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丝线验真章 暗流涌深巷-《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劣质丝线在姜芸指尖捻动,那粗糙的触感和刺鼻的化学气味,像无数细小的毒针,扎进她的神经末梢。院子里骤然安静下来,连风都仿佛屏住了呼吸。几十双眼睛,带着惊疑、担忧、愤怒,死死盯着她手中那撮灰扑扑的丝线,也盯着她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

  “丝线品质公开验证。”姜芸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激起无声的惊涛。她环视一周,目光扫过周建军紧锁的眉头,扫过小娟攥紧的拳头,扫过其他学员脸上交织的恐惧与愤怒。最后,她的视线落在角落里那个瑟缩的身影上——王厂长派来的送线人,此刻正低着头,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

  “取水来,要最干净的。”姜芸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在安排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但周建军听出了那平静下汹涌的暗流,他立刻转身,大步流星地冲向水缸。

  冰凉的井水被盛在粗瓷碗里,晃动着清冽的光。姜芸将那撮劣质丝线轻轻浸入水中。刹那间,异变陡生!

  碗里的水,像被泼进了浓墨,迅速晕染开一片浑浊的、令人作呕的暗红色。劣质染料在水的浸泡下疯狂析出,如同污血般在清水中弥漫、扩散,散发出更加浓烈的刺鼻气味。那股气味混杂着化学制剂的酸腐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腥气,呛得离得近的几个学员忍不住干呕起来。

  “看!”姜芸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手指死死点着那碗被污染的水,“这就是王厂长‘好心’送来的‘好丝线’!用这样的东西绣出来的东西,能叫苏绣?能拿得出手?能对得起这门手艺?”

  她的话像点燃了炸药桶。压抑已久的愤怒瞬间爆发。

  “呸!黑心烂肺!”周建军一拳砸在旁边的木桩上,震得木屑飞溅,“这是要毁了咱们合作社!”

  “这……这哪是丝线,这是毒药!”一个年纪稍长的女学员捂着鼻子,声音发颤,“闻闻这味儿,绣出来的东西戴在身上,还不得烂皮烂肉?”

  “就是!王厂长自己厂子快不行了,就见不得咱们好!使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愤怒的指责声此起彼伏,像滚烫的油泼在火堆上,越烧越旺。送线人吓得面无人色,身体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恨不得立刻缩进地缝里。

  姜芸没有阻止这汹涌的民意。她需要这股力量,需要让所有人都看清这赤裸裸的恶意。然而,就在这愤怒的声浪达到顶峰时,一个冰冷、带着明显不悦的声音,突兀地插了进来。

  “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合作社院门口,不知何时站着两个人。为首的是个穿着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如鹰隼。他身后跟着个提着公文包的年轻人,表情同样倨傲。正是国营厂的代表,李主任。

  李主任几步走到院子中央,目光扫过那碗浑浊的红水,又扫过姜芸,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姜芸同志,这就是你合作社的待客之道?还有,搞这种‘当众验证’,是想煽动群众情绪,破坏行业稳定吗?”

  他的话像一盆兜头浇下的冰水,瞬间让沸腾的院子冷了下来。学员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错愕和委屈。破坏行业稳定?他们只是想揭露黑心商人的伎俩,保护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合作社啊!

  姜芸的心猛地一沉。她看着李主任那副高高在上、仿佛掌握着生杀大权的模样,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这不仅仅是王厂长个人的恶意了,这背后,似乎有一只更庞大、更无形的手,正在试图扼杀他们这刚刚萌芽的民间力量。

  “李主任,”姜芸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喉头翻涌的腥甜,迎上那锐利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冷静,“我们不是在煽动情绪,我们是在扞卫苏绣的尊严,是在保护合作社的生存权!您看看这水,闻闻这味儿!用这样的劣质材料绣出来的东西,流入市场,毁的是谁的名声?是苏绣!是咱们整个行业的名声!”

  她顿了顿,目光如炬,直视李主任:“稳定,难道要靠纵容造假、牺牲品质来换取吗?那不是稳定,是慢性自杀!”

  “你!”李主任被她噎得脸色一沉,中山装下的胸膛起伏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病恹恹的年轻女人,言辞竟如此犀利,直指要害。他身后的年轻人立刻上前一步,语气带着训诫:“姜芸同志!注意你的态度!李主任是上级派来指导工作的,不是来听你讲道理的!合作社的发展,要服从大局!”

  “大局?”姜芸几乎要冷笑出声。她感到一阵眩晕袭来,眼前阵阵发黑,鬓角那三十根白发仿佛有生命般,在脑中尖锐地刺痛着。她死死咬住下唇,用舌尖尝到一丝铁锈般的腥甜,才勉强稳住身形。她不能倒下,至少不能在这里,在这些人面前倒下。

  “李主任,”她再次开口,声音因极力克制而微微发颤,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丝线是苏绣的筋骨。筋骨不正,绣品何存?合作社可以没有我姜芸,但苏绣的魂不能丢!今天这劣质丝线,我姜芸,碰都不会碰!合作社,也绝不用!”

  她猛地扬手,将那碗被染得污浊不堪的水,狠狠泼在地上!浑浊的暗红色液体溅开,像一滩丑陋的污迹,刺目地印在黄土地上。

  “哗——”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压抑的叫好声。周建军和几个学员挺直了腰板,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小娟更是激动得小脸通红,紧紧攥着手里的半块绣帕。

  李主任的脸彻底黑了,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死死盯着姜芸,眼神复杂,有愤怒,有惊疑,似乎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他身后的年轻人则低声在他耳边急促地说着什么,李主任的脸色越发难看。

  “好!好一个‘苏绣的魂’!”李主任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声音冰冷刺骨,“姜芸同志,你很有‘原则’。但合作社要发展,要生存,光靠‘原则’是不够的!原料渠道、市场准入、政策扶持……这些,都不是靠你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你好自为之!”

  他猛地一甩袖子,转身就走,年轻人慌忙跟上。两人身影消失在院门口,留下一个冰冷而充满威胁的背影。

  院子里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刚才的激愤仿佛被抽空,只剩下沉重的疲惫和挥之不去的阴霾。原料渠道、市场准入、政策扶持……李主任丢下的这几个词,像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王厂长个人的打压,更可能来自体制层面的阻力。

  “姜老师……”周建军走到姜芸身边,看着她愈发苍白的脸和鬓角刺目的白发,声音哽咽,“您……您没事吧?刚才……”

  姜芸摇摇头,想说什么,却猛地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她眼前一黑,身体不受控制地软倒下去。周建军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抱住。

  “姜老师!”

  “芸姐!”

  “快!扶她进去!”

  惊呼声瞬间打破了死寂。众人手忙脚乱地将姜芸抬进里屋。她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意识模糊,只觉得胸口像压着一块巨石,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撕裂般的痛楚。她努力想睁开眼,眼皮却重若千钧。黑暗中,她仿佛看到那碗浑浊的红水在翻涌,看到李主任冰冷的眼神,看到自己鬓角的白发疯长……还有,一丝微弱却无比清晰的暖流,似乎正从她紧攥的掌心传来,带着一种奇异的、令人心安的熟悉感。

  是……小娟刚才塞给她的那块绣帕?那暖流……似乎比上次更清晰了些?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便被无边的黑暗吞没。

  不知过了多久,姜芸在一片昏沉中悠悠转醒。屋子里点着煤油灯,昏黄的光线摇曳着。周建军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头一点一点地打着瞌睡。屋外传来压低了的说话声,是学员们在议论。

  “……李主任那话,听着吓人啊……”

  “就是,以后咱们的丝线、销路……可怎么办?”

  “唉,姜老师为了咱们,都累成这样了……”

  姜芸挣扎着想坐起来,牵动了胸口的闷痛,忍不住又低低地咳了两声。周建军立刻惊醒了。

  “姜老师!您醒了!感觉怎么样?饿不饿?我给您熬了点米粥……”他手忙脚乱地站起来,又想扶她又想去端粥。

  “建军哥,”姜芸摆摆手,声音虚弱沙哑,“别忙了。外面……大家情绪怎么样?”

  周建军叹了口气,把外面的担忧和低气压简单说了说。姜芸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盖在身上的薄被。李主任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合作社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原料、销路、政策……任何一环被卡死,都可能是致命的。

  她缓缓抬起手,借着昏黄的灯光,看着自己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意。她闭上眼,努力回忆昏迷前那瞬间的感觉。那暖流……似乎并非完全来自灵泉?或者说,并非只有灵泉修复绣品时才有?小娟的绣帕……小娟……

  一个模糊的念头,如同黑暗中擦亮的火柴,微弱却顽强地亮了起来。她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建军哥,”她声音虽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去把小娟叫进来。还有,把合作社库存里,所有学员们平时练习的、或者自己绣的小件,都找出来,分类放好。”

  周建军一愣,不明白她要做什么,但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立刻点头:“好!我这就去!”

  很快,小娟被带了进来,小姑娘眼圈红红的,显然是担心姜芸。周建军和几个学员也抱进来一大堆绣品,有手帕、荷包、小屏风,针法各异,水平参差不齐,堆满了半个屋子。

  姜芸示意小娟坐到床边。她拿起一块小娟绣的、针脚略显稚嫩的兰草手帕,指尖轻轻拂过那并不完美的丝线。这一次,她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感受着。

  没有灵泉修复古绣时那种汹涌澎湃的暖流,也没有修复嫁衣时那种与生命相连的悸动。但是,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比真实的暖意,如同涓涓细流,极其缓慢地、却坚定地,从指尖渗入她的身体,流向那被病痛和灵泉消耗折磨得千疮百孔的心脉。

  那暖意很淡,淡得几乎难以察觉,却像沙漠中的甘霖,让她几乎枯竭的生命力,获得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滋养。她甚至能感觉到,那因过度使用灵泉而干涸、如同即将熄灭的灰烬般的“泉眼”深处,似乎被这微不足道的暖意,轻轻拂去了一丝尘埃。

  姜芸的心跳骤然加速!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一种近乎狂喜的发现!

  她强压下心头的震动,又拿起另一块学员绣的、针法稍显粗糙的鸳鸯戏水荷包。指尖触碰到丝线——那微弱的暖流再次出现!虽然依旧极其微弱,但确确实实存在!

  她接连试了好几块,只要是学员们亲手绣制的、带着她们心血和温度的绣品,在她指尖触碰时,都会产生这种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反馈”!那反馈并非灵泉修复时的能量反哺,更像是……一种共鸣?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通过丝线这种媒介产生的、极其微弱的能量交换?

  这个发现让她浑身都颤抖起来!难道……灵泉的力量,并非只能单向消耗?难道……传承本身,教授他人,看着这门手艺在更多人手中焕发生机,也能反过来……滋养她?哪怕只是极其微弱的一点点?

  她猛地看向小娟,小姑娘正紧张又关切地看着她。姜芸伸出手,轻轻握住小娟的手。小娟的手温暖而粗糙,带着劳动的痕迹。就在掌心相触的瞬间,姜芸清晰地感觉到,那微弱的暖流似乎……又强了一丝?极其细微,但绝非错觉!

  “小娟,”姜芸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中却亮得惊人,“你……你今天,是不是特别想绣好那块兰草手帕?”

  小娟愣了一下,用力点头:“嗯!姜老师您教了那么久,我总想……总想绣得像您说的那样,让兰草有风骨!”

  “风骨……”姜芸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字,心中掀起滔天巨浪。是的,风骨!是学员们对这门手艺的热爱,是她们渴望学好的那份执着,是她们一针一线注入的心血和情感!这些,才是这微弱暖流的源头!是传承本身的生命力!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目光扫过屋里堆放的绣品,扫过门外那些忧心忡忡却又充满希望的学员面孔。一个大胆的、近乎孤注一掷的计划,在她心中迅速成型。

  “建军哥,”她转向周建军,声音虽然虚弱,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立刻去办几件事:第一,把咱们合作社所有学员,包括刚学针法的,她们所有练习的、完成的绣品,无论好坏,全部登记造册,分类整理好。第二,明天开始,所有课程照常,但我要增加一项内容——‘绣品品鉴会’!每天下午,把大家的练习品都拿出来,我们坐在一起,一针一线地看,一点一点地评!好的地方,为什么好?不好的地方,怎么改?让每个人都开口,都参与!第三……”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立刻派人去省城,联系所有我们之前有过一面之缘、或者听说过我们名字的私人小店、工艺品铺子,还有……那些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