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111

  杀字脱口的同时,张苞竟悍然前突,青虹剑卷起凛冽杀意直取二将。这般狂妄姿态彻底激怒了汉中两员大将,张卫怒喝\"黄口小儿找死\",杨昂则阴冷道:\"记住取你性命的是汉中张卫。\"

  然而双剑相交不过十合,二人虎口已震得发麻。当他们惊觉张苞武力竟在二人之上时,眼中终于浮现出难以掩饰的骇然。

  危急时刻,若非张苞与关平默契配合,仅凭一人之力迎战,后果不堪设想。

  \"兴国莫急!\"

  \"关平在此!\"

  祸不单行,张卫与杨昂心头一紧,只见关平已然自城道石阶杀出。

  甫一现身,见张苞遭二人围攻,关平眼中只余战意,长刀挥斩,瞬间将杨昂与张卫隔开。

  不止关平,诸葛川身染血色,亦在亲卫簇拥下登上城头。

  \"兴国、定国,速斩二人!\"

  \"再拖延,待西凉军反应过来,我等便陷危局!\"

  语毕,剑光一闪,地上那名愤恨的汉中士卒登时毙命。

  诸葛川无意招降。

  于他而言,汉中郡堪用者,唯阎圃一人。

  除张鲁外,杨柏、张卫、杨昂之辈,皆可舍去。

  \"遵命!\"关平应声。

  \"得令!\"张苞看了张卫一眼,略带惋惜道:\"军师有令,张将军,请上路吧。\"

  话音未落,少年再不保留,锋芒尽出。

  战场喧嚣,关城上张苞、关平、杨昂、张卫四将的厮杀声震天动地。

  诸葛川并未在意关张二人的激战。

  既因对二人的实力胸有成竹,更因他正冷眼观察城下西凉军的动向。

  恰在此时——

  杀意骤起!

  一声怒喝炸响耳畔:

  “诸葛川,你这背信之徒,纳命来!”

  诸葛川侧目,见一名汉中军校尉满眼恨意,拖着伤腿持剑踉跄刺来。其每迈一步,腿上旧伤便渗出汩汩鲜血,显是先前守城时所负。

  “我道是谁?”

  “原是去年率五百骑‘护送’在下的杨秀清将军。”

  “今日重逢,当真缘分。”

  “只是……杨将军尚未改名么?”

  “另有一言相告——某与张鲁,从无恩义可言!”

  诸葛川轻笑出声,龙渊剑锋直指杨秀清,头也不回对亲卫道:“斩了他。”

  毫不迟疑!

  言语间杀伐果决。

  至于亲手诛敌?

  哈!

  既能假他人之手,何必亲自动刀。

  何况——

  诸葛川深知自身斤两。

  若论武艺,杀些无名卒尚可。

  对上杨秀清这等统兵校尉,纵使其身负重伤,亦非他能轻易拿下。

  虽自忖若全力周旋,或有机会磨死眼前伤将……

  没问题,我将按照您的要求

  他总担心会在小事上栽跟头。

  想起往昔一位文坛泰斗鲁先生曾言:智者当隐匿锋芒,远离险境。谨慎行事,方为上策!

  城楼之上。

  接到诸葛指令的近卫立即派出三人。

  不到十个回合。

  冲向诸葛的杨秀清便已毙命,胸口被利剑刺穿,当场气绝。

  望着杨的尸首,诸葛轻叹一声,跨过他的身体。

  \"早先怎么劝你的?\"

  \"让你改名偏不听,这下尝到苦果了吧?东王杨秀清这个名号,可不是谁都能担得起的。\"

  \"想要用这个名字,命数得够硬才行!\"

  此时另一边。

  张苞与关平的战斗也已分出胜负。

  二人提着张卫和杨昂的首级,对仍在抵抗的守军高喊:\"杨昂、张卫已死!\"

  \"缴械不杀!\"

  周围的\"汉中军\"——实为诸葛麾下将士假扮,立即齐声呼应:

  \"杨昂张卫已死,投降免死!\"

  呼喊声此起彼伏,回荡不绝。

  诸葛听着震天的呐喊,缓步走到关张二人身旁。

  三人并肩立于城头。

  俯瞰着城外躁动的西凉军...

  片刻后。

  诸葛肃然传令:

  \"传我军令...\"

  \"升起刘氏大旗!\"

  \"展开本帅的将旗!\"

  \"通告西凉军众!\"

  诸葛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阳平关,已归我荆州军所有!\"

  \"更要告诉马超...\"

  \"我诸葛川,来了!\"

  不久后。

  阳平关前,两面大纛迎风招展。

  猎猎旗声中,\"刘诸葛\"二旗分外醒目,引得关下西凉军士纷纷抬头。

  霎时间,关上守军齐声高呼:

  \"孟起将军!\"

  \"别来无恙!\"

  ......

  关外营寨内,正欲调兵再攻关隘的马超猛然顿住。

  望着城头飘扬的旌旗,这位西凉少主先是一怔,待听得震天问候,不由摇头轻笑:

  \"伯治兄...\"

  \"当真给了为兄好大惊喜。\"

  言罢即令三军收兵,不待众将回应,便单骑冲出营门。

  赤色披风翻卷间,神威天将军已跃马至关前。

  \"伯治既邀某助阵,\"

  \"何故紧闭城门?\"

  话音刚落,城门洞开。

  诸葛川率领张苞、关平二人策马而出。

  \"与君一别,\"

  \"甚是挂念。\"

  ps:人在乡下,断电了!剩下的更新等半夜来电路!补一张用蓄电池接灯泡照明的照片!客户端可见!

  离谱!居然停电了!

  阳平关外,城门之前。

  诸葛川与马超各据东西两侧。

  南北两侧的城墙下及二人之间的空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残缺的 ** ,地面已被鲜血浸透。

  但此刻,

  这两个分属不同阵营的将领之间,却不见丝毫剑拔弩张的气氛。

  准确地说,

  他们虽立场不同,却从未视对方为敌。

  真正的敌人,正是在西凉军佯攻转强攻、诸葛川部队随后突袭之下覆灭的汉中守军。

  马背上,

  马超盯着策马而来的诸葛川,没好气地开口:\"伯治!\"

  \"你给我老实交代——\"

  \"当初写信让我假装攻打阳平关配合你取汉中时,是不是就算准了我会假戏真做?\"

  \"然后\"

  \"你特意埋伏在阳平关外,等的就是今夜?\"

  马超很憋闷。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因为阳平关被诸葛川夺取,就气急败坏地指责对方耍诈翻脸。

  毕竟从某种角度说,

  是他先违背约定,把佯攻变成了强攻。

  面对质问,诸葛川矢口否认:

  \"孟起!\"

  \"我又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怎么可能提前十多天预料到这种事。\"

  \"我带兵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探子报告张卫部队有异常动向,正从葭萌关前线往阳平关急行军。\"

  \"担心你遭遇不测...\"

  \"这才率军跟着张卫部队赶来的。\"

  (

  “你要不信,大可进城后随便找个士兵打听,便知我话真假。”

  “若真如你所说,我们在此暗伏多日……”

  “川儿即刻下令撤出阳平关,拱手相让。”

  诸葛川轻描淡写间,已将话锋转开。

  马超静默半晌,终是叹道:“罢了!”

  “阳平关虽是你诸葛伯治智取,但马某并非输不起之人,还不至于厚颜讨要。”

  “伯治!”

  “可愿来我营中一叙?”

  马超出言相邀,他想瞧瞧——

  时隔半年,眼前之人是否仍是当年那个“关中诸葛川”。

  “孟起相邀,岂敢推辞!”

  “兴国、定国!”

  “阳平关善后之事交由你二人。”

  “降卒该抚则抚,该斩则斩,不必犹豫。”

  “至于城门……”

  “就这般敞着吧!”

  “省得明日我从孟起营中归来,还得劳烦你们开关。”

  诸葛川不仅对马超毫无戒备,更下令不必设防西凉军。

  如此坦诚之举,令马超微微颔首。

  终究不负他接信后率军驰援之情。

  若诸葛川稍有提防,马超虽不会明言,心中难免芥蒂。

  “好!”

  关平未再多言,冲马超略一拱手,便返身入关。

  张苞则豪迈许多,临别时扬手喊道:“马将军!我先去收拾战场,改日找你痛饮!”

  马超含笑目送二人离去,随即拨转马头。

  诸葛川见状,催马同行。

  片刻后,二人并骑消失在暮色中。

  西凉军营中,士兵们正在敞开的阳平关下清理战场。中军帐内,诸葛川与马超相对而坐。

  马超端坐主位,目光久久停留在下首的诸葛川身上,终是长叹一声。

  \"伯治,你那封书信着实令我震惊。去年刘备不过占据荆南一隅,短短一年竟已拿下益州。看来,你在关中对我所言非虚。刘皇叔或许真能如光武皇帝般中兴汉室。只可惜......\"

  他摇头轻叹:\"来阳平关的是你而非刘皇叔本人。若他亲至,我倒想见识见识,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有王者风范。若果真如此,今夜率军归顺又有何妨?\"

  诸葛川闻言失笑:\"孟起此言,莫非是存心挤兑我?主公刚平定西川,蜀中事务尚且千头万绪,如何能抽身来此?即便你想见他,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处理完益州事务后。\"

  话锋一转,他眼中泛起促狭之意:\"不过......虽然见不到我主,倒是可以见见他的结义兄弟关云长。如何?可愿率军入关一见?此刻关伯父的大军想必已至南郑,我们赶去应该还能亲眼目睹他破城。\"

  诸葛川循循善诱道:\"关伯父的武艺可不输黄老将军。当年黄老将军就是中了他的拖刀计,一时大意才被生擒归降的。\"他故意以关羽之能激起马超的好胜之心。

  他的劝说与众不同,并非像对付刘璋那般设局哄骗,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诸葛川从未打算通过武力擒拿马超来迫使西凉军屈服。

  从始至终。

  他的目标都是让马超心甘情愿归顺。

  ** 投降与主动归附!

  虽仅一字之别。

  但其中的意义却天差地远。

  若要以武力降服马超,必会引发一场激战。

  而若马超自愿归顺,不仅能兵不血刃拿下凉州,刘备更可借此声势震慑韩遂。

  一旦此事成功。

  刘备将获得一个完好无损的关中与凉州,而非战后满目疮痍的疆土。

  这将产生巨大的政治反响,震动天下。

  长安这座汉朝旧都重归刘氏之手,届时即便不能说是举世震惊,也足以令九州震动。

  到那时。

  马超与韩遂投奔刘备之举,又岂是寻常的诸侯兼并?

  那分明!

  就是重现当年光武帝刘秀对抗新莽时的景象,如同马援、耿弇来投!

  马超,便是那伏波将军马援!

  韩遂,便是日后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的耿弇!

  刘备,就是光武帝转世!

  是注定要复兴汉室的天命之主,连小皇帝刘协的声望都将无法与之相比。

  若此时再出现天降陨石的异象……

  诸葛川心想。

  不必砸中许都,只要陨石落在中原,就足以将曹操吓得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