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人才来投-《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但是城守营的职责是负责守城,正常情况下,李世安是不能调走的。

  除非朝廷允许放弃苏州城。

  或者李世安有重大战略需要,并且调走也是需要向皇帝和兵部报备的。比如,上次杨定文带走苏州城城守右营。

  原因就是金陵大战需要。

  当然,最终因为与陆建瀛不合,这个右营被陆建瀛强行留在了金陵。

  而抚标不一样,

  抚标的作用就是保护巡抚和巡抚衙门,他去哪,抚标就能跟着去哪。

  只要自己不违反朝廷律法规定。

  更何况,他还兼着兵部侍郎衔。

  两千绿营兵,外加三千桂系练勇,他现在可以直接管辖5000军队。

  全省受到他节制的其他绿营兵与地方团练,这些他直接忽略不计了。

  因为给其他兵马下令,

  那些主将有各种合理的理由拒绝。

  接下来的时间,李世安一边处理一省政务,一边招募补齐兵勇。

  仅仅三天,他就有些受不了了,他宁愿带兵打仗,也不愿处理公文。

  这个时候,

  他又想起幕僚的重要性,也终于理解,清朝官员为什么设置“幕府”了。

  他现在升任了江南巡抚,百越按察使的职位自然就没了,黄绍恒也就没必要再在百越呆着,正在赶过来的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

  这次李世安破格提拔了,他的爷爷与父亲并没有跟着升职。

  尤其是他的爷爷没有像张敬修一样,从右江道员升百越按察使。

  百越按察使从其他地方调任。

  李世安也能理解,毕竟自己的便宜爷爷与老爹后劲不足,跟不上了。

  ……

  苏州城,巡抚衙门

  李世安正坐在书案前,凝视着堆积如山的公文,眉头紧锁。

  因为太平军封锁长江中下游,百越与这边的信息不太通畅,路途遥远。都一个月过去了,黄绍恒依旧没有抵达。

  这些日子,可是愁坏了李世安这个富家子弟,虚岁二十一的年轻人,硬是被熬成一个五十岁的大爷一样。

  太平军的出现,把这个原本富庶的江南,搅的是昏天黑地的。

  此时,邓绍良率军在离扬州城十里的甘棠桥附近观望,迟迟不敢进攻。

  他这些人出兵,虽然大头在朝廷,可是包括江南、江北大营的开销。李世安这个巡抚也需要负责筹措相当大一部分。

  如果钱粮运输不及时,因此战败,他也是需要负责相当一部分责任的。

  最近这段时间,

  这三方,胜仗一次没打,向朝廷和李世安要钱粮倒是越来越频繁。

  李世安一开始还认真对待,可是他没多久就反应过来,学聪明了。

  毕竟,又不是他自己带兵打仗,打赢了功劳也不是他的。

  于是他只是象征性的号召苏州的地方乡绅乡绅捐资,弄了一批钱粮,让冯南干这个临时水师统领送去了江南大营。

  他不是那些贪污的封疆大吏,也不是朝廷的死忠,所以他对这些地方乡绅还是很柔和的,不存在强行征收。

  也因此得到了大部分乡绅的好评,同时也让一部分乡绅觉得李世安好欺负。

  这个时候蒋彪这个狗腿子就该出场了,直接让这些人加倍征收。

  这些钱还用在李家军身上。

  “老爷,妾身给您整理好了!”甜美的声音让李世安眉头舒展不少。来人正是李世安提升为第一小妾的丫鬟。

  傅善清!

  李世安一把将美艳少妇抱在怀中,深情说道:“清儿,辛苦你了…”

  李世安也是在温柔乡中无意抱怨,才得知这个“小寡妇”还是一个才女。

  虽然家道中落,但不愧是出身书香门第,至少也是举人之才。

  于是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