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西域风灾-《九鬼传》

  和平号驶入西域时,风里带着一股沙尘的味道。阿达木大叔站在葡园的木架旁,眉头皱得紧紧的,手里的锄头时不时敲着干裂的土地,脸色随着风沙的增大变得越来越凝重。

  “阿达木大叔!怎么了?”阿雷第一个跳下飞舟,手里还攥着从东海带来的海心石小摆件,沙尘吹得他睁不开眼,却依旧快步跑到大叔身边。阿达木大叔转过身,叹了口气,指着葡园里被吹得歪歪斜斜的葡萄藤:“今年的风灾来得凶,沙尘把葡萄藤的叶子都打落了,土地也干裂得没法浇水,再这样下去,今年的葡萄就全毁了。”

  肖洋走到葡园边,蹲下身摸了摸干裂的土地。指尖传来的燥热中带着一丝异常的气流,他转头对白雪说:“你用星象盘测测,是不是地脉灵气失衡,导致风沙异常?”白雪立刻举起星象盘,星轨在盘面上剧烈晃动,原本柔和的蓝光掺杂着些许黄色的沙尘气息:“没错!雾隐山脉的地脉灵气向西传播时,与西域的干燥气流相撞,引发了这场风灾,还让土地的水分快速流失。”

  刘云儿望着葡园里奄奄一息的葡萄藤,心里一阵心疼。她忽然想起在江南筑坝时用的灵泉水,眼睛一亮:“我们可以用同心泉的水滋养土地,再模仿地脉城筑墙的方法,在葡园周围建一道‘防风墙’!用西域的黄土混合石心族打造的铁筋,再嵌上能汇聚水分的晶石,既能挡风沙,又能保持土壤湿润。”

  阿达木大叔眼睛立刻亮了:“好主意!我们西域的村民都会和泥,正好可以把黄土和灵泉水混合,再请石心族的朋友们帮忙打造铁筋,肯定能护住葡园!”

  说干就干,西域的村民们立刻扛来黄土,挑来井水,和着灵泉水搅拌成黏稠的泥浆;石心族的矮人们从地脉城赶来,带来了刚锻打的铁筋,这些铁筋上还刻着螺旋花纹,能更好地与泥浆结合;阿雷和阿依莎负责将铁筋插入葡园四周的土地,再用泥浆将铁筋包裹起来,一层层垒高;肖洋和刘云儿则往泥浆里滴入更多灵泉水,每一滴泉水落下,泥浆都会泛出淡淡的绿光,仿佛有了生命。

  筑墙的日子里,西域的葡园总是充满了干劲。白天,大家一起和泥、插铁筋、垒土墙,累了就坐在葡架下吃葡萄干,喝清凉的井水;晚上,篝火旁摆满了刚烤好的羊肉,阿达木大叔会给大家讲西域的老故事,矮人们则会唱石心族的打铁歌,歌声混着风沙的声音,别有一番风味。

  有一天,阿依莎在葡园深处浇水时,发现泥土里埋着一块透明的晶石——晶石在阳光下泛着七彩的光,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滴落在土地上。她立刻捧着晶石跑去找肖洋:“肖洋哥哥!你看这是什么?它能吸水,是不是能帮葡萄藤解渴?”

  肖洋接过晶石,仔细看了看,笑着说:“这是西域的‘水心石’,能吸收空气中的水汽,还能缓慢释放水分,滋养土地。我们把它嵌在防风墙的顶端,再沿着葡园埋下水心石的碎块,就能让整个葡园的土壤保持湿润,再也不怕干旱了。”

  石锤立刻接过水心石,用铁镐在防风墙顶端凿出一排凹槽,将晶石嵌了进去。随着水心石的嵌入,防风墙表面的绿光变得更加浓郁,空气中的水汽渐渐汇聚在晶石周围,化作细小的水珠,顺着墙面滴入土地。干裂的土壤慢慢变得湿润,葡园里的葡萄藤也渐渐挺直了腰杆,重新冒出了嫩绿的新芽。

  “成了!”阿达木大叔激动地喊道,村民们纷纷欢呼起来,有的甚至摘下刚冒芽的葡萄叶,放在嘴里嚼了嚼,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阿雷也跟着跑到葡藤旁,看着重新焕发生机的葡萄藤,兴奋地说:“等葡萄熟了,我们要酿最甜的葡萄酿,分给九界的每一个伙伴!”

  防风墙完工那天,西域的村民们在葡园里举办了“风灾宴”。桌子上摆满了烤羊肉、葡萄干、羊肉汤,还有从江南带来的菱角干、从东海带来的灵鱼干、从北境带来的冻梨、从地脉城带来的岩鼠肉。众人围坐在一起,喝着刚榨的葡萄汁,聊着筑墙的经历,笑声传遍了整个西域。

  李默在《九界守护录》上画下防风墙的模样和水心石的图案,旁边写着:“西域风灾筑风墙,水心石润葡园青”。白雪举着星象盘,笑着说:“星象显示,有了防风墙和水心石,西域的葡园再也不会受风灾和干旱影响,葡萄会年年丰收,村民们也能安居乐业。”

  肖洋牵着刘云儿坐在葡架下,手里握着一颗刚晒好的葡萄干。夕阳洒在葡园里,给防风墙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水心石在阳光下泛着七彩的光,照亮了整个葡萄园。“你看,”肖洋轻声说,“从地脉城到江南,从东海到西域,我们把每一处学到的方法都分享给伙伴们,九界就这样慢慢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刘云儿靠在他肩头,望着满园重新焕发生机的葡萄藤,轻声说:“等冬天来了,我们请九界的伙伴们都来西域,一起喝葡萄酿,一起看葡园的雪景,一起听阿达木大叔讲西域的故事。让大家都知道,西域不仅有甜美的葡萄,还有热情的伙伴。”

  第二天清晨,和平号升空时,阿达木大叔和村民们举着装满葡萄干的布囊挥手:“冬天一定要来啊!我们等着给你们酿最新鲜的葡萄酿!”阿雷扒着舷窗喊:“放心吧大叔!我们还要带北境的村民来学种葡萄,让他们也尝尝西域的甜!”

  飞舟渐渐远去,刘云儿靠在肖洋肩头,望着下方渐渐变小的葡园和防风墙,轻声说:“下一站,我们去北境吧?不知道张大叔的雪灯街有没有遇到麻烦,我们去看看。”肖洋笑着点头:“好,我们去北境,去看雪灯,去温冻梨,去帮张大叔守护雪灯街。”

  和平号顶着北境的暴雪降落时,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张大叔站在雪灯街的入口处,眉头皱得紧紧的,手里的扫帚时不时扫着积雪,脸色随着雪势的增大变得越来越凝重。

  “张大叔!怎么了?”阿雷第一个跳下飞舟,裹紧了身上的棉袄,雪花落在他的头发上,瞬间就融化了。张大叔转过身,叹了口气,指着雪灯街里被积雪压弯的灯架:“今年的雪灾来得猛,积雪把雪灯架都压垮了,好多刚扎好的雪灯也被埋在了雪里,再这样下去,今年的雪灯节就办不成了。”

  肖洋走到雪灯街里,伸手摸了摸灯架上的积雪。指尖传来的寒意中带着一丝异常的冷空气,他转头对白雪说:“你用星象盘测测,是不是地脉灵气与北境的寒流相撞,导致雪灾异常?”白雪立刻举起星象盘,星轨在盘面上被一层白色的寒气笼罩,原本稳定的蓝光变得忽明忽暗:“没错!雾隐山脉的地脉灵气向北传播时,与北境的强寒流相遇,引发了这场暴雪,积雪厚度已经超过了往年的三倍。”

  刘云儿望着被积雪掩埋的雪灯,心里一阵惋惜。她忽然想起在西域用的水心石能汇聚能量,眼睛一亮:“我们可以用归墟境的灵气融化积雪,再模仿江南筑坝和西域筑墙的方法,在雪灯街两侧建一道‘挡雪坡’!用北境的冻土混合石心族打造的钢条,再嵌上能吸收寒气的‘冰心石’,既能挡住暴雪,又能保护雪灯架不被积雪压垮。”

  张大叔眼睛立刻亮了:“好主意!我们北境的村民都会铲雪,正好可以把冻土和归墟境的灵气混合,再请石心族的朋友们帮忙打造钢条,肯定能护住雪灯街!”

  说干就干,北境的村民们立刻拿起铁锹,铲起路边的冻土,堆在雪灯街两侧;石心族的矮人们从地脉城赶来,带来了刚锻打的钢条,这些钢条上还刻着雪纹图案,能更好地抵御寒气;阿雷和孩子们负责将钢条插入冻土中,再用雪将钢条固定住;肖洋和刘云儿则往冻土中注入归墟境的灵气,每一缕灵气注入,冻土都会泛出淡淡的白光,仿佛有了抵御严寒的力量。

  筑坡的日子里,北境的雪灯街总是充满了暖意。白天,大家一起铲雪、插钢条、堆冻土,累了就坐在村民家里喝热汤,吃冻梨;晚上,篝火旁摆满了刚煮好的冻梨汤,张大叔会给大家讲北境的老故事,孩子们则会唱北境的雪灯歌,歌声混着风雪的声音,格外温馨。

  有一天,一个孩子在雪灯街深处玩雪时,发现雪地里埋着一块白色的晶石——晶石在雪光下泛着淡淡的寒气,还能吸收周围的积雪,让地面保持干燥。孩子立刻捧着晶石跑去找张大叔:“张爷爷!你看这是什么?它能吸雪,是不是能保护雪灯架?”

  张大叔接过晶石,仔细看了看,笑着说:“这是北境的‘冰心石’,能吸收周围的积雪和寒气,还能让周围的温度保持稳定,不让雪灯被冻坏。我们把它嵌在挡雪坡的表面,再沿着雪灯架挂上冰心石的碎块,就能让整个雪灯街的积雪快速融化,还能保护雪灯不被寒气冻伤。”

  石锤立刻接过冰心石,用铁镐在挡雪坡表面凿出许多小坑,将晶石嵌了进去。随着冰心石的嵌入,挡雪坡表面的白光变得更加浓郁,周围的积雪渐渐被晶石吸收,雪灯街的路面慢慢变得干净,被压弯的雪灯架也渐渐挺直了腰杆,重新露出了鲜艳的雪灯。

  “成了!”张大叔激动地喊道,村民们纷纷欢呼起来,有的甚至点亮了刚修好的雪灯,雪灯的光芒在雪夜里显得格外明亮。阿雷也跟着跑到雪灯架旁,看着重新亮起的雪灯,兴奋地说:“等雪灯节到了,我们要邀请九界的伙伴们都来,一起看雪灯,一起喝冻梨汤!”

  挡雪坡完工那天,北境的村民们在雪灯街里举办了“雪灾宴”。桌子上摆满了冻梨汤、烤羊肉、土豆饼,还有从江南带来的菱角干、从东海带来的灵鱼干、从西域带来的葡萄干、从地脉城带来的岩鼠肉。众人围坐在一起,喝着温热的米酒,聊着筑坡的经历,笑声传遍了整个北境。

  李默在《九界守护录》上画下挡雪坡的模样和冰心石的图案,旁边写着:“北境雪灾筑雪坡,冰心石亮灯街暖”。白雪举着星象盘,笑着说:“星象显示,有了挡雪坡和冰心石,北境的雪灯街再也不会受雪灾影响,雪灯节会年年热闹,村民们也能安居乐业。”

  肖洋牵着刘云儿坐在雪灯架下,手里握着一杯刚温好的冻梨汤。雪灯的光芒洒在他们身上,给棉袄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冰心石在雪夜里泛着淡淡的白光,照亮了整个雪灯街。“你看,”肖洋轻声说,“九界的每一处都有属于自己的宝贝,每一处的伙伴都有自己的智慧,我们把这些智慧和宝贝汇聚在一起,就能战胜任何困难。”

  刘云儿靠在他肩头,望着满街重新亮起的雪灯,轻声说:“等雪灯节到了,我们请九界的伙伴们都来北境,一起挂雪灯,一起喝冻梨汤,一起听张大叔讲北境的故事。让大家都知道,北境不仅有漂亮的雪灯,还有热情的伙伴。”

  第二天清晨,和平号升空时,张大叔和村民们举着装满冻梨的布囊挥手:“雪灯节一定要来啊!我们等着给你们温最新鲜的冻梨汤!”阿雷扒着舷窗喊:“放心吧大叔!我们还要带西域的村民来学扎雪灯,让他们也尝尝北境的冰!”

  飞舟渐渐远去,刘云儿靠在肖洋肩头,望着下方渐渐变小的雪灯街和挡雪坡,轻声说:“下一站,我们回归墟境吧?九界的伙伴们都度过了难关,我们去归墟境举办一场九界盛宴,庆祝九界的安宁。”肖洋笑着点头:“好,我们回归墟境,去邀请九界的伙伴,去办一场最热闹的盛宴,去庆祝我们一起守护的九界。”

  和平号驶入归墟境时,空中的“记忆碎片”比往常更加密集。这些半透明的碎片里,不仅有九界伙伴们对抗灾害的画面——江南村民筑坝、东海渔民筑堤、西域村民筑墙、北境村民筑坡,还有石心族打造铁器、孩子们在葡园里奔跑、渔民在海上捕鱼的温馨场景,像是在记录九界的每一段成长与安宁。

  “你们看!”阿依莎从船舱里跑出来,指着空中的记忆碎片,“那是我们在西域筑防风墙的样子!归墟境的灵气把我们的努力都记下来了!”阿达木大叔笑着点头,手里还提着刚酿好的葡萄酿:“等会儿我们在同心园里办一场九界盛宴,把九界的特产都带来,把九界的伙伴都请来,一起庆祝九界的安宁。”

  飞舟落在归墟境的同心园旁时,这里早已被装扮得格外热闹。西域的葡萄藤上挂满了同心灯,灯面上绣着九界的风景;江南的菱花池里飘着荷花灯,灯上写着祝福的话语;东海的珊瑚草旁摆着贝壳风铃,风一吹就发出清脆的响声;北境的雪绒花旁堆着小雪人,雪人手里还拿着石心族打造的小玩具;地脉城的矮人们则在同心园中央搭起了巨大的篝火台,篝火台周围摆满了九界的特产——江南的菱角干、东海的灵鱼干、西域的葡萄干、北境的冻梨、石心族的岩鼠肉。

  肖洋取出同心玉牌,轻轻放在同心园中央的“九界同心”石碑上。随着玉牌的亮起,一道金光顺着石碑蔓延至整个同心园,空中的记忆碎片纷纷落在园子里,化作一道道光,融入了花草树木中。白雪举着星象盘,惊喜地说:“归墟境的灵气在为我们祝福!它在把九界的安宁与美好,永远刻进这片土地里!”

  没过多久,九界的伙伴们就陆续赶到了。老村长带着江南的村民,扛着刚煮好的菱角汤,汤里还飘着新鲜的双生菱;阿海带着东海的渔民,捧着刚烤好的灵鱼,灵鱼身上还撒着西域的葡萄干;阿达木大叔带着西域的村民,提着刚温好的葡萄酿,酒坛上还系着北境的彩绳;张大叔带着北境的村民,端着刚煮好的冻梨汤,汤里还放着石心族的岩鼠肉干;石锤带着石心族的矮人,背着刚打造好的铁器,铁器上还刻着九界的图案。整个同心园里,满是九界的特产和伙伴们的欢声笑语。

  阿雷和孩子们围着星空兽,在园子里跑着玩。孩子们手里拿着石心族打造的小玩具,嘴里吃着江南的菱角干,手里还提着西域的同心灯,笑得格外开心。阿依莎则和矮人们一起,在葡萄藤下弹起了西域的乐器,琴声混着东海的贝壳风铃响,像一首九界同心的歌谣。

  当晚,同心园的篝火堆得比任何时候都高。火焰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归墟境,连空中的记忆碎片都被染成了温暖的橙色。肖洋牵着刘云儿,站在篝火旁,望着满园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温暖:“感谢九界的伙伴们,愿意和我们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守护九界的安宁。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九界盛宴,庆祝我们的胜利,也庆祝我们的友谊。往后,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要同心协力,把九界的安宁与美好,永远延续下去。”

  众人纷纷举起酒碗,齐声喊道:“九界同心!安宁永存!”酒液滑过喉咙,带着江南菱花的甜、东海珊瑚的鲜、西域葡萄的香、北境冻梨的冰、石心族地脉的厚,还有归墟境灵气的暖,像把九界的所有美好,都喝进了心里。

  石锤举着酒碗,走到肖洋身边,激动地说:“以前我们石心族躲在地下,以为世界只有黑暗。是你们让我们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