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驻防钟阜门-《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毕竟他只有四千来人。

  防汉政策执行超过两百年,他作为江宁将军,这些本来就是他的职责。

  陆建瀛与祥厚互不统属,都有各自的立场,难以建立统一指挥体系。

  争吵的结果就是不欢而散。

  祥厚带着八旗兵统领去了内城,陆建瀛为了掩饰尴尬,看向李世安,问道:“李大人,你这次带来了多少人??

  “回禀制台大人,下官带进城的有两个营,一共1600多人。”李世安恭敬回答道:“不过,有一个营是骑兵…”

  “骑兵?”陆建瀛闻言眉头紧皱,说:“骑兵怎么守城?有多少人?”

  “回大人,对半分,骑兵步兵都是八百余人!”李世安如实回答道。

  “才八百人?”陆建瀛直接忽略了李世安的骑兵,骑兵守城能力太差。

  完全是破城之后逃跑用的。

  这一刻,陆建瀛已经把李世安当成贪生怕死,早早预备跑路之人。

  稍微一思考便说道:“现在钟阜门还没有人负责,你就负责这一门吧!”

  陆建瀛很显然没有把李世安当一回事了,找一个偏僻地方让李世安自生自灭,也算是给李世安后台一个面子。

  “钟阜门?”李世安还没回话,一旁的祁宿藻急得跳脚,“陆制台,钟阜门几乎是一个废弃的城门,那里长期封闭!”

  “那只是个废弃的城门建筑!”

  “即便太平军真来进攻,也会因为城门封闭难以从这里突破。”

  “李臬台的精锐之师,即使不用来防御最重要的聚宝门,也应该用来防御凤仪门,最差也应该放在金川门吧?”

  李世安其实无所谓,他本来就是过来做做样子,趁机捞一点功劳的。

  可是听到钟阜门是一个废弃的城门建筑,城门又长期封闭状态。

  这让他也有些急了。

  封死的城门,防御简单,但是他也被堵在里面出不去啊!这怎么行?

  这个金陵城注定守不住的。

  他必须找一个能顺利逃跑的位置才行,于是赶忙说道:“制台大人,您不必如此照顾下官,您尽管安排困难的地方!”

  “下官说过,下官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不是客套话!”

  “是啊!”

  祁宿藻眼见李世安如此识大体,高兴之余也再次劝说道:“制台大人,李大人麾下都是精锐,应该物尽其用!”

  陆建瀛却是吃软不吃硬,眼见李世安越是主动,越觉得对方不行。

  感觉李世安就是一旁夸夸其谈之人,觉得李世安是靠着虚假军功上位。

  于是丝毫不顾及两人的意见,摆摆手说道:“李大人负责防守钟阜门!”

  “如果需要,到时候再调整!”

  “而且,正因为钟阜门长期封闭,城墙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周边杂草丛生,道路也不便于兵力快速调动。”

  “李大人需要带领团练修缮城墙,清理周边环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小规模骚扰攻击。而且钟阜门临水而建,周边地形复杂,要防止太平军利用水路进行偷袭。”

  陆建瀛一连串的意思很明显,钟阜门也很重要,事情就这么定了!

  祁宿藻还想劝说,却被陆建瀛直接制止,看向李世安说道:

  “李大人,你马上带人去钟阜门设防吧,正好,钟阜门距离距离凤仪门不足两里地,你的人过去也方便!”

  李世安听到不足一千米,

  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如果城破了,他就带人从凤仪门原路撤走就行了。

  不过在此之前得早点布局。

  安排好李世安,陆建瀛又让惠征把军饷留下,就可以离开去帮办了。

  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安排具体工作,这让惠征只能再次死皮赖脸的跟着李世安,美其名曰,帮办李世安的军务。

  倒是祁宿藻很是惋惜的找到李世安,“李臬台,陆制台这是不知道你麾下的实力,我一定帮你劝说他。”

  “在此期间,还请李大人不要放松警惕,做好随时被征调的准备。”

  “只要其他城门出现问题,我一定第一时间让陆制台调你参战!”

  “到时就是你大展身手的时候!”

  李世安心中虽然不以为意,但口中却回答道:“多谢祁大人关照!”

  “下官一定会谨记。”

  ……

  钟阜门,左右两边是凤仪门和金川门,金川门旁边是神策门。

  与凤仪门、金川门都不足一千米。

  神策门也不过两公里多一点。

  只要消息得当,他完全可以带人从这三个地方任何一个撤退。

  不过凤仪门可能性最少。

  毕竟凤仪门仅次于聚宝门,这是太平军主攻的方向之一。

  想从这里冲杀出去不太可能。

  从这里出去,必须要面临大量的太平军,按照李世安的分析。

  太平军号称五十万大军,

  实际上至少有近20万的战斗力,凤仪门最少会承担6-8万人的攻击。

  他这一千多人在城破之时,不知道会死亡多少人,剩下的正面冲出去,面对数十倍的敌人,难度可想而知。

  派出凤仪门之后,剩下就是神策门与金川门,金川门最近,首选!

  大致确定撤退路线之后,李世安带着部队开始办理正事,钟阜门布防。

  钟阜门城墙长514.5丈(约1715米),有垛口750座,形制特殊,临水而建,城墙在城门处内凹,以增强防御能力。

  他一千多人,防御这一个区域,真是太简单了,毫无压力可言。

  毕竟平均一米一个人,分成两班倒,也不过一人防御两米的距离。

  于是,别人都在紧张备战的时候,李世安这边化身园丁,一个个忙着修剪杂草,清理掉可以隐藏太平军的区域。

  在此期间,李世安知道了一个意外的消息,见到了一个意外的人。

  护城河至今还是堵塞,与这一个人有重大关系,这人李世安认识。

  勉强算是老熟人。

  却见老熟人,此刻正一脸欣喜的带着一群人和物资,笑嘻嘻的迎面走来,

  “李大人,还真是你啊,好久不见,我可是带人来犒劳李大人了!”

  李世安闻言一愣,他只是不想当冤大头,蚊子再小也是肉,让蒋彪去找粮饷负责人,却不想再次见到杨鸣鹤。

  好在他反应迅速,连忙笑道:“杨抚台,确实好久不见了,您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