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分析敌情与布防(2)-《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果然,劳崇光虽然不满王老六当众拉自己下水,但也不得不站出来。

  同时他有些欣慰王老六当众站队自己,以及一丝对王老六的怀疑。

  只是怀疑也要保。

  怀疑可以之后调查,但是现在不能让周天趁机抓住他的把柄。

  于是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李大人,这样的玩笑还是不要开的好。”

  “本官确实下达了回师的命令!”

  “同样的,抚台大人应该也下了!”

  劳崇光说话滴水不漏,圆了王老六的话,也提前堵住周天的嘴。

  也确实如此,

  周天不敢拿这个做文章,

  至少现在不能,毕竟如果李世安是对的,那么他这个抚台也是失职的。

  为了掩饰内心不安,也是还没弄明白李世安的推测究竟有多大可能。

  于是问道:“这两个说的通,可是正如你说的,升平军虽然在恭城扩军和补充粮草,但是那里只是一个县城…”

  “分兵五千主力去了富川,还要留守,哪来的一万多人去灌阳?”

  其余人再次看向李世安。

  “诸位大人是不是忘了一件事?”李世安扫视众人,当然周天除外。

  “你是说…”张敬修率先惊呼道。

  除了周天,其他人都一脸惊愕。

  包括王老六也是疑惑不解,他也疑惑为什么灌阳多出来那么多人。

  毕竟他当时在恭城拖一天,可原计划是待两天,就是以防万一的。

  现在听李世安一提醒,他也恍然大悟,同时也有愤怒,这个愤怒不是对李世安,而是袁十三,以及那多出来的人!

  “你们在打什么哑迷?”

  周天看到李世安打哑迷,在场只有他一个人不知道,整得像傻子似的。

  还是老好人张敬修解释道:“抚台大人,你有所不知,在您赴任之前,兴安城有一支太平军,虽然匪首已死…”

  “但是还有不少残余…”

  只是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转头尴尬的看向劳崇光和王老六。

  最终还是劳崇光主动说道:“残余的人有部分已经接受了招安,也就是王参将这一部分,另一部分疑似进入潇湘…”

  “现在看来,他们躲在灌阳山里面,不知道是凑巧,还是早有联系…”

  “还有这事?”

  周天不满的扫视众人,不悦的瞪了刘雄一眼,明显责怪对方不汇报。

  刘雄也只能尴尬的苦笑,当时他都被撤职了,哪里还去关注这些。

  复职之后只想着帮周天。

  “确实如此!”

  老好人张敬修再次站出来说道:“如此看来李大人推测很可能是真的!”

  “确实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一会,又再次返回的张国梁说道。

  “张副将,你为何如此肯定?”周天诧异的看向张国梁,“什么理由?”

  “理由在这!”张敬修拿过一份资料,递给周天说道:“李大人说的时间!”

  “我们先前各自为战,确实忽略了时间顺序,卑职刚刚又核查了一遍!”

  “时间确实如李大人所言!”

  “这…”

  经张国梁一提醒,周天稍微一看资料就明白了,明白之后顿时懊恼不已。

  接着劳崇光也是一样,并且抱怨道:“李大人,你要是不去桂南多好…”

  “你看这事办的,错失良机,坐看贼人做大,咱们都难辞其咎啊!”

  李世安无语了,心想要不是你俩互掐,我哪里会想到跑去桂南?

  再说了,你俩才是主官!

  就算上面追责,你俩才是主要责任人吧?我的团练兵可没有丢城池。

  当然,他也仅仅是想一想,他可不敢说这些话,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

  不仅不能说,还得低声下气的解释,“大人教训的是,可是下官也没想到事情这么凑巧,我也是去追查私盐团伙…”

  “私盐泛滥,盐税锐减也是影响朝廷大计,也是影响我们地方军费…”

  李世安也不是愣头青,把幕僚黄绍恒准备的说辞,一股脑就是倒腾。

  劳崇光目瞪口呆。

  周天则是赶紧制止,“李大人,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这个突然崛起的升平天国…”

  “咱们这里知兵事的也就你和三位将军,你的李家团练又是最强…”

  “你说说看,如何是好?”

  劳崇光也是点头附和。

  “当务之急应该马上上报朝廷!”李世安并不想给鞑子当主要打手。

  “这个倒是不用李大人提醒!”周天没好气的说道:“本抚已经上报了朝廷。”

  “不仅如此,本抚还向三个总兵官,以及邕州的穆提督发去了求援信。”

  “但是这个都需要时间,咱们自己这些人,至少也需要应对十天以上!”

  有一点周天没说,李世安都已经赶回来了,他们这些人还没有回信,明显就是不想出兵,他们只顾着一亩三分地。

  尤其是柳庆镇总兵,他的距离最近,如果愿意,早就带兵过来了。

  至少也已经回信才对。

  大庆朝廷数十万绿营兵,几十万八旗兵,团练也有数十万之多,

  之所以让太平军横行,

  除了战斗力低下,各地兵马各自为战也是一个原因,各人自扫门前雪!

  团练则是被朝廷限制颇多。

  无召不能离开本地,无召不能跨区域作战,另外也是军费财政问题。

  就说周天这个巡抚,名义上他可是能节制全省兵马的,可是实际很困难。

  别说上头还有一个总督。

  就是百越提督也是听调不听宣。毕竟,严格来讲,他还比提督低一级

  现在南方大乱,各镇总兵只负责自己区域其实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出兵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好处,一旦兵力有损,自己驻地又出事怎么办?

  如果总兵把绿营兵带出去了,自己驻地也发生叛乱怎么办?

  朝廷可不管你有什么理由,自己的驻地城池被攻破,不死也要被撤职。

  另外最主要的是军费!

  现在打仗可是需要开拔费的!

  没有军费,

  仅仅靠军令也是没用的!

  所以,周天的求援信,以及下令调兵文件,得到的回复都是要钱!

  还不少,不是五万就是十万的。

  不管他要钱的只有团练,都是地方乡绅捐献,极少数可以用地方财政。

  比如,湘军。

  湘军之所以强大,除了曾藩有能力,下面也是人才云集,

  但同样少不了一个重要人物:潇湘巡抚,他对潇湘省控制力极强。

  采取抽厘金,等办法筹集大量的资金,用这些资金支持团练,

  不仅支持团练维护省内治安,还支持团练出省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