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综武:人在雪中,徐脂虎南宫仆射》

  20

  龙椅上的皇帝连连叹息,眉头紧锁,满脸愁容。

  起初,朱元璋并不相信天外仙人的存在,当年亲自征讨未果后便不再追究。如今听到李明升一剑斩下众多仙人,心中不由生出恐惧。仙凡有别,即便自己面对一个仙人都难以取胜,更何况是八十多个?

  “眼下最要紧的是休养生息。”一名大臣建议。

  “陛下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如果触怒了李明升或邶凉,恐怕会引来大祸。”另一名大臣附和。

  “朕又何尝不知?但李明升身负重伤,邶凉军气势正盛,如果不主动出击,恐怕国家就要倾覆!”朱元璋忧心忡忡。

  “陛下有什么打算?”

  “静观其变。”

  朱元璋沉思许久,最终做出决定。尽管李明升受伤,但邶凉军士气正旺,现在并不是用兵的好时机。

  与此同时,大唐境内。

  李世民庆幸自己审时度势,率先从太安城撤军,损失比其他国家少。

  “邶凉得到这样的人才,我们大唐什么时候才能重振雄风?”唐皇感慨。

  群臣低头不语。

  “臣有一计,或许能打破僵局。”坐在末席的张文远突然开口。

  “张爱卿有何良策?快说!”李世民听后露出一丝喜色。

  张文远躬身说道:“陛下,此刻李明升刚与天界交战,必定元气大伤。如果此时派遣五万精锐骑兵直取邶凉,如果能够击败邶凉军,必将开创大唐盛世!陛下也将名垂青史,成就千秋帝业!”

  李世民皱眉道:“此举风险太大,如果失败,不仅损失五万精锐,还会危及国本。”

  “陛下明察。”张文远坚定地说,“如今大唐局势艰难,若固守旧规,终究只能沦为二流王朝。我泱泱大国,千年传承,怎能忍受这种屈辱?”

  “爱卿所言,朕岂会不知?”李世民长叹,“但李明升修为深不可测,现在出兵邶凉,胜算渺茫。”

  群臣闻言沉默,殿内一片寂静。

  与此同时,大秦皇宫内人心惶惶。自从得知李明升独自一人斩杀八十一位天仙的消息后,朝堂震动。

  嬴政端坐龙椅,听着群臣纷纷议论。

  “这怎么可能!”

  “此人到底是谁?难道是天神转世?”

  “看他年纪不大,竟然有这般修为!”

  满朝文武都被这个惊天的消息震撼。自古以来,无人敢与天界为敌,更别说一个人就斩杀那么多仙人。李明升的修为,究竟到了什么境界?

  “诸位还要争论到什么时候?”嬴政冷眼扫视群臣,殿中立刻寂静无声。

  此时的璃阳王朝已正式归入邶凉版图。徐霄正忙于接收事务,方才想起李明升已经昏迷多日。

  自从徐之虎带着众将将李明升送回宫中,便立即请来御医诊治。

  李明升昏迷了半个月才醒来,而此时邶凉与璃阳的交接事务,已由徐霄大致处理完毕。

  自他昏迷以来,徐胭一直守在床边,未曾离开片刻。

  李明升睁开眼,看见坐在床边的女子,心中一暖,随即因伤势严重,脸色苍白,轻咳几声。徐之虎听到声音,立刻回头:“夫君感觉怎么样?要不要喝水?”

  他摇了摇头,缓缓伸手轻抚她的脸庞,眼神温柔:“之虎,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徐之虎眼中泛红,握住他放在被面上的手,低声说道:“何必说谢谢?夫妻之间本就该互相扶持。况且……你待我情深义重,我又怎会离开你。”

  徐霄站在门外,看到这一幕,即便是铁打的汉子也忍不住落泪。他擦去眼角的湿润,轻轻推门而入。

  李明升见徐霄进来,挣扎着想起身,徐霄快步上前按住他:“不必起来了!你刚醒,应该好好休息。”

  李明升仍坚持行礼:“孩儿拜见父王。”

  徐霄连忙扶住他的手,笑着说道:“明升,我们父子之间,何必这些虚礼。”

  他又温和地说道:“这些日子,之虎为你操劳不已,你要记住她的付出,莫要辜负她的心意。”

  李明升望向徐之虎,见她面容因连日操劳而消瘦许多,心中心疼,轻抚她的脸颊,柔声说道:“之虎,辛苦你了,是我不好。”

  徐之虎摇头:“夫君说得重了,这些都是我应尽之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听她这么说,李明升心中更加愧疚。他知道亏欠她太多,让她苦等许久,饱受思念之苦。他恨不得立刻将她拥入怀中安慰,但徐霄在旁,终究未能逾矩。

  徐霄见状,轻叹一声,拍了拍李明升的肩膀,语气诚恳地说:“明升,你还年轻,世间的美好尚未经历。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都不要辜负之虎。她是个好女子,值得你全心对待,明白吗?”

  李明升郑重地点点头:“父王放心,孩儿明白了。”

  “好。”徐霄欣慰地点头,随即想到正事,连忙问道:“对了,如今邶凉已将璃阳疆域全部纳入版图,各国边界也已划定。依你看,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徐之虎轻声劝道:“父王,夫君刚醒来,身体还虚弱,这些事不如稍后再议。”

  徐霄沉思片刻,最终决定让李明升先好好休养。反正人已经醒了,日后慢慢商议也不迟。

  李明升在徐霄离开前说道:“父王放心,这几日我会仔细思考,等想好了再与您商量。”

  徐霄应了一声便告辞离开。

  徐之虎搀扶着疲惫的李明升躺下,小心地为他盖上锦被。她轻抚丈夫英俊的脸庞,柔声说:“夫君先休息一下,之虎在这里陪你说说话。”

  李明升闭眼点头,算是答应了。

  第二天,李明升觉得自己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加上邶凉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便主动去找徐霄商议。

  “邶凉这一战,多少有些损伤。各国到现在还没动手,想必是顾忌你。”李明升推测道。

  徐霄点头:“你说得对。如果不是和璃阳大战导致内部空虚,其他国家也难以撼动邶凉的根基。”

  李明升接着说:“父王,依孩儿之见,既然已经拿下璃阳,眼下最要紧的是稳定邶凉局势,防止别国趁机作乱。”

  “明升说得对,只有稳定政权,才能和各国周旋。”

  李明升又建议:“孩儿觉得,邶凉应该先休养生息,等实力恢复后再图谋周边国家。”

  “这个想法和我一样,只是该如何休养?”徐霄皱眉问道。

  李明升眼神一冷,语气沉稳:“父王,璃阳已经到手,只需守住这里,修缮加固,再派兵驻守,以后如果有别国想侵犯邶凉,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徐霄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赞道:“这话有道理,这事确实该尽快安排。”

  自从李明升一剑斩杀八十一位天上仙的消息传遍各国朝廷与江湖,人们对他已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与敬仰。

  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仿佛某种不可名状却真实存在的力量。

  因此,当他再次出现时,各国君主甚至恨不得亲自出宫迎接。

  如果说以前天下人对李明升最多只是称赞一声“厉害”,如今众人心中更多的是敬重与崇拜。

  那甚至是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只要他开口、行动,就算赴死,也没人会质疑他的决定。这大概就是李明升带来的巨大震撼。

  一剑斩杀八十一位天上仙,这是何等可怕的实力?别说是一剑,哪怕是一剑劈开山岳,对他来说也是轻而易举。

  各国皇帝在震惊之余,也开始思考应对之策。

  毕竟,天上仙这样的高手,只要一个就足以颠覆一国。

  更何况这次现身的,竟然是八十一位。

  尽管各国皇室都藏有保命的气运宝物,但这类东西不能轻易使用,一旦动用,必定元气大伤。

  更何况,像璃阳那样动用全国气运请来天上仙,最后仍落得惨败结局,岂不是太不值得?

  所以,一听说李明升苏醒的消息,各国君主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这件事关系到各国存亡,不容忽视!

  “众卿以为,朕该怎么办?”李氏皇朝的大殿之上,李世民端坐龙椅,神色冷峻,沉声问道。

  “陛下,李明升此人修为深厚,且并非我大唐百姓,难以保证将来不会对我大唐造成威胁,必须想办法除掉他,否则必成大患。”一位大臣恭敬地说道。

  “正是,应该在他尚未壮大之前,尽早铲除。”其他几人也纷纷附和。

  “你们说的不无道理,但如何才能除掉他?”李世民反问道,“我大唐军队连天上的仙人都难以应对,又凭什么能对付李明升?”

  “这……”众臣一时无言。毕竟,连天上仙人都死于李明升之手,谁还敢轻易招惹?

  “这么说来,我大唐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看着这些平庸的大臣,李世民心中愤怒。他本就对这些大臣不满,如今更是怒火中烧。

  “陛下……”一位老臣刚想开口,便被一股强大的气势逼退。

  “够了!”见那老臣几乎吓破胆,李世民立刻打断,“此事暂且作罢,朕累了,你们退下吧,让朕好好想想。”

  “恭送陛下!”众人急忙行礼。

  等众臣离开后,李世民独自坐在御书房中,久久沉默。

  良久,他长长叹了口气,低声说道:“难道天命真的要亡我大唐吗?”

  “不!绝不可能!”李世民猛地摇头,眼神坚定。

  “无论如何,朕一定要奋力一搏!”他目光闪烁,片刻后毅然转身走向寝宫。

  李世民暗中召来暗卫,提笔写下两封相同的书信,命令他们迅速送往大明与大秦。

  目前,李世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联合曾参与邶凉与璃阳之战的其他国家,共同对抗邶凉。

  这次结盟必须秘密进行,绝不能惊动邶凉。

  因为大唐如今的实力,根本无法单独抗衡李明升,唯有借助外力,才有一线生机。

  这是李世民唯一能做的。

  大秦皇宫内,嬴政看着李世民的联盟书信,眉头越皱越紧。

  这份联盟书信不仅是一纸文书,而是记录了李世民这段时间的思考成果,以及所有相关计划和细节,完全符合他们的利益。

  这让众人无法拒绝,也无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