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碎甲重融生新计,插板巧嵌破难题-《大圣再闹天宫》

  话说日头爬到半空,像个烧红的铜盘悬在天际,射击场边的青石被晒得发烫,脚踩上去能烙得人一激灵。

  白衣仙子与玄女蹲在老槐树下的荫凉里,指尖捏着半块碎瓷片,釉面反射的光斑在她们之间跳来跳去,映得玄女鬓边的银链都闪着碎光。“关节处的韧性是关键,”白衣仙子用碎瓷片在地上画着甲胄的轮廓,线条勾勒出肩甲圆润的弧度、护心镜微微凸起的曲面,连腰腹衔接处的折线都画得一丝不苟,“你看这肘部,若是能让陶瓷在受力时像柳条般微微形变,卸去几分力道,又不失去抗锐器的硬度,才算真的合用。”

  玄女摇头,指尖敲了敲碎瓷的断面,那里还沾着点昨日烧窑时蹭上的稻草末,黄褐的草屑嵌在青灰的瓷缝里,倒像幅天然的画:“谈何容易?陶瓷本性脆硬,就像花岗岩,你能让它弯腰吗?怕是没等形变,先就裂成八瓣了——这可不是法术能轻易改的性子,堪比让石头开花,得逆天而行呢。”

  孙悟空在旁听得抓耳挠腮,尾巴尖在地上扫出浅浅的沟,尘土簌簌落在他的虎皮裙上,沾出几缕灰痕:“要不试试法术?或者画几道符咒?”

  白衣仙子眼睛亮了亮,像落了星子的湖面,随即又暗下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碎瓷边缘,那里还留着烧制时的冰裂纹:“想法是好,我可没有听说过能够把陶瓷变软的法术,再说符咒……我翻遍天地典籍,从《五金谱》到《百炼术》,也没见过能让陶瓷变软的咒文——天地万物各有其性,强行扭转,怕是要遭反噬。”

  玄女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尘土,素色裙角扬起细小的沙粒,惊得几只趴在地上的西瓜虫慌忙缩成球:“这事儿急不来。陶瓷本是顽石烧制,硬才是它的本分,就像水流向东、叶落归根,强行改其形态,怕是要违了天地规则。顺其自然,方为正道。”

  话音刚落,猪八戒晃着大肚皮凑过来,九齿钉耙往地上一顿,震得旁边的碎瓷都跳了跳,手里还掂着块带裂纹的瓷甲片,甲片边缘沾着点窑火熏黑的痕迹,像被墨笔轻轻扫过:“就是就是!俺老猪看呐,这瓷甲当个摆件赏玩还行,光溜溜的泛着青,摆在洞里当装饰挺体面。可真要穿在身上打仗,怕是没等敌人动手,自己先被硌得动弹不得喽!你看这腰腹处的弧度,硬邦邦的,喘气都嫌勒得慌,上次猴哥套我身上那回,差点没把俺老猪的肚腩勒出红印子!”

  “呆子休要胡说!”孙悟空瞪了他一眼,毛茸茸的耳朵尖却不争气地耷拉下来,像两片打了蔫的树叶,“这瓷甲烧了三天三夜,光松木就填了八大捆,窑温烧到千度往上,守窑的老猴换了三拨,半点差错都没出,哪能说扔就扔?这硬度,多少铁甲都比不上!”

  沙僧在旁拱手,声音稳稳的像块沉在水底的青石,手里的降妖宝杖往地上轻轻一杵,杖底的铁环“叮铃”响了声:“大师兄莫急,事总有解决的法子。真不成,咱们就从头再来,多烧几窑试试便是——总能找到让它既硬且韧的法子,哪怕多掺些石粉,或是调调釉料的配比呢。”

  “从头再来谈何容易?”孙悟空踢了踢脚边的碎瓷,瓷片相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像串没调好音的铃铛,“你当烧窑是捏泥人儿?火候差一分,釉面就裂;陶土多一勺,硬度就减三成;就连窑里的风向变了,烧出来的瓷甲都能差出两指厚!”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有小兽在草丛里钻,还夹杂着野桃成熟的甜香。

  众人抬头一看,是只巡山的小公猴,穿着身打了补丁的牛皮甲,甲胄肩部磨得发亮,露出底下浅黄的牛皮,怀里鼓鼓囊囊的,正踮着脚往歪脖子桃树上摘野桃。

  他够到最底下那枝的桃儿,粉白的桃尖泛着红,小心翼翼地塞进怀里,又拽了拽腰间的系带——那系带是用树皮纤维搓的,黄褐的颜色,在腹前打了个结实的蝴蝶结,任凭他蹦跳着往下跳,怀里的桃儿也没掉出半个,只露出点粉白的桃尖,像小姑娘藏在袖里的花。

  白衣仙子盯着那小公猴的动作,忽然拍了下大腿,眼里闪过灵光,像星星落到了水里,连鬓边的珍珠步摇都跟着颤了颤:“我想到了!把陶瓷甲敲碎,重新烧!”

  “什么?”孙悟空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蹦起来三尺高,虎皮裙都差点掀起来,露出底下毛茸茸的腿,“师姐你疯了?这烧了三天三夜的宝贝,怎么说敲碎就敲碎?俺老孙可是三天没合眼,眼都熬红了,要是敲碎,俺老孙跟你急。”

  “你听我说。”白衣仙子指着那小公猴,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连指尖都微微发颤,“方才看他把桃儿塞怀里,用系带一系就掉不了——咱们若是把陶瓷烧成甲片,嵌到黄金甲或银甲里,不就既能保硬度,又能活动了?就像把硬桃装进软兜,既能护着桃儿不被压烂,又能跟着身子动!”

  “嵌到里面?”孙悟空挠挠头,满脸不解,毛茸茸的手指在自己的虎皮裙上划来划去,“咋个嵌法?难不成把金甲凿个洞塞进去?那不成了马蜂窝了?”

  玄女却先反应过来,抚掌道:“仙子是说,在金甲银甲里加个夹层,像布袋似的,把陶瓷甲片塞进去?既能借陶瓷的硬度挡刀剑,又能借金银的延展性活动——妙啊!这就像给软甲加了块硬芯,两全其美!”

  “正是!”白衣仙子笑得眼尾起了细纹,像水波漾开的纹,“就像那小猴的怀兜,先在金甲银甲内侧缝个口袋,用软皮做衬里,皮子得选鹿皮,又软又结实,把陶瓷甲片放进去,再用系带系紧,既稳当又不影响活动!你想啊,外层金银甲护住关节,能屈能伸,内层陶瓷甲挡锐器,硬如磐石,这不就齐活了?”

  “可这样一来,铠甲重量不就增加了?”玄女蹙眉,指尖点了点地上的碎瓷,瓷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像块块小冰碴,“陶瓷本就沉,再加上金银,怕是穿起来费劲,尤其对小猴们来说,怕是跑都跑不动,还没等上阵,先累瘫了。”

  “所以金甲银甲只需薄薄一层就行。”白衣仙子早有盘算,蹲下身捡起块完整些的瓷片,对着光看,釉面透亮得能映出人影,“外层用轻量的金箔银箔,能护住陶瓷甲片边缘不被磕碰就行,金箔得捶到能透光,银箔也一样;重点做内侧的口袋,用坚韧的鹿皮缝制,针脚得密,能稳稳兜住陶瓷甲片就成——这样整体重量,反倒比纯金甲轻三成不止,小猴们穿起来照样能翻山越岭。”

  孙悟空听得眼睛发亮,抓着虎皮裙的手都紧了,指节泛白,连尾巴尖都兴奋地翘起来:“这法子妙啊!那这陶瓷甲片该叫啥名儿?总不能还叫瓷甲片吧?得有点新说法,听着就厉害!”

  白衣仙子歪头想了想,指尖在碎瓷堆里划着,画出个方方正正的长方形,边角都磨得圆润:“叫陶瓷插板如何?因为是插在夹层里的,形状又像板子,简单好记,一听就知道是干啥用的,哪怕是新来的小猴,也能明白。”

  “中!”孙悟空拍了下手,震得旁边的碎瓷都跳了跳,“一听就知道是陶瓷做的,还能插着用!就叫这名儿!等做出来,俺老孙第一个试穿!”

  “那现有的金甲银甲,岂不是要重新回炉融化?”

  玄女问道,目光扫过不远处兵器架上挂着的几套铠甲,都是之前打造的纯金银甲,阳光下闪着晃眼的光,甲片边缘还刻着云纹。

  “越快越好。”白衣仙子点头,语气斩钉截铁,像在敲下定音鼓,“让军工厂的猴子们停下手头的活,先赶制这批新铠甲——早一日成,大家就早一日能用上趁手的家伙,哪怕多烧几窑木炭,多费些功夫,也值当。”

  “俺这就去!”孙悟空转身就要跑,却被白衣仙子拉住衣袖,她的袖口绣着缠枝莲,针脚细密。

  “别急。”她指了指地上的碎瓷,瓷片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像撒了一地的小石子,“把这些陶瓷甲都带上,剩下的那几件完整的,也全敲碎——敲得越碎越好,磨成粉重新制坯,烧出来的插板质地更均匀,不容易裂,就像磨面似的,磨得越细,蒸出来的馒头越暄软。”

  猪八戒拎起那个破碎的陶瓷甲,掂量着,甲片边缘还沾着点窑火的温度,入手温凉:“这碎得七零八落的,烧出来还能用?别到时候一磕就碎,那可白忙活了,俺老猪的力气可不能白费。”

  “敲得越碎越好,磨成粉重新和泥,烧出来更均匀。”

  白衣仙子说着,已弯腰捡起几片碎瓷,指尖捏着瓷片转了转,“就像做年糕,越捶打越筋道,道理是一样的,瓷粉越细,和出来的泥越匀,烧出来的插板密度才高,抗冲击力才强。”

  众人分工,猪八戒抱起星宿们玩过的那具瓷甲,甲胄上还留着九尺钉耙打的白痕,像道浅浅的伤疤;沙僧拎着测试时打碎的残片,用布兜兜着,布兜是粗麻布的,上面打着补丁,免得划伤手;孙悟空扛起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瓷甲,那是他最满意的一个铠甲,此刻却毫不心疼,只想着赶紧回炉重造。

  三人跟着白衣仙子往烧窑场走,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路边的野花被裙摆扫过,簌簌落了一地花瓣。

  玄女留在原地,给东方七宿吩咐了训练任务——让他们带小猴们复习枪法,务必熟悉火器的射程和后坐力,连如何装弹、如何瞄准都要一一复习,随后也快步跟上,素色的裙摆扫过草地,惊起几只蚱蜢,蹦跳着钻进了草丛。

  到了窑边,孙悟空抡起金箍棒,“砰砰乓乓”几下就把剩下的瓷甲砸得粉碎,瓷片混着之前的碎末,堆成一小堆,泛着青灰色的光,像座小小的石山,阳光照上去,釉面还闪着点点亮光。白衣仙子不知从哪儿摸出把量尺,是用楠木做的,刻着细密的刻度,红漆描过的数字清晰可见,走到孙悟空面前,扯着他的胳膊量起来,从肩膀到腰腹,量尺绷得笔直。

  “师姐你干啥?”孙悟空被量得浑身不自在,尾巴尖乱晃,扫得地上的碎瓷“叮当”响,像串小铃铛,“俺老孙的身量,闭着眼都能摸出来,用得着量?从小到大连衣服都是老猴凭着感觉裁的,也没见不合身。”

  “量量你这猴子上半身多高。”白衣仙子眯眼盯着量尺,笔尖在纸上记着数,纸是桑皮纸,粗糙却结实,“从肩膀到腰腹,正好两尺——不多不少,分毫不差。”

  “俺老孙不满四尺,上半身自然是两尺,这有啥好量的?”孙悟空嘟囔着,耳朵尖却悄悄红了,大概是被量得有些不好意思,像个被先生丈量身高的顽童。

  “当然有用。”白衣仙子收起量尺,在地上画了个长方形,长宽比例匀称,边角都带着弧度,“插板就得按这尺寸做,一尺宽,两尺长,刚好护住胸口和后背,抬胳膊、弯腰都不碍事,连你翻筋斗时,插板都不会卡着掖下。”

  玄女也在孙悟空身上比划着,指尖点过他的肩头、腰侧,银甲的指尖泛着冷光:“这个尺寸确实合适,既不影响抬胳膊挥棒,又能护住心、肺这些要害——你看,抬手时,插板边缘离腋窝还有三寸,刚好不卡着,挥棒时也碰不到腰侧,利落得很。”

  “那四健将,孙彩猊和白贞莹他们咋办?”孙悟空忽然想起,挠了挠头,指缝里还沾着点瓷粉,“他们个个七尺多,比俺老孙高出一大截,白贞莹也有六尺,总不能也用两尺的插板吧?那岂不是只护住个肚子,肩膀和后背都露着,不成了笑话?”

  “他们用两尺宽、三尺长的。”白衣仙子早有打算,又画了个大些的长方形,比刚才的足足大了一圈,“按身形分大小号,军工厂里的猴子们手巧,定能做得合身——到时候按身高排个尺码表,谁来领都能找到合适的,连最胖的老猴王,都能有他穿的号。”

  这时,猪八戒正蹲在旁边看碎瓷,手指戳着块带釉的碎片,釉面光滑得能映出他的大脸,被玄女瞪了一眼:“你在这儿偷懒?演武场的小猴们用火器没大没小的,没个老将盯着,指不定要出乱子——上次有只小猴把枪口对着自己,差点没把爪子崩掉,还不去演武场盯着?”

  “娘娘,俺就歇了一小会儿……”猪八戒嘟囔着,见玄女脸色沉了,赶紧扛起九齿钉耙,一步三回头地往演武场挪,铁齿在地上拖出浅浅的沟,“俺这就去!这就去!保证看好那帮小猴崽子,连他们往枪里塞多少火药都盯着!”

  沙僧也拱手道:“俺也该回天庭了,得把今日的见闻禀告玉帝,让他放心——花果山有新法子改良铠甲,也是件大喜事,说不定玉帝还能赏些天河里的金沙,让咱们的铠甲更轻便些。”

  玄女点头应允,看着沙僧驾云远去,云团托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天际,只留下道淡淡的云痕。

  她转身对孙悟空道:“快去军工厂,让猴子们把金甲银甲融了,按仙子的图纸做夹层——别让老猴们等急了,他们怕是早就等得抓耳挠腮了。”

  “图纸?”孙悟空愣了愣,“俺老孙没有啊。”

  白衣仙子从袖袋里摸出张皮纸,上面用炭笔勾着铠甲的样式:外层是薄薄的金银甲,边缘打磨得圆润,像被溪水冲过的石头,内侧缝着布兜,兜口有两根系带,系带上还画着蝴蝶结,旁边还用小字标着尺寸,从一尺到三尺不等,旁边画着个小人,正抬着胳膊,示意插板不会卡到关节,小人的脑袋画得圆圆的,倒像只小猴子。“给他们这个,老猴见过世面,一看就懂,连新来的小工都能照着做。”

  孙悟空接过图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揣进怀里,像揣着什么宝贝,生怕折坏了边角:“俺这就去!”说着一溜烟跑向水帘洞旁的军工厂。

  “这猴子,还是这么急。”玄女看着他的背影笑,眼里带着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欣慰,像看着自家性子急躁却热心肠的弟弟。

  “他呀,是急着看新铠甲成啥样。”白衣仙子想起一事,忍不住笑出声,眼角的细纹更深了,“厨房老猴说,他刚当美猴王时学做饭,把炒菜时间减半,结果菜没熟,害得全山猴子拉肚子,连着三天没人敢上树摘桃。”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混着窑里的柴火声,倒有几分暖意。这时,烧窑的老猴凑过来,搓着手问,手上还沾着陶土:“仙子,这瓷粉啥时候开始和泥?俺们把陶瓮都刷干净了,就等您一句话。”

  “现在就弄。”白衣仙子蹲下身,抓起一把瓷粉,粉末细腻,指间漏下的粉粒像细雪,“按水七分、瓷粉九十三分的比例和,干压成型,烧出来更结实——记得用山泉水,杂质少。”

  “晓得了!”老猴应着,招呼小猴们搬来陶瓮,瓮口还冒着新烧制的陶土香气。小猴们七手八脚地往瓮里倒瓷粉,又提着木桶打来山泉水,按比例调配,木桨搅动的声音“哗啦”作响。

  玄女看着瓷粉在水中渐渐成团,粉白的瓷粉与清澈的泉水交融,慢慢变成青灰色的泥团,忽然道:“这样一来,既有陶瓷的硬,又有金银的柔,怕是比纯金甲还厉害——以后再遇着那妖魔鬼怪的锐器,也能多几分底气。”

  “但愿如此。”白衣仙子望着窑口的火光,火苗“噼啪”跳动,映得她眼里也闪着光,“等插板烧好,嵌进新铠甲,定能让花果山的猴子们多几分保障,再不用怕那些带刃的家伙了。”

  窑里的火苗“噼啪”跳动,映着两人的身影,也映着那堆即将重生的瓷粉——它们曾是坚硬的铠甲,碎了,却要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这片山林,守护这群热热闹闹的猴子,守护这花果山的一草一木,岁岁年年。

  赋词一首:

  《永遇乐·瓷甲新谋》

  烈日当空,窑烟未散,碎瓷堆畔。

  仙子凝眉,玄女轻叹,韧脆如何判?

  猴心急切,欲凭符咒,强把顽瓷柔变。

  却难寻、移形妙法,恐违天地常道。

  呆子闲言,说甚顽石,怎比金银流转?

  沙僧温语,劝从头越,莫叹烧窑倦。

  忽然瞥见,小猿怀果,系带紧收如练。

  灵光动、敲瓷重炼,插板藏甲片。

  金箔裁轻,银箔锻薄,内袋暗缝巧绽。

  尺量猴身,分裁大小,护得胸膛遍。

  炉前重起,泥粉新和,再把薪柴添满。

  待成日、柔刚相济,护山更健。

  又赋:

  《临江仙·瓷甲新谋》

  碎甲重熔添巧思,银金内里藏瓷。柔兜紧束稳如坻。轻甲承硬骨,刚柔两相宜。

  莫叹前功烧夜永,翻新自有灵机。量形裁板合身肌。千锤终有用,护得万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