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封神:我帝辛就当昏君,妲己真香》

  24

  “若他愿意与我并肩而立,赵公明的劫数或许可解。”

  殷寿心中思索片刻,随即化作一道金光,遁入虚空,朝大商军队驻扎之地而去。

  中军大帐之中,

  闻太师与石矶娘娘坐立不安,心中忐忑地等待着。

  石矶娘娘低垂着眼眸,眉头微皱,似在沉思。

  闻太师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从容,在帐中来回踱步,不断叹息:

  “我只听说过鲲鹏妖师的名字……”

  “可这妖师的性格如何,我们一无所知!万一……”

  “唉……”

  闻太师觉得,大王此举太过冒险。

  作为大商之主,一举一动都关系重大,怎能轻率行事?

  自巫妖大战之后,鲲鹏妖师便再未现身。

  对闻太师和石矶娘娘来说,这位妖师只是传说中的存在,只知道名字,却从未见过真容。

  关于他的传闻也少之又少。

  两人仿佛与他不属于同一个时代。

  鲲鹏妖师是与通天教主同辈的存在。

  别说鲲鹏,就连通天教主,石矶娘娘与闻太师又曾见过几次?

  之前与鲲鹏妖师对峙时,

  有殷寿在前引路,再加上心中的热血支撑,尚不觉畏惧。

  如今殷寿独自前往见鲲鹏妖师,两人越想越慌:

  “鲲鹏妖师这样的洪荒大能,岂是好相与的?”

  当殷寿踏入妖师宫后,

  北海海面上那座宏伟的宫殿便从他们眼前消失。

  闻太师无奈,只能先按殷寿的吩咐返回,心神不宁地处理北海边境的事务。

  此时他越想越不安,忽然停下脚步,

  猛地回头问石矶娘娘:

  “道友,是否该请我师尊前来?”

  石矶娘娘抬起头。

  请金灵圣母出手?

  她轻轻叹了口气:

  “唉……”

  若是对付别人,请来金灵圣母或许有用——她是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嫡传之一。

  但面对鲲鹏妖师……

  恐怕唯有通天教主亲临才能应对吧?

  可他们二人,又怎能请得动通天教主?

  闻太师见石矶娘娘神情,顿时明白,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

  心中更是涌起强烈的自责:

  “我为何没能拦住大王?”

  “眼看着君主亲身涉险,这本不该是臣子所为。”

  就在此时,

  帐外传来一声清朗的笑声:

  “咦,你们为何在这里长吁短叹?”

  两人眼中顿时闪过光芒。

  下一刻,只见殷寿笑呵呵地掀开帐帘走了进来。

  “大王!”

  闻太师惊喜交加,快步迎上前。

  石矶娘娘也立刻站起身,目光灼灼地望向殷寿。

  “哈哈哈……”

  “你们为何如此惊慌?我不是平安回来了吗?”

  殷寿笑着安慰众人。

  随后,他径直走向主位,从容坐下。

  看到殷寿出现,闻仲与石矶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下,不约而同地暗自松了一口气。

  石矶娘娘露出笑容,在殷寿的示意下重新坐下。

  她眼神流转,轻声问道:

  “大王如此高兴……莫非已经说服鲲鹏妖师了?”

  说完忍不住掩嘴轻笑。

  殷寿顿时睁大眼睛,假装惊讶地说:

  “这话从何说起?”

  “寡人什么时候做过这种事?我一向以诚相待,与鲲鹏妖师推心置腹!”

  石矶娘娘斜眼看了他一眼。

  呵……

  以诚相待?

  当初是谁假扮“长寿道人”在她的白骨洞行事?

  虽然这件事早已放下,但看到殷寿这副理直气壮的模样,还是忍不住心里暗暗不屑。

  经殷寿这么一说,帐中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

  见两人神色放松,殷寿正色道:

  “我已经和鲲鹏妖师达成一致……北海的事情并非他的本意,只是为人情所迫,顺便帮忙而已。”

  “今后他不会再插手北海的事。”

  “闻太师可以尽快平定北海,凯旋回朝。”

  这一战虽然平定了北海叛乱,但后续事务仍需妥善处理。

  袁福通勾结七十二路诸侯,长期战乱对北海百姓影响深远,闻太师必须妥善安置后才能启程。

  若仓促离去留下烂摊子,恐怕会被他人趁虚而入,再次引发战乱。

  闻太师微微点头。

  他和石矶娘娘一样好奇殷寿与鲲鹏妖师的谈话内容,但见殷寿不愿多说,便识趣地不再追问。

  作为臣子,怎能对君王穷追不舍?

  “这些叛乱的诸侯该如何处置?”

  闻太师拱手请示。

  这时石矶娘娘取出八宝云光帕,轻轻一抖,蛟魔王与袁福通应声出现在帐中。

  蛟魔**一脱困,就想逃跑。

  然而法力被制,浑身无力,根本无法动弹。

  只能惊恐地看着殷寿!

  至于袁福通,更是狼狈不堪。

  殷寿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两人,微微皱眉。

  “乱臣贼子,竟敢反叛大商……这种人留着何用?”

  说罢抬手一挥,对着袁福通凌空一斩。

  “唰!”

  一道灰光自殷寿掌中迸发,干净利落地斩下了袁福通的头颅,头颅滚落在地。

  殷寿根本不想详细审问袁福通,也不想知道他为何反叛。

  “其余七十二路诸侯也照此处理,全部处死,灭其国、断其祭祀!”

  殷寿周身顿时散发出强大的威压。

  “闻太师,这事就交给你来处理!”

  “这些诸侯灭国之后,你可以酌情封赏……军中有功劳的人,寡人也不会吝啬封地,到时候你把名单呈上来就行!”

  你们这些诸侯,既然不服寡人的统治。

  那就统统去死吧!

  我大商人才众多,立功者不少……正好为忠于大商的人腾出位置,也让其他人有所期待。

  闻太师立刻上前拱手,大声应道:

  “臣闻仲领命!”

  随后抬头,满眼感激地看着殷寿。

  北海平叛的军队,直到殷寿亲自到来也未能平定袁福通等人,但这并非将士们不卖力,实是因为鲲鹏妖师在暗中阻挠。

  想到这里,闻太师狠狠地瞪了蛟魔王一眼。

  如今大王不仅亲自来**北海叛乱,还并未责罚将士,反而降下恩赏。

  闻太师心中暗想:

  “若是将士们知道有此封赏……”

  “岂不更加对大商、对大王誓死效忠?”

  被束缚在地上,蛟魔王眼中满是恐惧。

  在他眼中,高坐之上的殷寿如同山岳般威严,令他不由自主地感到畏惧:

  “这个人皇如此狠厉,连袁福通都一言不发地斩杀,竟然还要诛灭七十二路诸侯……”

  “这下完了……”

  “该不会连我也一起杀了?”

  此时,闻太师也冷冷地盯着蛟魔王。

  他对这条恶龙充满愤怒,若非他从中作梗,自己早就斩杀袁福通,平定北海,凯旋而归!又何须殷寿亲征?

  此刻,殷寿越是对他宽厚,他就越感愧疚。

  然而,蛟魔王是鲲鹏妖师派来的。

  闻太师不清楚殷寿与鲲鹏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只能再次拱手问道:

  “大王,这恶蛟该如何处置?”

  殷寿低头看着蛟魔王,见他眼中尽是恐惧,忽然轻笑一声。

  若他没有猜错,这正是日后花果山“七圣”中的覆海大圣。

  “罢了……给鲲鹏妖师留些情面。”

  “放他走吧……”

  殷寿轻轻挥手,让石矶娘娘解除了蛟魔王的禁制。

  随后神色平静地说道:

  “小东西……若有一天让我发现你沾染人镞因果,残害百姓……”

  “即便有鲲鹏妖师庇护,我也会将你剥皮抽筋、焚骨扬灰!”

  “你可记住了?”

  论年纪,殷寿还不到蛟魔王的一半。

  可在殷寿那平淡却如山岳般沉重的话语下,即便是桀骜不驯的蛟魔王,也不敢再多说一句。

  他默默承受了“小东西”的称呼,伏地不敢起身,低声回应:

  “小蛟谨记!”

  殷寿这才微微点头。

  “去吧……快些离开。”

  “回去告诉鲲鹏妖师……这是寡人送给他的第一份厚礼……”

  蛟魔王急忙拱手,强忍着身体不适,起身缓缓退出营帐。

  刚一出帐,便不再停留,纵身跃上天空!

  逃出一段距离后,干脆现出原形,速度瞬间加快。

  不久之后,便消失在北海深处,无影无踪。

  营帐内,闻太师看着被释放的蛟魔王,虽心有不甘,却没有露出一丝不满。

  他拱手向殷寿禀告道:

  “大王,老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那鲲鹏祖师乃是上古时期的风云人物,即便如今声势不如从前,也绝不可小觑!老臣虽不清楚他做了什么承诺……”

  “只愿大王凡事多一份谨慎!”

  闻仲太师担心君王被蒙蔽,反复思量后说出这番劝谏。

  殷寿明白他的担忧,微微点头。

  淡然笑道:

  “太师提醒得对,我自有分寸。”

  一旁的石矶娘娘用奇异的目光看着殷寿。

  按年岁和修为,鲲鹏祖师远胜于他;但若论心机权谋,鲲鹏岂不是早被殷寿算计得一清二楚?

  何须闻仲多此一举?

  殷寿察觉到那目光,假装不悦地问道:

  “道友这般眼神是什么意思?”

  石矶娘娘轻笑:

  “大王心中有数,何必多问?”

  “……”

  闻仲太师抬头看了看两人,沉默着向殷寿行礼告退,去处理君王交代的事务了。

  此后几天,北海的善后工作在闻仲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参与叛乱的诸侯全部削爵抄家,伏法处决;

  惶恐不安的百姓得到安抚;

  闻仲又根据军功挑选几位将领,上奏殷寿册封。

  虽然殷寿说过诸侯需重新册封,但闻仲深谙分寸,七十二诸侯之位并未全数推荐,所举荐之人不过十余人。

  他还向殷寿建议:

  “大王,如今多了这些封地,不妨也考虑朝歌中有功之臣。

  如此更能激励群臣尽心效力。”

  殷寿自然答应,将此事全权交给闻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