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武昌收复战(4)-《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哪怕王老六给他指了'明路'。

  刘官芳也丝毫没有投降的心思,他内心其实是想着战死沙场的。

  准备带兵与清军拼死一战的。

  可还不等他拿起佩刀出去下令,

  帐外就冲进来一人,“丞相,不好了,清妖杀过来了,兄弟们顶不住了。”

  “您快想想办法吧?”

  “丞相,您该早做决定了。”王老六给刘官芳使了一个眼神,面对王老六的'善意'提醒,刘官芳只是一味的摇摇头。

  他的信仰不允许他背叛。

  然后,下一秒。

  又进来一人,“报!东南方向突然杀过来数千大军,挂的是李字大旗!”

  “李字大旗怎么了?”

  刘官芳没好气的训斥道:“咱们这段时间不都是与李孟群在打仗吗?”

  “有什么好咋咋呼呼的?”

  “本丞相不过是三天没有管事,李孟群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怂样了?”

  “都给我听着,为天国献身的时候到了!都随我杀出去!”

  话音未落。

  人已经提起腰刀,率先走出帐外。

  “丞相,这个李字旗,不是那个李字旗啊。”报信的将领也是懵了,没想到刘官芳这个反应,赶忙追出去。

  大喊道:“这次是靖江李,是清廷湖广总督李字大旗,他亲自杀来了!”

  刘官芳闻言一滞,

  本能的停下脚步,

  眼神闪过一丝狠辣,“你可看清楚了?清妖李世安亲自来了?”

  “看清楚了!”

  报信的将领肯定的点点头,“清妖那边,没有其他人敢用靖江标志李字旗,他不仅来了,还带来了数千新军!”

  “数千新军?”

  刘官芳根本不相信,呵斥道:“桂系军已经解散了,哪里来的几千人?”

  “还新军?新军哪里那么容易组建?你以为这里是百越省吗?”

  “你觉得李世安能在荆楚省一呼百应?就算能,武器装备呢?”

  “还有,他才出现几天?如此短时间,即使他在百越也不可能做到!”

  在这个信息不够通畅的时代。

  传播消息都是靠口口相传。

  几天时间,消息才传播多远?

  他坚信,

  即使李世安有着一呼百应的本事。

  也不可能如此短时间招募完成。

  其实他想的也没有错。

  错的是,

  他不知道,李世安已经提前抵达。

  错的是,

  他不知道,

  李世安自己在荆楚省做不到一呼百应,可本地有一个一呼百应之人。

  而且这个人,

  在他抵达之前,

  已经招募了很多人。

  王老六也是一脸疑惑,他知道李世安强大,可是也不应该这么变态吧?

  一个朝廷官员,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上任不到一个月,组建数千军队?

  朝廷官员什么时候这么和谐了?

  正常情况下,

  这些人不给他拖后腿已经不错了。

  怎么可能给他如此配合?

  所以,王老六也不禁问道:“丞相说得对,李世安才出现几天?”

  “你是不是把附近的乡勇算上了?”

  “这…。”刘官芳与王老六一质疑,报信的军官也不自信了。

  不确定的说道:“可是,对方至少五千多人,全部统一制式服装…。”

  “与普通乡勇完全不一样…。”

  “还有,他们踏着统一的步伐…。”

  “这跟传说中的李家军一模一样。”

  刘官芳闻言再次皱起了眉头,说:“难道桂系军没有解散?之前传出来的消息,只是清妖为了掩人耳目?”

  随即马上有了决定,“不管了,情况紧急,去前线看看就知道了!”

  ……

  鲇鱼套、白沙洲阵地前线。

  清军阵地,乌压压的上万人。

  绿营兵只有千余人。

  剩下的,

  有五千身穿桂系练勇军服。

  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练勇。

  其中,五千桂系军服练勇,分成十个大小几乎一致的空心刺猬阵。

  正在稳步推进。

  在军阵后方,江夏县县令王恩绶,一脸担忧的看向李世安问道:

  “制台大人,这样子真的可以吗?这些新兵前前后后才训练多久?”

  “他们只是练了队列和走路…。”

  “最多的也不足两个月…,那些新兵,只拿着木棍,只怕是…。”

  王恩绶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眼前五千多人,看似非常强大。

  实际不堪一击。

  因为只有最前面的有步枪。

  那是李世安补充完成的亲兵营。

  其他的人,

  只是一群经过短暂列阵训练的百姓。除了衣服是李世安之前的库存。

  其他的与桂军根本没有关系。

  时间太短了。

  这些人只进行了列队训练。

  步枪都没有。

  手上拿的要么是鸟枪,要么是木棍。

  火绳枪都没有几支。

  远看很强大,

  实际五百骑兵就能冲散。

  这还全靠蒋彪的两百多老兵撑着。

  王恩绶不明白,百战百胜的桂军创始人,为什么要如此让士兵送死。

  要是其他人,

  他早就大骂了。

  可李世安官职比他大太多,百战百胜的战功也是威名远扬…。

  他只能小心询问。

  “王大人,稍安勿躁!”李世安笑着看了一眼一旁的李孟群说道:“没有这些人,李臬台不是也打上去了吗?”

  “咱们这支新军,只是在一旁施压,本官不会真的让他们冲杀的。即使冲杀,那也是本官的亲兵营第一个冲锋!”

  “王大人,你多虑了。”

  李孟群附和道:“制台大人运筹帷幄,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制台大人说得对…,”

  “即使没有这些新兵,只是本官与蒋统领的,就能打下眼前的阵地!”

  他随即笑着看向李世安,“制台大人,您这是在给长毛施压吧?”

  “光是这军阵、这气势…。”

  “长毛吓都要吓死半条命…。”李孟群不着痕迹的拍了一记马屁,他之前在百越任职,对李世安的崇拜更甚。

  同时,

  他的官职也远高于王恩绶。

  知道的东西也更多。

  “是,也不是。”李世安笑着回答道:“施压是真的,但本官另有所图。”

  ……

  与此同时,

  刘官芳、王老六也来到了前线。

  看着乌压压的清军阵地。

  刘官芳无比的绝望。

  王老六则是一脸庆幸。

  刘官芳绝望,那是他发现眼前的团练真的是'精锐',不是之前杂牌军。

  王老六庆幸。

  那是他知道自己又选对了。

  只是,他又有些遗憾。

  按照李世安的亲笔信,即使刘官芳投降,他被授予三品参将衔。

  也不能马上跟着李世安。

  而是需要继续跟着太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