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秒针守卫战-《萌宠特攻》

  实验室门口那片空间的扭曲感,如同滴入清水中的浓墨,缓慢晕染,却带着针尖般的寒意,直刺陆研新的神经末梢。那不是视觉上的错觉,而是他长期与时空精细结构打交道所淬炼出的、近乎本能的感知。一种非物质的、纯粹的“注视”,冰冷,空洞,带着解析与剥离的意味。

  元宝喉咙里的低吼愈发沉闷,背毛炸起,四肢紧绷,不再是那条慵懒的土狗,而是一柄蓄势待发的生物武器。鬼子六的意识流在他脑中尖啸:“来了!是‘剥离者’!它们不攻击肉体,不破坏电路,它们只偷‘时间’——系统间的时间同步!”

  几乎在鬼子六警告的同时,实验室内的所有计时单元,同时出现了诡异的偏差。

  超高精度铯原子钟的显示屏幕上,那原本稳定跳动的皮秒级读数,忽然像是被无形的手拨动了一下,出现了一个微小的、短暂的跃迁。墙角那台老式挂钟的秒针,轻微地颤抖了一下,发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滞涩的“咔哒”声。就连陆研新手腕上那块机械腕表的嘀嗒声,也仿佛被拉长了一瞬,节奏出现了片刻的紊乱。

  不同系统的时间,失去了严格的同步。对于依赖皮秒甚至飞秒级同步的现代科技,这微小的差异,已是足以引发雪崩的初始裂隙。

  “它们在试探!寻找‘北京时间’溯源体系的接入点!”鬼子六的意识流高速运转,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这东西不是常规的网络攻击,它直接作用于时空连续体本身,干扰的是时间流的连续性!我们的防火墙和物理隔离,对它效果有限!”

  陆研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呼吸着实验室冰冷的空气,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他瞥了一眼屏幕上刚刚还在研读的《时间主权报告》,那上面的每一个字此刻都重若千钧。“报告里提到的‘时间迷宫’……它们是想在我们的时间基准周围,制造一个混乱的时空褶皱?”

  “没错!让我们的钟自己乱掉,或者让传递时间的信号在不同路径上产生无法预测的延迟!一旦基准时间失守,或者传递网络出现系统性偏差,整个依赖它的体系——金融、电网、导航、通讯——都会从底层开始崩溃!”鬼子六回应,“必须立刻启动‘燧皇’工程的初级防御矩阵!用我们自己的‘共享时间’网络,先稳住实验室这个点!”

  “权限!”陆研新的意识流简洁明了。

  元宝猛地人立而起,前爪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灵巧和速度,在陆研新个人终端的虚拟键盘上掠过。一道深红色的界面弹出,上面流动着复杂的拓扑图和能量流标识。这是嵌入在国家授时中心深层网络的一个应急节点,与张首刚团队主导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以及“北斗授时”体系相连。

  “用你的材料学权限,结合我的历史节点密钥!”鬼子六催促道,“快!它们在下一次‘涟漪’了!”

  陆研新毫不犹豫,将双手按在终端的光学感应区。他体内那源于对新型时间晶格材料深刻理解而形成的独特生物电场,与终端建立起连接。同时,元宝(鬼子六)集中精神,一股源自其特殊存在形态的、带着某种古老时空印记的意识波动,注入系统。

  “权限验证通过。‘燧皇-零级’防御矩阵,局部激活。”冰冷的电子音响起。

  实验室四周,那些看似装饰性的银色线条骤然亮起柔和而稳定的白光。一层几乎不可察觉的能量场笼罩了整个空间,空气中弥漫的那种细微的时间滞涩感瞬间消失。实验室内部的所有时钟,包括那台经历了微小跃迁的原子钟,读数被强行同步、校准,暂时稳定下来。

  门外那片空间的扭曲似乎加剧了,如同被激怒的野兽,发出无声的咆哮。但“燧皇”矩阵生成的白光,如同礁石,牢牢抵御着那无形“时间涟漪”的冲击。

  “撑不了多久!”鬼子六的意识流带着急促的喘息,“这只是局部防御,能量消耗巨大。‘剥离者’的攻击是全域性的,它们肯定在同时冲击国家授时中心的主钟群和光纤网络关键节点!”

  陆研新目光锐利,紧盯着终端上反馈的全国时间网络状态图。几个边缘节点已经出现了黄色的延迟警报。“不能只被动防御。报告里提到‘时间定价权之争’,本质上是对时间基准定义权和分发权的争夺。我们必须反击,不是用蛮力,而是用……更精确的‘时间’本身!”

  “你想怎么做?”鬼子六的意识流带着一丝好奇。

  “它们干扰的是时间流的平滑性,制造的是‘噪声’。”陆研新的思维飞速运转,结合着他刚才阅读的关于“北京时间”前世今生的知识,“那我们就用更稳定、更纯净、更强大的‘时间基准信号’,像利剑一样,刺穿它们的‘噪声迷雾’!让全世界,至少让我们的盟友,看到谁才能提供最可靠的‘时间锚点’!”

  他飞快地调取数据。“接入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突破的‘光晶格钟’数据!就是那个160亿年误差不到一秒的锶光钟!把它产生的原始秒信号,作为我们反击的核心!”

  终端屏幕上,代表位于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主节点的图标骤然亮起璀璨的金色。一组数据被提取出来——频率稳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均优于2×10^-18的锶光晶格钟信号。这是人类目前所能达到的时间精度极限,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原点”。

  “光有原点还不够!需要最强大的‘血管’把它输送出去!”陆研新紧接着操作,“优先启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光纤网络!就是那条跨越数千公里,稳定度达到皮秒级,误差优于100皮秒的‘时间大动脉’!”

  屏幕上,连接西安、北京、武汉、合肥等关键节点的光纤线路纷纷亮起,如同被点亮的神经脉络。这条全长约2.5万公里,穿越山河,甚至在极端环境下(如新疆阿克苏的戈壁滩上,团队曾克服日夜温差达16摄氏度的挑战,破解时延难题)也能保持皮秒级稳定的光纤网络,成为了输送“时间利剑”的最佳通道。

  “然后,是‘北斗’!”陆研新目光炯炯,“天地一体!用卫星,将这份最纯净的时间信号,广播到全球!让任何试图在局部制造‘时间迷宫’的行为,在绝对精确、无处不在的‘北京时间’面前,无所遁形!”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图标在屏幕的苍穹上闪耀,与地面的金色光纤网络交相辉映,构成一张立体的、覆盖天地的时间守护之网。

  “元宝,鬼子六!计算最佳注入点和信号调制模式!我们要用这柄‘时间之剑’,不是去硬碰硬,而是去‘校准’那些被干扰的区域,去‘缝合’那些被撕裂的时间流褶皱!”陆研新的意识流带着决绝的战意。

  “妙啊!小子!”鬼子六的意识流爆发出赞叹,“用绝对精度进行降维打击!这不是能量对抗,这是规则层面的碾压!就像用最纯净的水,去稀释污浊!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