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七年十月十六·汴梁皇宫御花园暖阁
晨光刚漫过暖阁的雕花窗,耶律延寿女就捧着那本“和平册子”坐在窗边发呆。胸前的麦穗玉佩被阳光照得透亮,她指尖反复摩挲着册子上那个小小的“妻”字,脸颊还带着昨夜未散的红晕——柴宗训说要娶她的话,像颗饱满的麦种,在心里生了根,连做梦都能梦见两人在稻田里种“和平麦”。
“延寿女姐姐!”清脆的童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柴宗训提着食盒跑进来,棉袍下摆沾着草叶,“你看,御膳房刚烤的麦饼,还热乎着呢!”
他把食盒放在案上,里面除了麦饼,还有碟桃花糕,粉嫩嫩的透着甜香。耶律延寿女拿起麦饼咬了一口,外酥里软的麦香混着芝麻的醇厚,比昨日劝农苑的更合口味。
柴宗训坐在她对面,托着腮看她吃,眼睛亮晶晶的:“好吃吗?我特意让师傅多放了些新麦粉。对了,老农说我们的‘和平麦’可以试种了,等过几日霜降过了,就选块地育苗!”
耶律延寿女点点头,却没像往常那样追问育苗的细节。她放下麦饼,手指绞着裙摆,犹豫了半天,还是抬眼看向他,声音细得像麦芒:“柴宗训,我问你个事。”
“你说!”柴宗训立刻坐直了身子。
“后周……不是有很多美女吗?”她的脸颊泛起红潮,避开他的目光,盯着案上的桃花糕,“宫里的姐姐们都穿得漂漂亮亮的,还会弹琴画画,你为什么……为什么要选我啊?”
这话问出口,暖阁里瞬间安静下来。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窗棂,沙沙声衬得气氛愈发微妙。柴宗训愣了愣,似乎没料到她会问这个,耳朵尖先红了,挠了挠头才开口:“她们……她们不会和我数麦穗啊。”
耶律延寿女抬头看他,见他一脸认真,不像是开玩笑,忍不住追问:“就因为这个?”
“当然不是!”柴宗训急忙摆手,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了些,却更显郑重,“你记得我们第一次在汴梁城外见吗?你把辽地的野果塞给我,说比后周的梅子酸,却更解腻。那时候我就觉得,你和宫里那些只会说‘陛下圣明’的姐姐不一样。”
他伸手拿起册子,翻开第一页——上面画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人,一个举着草筐,一个捧着陶罐,旁边写着“一起种稻子”。“后来你给我送辽地的稻种,陪我在麦田里数麦穗,甚至敢跟你父汗争盟约的事……这些,宫里的姐姐们都不会做。”
耶律延寿女的心跳慢了半拍,指尖轻轻碰了碰画册上的小人:“可……可我是辽人啊。我父汗以前还和后周打仗,万一以后有人说你娶了敌国的公主,对你不好怎么办?”
柴宗训皱起眉,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谁说你是敌国公主?我母后说了,能一起种稻子、守麦田的,都是一家人。再说,”他抓起她的手,按在册子上的盟约印记上,“你看,这上面有辽王的诚意,有后周的心意,还有我们的约定,比那些闲言碎语管用多了。”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格外认真,像是在说一件比种稻子更重要的事:“而且,我要的不是只会弹琴画画的妻子,是能和我一起守着麦田、护着和平的人。上次晋州打仗,你写信说‘稻穗比刀枪金贵’,那时候我就想,只有你懂我心里想的是什么。”
耶律延寿女看着他清澈的眼睛,里面映着自己的影子,忽然想起昨夜符太后找她说话时的场景。太后坐在暖炉旁,握着她的手说:“训儿这孩子,从小在军营和农田里长大,不
        晨光刚漫过暖阁的雕花窗,耶律延寿女就捧着那本“和平册子”坐在窗边发呆。胸前的麦穗玉佩被阳光照得透亮,她指尖反复摩挲着册子上那个小小的“妻”字,脸颊还带着昨夜未散的红晕——柴宗训说要娶她的话,像颗饱满的麦种,在心里生了根,连做梦都能梦见两人在稻田里种“和平麦”。
“延寿女姐姐!”清脆的童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柴宗训提着食盒跑进来,棉袍下摆沾着草叶,“你看,御膳房刚烤的麦饼,还热乎着呢!”
他把食盒放在案上,里面除了麦饼,还有碟桃花糕,粉嫩嫩的透着甜香。耶律延寿女拿起麦饼咬了一口,外酥里软的麦香混着芝麻的醇厚,比昨日劝农苑的更合口味。
柴宗训坐在她对面,托着腮看她吃,眼睛亮晶晶的:“好吃吗?我特意让师傅多放了些新麦粉。对了,老农说我们的‘和平麦’可以试种了,等过几日霜降过了,就选块地育苗!”
耶律延寿女点点头,却没像往常那样追问育苗的细节。她放下麦饼,手指绞着裙摆,犹豫了半天,还是抬眼看向他,声音细得像麦芒:“柴宗训,我问你个事。”
“你说!”柴宗训立刻坐直了身子。
“后周……不是有很多美女吗?”她的脸颊泛起红潮,避开他的目光,盯着案上的桃花糕,“宫里的姐姐们都穿得漂漂亮亮的,还会弹琴画画,你为什么……为什么要选我啊?”
这话问出口,暖阁里瞬间安静下来。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窗棂,沙沙声衬得气氛愈发微妙。柴宗训愣了愣,似乎没料到她会问这个,耳朵尖先红了,挠了挠头才开口:“她们……她们不会和我数麦穗啊。”
耶律延寿女抬头看他,见他一脸认真,不像是开玩笑,忍不住追问:“就因为这个?”
“当然不是!”柴宗训急忙摆手,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了些,却更显郑重,“你记得我们第一次在汴梁城外见吗?你把辽地的野果塞给我,说比后周的梅子酸,却更解腻。那时候我就觉得,你和宫里那些只会说‘陛下圣明’的姐姐不一样。”
他伸手拿起册子,翻开第一页——上面画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人,一个举着草筐,一个捧着陶罐,旁边写着“一起种稻子”。“后来你给我送辽地的稻种,陪我在麦田里数麦穗,甚至敢跟你父汗争盟约的事……这些,宫里的姐姐们都不会做。”
耶律延寿女的心跳慢了半拍,指尖轻轻碰了碰画册上的小人:“可……可我是辽人啊。我父汗以前还和后周打仗,万一以后有人说你娶了敌国的公主,对你不好怎么办?”
柴宗训皱起眉,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谁说你是敌国公主?我母后说了,能一起种稻子、守麦田的,都是一家人。再说,”他抓起她的手,按在册子上的盟约印记上,“你看,这上面有辽王的诚意,有后周的心意,还有我们的约定,比那些闲言碎语管用多了。”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格外认真,像是在说一件比种稻子更重要的事:“而且,我要的不是只会弹琴画画的妻子,是能和我一起守着麦田、护着和平的人。上次晋州打仗,你写信说‘稻穗比刀枪金贵’,那时候我就想,只有你懂我心里想的是什么。”
耶律延寿女看着他清澈的眼睛,里面映着自己的影子,忽然想起昨夜符太后找她说话时的场景。太后坐在暖炉旁,握着她的手说:“训儿这孩子,从小在军营和农田里长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