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媒体曝光掉包真相,皮埃尔身败名裂-《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开展前夜,卢浮宫的展厅灯火通明,却静得能听见心跳。

  小满的指尖终于离开了绣绷。最后一针落下,她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子上,双眼紧闭,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那根扎破手指的绣针,静静躺在丝线筐里,针尖上一点殷红,像是凤凰冠上最后一抹点睛的血色。

  姜芸轻轻上前,用温热的毛巾擦去小满额角的冷汗,目光却无法从那幅盲绣版的《百鸟朝凤》上移开。

  它和原作不同,却又神韵相通。原作的华美是视觉的盛宴,每一根丝线都闪耀着灵泉赋予的灵气;而眼前的这幅,多了一种沉静的力量。因为全凭触觉记忆,小满的针脚比原作更加厚重,每一针都带着摸索、确认与再创造的印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凹凸有致的纹理。凤凰的羽翼,在灯光下仿佛真的在微微起伏,那不是光影的错觉,而是指尖与丝线千万次对话后,凝固的触觉史诗。

  “这是……奇迹。”玛利亚站在一旁,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她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见过无数艺术珍品,却从未有一件能像眼前这幅,由一个看不见世界的女孩,在短短三天内,仅凭记忆和触觉创造出来。这不仅仅是技艺,这是意志与灵魂的结晶。

  就在这片刻的宁静与震撼中,展厅的门被猛地推开。

  “姜芸姐!我找到了!”林晓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跑得气喘吁吁,脸颊通红,手里紧紧攥着一个U盘,像是攥着全世界的希望。“监控备份!我找到了!”

  原来,在皮埃尔以“设备故障”为由搪塞过去后,林晓没有放弃。她想起开箱时,那位年迈的卢浮宫保安曾低声抱怨过一句“新来的策展人总在深夜摆弄监控主机”。林晓凭着这点线索,找到了那位即将退休的老保安。老保安对皮埃尔这种傲慢的“新贵”本就心生不满,又见林晓一行人焦急而真诚,便悄悄告诉他,自己有个习惯,会定期将重要区域的监控录像在本地服务器做一个加密备份,以防不测。就在半小时前,他终于调出了昨晚的备份录像。

  “快,放出来看!”姜芸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林晓将U盘插入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画面清晰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时间显示是昨晚凌晨三点。展厅内一片漆黑,只有应急灯发出幽幽的光。一个身影鬼鬼祟祟地潜入,正是白天那个声称“运输途中可能被调包”的皮埃尔。他熟练地打开了存放《百鸟朝凤》的恒温展柜,随后,另一个戴着口罩、身形瘦削的男人拎着一个同样的箱子走了进来。

  两人没有任何交流,动作却默契得可怕。口罩男打开箱子,里面是一幅仿品。皮埃尔则小心翼翼地将真品取出,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愧疚,反而是一种贪婪的、得意的笑容。他将仿品放入展柜,锁好,然后和口罩男一起,抬着装有真品的箱子,从一条员工通道悄然离开。

  画面中,皮埃尔甚至还回头看了一眼展柜,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冷笑。

  “畜生!”张师傅不知何时也赶了过来,看到这一幕,气得浑身发抖,老拳紧握。

  “这个口罩男,我认识。”林晓指着屏幕,声音冰冷,“是山崎雄一的贴身助理,叫渡边。我在香港调查陈嘉豪背景时见过他的照片。”

  真相大白。这不是意外,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盗窃与掉包。皮埃尔,这个卢浮宫的策展人,就是山崎安插在内鬼。

  就在这时,姜芸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加密信息,附带一个音频文件。她点开播放,里面传来陈嘉豪压抑而急切的声音:

  “……山崎,你不能这么做!这是中国的国宝!……我不管什么计划,我不会再帮你……什么?你用我家人威胁我?……好,我录,我按你说的说,但这是我最后一次!……你想把仿品当成‘东洋刺绣’的起源之作在卢浮宫展出?你想混淆苏绣的历史?你疯了!……”

  录音到此戛然而止。

  这短短几十秒的录音,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每个人的耳边。它不仅坐实了皮埃尔与山崎的勾结,更揭露了山崎一个更深层的阴谋——他不仅要偷走作品,更要偷走苏绣的历史,将中国的非遗瑰宝,打上“东洋”的烙印!

  “林晓,”姜芸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立刻联系法国警方,把监控和这份录音作为证据,正式报案。”

  “好!”

  “玛利亚女士,”姜芸转向玛利亚,语气恳切而坚定,“我需要您的帮助。这件事不能只通过法律途径,山崎和皮埃尔背后有资本势力,他们可能会动用关系拖延。我们必须在舆论上占据主动,让全世界都知道真相!”

  玛利亚毫不犹豫地点头:“我明白。媒体是必须的。《费加罗报》的文化主编是我的朋友,我会立刻联系他,将证据和真相全盘托出。这不仅是为你,更是为了卢浮宫的声誉,为了所有被资本觊觎的文化遗产!”

  一场反击战,在巴黎的深夜悄然打响。

  凌晨五点,当第一缕晨曦照亮塞纳河时,《费加罗报》的网站头条发布了一篇爆炸性文章——《卢浮宫的耻辱:东方瑰宝遭日本资本家与内鬼策展人合谋盗窃!》。

  文章详细记述了《百鸟朝凤》被掉包的始末,附上了清晰的监控录像截图和陈嘉豪录音的关键文字稿。文章的矛头直指山崎雄一和皮埃尔,字字泣血,控诉着这种对文化的野蛮掠夺与玷污。

  文章一经发布,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

  法国的媒体瞬间跟进,电视台、广播、网络平台,铺天盖地都是“卢浮宫丑闻”的报道。社交媒体上,#LouvreScandal#(卢浮宫丑闻)、#SaveSuXiu#(拯救苏绣)等话题迅速登上全球热搜。法国民众,这些以文化艺术为傲的人们,被彻底激怒了。他们无法容忍自己心中的艺术殿堂,竟会发生如此卑劣的盗窃事件。

  上午九点,数百名巴黎市民自发聚集在卢浮宫金字塔前,他们举着标语,高喊着“文化小偷,滚出法国!”“归还苏绣,尊重中国!”。抗议的声浪,震动了整个巴黎。

  卢浮宫管理层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铁证如山和汹涌的民意面前,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上午十一点,卢浮宫官方发布声明,宣布立即解除与策展人皮埃尔的合同,并全力配合法国警方的调查。

  几乎在同一时间,正在酒店房间里为自己计划即将得逞而举杯庆祝的山崎雄一,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动。门外,是几名神情严肃的法国警察。

  “山崎雄一先生,您因涉嫌盗窃文物、商业欺诈,被正式限制出境。请您跟我们走一趟。”

  山崎雄一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手中的香槟杯“哐当”一声掉在地毯上,酒液四溅,如同他破碎的阴谋。

  下午,就在展厅准备对外开放时,一位衣着考究、气质优雅的法国女士在玛利亚的陪同下,找到了姜芸。

  “您好,姜芸女士。我是法国文化部的代表,伊莎贝尔·杜波依斯。”杜波依斯女士伸出手,眼神里充满了歉意与敬佩,“我为今天发生在卢浮宫的一切,向贵国和您本人,致以最诚挚的歉意。同时,我也为您的坚韧和智慧,以及您这位学生的惊人天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她的目光落在那幅盲绣《百鸟朝凤》上,眼中闪烁着光芒:“这种‘触觉刺绣’,它打破了艺术的界限,让视觉不再是欣赏美的唯一途径。它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充满了人文关怀。文化部希望,能将‘触觉刺绣’纳入我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非遗全球交流项目’,让更多像小满一样的人,能通过指尖感受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是危机中孕育出的新机。

  傍晚,卢浮宫临时为姜芸召开了一场小型媒体发布会。

  闪光灯如白昼般闪烁,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姜芸没有过多地控诉,她只是平静地陈述了事实。最后,她站起身,走到那幅盲绣《百鸟朝凤》旁,轻轻抚摸着凤凰温润的羽翼。

  面对着全世界的镜头,她用清晰而有力的中文说道:

  “苏绣,传承千年,它的灵魂,不在昂贵的丝线,不在神奇的泉水,而在每一位绣娘的指尖。它承载的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匠心。资本可以偷走一幅作品,但永远偷不走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苏绣的灵魂,在绣娘的指尖,不在资本的算计里!”

  林晓站在她身旁,将这段话同步翻译成法语和英语。姜芸的声音不大,却通过话筒传遍了整个展厅,传遍了世界每一个关注此事的角落。掷地有声,彰显着一个文化传承者不可动摇的自信与尊严。

  发布会结束,姜芸的手机收到一条新消息,是林晓发来的:“姐,刚查到,山崎株式会社在日本提交的‘苏绣’商标注册申请,上周已经被受理了。国际专利战,恐怕在所难免。”

  姜芸看着窗外巴黎的夜景,灯火璀璨,却暗流涌动。她回过身,看着那幅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的盲绣《百鸟朝凤》,眼神愈发坚定。

  掉包的危机解除了,但一场更宏大、更复杂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她不仅要守护苏绣的作品,更要守护“苏绣”这个名字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