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如潮水般涌入谷口,映得葬灯谷的岩壁一片赤红,仿佛整座山谷都在流血。
三千禁军踏着铁靴推进,铠甲相撞之声如雷鸣滚过冻土,每一步都震得碎石坠落悬崖。
阵前那“镇魂铁网”被数十名力士高举而入,玄铁网格在火光下泛着幽紫寒芒,摄魂符纸猎猎作响,像是无数冤魂在低语诅咒。
萧玄策立于军阵最前方,玄色龙袍裹身,眉眼冷峻如霜刃。
他手中那枚残玉半片竟在靠近祖灯阵时剧烈发烫,与沈青梧怀中玉锁遥遥共鸣,发出低沉嗡鸣,如同血脉深处的呼唤。
这声音不止传入耳中,更直刺神魂——三十六盏刚刚复燃的魂灯忽明忽暗,火焰扭曲颤抖,似在抗拒某种不可违逆的力量。
“拿下沈氏。”他终于开口,声如刀锋划过冰面,“取灯契归宫,违令者——斩。”
话音未落,天地骤变。
九十九盏环绕祖灯猛然调转方向,火舌轰然腾起,交织成一道赤焰屏障,宛如银龙盘旋升空,将整个禁军大军隔绝在外。
热浪扑面而来,前排士兵纷纷后退,盾牌焦黑卷边,连镇魂铁网上的符纸都开始自燃,化作灰烬飘散。
沈青梧立于火幕之后,白发如雪狂舞,衣袍早已破碎不堪,边缘被血浸透又冻硬,随风裂成条状,像一面残破的战旗。
她右腕已被自己割开,鲜血顺着指尖滴落,在地上汇成一条细流,蜿蜒流向祖灯阵心。
她抬眸望向萧玄策,目光平静得近乎冷漠。
“你要的是灯?”她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穿透烈焰,“可灯不认主——只认命。”
烬娘踉跄后退两步,望着那团由亲妹之血点燃的银焰,喉咙像是被千斤巨石堵住。
三十年前,她亲手熄灭了妹妹沈明兰的命灯,以为那是解脱;可今夜,那火焰不仅重燃,还烧穿了她一生逃避的谎言。
她忽然笑了,眼角淌下血泪。
“我烧过!我恨过!”她嘶吼着,一把抓起断灯残骸,猛地刺入自己左肩!
鲜血喷涌而出,顺着断裂的灯杆流淌而下,滴落在一盏边缘即将熄灭的边灯上。
火苗微颤。
忽地——跳动了一下。
再一下。
微弱却坚定,像是死寂中响起的第一声心跳。
听焰昏厥在地,双耳焦黑如炭,唇间却喃喃吐出几个字:“血亲双燃……灯脉有救了……”
小烬的残魂悄然浮现,跪伏于地,额头轻触冰冷石面,声音虚弱却庄重:“承愿芯已启,唯有双命同祭,方可稳灯三年。”
沈青梧闭了闭眼。
眼前浮现出母亲临终前的模样——那个躺在枯草堆里的女人,瘦弱如纸,却对她笑着,用尽最后一口气说:“活下去……替我看着那盏灯。”
她缓缓睁开眼,走向另一侧尚未点燃的祖灯座。
刀光一闪,右腕深可见骨。
鲜血汩汩流入干涸的灯槽,与烬娘洒下的血流交汇,顺地脉纹路奔涌而去。
刹那间,整座葬灯谷剧烈震动,山体轰鸣,尘土飞扬。
原本熄灭的九百六十三盏魂灯中,竟有七十二盏幽幽复燃,银焰摇曳,如同亡者睁开了眼睛。
空中,六只银蝶盘旋绕行三周,羽翼边缘开始剥落金屑,如星雨洒落。
那是她心渊之音的具象,是魂魄燃烧的代价正在侵蚀她的本源。
但她没有停下。
风卷起她的白发,露出额角一道正缓缓裂开的血痕——那是命火将熄的征兆,灵魂已经开始崩解。
远处,萧玄策站在火海之外,脸色阴沉如铁。
他的玉锁仍在震动,频率越来越急,几乎要脱离掌心。
而就在这波动之中,他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脚下的影子,似乎……动了一下?
不,不是错觉。
那影子里,有什么东西正在浮现。
萧玄策瞳孔骤缩,剑锋尚未落地,影中异象已如瘟疫蔓延。
起初只是一张模糊的面孔在靴底蠕动,转瞬之间,那黑影竟如沸腾般翻涌起来——一张、三张、十数张……无数冤魂自他脚下挣出,扭曲着、嘶吼着,眼中燃着幽蓝的恨火。
最前方那一张脸,龙袍残破,须发怒张,正是十年前暴毙于乾清宫的先帝!
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直勾勾盯着亲生儿子,嘴唇无声开合,吐出三个字:弑君者。
冷汗顺着萧玄策额角滑落,他猛地挥剑劈向虚空,剑气撕裂空气,却斩不断影子中的亡魂。
它们反而越聚越多,缠上他的脚踝,冰冷刺骨,像是地府的锁链正一寸寸收紧。
就在这死寂般的压迫中,火焰彼端传来一声轻笑。
“陛下可知,”沈青梧的声音穿透烈焰,沙哑如砂石摩擦,却清晰得如同贴耳低语,“为何你登基十年,地府使者从未踏足人间?”
她站在血与火交织的祖灯阵心,白发猎猎,额角裂痕又深了一分,一缕金屑随风飘起,在空中碎成虚无。
她的眸子却亮得骇人,像两簇即将燃尽的银焰。
“因为你早该死在那场夺嫡之夜——”她缓缓抬手,指尖指向萧玄策心口,“是有人用命,替你挡了判官笔。”
话音落下,天地骤然一静。
葬灯谷深处,一盏不起眼的边灯——编号九百零七,灯芯本已枯竭多年——突然爆发出刺目银光!
光芒中,浮现出一道少年身影:眉目清俊,嘴角带笑,胸口插着一支乌黑毒镖,鲜血浸透前襟。
那是温让,她前世唯一的光,也是今世第一个为她而死的人。
他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她,唇形无声开合——
“阿梧,别信穿龙袍的。”
那声音并未入耳,却直接炸响在沈青梧心神深处,仿佛有千万根针同时刺入魂魄。
她浑身一颤,喉间泛起腥甜,却仍死死咬牙撑住。
可这道光影,却如利刃般刺入禁军阵中。
一名老兵忽然丢下长矛,跪地痛哭:“我想起来了……当年不是太子谋反……是贵妃亲手掐死了他……为了立自己的儿子……我们都被骗了!”
另一人抱住头颅,惨叫出声:“我烧过尸……埋过骨……那夜下了三天血雨……天在哭啊!”
更多士兵抱头痛嚎,记忆如冰河解封,那些被权谋抹去的真相,此刻尽数归来,化作噬心之痛。
萧玄策脸色铁青,暴喝一声:“闭嘴!”剑光一闪,身旁影卫咽喉喷血倒地。
可就在那人断气瞬间,他掌中玉锁“咔”地裂开一道新纹,黑血自缝隙渗出,滴落在雪地上,竟腐蚀出一个个微小的“罪”字。
他终于明白——这不是幻术,不是妖法。
这是审判。
来自地府的、迟来十年的清算。
远处山巅,寒风呼啸。
一只银蝶悄然飞离战场,翅翼边缘仍在剥落金屑,但那细密符文却在月光下微微闪烁——那是“心渊之音”录下的第一段帝王罪证,也是命运齿轮真正开始转动的印记。
而谷中,沈青梧缓缓倚靠上祖灯冰冷的石座,胸口剧烈起伏,发梢断裂处金屑纷飞,每落下一缕,便有一段过往无声消散——
她已记不清温让的眉眼,却仍本能紧握那支染血的金钗。
        三千禁军踏着铁靴推进,铠甲相撞之声如雷鸣滚过冻土,每一步都震得碎石坠落悬崖。
阵前那“镇魂铁网”被数十名力士高举而入,玄铁网格在火光下泛着幽紫寒芒,摄魂符纸猎猎作响,像是无数冤魂在低语诅咒。
萧玄策立于军阵最前方,玄色龙袍裹身,眉眼冷峻如霜刃。
他手中那枚残玉半片竟在靠近祖灯阵时剧烈发烫,与沈青梧怀中玉锁遥遥共鸣,发出低沉嗡鸣,如同血脉深处的呼唤。
这声音不止传入耳中,更直刺神魂——三十六盏刚刚复燃的魂灯忽明忽暗,火焰扭曲颤抖,似在抗拒某种不可违逆的力量。
“拿下沈氏。”他终于开口,声如刀锋划过冰面,“取灯契归宫,违令者——斩。”
话音未落,天地骤变。
九十九盏环绕祖灯猛然调转方向,火舌轰然腾起,交织成一道赤焰屏障,宛如银龙盘旋升空,将整个禁军大军隔绝在外。
热浪扑面而来,前排士兵纷纷后退,盾牌焦黑卷边,连镇魂铁网上的符纸都开始自燃,化作灰烬飘散。
沈青梧立于火幕之后,白发如雪狂舞,衣袍早已破碎不堪,边缘被血浸透又冻硬,随风裂成条状,像一面残破的战旗。
她右腕已被自己割开,鲜血顺着指尖滴落,在地上汇成一条细流,蜿蜒流向祖灯阵心。
她抬眸望向萧玄策,目光平静得近乎冷漠。
“你要的是灯?”她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穿透烈焰,“可灯不认主——只认命。”
烬娘踉跄后退两步,望着那团由亲妹之血点燃的银焰,喉咙像是被千斤巨石堵住。
三十年前,她亲手熄灭了妹妹沈明兰的命灯,以为那是解脱;可今夜,那火焰不仅重燃,还烧穿了她一生逃避的谎言。
她忽然笑了,眼角淌下血泪。
“我烧过!我恨过!”她嘶吼着,一把抓起断灯残骸,猛地刺入自己左肩!
鲜血喷涌而出,顺着断裂的灯杆流淌而下,滴落在一盏边缘即将熄灭的边灯上。
火苗微颤。
忽地——跳动了一下。
再一下。
微弱却坚定,像是死寂中响起的第一声心跳。
听焰昏厥在地,双耳焦黑如炭,唇间却喃喃吐出几个字:“血亲双燃……灯脉有救了……”
小烬的残魂悄然浮现,跪伏于地,额头轻触冰冷石面,声音虚弱却庄重:“承愿芯已启,唯有双命同祭,方可稳灯三年。”
沈青梧闭了闭眼。
眼前浮现出母亲临终前的模样——那个躺在枯草堆里的女人,瘦弱如纸,却对她笑着,用尽最后一口气说:“活下去……替我看着那盏灯。”
她缓缓睁开眼,走向另一侧尚未点燃的祖灯座。
刀光一闪,右腕深可见骨。
鲜血汩汩流入干涸的灯槽,与烬娘洒下的血流交汇,顺地脉纹路奔涌而去。
刹那间,整座葬灯谷剧烈震动,山体轰鸣,尘土飞扬。
原本熄灭的九百六十三盏魂灯中,竟有七十二盏幽幽复燃,银焰摇曳,如同亡者睁开了眼睛。
空中,六只银蝶盘旋绕行三周,羽翼边缘开始剥落金屑,如星雨洒落。
那是她心渊之音的具象,是魂魄燃烧的代价正在侵蚀她的本源。
但她没有停下。
风卷起她的白发,露出额角一道正缓缓裂开的血痕——那是命火将熄的征兆,灵魂已经开始崩解。
远处,萧玄策站在火海之外,脸色阴沉如铁。
他的玉锁仍在震动,频率越来越急,几乎要脱离掌心。
而就在这波动之中,他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脚下的影子,似乎……动了一下?
不,不是错觉。
那影子里,有什么东西正在浮现。
萧玄策瞳孔骤缩,剑锋尚未落地,影中异象已如瘟疫蔓延。
起初只是一张模糊的面孔在靴底蠕动,转瞬之间,那黑影竟如沸腾般翻涌起来——一张、三张、十数张……无数冤魂自他脚下挣出,扭曲着、嘶吼着,眼中燃着幽蓝的恨火。
最前方那一张脸,龙袍残破,须发怒张,正是十年前暴毙于乾清宫的先帝!
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直勾勾盯着亲生儿子,嘴唇无声开合,吐出三个字:弑君者。
冷汗顺着萧玄策额角滑落,他猛地挥剑劈向虚空,剑气撕裂空气,却斩不断影子中的亡魂。
它们反而越聚越多,缠上他的脚踝,冰冷刺骨,像是地府的锁链正一寸寸收紧。
就在这死寂般的压迫中,火焰彼端传来一声轻笑。
“陛下可知,”沈青梧的声音穿透烈焰,沙哑如砂石摩擦,却清晰得如同贴耳低语,“为何你登基十年,地府使者从未踏足人间?”
她站在血与火交织的祖灯阵心,白发猎猎,额角裂痕又深了一分,一缕金屑随风飘起,在空中碎成虚无。
她的眸子却亮得骇人,像两簇即将燃尽的银焰。
“因为你早该死在那场夺嫡之夜——”她缓缓抬手,指尖指向萧玄策心口,“是有人用命,替你挡了判官笔。”
话音落下,天地骤然一静。
葬灯谷深处,一盏不起眼的边灯——编号九百零七,灯芯本已枯竭多年——突然爆发出刺目银光!
光芒中,浮现出一道少年身影:眉目清俊,嘴角带笑,胸口插着一支乌黑毒镖,鲜血浸透前襟。
那是温让,她前世唯一的光,也是今世第一个为她而死的人。
他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她,唇形无声开合——
“阿梧,别信穿龙袍的。”
那声音并未入耳,却直接炸响在沈青梧心神深处,仿佛有千万根针同时刺入魂魄。
她浑身一颤,喉间泛起腥甜,却仍死死咬牙撑住。
可这道光影,却如利刃般刺入禁军阵中。
一名老兵忽然丢下长矛,跪地痛哭:“我想起来了……当年不是太子谋反……是贵妃亲手掐死了他……为了立自己的儿子……我们都被骗了!”
另一人抱住头颅,惨叫出声:“我烧过尸……埋过骨……那夜下了三天血雨……天在哭啊!”
更多士兵抱头痛嚎,记忆如冰河解封,那些被权谋抹去的真相,此刻尽数归来,化作噬心之痛。
萧玄策脸色铁青,暴喝一声:“闭嘴!”剑光一闪,身旁影卫咽喉喷血倒地。
可就在那人断气瞬间,他掌中玉锁“咔”地裂开一道新纹,黑血自缝隙渗出,滴落在雪地上,竟腐蚀出一个个微小的“罪”字。
他终于明白——这不是幻术,不是妖法。
这是审判。
来自地府的、迟来十年的清算。
远处山巅,寒风呼啸。
一只银蝶悄然飞离战场,翅翼边缘仍在剥落金屑,但那细密符文却在月光下微微闪烁——那是“心渊之音”录下的第一段帝王罪证,也是命运齿轮真正开始转动的印记。
而谷中,沈青梧缓缓倚靠上祖灯冰冷的石座,胸口剧烈起伏,发梢断裂处金屑纷飞,每落下一缕,便有一段过往无声消散——
她已记不清温让的眉眼,却仍本能紧握那支染血的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