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荆楚省巨变(2)-《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2月下旬,太平军第四次攻占汉口、汉阳,进逼武昌,武昌被围。

  3月太平天国南路军逼近武昌,清军在南北两路的攻击下溃不成军。太平军由韦俊、陈玉成率领,兵临武昌城下。

  湖广总督杨霈指挥能力不足,在黄梅和广济的战斗中,未能有效组织抵抗,导致士气低落,士兵纷纷溃逃。

  得知武昌被围后,

  带兵返回时,又未能进城,便选择消极避战,撤退至德安。导致武汉地区的防御空虚,太平军得以迅速推进。

  最后的战报是4月3日,韦俊部从青山进入塘角,攻打城北的武胜门。

  荆楚省巡抚陶恩培,虽然积极组织防御,奈何兵力严重不足。

  荆楚布政使胡林翼率黔军驰援武汉,兵力约两千余人,但行动迟缓。

  竹山协副将并署理郧阳镇总兵王国才率军三千余人支援,也行动迟缓。陶恩培至此孤立无援,最终兵败自杀身亡。

  太平军再次成功占领武昌。

  “胡林翼没有署理荆楚省巡抚?”李世安听着听着就知道不对劲了。

  按理说现在已经是五月了,胡林翼应该已经是荆楚省巡抚才对。

  而且杨霈也被撤职了。

  但是现在,

  肃顺却来消息说,朝廷有意让自己去荆楚省当巡抚,主持荆楚防御。

  “最新邸报上没说!”赵烈文摇摇头,“也就是说,现在荆楚省群龙无首!”

  “湖广总督杨霈被撤职,但继续原职戴罪立功,也不算群龙无首。”

  “只是少了荆楚巡抚…。”李世安沉思片刻问道:“你们有什么想法?”

  “我要不要去荆楚当巡抚?去的话,整个桂军都要化整为零潜伏下来了。”

  “还有咱们的五年计划…。”

  “不去!”黄绍恒有些激动的说道:“爵爷,咱们早就有实力起事了!”

  “只要您拉起桂军旗帜,咱们在百越的人,与苏南地区,瞬间就能扩军数万,一个月拿下百越与江南不是问题。”

  “咱们的谭中造(汉阳造),已经有上万支了…。”黄绍恒有些激动。

  一脸的期待。

  但是赵烈文脸色凝重,担忧道:“爵爷,学生不赞成现在起事!”

  “咱们的五年计划尚且开始…。”

  “现在起事,以咱们的实力,确实能快速拿下大片的地盘,但是爵爷,您将背负反贼的名义,名不正言不顺。”

  “不说咱们现在的武力,难以快速统一全国,就算能,以现在士绅为主的国家主体,这个国家能稳定吗?”

  “在这个忠君思想为主体的国家中,咱们缺少忠实的支持者…。”

  “您不是要当一个潇洒军阀,更不是要当一个不顾百姓死活的君王。”

  “现在起事,仅仅是江南就有数十万太平军,沿海有上万洋人军队…。”

  “您祸水东引的计划还没有完成,洋人还没有大规模入侵东瀛…。”

  “咱们的武备学堂尚在筹备当中,新思想的军官尚且不足…。”

  “仅靠现有的桂系军官,难以过多扩军,三万已经是极限…。”

  “以这些兵力,控制的地盘有限。”

  “上次苏州被围,您也看到了,咱们军队强大是优点,但兵力不足也是软肋,难以控制广大的地盘…。”

  赵烈文一番长篇大论,不外乎一个意思,桂军可以说是天下第一。

  可以纵横整个大庆帝国。但是,打赢与打烂这个国家,不是他们想要的。

  尤其是赵烈文,作为江南本地人,更加不希望,直接把江南打烂。

  李世安心想也对,如果只是当军阀,不顾百姓死活,他五年前就能起义,想杀谁就杀谁,刺杀皇帝都不是难事。

  但是,杀人与建国是一回事吗?

  他李世安能得到国家主体承认吗?

  有多少人站在他这边?

  杀了皇帝,这个大庆帝国就会四分武力,沙俄会第一时间入侵。

  西域、吐蕃就会独立…

  这些地方是纯粹武力能征服的吗?

  鞑子用武力打了多少年?

  后世建国多少年了,数十万上百万的建设兵团安排下去之后。

  数十年的时间还有动乱…

  这是李世安现有的武力能解决吗?

  他需要大批新思想的追随者。

  可惜现在只有数千军统的人,新崛起的资本商人,数量还远远不够。

  打坏了再修补。

  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黄绍恒眼见李世安明显倾向于继续潜伏,便有些急了,“爵爷,现在去荆楚,危险重重不说,一切从头开始。”

  “咱们在江南的布局也会功亏一篑。”

  赵烈文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看着李世安,李世安陷入了沉默。

  直到军统的人送来了加急密报。

  李世安这才起身,看着自己的两位谋士,说道:“先去荆楚!”

  “江南桂系兵马,除去跟我去荆楚的人以外,其余人全部沉默潜伏!”

  “我准备带桂系骨干,与亲兵营去武昌赴任,惠普你也跟着去!”

  “爵爷,我呢?”

  黄绍恒眼见李世安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又被留下,本能的急了。

  “你…?”李世安笑道:“你留下,在苏南与我表哥一起辅助我爷爷。”

  “老太爷?”

  黄绍恒一脸疑惑,问道:“老太爷不是在您成亲之后回百越吗?”

  “那是老黄历了!”

  李世安冷笑道:“宫里头传来消息,说这次是镶黄旗的人在筹划…,也就是说,是吉尔杭阿在搞小动作!”

  “他这一步棋走对了,皇帝和肃顺也正好想试探我,我爷爷回不去了。”

  “他已经被怡良找借口留在了总督府,我爹也被任命为谭中知府…。”

  “但又说是为了我的大婚,已经让劳崇光安排人,送去常州的路上了…。”

  “怎么会这样?”赵烈文脸色大变,“老爷和太爷这是变成人质了?”

  “人质?”李世安脸色阴沉,但依旧自信说道:“他们可没有这个实力,两年前的事情,我不会让它再发生!”

  “都在掌控之中!”

  “军统只是请示,是否起义,如果起义,随时可以解救成功…。”

  “那咱们赶紧起义啊!”黄绍恒一脸着急的说道:“爵爷,迟则生变!”

  “不,现在不能起义!”

  李世安一脸平静,“这些消息,鞑子皇帝并不会想到我能得知!”

  “也就是说,皇帝虽然试探,但是并不知道我们会造反…。”

  “那他们为什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