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主动请战-《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三个月15万两。

  在李世安看来确实不多,毕竟他躺平一个月都将近13万两白银。

  这三个月时间,

  他又赚了近四十万两。

  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好的开端。

  现在江南的李家军实际四千多人,一共10个营,其中水师两个营。

  蒋彪名义上管理两个抚标营、外加城守右营,向奎的左营辅助。

  夏雪宜实际带领四个火枪营,唐龙两个骑兵营,驻扎在苏州城外。

  杨云骧负责水师两个营。

  这段时间,他们三个统领,也配合向荣、杨定文参加了镇江、扬州战斗。

  冯南干也有1个火枪营,不过主要负责魔都铸造局,以及后勤补给。

  也就是说,蒋彪的亲兵哨,扩编为亲兵营,对外称城守右营。

  同时也管着向奎这个城守右营。

  抚标营实际划归夏雪宜指挥。

  李家军军饷对标湘军。

  江南李家军共设10个营,每个营官月薪50两,办公费150两,合计200两。10个营官的月支银为2000两。

  统领每人每月100两, 办公费200两,五个统领也就是1500两。

  哨官及士兵:

  每营设哨官4人,月薪9两,10个营共40人,月支银360两。

  士兵包括什长、亲兵、正勇、伙勇等,平均每人月饷约6两。10个营约4500名士兵,月支银约两。

  总计:

  10个营的月饷开销约为2000(营官) 1500(统领) 360(哨官) (士兵) = 两白银。

  三个月*3=。

  也就是说,李世安不要出一分钱,也不需要乡绅出钱,就能养兵了。

  不过,乡绅的那一笔钱不能少,他不能让朝廷认为他私人养兵。

  同时自铸银元也需要适当上交一部分给朝廷,以及打点一些。

  总之能自给自足就很好。

  李世安微微点头,面露满意之色,“惠普,此去魔都,当真劳苦功高。”

  “这银元之事不仅充实了府库,于稳定市面也是大有裨益。”

  “继续铸造银元!”

  “不仅发放去外界,从这个月开始,咱们内部也开始下发安抚银。”

  “士兵一个月6块足额发放!”

  “军官也按比例兑换成银元,不过,也可以让他们自行选择。”

  “我会让我大哥把李氏钱庄开到江南各大府城,可以自由兑换。”

  “直接发六块?”赵烈文诧异的问道:“咱们的安抚银元现在很受欢迎…”

  “兑换比例超过墨西哥银元。”

  “六块银元实际价值超过4.2白银,您再足额发放,只怕会引起其他友军的不满,毕竟湘军军饷也才下发一半。”

  “剩下的都是暂时留存,待士兵回家或解雇时再进行结算…。”

  “不必计较这些小钱!”李世安摆摆手说道:“湘军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筹饷压力,也是为了防止士兵逃跑…”

  “咱们不存在这个顾虑!”

  李世安随即又看向黄绍恒,“黄兄,你这边也说一说

  黄绍恒接着禀报道:“是,如今江南之局势,大部分地区安稳平静。”

  “那税收亦是开始逐步恢复往昔之规模。尤其是肃顺南之地。”

  “在大帅您的治理之下,竟然比战前税收还要高出些许。”

  “军队方面亦是进展顺利,水师经过严格训练,已然合格。”

  “在杨云骧统领之下,参与镇江与扬州之战,彼时其他清军纷纷战败,唯有杨将军率领的水师取得胜利。”

  “此战他救下了在扬州战败的清军将领雷以诚。这雷以诚经此一败,如今对大人您的救命之恩也是感恩戴德。”

  “且团练步兵主力再次恢复了四个营,人数多达一千六百余人,骑兵也恢复两个营,约有一千左右兵力。”

  “亲兵营如今已是满编状态。魔都的一个营,也相当于两个营状态。”

  李世安听闻,不禁大喜过望,站起身来,在房中来回踱步,朗声道:“二位兄长之功,本抚铭记于心。”

  “如今局势如此,我等下一步又该如何行事?还请二位兄长不吝赐教。”

  黄绍恒略作思索,拱手道:“大人,依属下之见,如今这江南之地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当继续发展地方。”

  “鼓励农商,整饬吏治,将这安稳之态长久保持下去,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那税收自然也会源源不断…”

  “我等之根基也会愈发稳固。”

  李世安点点头,感觉黄绍恒说的有道理,但总觉得太过被动。

  他也没打算靠着江南发展根据地,毕竟这里是主战场,是太平军老巢。

  在这里升级,

  那就只能直接硬刚太平军,这个不划算,至少最近几年是这样。

  在三年之内,他是干不过太平军的,朝廷也不会让他继续扩军。

  让他带着清军灭了太平军?

  他能打赢也不会这么做!

  他必须继续升官,

  江南这里,他只需留下种子。

  他还想再升一级,去另一个地方发展根据地,到时候时间刚刚好。

  等天京事变,等那件事发生,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起事,清君侧。

  有现在的基础。

  到时候,至少有三个根据地。

  思绪就在电光火石间,马上看向赵烈文,其他有不一样的答案。

  赵烈文却上前一步,神色坚定:“大人,属下以为不然。”

  “如今京城周围虽然有诸多兵力拱卫,但乱贼之势亦不容小觑。”

  “大帅若能主动带兵前往直隶勤王,必能获得皇上更多的信任。”

  “以大帅之才能…”

  “此去必然能再立战功。到那时,大帅您的权力必然更为扩大,管辖范围也会更广,于日后之发展大有好处。”

  李世安站定,沉思片刻后,目光坚定地说道:“赵兄之言,甚合我意。”

  “如今这天下局势动荡,若能在皇上面前立下不世之功,我等方能在这乱世之中占据主动。本抚决定,采纳赵兄的建议,即刻筹备出兵直隶勤王之事。”

  黄绍恒见李世安心意已决,虽心中仍有疑虑,但也抱拳应道:“大帅英明,属下定当全力协助筹备此事。”

  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赵烈文更是高兴,也是抱枕办妥这件事。

  于是,在李世安的决定之下,整个江南之地开始忙碌地筹备出兵事宜。

  由赵烈文书拟定请战奏折,签字加印后,以加急方式送往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