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青州砥定展雄图,暗流汹涌布奇兵-《玄幻三国:曹贼竟是我自己》

  颍川城内,一派政通人和的繁荣景象,与北方隐约传来的战鼓轰鸣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面下,镇东将军府的决策核心,正紧锣密鼓地布局着下一步的棋局。

  书房内,荀衍看着青州魏延、陈到联名发来的最新战报,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战报上清晰地写着:青州境内最后一支成建制的黄巾军——管亥残部,已于三日前在北海国境内被彻底击溃,渠帅管亥被魏延阵斩!

  至此,青州全境黄巾势力基本肃清,魏延、陈到所部正在全力清剿零星匪患,安抚地方。

  “好!文长(魏延)和叔至(陈到)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荀衍将战报递给一旁的荀彧、郭嘉等人传阅,

  “青州这块硬骨头,总算是啃下来了!”

  荀彧仔细看完,抚须赞道:

  “魏将军勇猛精进,陈将军沉稳善守,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李通将军率领的两千白龙骑在关键时刻切入战场,彻底粉碎了黄巾军的反击意志。此战,我军在青州彻底站稳了脚跟。”

  郭嘉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眼中却闪烁着精光:

  “青州一下,我军便与曹操的兖州东部彻底接壤,北可呼应河内徐晃,威慑袁绍;西可直逼兖州腹地,压制曹操。此地,进可攻,退可守,战略意义非凡。”

  “奉孝所言极是。”

  贾诩低沉地补充,

  “不过,曹操绝非坐以待毙之辈。据密报,曹操已多次密会程昱、戏志才等人,同时其麾下大将夏侯惇、曹仁所部调动频繁,似有向东部边境增兵的迹象。”

  “此外……兖州与豫州交界处,最近似乎多了一些陌生的游商和修士,行为鬼祟。”

  荀衍目光一凝:

  “看来曹孟德是坐不住了。他既怕我们北上与袁绍争锋,更怕我们西进图他兖州。文和,那些‘游商’和‘修士’,给我盯紧了,必要时,可动用‘夜枭’的力量,抓几个舌头回来。”

  “诩,明白。”贾诩躬身领命。

  “主公,”

  荀攸出列,沉稳分析,

  “青州新定,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派遣得力干员,治理地方,安抚流民,将其真正转化为我方的粮仓与兵源。同时,需派遣大将镇守,以防曹操或袁绍狗急跳墙。”

  荀衍点头,对此早有成算:

  “长文(陈群),青州别驾的人选,你可有推荐?需得精通律法民政,能迅速稳定局面者。”

  陈群略一思索,道:

  “回主公,枣祗枣子恭,精通农事,善于屯田安民,此前在豫州典农都尉任上政绩卓着,可升任青州别驾,总领青州政务,恢复生产。”

  “另,可调赵昱赵文珪为青州治中从事,其人性情刚正,善于治理地方,可辅助枣祗。”

  “准!”荀衍当即拍板,“即日发文,任命枣祗为青州别驾,赵昱为治中从事,全力经营青州。”

  “至于镇守大将……”

  荀衍目光扫过麾下诸将,

  “魏延、陈到清剿黄巾有功,擢升魏延为荡寇将军,陈到为扬武将军,仍留驻青州,魏延为主,陈到为辅,共同负责青州防务,编练新军!李通及其麾下白龙骑,暂归魏延节制。”

  这个安排,既肯定了魏、陈二人的功劳,又以魏延这柄锋利的“尖刀”为主,陈到这块坚实的“盾牌”为辅,相得益彰。

  同时将李通的白龙骑留在青州,大大增强了机动作战能力。

  “主公英明!”众臣齐声应道。

  安排完青州事宜,荀衍话锋一转,看向郭嘉和贾诩:

  “奉孝,文和,对于曹操可能的动作,以及北方的袁绍,你们有何看法?”

  郭嘉放下酒葫芦,坐直了身体,脸上那惫懒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智珠在握的自信:

  “主公,曹操此刻,外惧袁绍兵威,内忧主公兵锋,可谓进退维谷。他增兵边境,更多是虚张声势,以防备为主。其真正意图,恐怕是……祸水东引。”

  “哦?如何引法?”荀衍饶有兴趣地问。

  “若嘉所料不差,曹操下一步,必会遣使前往河北,向袁绍陈说利害,极力渲染我方威胁,甚至可能做出某种让步,怂恿袁绍将主要兵锋对准我们。”

  郭嘉眼中闪烁着洞悉人心的光芒,

  “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他好坐收渔利。”

  贾诩接口,声音低沉:

  “文若先生大规模吸纳流民,其中难保没有曹操或袁绍的细作。边境那些鬼祟之人,或许便是前哨。”

  “诩建议,可命‘夜枭’配合各地官府,暗中筛查流民,顺藤摸瓜,揪出这些暗桩,必要时……可予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

  荀衍赞许地点点头:

  “就依文和之言。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至于曹操想驱虎吞狼……那我们就给他加点料!奉孝,以我的名义,修书一封给袁绍。”

  “主公欲在信中言明何事?”郭嘉问道。

  “不必言明太多,”

  荀衍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只需‘诚挚’地恭贺他界桥大胜,平定北疆,顺便……‘不经意’地提一下,曹操使者程昱在颍川期间,似乎对河北邙山剑派的传承颇感兴趣,多方打探。再‘惋惜’一下颜良将军伤势,问候他何时能重返沙场即可。”

  郭嘉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大笑:

  “妙!妙极!此信一去,袁绍必对曹操心生疑虑!纵使他仍想南下,也必先稳住后方,防备曹操!主公此计,乃阳谋也!”

  荀攸也露出钦佩之色:

  “主公深谋远虑。如此,既可离间袁、曹,又能为我方争取更多时间消化青州,稳固内部。”

  “不仅如此,”

  荀衍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手指点在青州与兖州、冀州交界处,

  “青州已定,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局限于防守。文若,加大对青州的资源倾斜,尤其是军械、符文箭矢的供应。”

  “公达(荀攸),你精通军略,与奉孝、文和一起,着手制定一份……未来北上或西进的战略预案,我要知道,一旦时机成熟,我们该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诺!”

  荀攸、郭嘉、贾诩齐声应命,眼中都燃起了兴奋的光芒。

  主公这是要开始主动规划未来的扩张了!

  “另外,”荀衍想起一事,“子龙那边有消息了吗?他们到何处了?”

  荀彧回道:“刚接到密报,赵将军已护送夏侯兰、公孙续、公孙宝月等人安全进入司隶境内,不日即可抵达颍川。”

  “好!”荀衍心情愈发舒畅,“待他们回来,我要亲自见见这位身负‘玄冰灵体’的公孙小姐,以及子龙的这位同门师弟。”

  他仿佛已经看到,新的血液注入,将会给他的势力带来怎样的变化。

  然而,就在荀衍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时,一名“夜枭”密探匆匆入内,在贾诩耳边低语几句。

  贾诩脸色微变,快步走到荀衍身边,低声道:

  “主公,刚得到兖州内部绝密消息,曹操……已秘密派遣使者,前往徐州!”

  “徐州?”

  荀衍眉头一皱,

  “臧霸镇守的徐州?曹操想干什么?联络臧霸?还是……下邳的陈珪、陈登父子?”

  贾诩摇头:“使者行踪极其隐秘,目的尚未查明。但在这个敏感时刻,曹操向徐州派使,绝非好意。”

  荀衍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盯着沙盘上徐州的位置,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看来,曹孟德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也更大胆……他想在背后,再插一把刀子吗?”

  局势,似乎比他预想的更加复杂。

  曹操的这一手暗棋,究竟意欲何为?

  “文和,动用一切力量,务必查清曹操使者的真实目的!我要知道,他到底想在下邳,或者说在徐州,玩什么把戏!”

  “诺!”贾诩领命,身影迅速消失在阴影之中。

  书房内,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刚刚因平定青州而带来的轻松,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数冲淡。

  荀衍深吸一口气,眼中却没有任何慌乱,反而燃烧起更旺盛的斗志。

  “也好……就让这乱世,来得更猛烈些吧!我倒要看看,是你曹孟德的计谋深,还是我荀文渊的剑锋利!”

  新的风暴,已在暗中酝酿。而执棋者们的较量,从明面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