝了!握在手里刚好贴合掌心,剪东西肯定不费力——你们连剪刀的人机工程都考虑到了,太贴心了!”
“那可不!”童欣骄傲地说,“青提子老师上次说‘工具再好看,握着手疼也不行’,我们专门找了手模,测了五十种握柄弧度,才定了这个最舒服的;荷瓣上的钻石线条,用的是微镶工艺,摸上去滑溜溜的,不用担心刮手,还能在阳光下折射出粉色的光,像真的荷花一样!”
青提子则在秋款麦穗铣刀前停下脚步,刀身上的麦穗纹样用拉丝工艺做成,每一粒“麦穗”都缀着颗金黄的钻石颗粒,铣刀的刀头闪着锋利的光:“这麦穗的质感太绝了!拉丝工艺做出了麦芒的粗糙感,钻石颗粒像麦穗上的露珠,既有秋天的丰收感,又不失精致——用这把刀雕木头,肯定能雕出麦穗的层次感!”
玻璃骨则被冬款梅枝餐具吸引——莹白的瓷质餐具上,梅枝雕得苍劲有力,梅蕊处嵌着小小的钻石,在光下像雪中的寒梅,透着清冷的美:“这钻石梅蕊太点睛了!普通的梅枝餐具总觉得少点灵气,加了这颗钻石,瞬间就有了‘凌寒独自开’的意境——用这套餐具吃饭,都觉得是种享受!”
守白看着眼前的四季工具,心里忽然踏实了——她之前还担心“四季”和“非遗”的元素会融得生硬,现在看来,童欣和周一军的团队不仅懂生产,更懂她的设计初心:“这些工具不只是工具,是把四季的美、非遗的魂,都藏进了刀刃和手柄里——让用户拿到手,既能感受到实用,又能读懂背后的文化,这就是‘四季艺术非遗’的意义。”
童欣笑着点头,指着“非遗体验区”:“为了让大家更懂非遗,我们还邀请了上海竹编、安徽剪纸、河南汴绣的艺人,用咱们的四季工具创作了作品,等下可以让他们现场演示,你们也能试试用工具做非遗!”
二、车间论艺:让艺匠共鸣,在细节里藏匠心
上午十点,守白带着闺蜜团走进生产车间。培育炉的轰鸣声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生产四季工具——春款刻刀的珐琅烧制炉前,师傅正盯着温度表,釉料在高温下慢慢变成嫩绿的颜色;夏款剪刀的钻石镶嵌区,工人用显微镜小心翼翼地将钻石线条嵌进荷瓣握柄;秋款铣刀的拉丝车间,师傅正用细砂纸打磨麦穗纹样,每一笔都透着细致。
“守白老师,您看这春款刻刀的珐琅烧制,温度必须控制在850℃,高一度就会发黄,低一度颜色就浅。”烧制师傅举着刚出炉的刻刀手柄,眼里满是骄傲,“我们试了十几次,才找到最精准的温度,保证每一把刻刀的藤蔓颜色都一样嫩!”
守白凑过去,看着手柄上均匀的珐琅层,心里满是感动:“师傅,谢谢您这么用心!这颜色比我画稿上的还好看,以后春款刻刀肯定能卖爆!”
走到夏款剪刀的钻石镶嵌区,守白停下脚步——工人正用镊子夹着细如发丝的钻石线条,在荷瓣握柄上定位:“守白老师,这钻石线条太细了,直径只有0.1毫米,镶嵌时得屏住呼吸,稍微一抖就会歪。我们专门请了珠宝镶嵌的师傅来培训,现在每把剪刀的钻石线条都能嵌得笔直!”
青提子拿起一把刚镶嵌好的剪刀,在纸上轻轻剪了一下,流畅的剪口瞬间显现:“太锋利了!而且握着手感特别好,荷瓣的弧度刚好贴合掌心,剪久了也不累——这就是‘艺术 实用’的完美结合!”
秋款铣刀的拉丝车间,师傅正在给刀身做麦穗纹样的拉丝处理:“守白老师,这麦穗的每一粒‘麦子’,都要拉三道丝,才能做出饱满的质感;钻石颗粒镶嵌在‘麦芒’顶端,既不影响使用,又能突出秋天的丰收感——您设计的这个纹样,太有想法了!”
守白看着师傅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央美画室里,自己反复修改设计稿的夜晚:“其实我也是受了非遗麦秆画的启发,想把秋天的丰收感融进工具里;现在经您这么一打磨,麦穗的质感比我想象中还鲜活,这就是匠人的魔力!”
冬款梅枝餐具的雕刻区,雕刻师傅正用钻石刻刀在瓷胎上雕梅枝:“守白老师,这梅枝的枝干得雕得苍劲,梅蕊得雕得小巧,钻石就嵌在梅蕊中心,像雪中的寒梅——您看这刚雕好的胎,是不是有‘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意境?”
玻璃骨拿起瓷胎,对着光看:“太有了!这梅枝的线条又细又有力,梅蕊的位置也刚刚好,嵌上钻石肯定更好看——用这套餐具,吃饭都像在赏画!”
童欣看着守白和师傅们交流的场景,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守白不是来“挑错”的,是来“共鸣”的,是带着对艺术的敬畏,和工人们对匠心的坚持,一起把四季非遗工具做得更好。就像周一军说的:“好的产品,不是设计师画出来的,是设计师和工人一起‘磨’出来的,是艺和匠的共鸣。”
三、非遗体验:让工具藏起传承,让艺趣点亮车间
中午的“非遗体验区”,热闹得像集市。上海竹编传承人老周正用春款藤蔓刻刀修整竹条,淡绿的手柄在他手里灵活转动,竹条很快变成了嫩绿的藤蔓形状;安徽剪纸艺人李姐用夏款荷瓣剪刀剪窗花,淡粉的剪刀在纸上翻飞,很快剪出一朵盛开的荷花;河南汴绣艺人张姐用秋款麦穗铣刀整理绣线,金黄的刀身闪着光,绣线被整理得整整齐齐。
“守白老师,你来试试!”老周笑着递过春款刻刀,“这刀够锋利,又轻,特别适合雕细活——你试试雕个小藤蔓,肯定比普通刀雕得好看!”
守白接过刻刀,心里有点紧张——她虽然会画画,却没试过雕竹条。指尖握住淡绿的手柄,刀刃轻轻落在竹条上,没想到刻刀格外顺手,轻轻一用力,就雕出一道流畅的藤蔓线条,她眼里瞬间亮了:“太好用了!这刀一点都不费力,还能雕出这么细的线条,比我想象中容易多了!”
惊鸿则拿起夏款荷瓣剪刀,跟着李姐学剪荷花。淡粉的剪刀握在手里,弧度刚好贴合掌心,剪起纸来又快又整齐:“李姐,这剪刀太好剪了!我平时剪窗花总剪坏,用这把剪刀,一下子就剪好了,还特别好看!”
李姐笑着说:“这就是钻石剪刀的好处,锋利又顺手,剪再细的线条都不怕;你看这荷瓣的形状,握在手里还好看,剪窗花都有动力了——以后我剪窗花,就用这把剪刀!”
青提子和玻璃骨则在秋款麦穗铣刀前,跟着张姐整理绣线。金黄的铣刀轻轻划过绣线,打结的地方瞬间被理顺,张姐笑着说:“以前整理绣线,得用手一点点扯,还容易断;用这把铣刀,轻轻一刮就顺了,还不伤线——这工具太懂我们手艺人的需求了!”
守白看着闺蜜团和艺人们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感慨——她之前设计四季非遗工具,只是想“让工具藏起文化”;现在看来,这些工具不仅藏起了文化,还藏起了“艺趣”,让不懂非遗的人想尝试,让懂非遗的人更顺手,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童欣端着刚温好的红薯走过来,递给每人一个:“快尝尝柘城的红薯,甜得很!刚才周一军哥打电话,说上海非遗展那边催咱们把四季工具送过去参展,还要咱们现场演示工具怎么创作非遗作品呢!”
守白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香瞬间在嘴里散开——她看着眼前的四季工具,看着闺蜜团和艺人们的笑脸,忽然觉得,这次柘城之行,不仅是来看产品,更是来感受“艺匠共鸣”的温暖:“等下咱们一起调整冬款梅枝餐具的钻石镶嵌位置,争取下午就能送样去上海;还有,我想在每套工具里加一张‘非遗传承卡’,上面写着对应的非遗技艺和创作故事,让买家拿到工具,不仅能用来干活,还能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这个主意好!”童欣立刻点头,“我马上让设计部做传承卡,下午就能打印出来;周一军哥还说,等四季工具上市,要搞个‘四季非遗创作大赛’,邀请全国的手艺人用咱们的工具创作,优秀作品能在央美办展——让工具成为传承的纽带,让非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四、暮色话别:让四季钻光,照亮传承路
傍晚的柘城,夕阳把产业园染成了暖金色。守白和闺蜜团坐在展厅的休息区,手里握着刚调整好的冬款梅枝餐具,莹白的瓷胎上,钻石梅蕊在夕阳下闪着光,像雪中的寒梅,透着清冷又温暖的美。
“这次来柘城,太值了!”惊鸿看着手里的春款刻刀,笑着说,“不仅看到了四季工具的成品,还体验了非遗创作,更感受到了工人们的匠心——以后咱们设计,得更接地气,更懂手艺人的需求,让艺术真正落地生活。”
青提子点头,拿起夏款荷瓣剪刀:“我打算把这次的体验做成课程,带央美学生来柘城工厂实习,让他们亲眼看看设计怎么变成产品,让他们知道,好的设计不是画得好看,是能帮人解决问题,能传递文化——这比在教室里讲课有用多了!”
玻璃骨则看着秋款麦穗铣刀,眼里满是期待:“等四季工具在上海非遗展获奖,咱们就推出‘学生非遗工具套装’,让更多孩子接触非遗,用钻石工具做手工,从小培养他们对传承的热爱——这就是四季工具最该做的事!”
守白看着闺蜜们,心里满是感动——她想起当年快闪时,四人一起熬夜做装置;现在,四人又一起为四季非遗工具奔波,不管走多远,她们的初心始终没变:“谢谢你们陪我来柘城,谢谢童欣和周一军团队的用心——四季艺术非遗工具,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是咱们所有人的心血,是艺和匠的共鸣,是四季与传承的融合。”
童欣笑着递过一张刚打印好的“四季非遗传承卡”,上面印着春款藤蔓刻刀对应的竹编技艺,还有老周的创作故事:“这是第一张传承卡,以后每款工具都有专属的传承卡,让买家拿到手,就能读懂背后的文化——守白老师,你们放心,周一军哥说了,一定把四季工具做好,让它成为培育钻石领域‘文化 实用’的标杆!”
暮色渐深,守白和闺蜜团起身告辞。童欣送她们到门口,手里拎着一大包柘城的红薯和刚量产的四季工具样品:“路上注意安全!上海非遗展我们一起去,咱们一起让四季工具火起来,让更多人知道,培育钻石不仅能做首饰、做工具,还能藏起四季的美、非遗的魂!”
守白接过样品包,心里暖暖的——她看着产业园里渐渐亮起的灯,看着车间里还在忙碌的工人,忽然觉得,四季艺术非遗工具就像一颗种子,种在柘城的车间里,种在央美的画室里,种在每个手艺人的心里,慢慢发芽、开花,长成一片能照亮传承的森林。
车窗外的柘城,夜色渐浓,培育炉的指示灯像星星一样闪烁。守白握着手里的春款藤蔓刻刀,指尖摩挲着嫩绿的珐琅纹样,忽然想起周一军说的话:“培育钻石的价值,不止是硬度和纯净度,是藏在里面的温度和文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份温度和文化,传递到更多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