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道三千,已然圆满!-《洪荒:笔下遮天,人族无敌》

  顷刻间,整个部落都知晓了。

  随即,上至年迈老者,下至初生婴孩,全都聚集在姜邬面前,纷纷准备跪拜行礼。

  “不必多礼……族中生活可还顺心?”姜邬温和问道。

  “人皇!多亏您的庇护,我们才能安居乐业,外出 再不必惧怕妖族。”部落唯一的地仙,名为‘阳’的首领,语气中满是感激与自豪。

  “方才见你与孩童们聚在一处,可是有何趣事?”姜邬随意问道。

  人皇的身份并非他的枷锁,而是联结万民的桥梁。

  阳恭敬答道:“回禀人皇,那些孩子是部落新生的幼童,从小便听着您的传说长大。”

  “他们脑海中虽已开启大道图书馆,但因时机不巧,其中空无一物。”

  “故而恳求我,想一窥那神秘的书海世界。”

  “然而,书中万物皆由大道印记构筑,我等可从图书馆中领悟,却无法将其描绘而出。”

  “我竭力以言语解释书中真意,奈何人皇所创之书玄妙非凡,非我等庸才可轻易阐明的。”

  “原来如此……”姜邬若有所思。

  自他写下第一本书,至《仙墓》问世,皆以道之印记铭刻书中。

  世人可从中参悟真谛。

  但若无法感知印记,便难以理解其中奥妙,即便口口相传,听者也难以共鸣。

  “然而,若无道之印记,即便有方法记载书中内容,依旧无法领悟那超脱证道之路。”姜邬暗自思忖,此事颇为复杂。

  他随即问道:“阳,若有一种方法能将书中内容清晰呈现,不留遗漏,是否对部落有所助益?”

  阳迟疑片刻,脸上浮现出困惑的神情:“人皇陛下,我们只是想让年幼的孩子们感受书中蕴含的玄妙。这些孩子从小听闻您的传说,内心充满向往......”

  姜邬没有继续聆听对方的话语,思绪早已飘向远方。一个全新的构想在他心中成形——创造文字,让新生代能够通过文字接触先贤的故事。这并非是为了领悟高深的道法,而是为了让文明的薪火得以延续。

  “好生教导这些孩子...他们承载着人族未来的希望...”姜邬语气温和地嘱咐道,随即与后土离开了部落。

  荒野上,姜邬开始了他的创举。他立志要为人族缔造文字,让文明得以代代相传。每一个文字都需要承载天地法则,蕴含深意。作为人道之主,这个重任自然落在他肩上。

  突然间,人道长河泛起波澜,一个金光闪闪的"人"字镌刻其上。"人"字象征着起源,代表着人族的根本。紧接着,更多文字相继涌现:

  燃烧的"火"字点亮苍穹,轻灵的"风"字拂过大地,厚重的"土"字稳固四方......

  每个新生的文字都引发天地异象。姜邬完全沉浸在创造之中,不知不觉间已完成了上百个文字的创造。后土守护在侧,感受到周遭天地都随着姜邬的意志而改变,仿佛整个洪荒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造字之艰

  随着时间的推移,姜邬愈发感到创造文字的艰难。

  有时,一个含义复杂的字,竟需耗费他三年光阴!

  转眼百年,姜邬已创出两千九百九十七字。

  “天!!”

  “地!!!”

  “天”与“地”二字尤为艰难,即便他以人道规则刻画,仍觉力不从心。

  果然,造字并非易事。

  每一个字都承载浩大因果,牵涉洪荒天地的根本法则。要将这些法则具现,烙印世间,谈何容易?

  “人”为始,“天”与“地”相继成形。

  至此,两千九百九十九字现世!

  皆为人道本源之字,最基础,最纯粹。

  譬如“吾”,可衍生“俺”、“咱”、“我”等字,但三千字中,仅有一“吾”为根。

  “结束了吗?”后土望着渐渐消散的天地异象,枯守百年,心无倦意,唯有担忧。这般异象,几乎可比昔日姜邬面对天罚时引发的盘古开天之景。

  “大道三千,尚缺一字!”

  “未得圆满,何以成文?”

  姜邬细数已创之字,发觉仍缺至关重要的一字。

  “天”、“地”、“人”皆现,洪荒之中,还有何字能与之比肩?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姜邬口中诵念《千字文》,字字如活物跃动。

  然而,一股无形阻力阻拦着他,使他难以创出那最后一字——

  道!

  “何为道?”

  天地间,一声恢弘道音回荡,如黄钟大吕,震彻心扉。

  姜邬神色平静,答道:“无道即为道,不合道即为无道。道可道,非常道;道罚天,天罚人,人罚心,心罚万物。”

  “何为道?”

  道音再起,不仅是姜邬,连后土亦听得真切。此非言语,而是天地之问,是洪荒法则的叩询。

  后土心中虽有感悟,却知此问非比寻常。她从异象中窥见本质——若能迈出这最后一步,必得无上功德!

  而姜邬,魂游天地,直面乾坤拷问,淡然再答: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不改,周行不殆,可为天下母,是谓道。”

  "人道缥缈,天道浩瀚。鬼道欢愉,当阻人生路。仙道珍视生命,鬼道崇尚消亡。仙道恒常为吉,鬼道向来主凶。至高清灵之美,悲歌响彻苍穹。唯愿天道圆满,不使人道枯竭……诸天恢弘浩荡,吾道日益昌盛。"

  "何谓道?"

  "混沌开辟天地,阴极化阳,阳极化阴,此乃大道。"

  "何谓道?"

  这是天地之间的叩问!

  姜邬穷尽自身所知,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一宏大的问题,但它太过深邃,即便道祖在紫霄宫中讲道三万年,也未必能彻底阐明。

  "道"之一字,玄奥晦涩!

  难道,该放弃这个字?

  绝不!

  "道"蕴含超脱与证道的真谛,是四部典籍的终极追求。若失了这一根本,即便写成,也不过是空洞无物。

  世间众生皆在求道、修道。

  最终,姜邬凝视天地万物,又自人道长河归来,一拳破碎天地的道音,高声道:"道由吾所创!何须天地质问?!"

  "吾身所在,即是大道!!!"

  轰然巨响,天地为之震颤!

  姜邬狂傲至不将天道放在眼中,洪荒万灵所求之道,在他口中竟为自创!

  渐渐地,人道长河中浮现一个"道"字,高悬于最核心之位。

  道之所存,即是一切,是唯一,是永恒!

  "道"的痕迹浸染整个人道长河,其余两千九百九十九字亦随之辉耀。

  大道三千,已然圆满!

  洪荒天地间,雷云翻涌。

  "那是……九霄雷劫!圣人之下的至强雷劫!"后土心中一紧,为姜邬担忧。她欲冲天而起,替他挡下雷劫,却忘了自己离开六道轮回后虽具圣人功德,修为仍止步准圣。

  那翻腾的神雷虽不及天罚凶厉,却仍非寻常准圣可抗,稍有不慎便会形神俱灭。

  "散!"姜邬横空而上,气血沸腾如熔金,宝体绽放璀璨光华,似可吞纳天地。

  他一拳轰出,裹挟浩瀚人道法则,秩序神链难阻其锋芒,拳势足以破灭万物!

  仅此一击,雷劫尽散!

  随之而来的是无尽洪荒功德,如雨倾落。

  一个个汉字承载功德之力,熠熠生辉。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皇创字,始制衣裳。禅让贤能,虞舜陶唐……道!"

  "文字——立!!!"

  姜邬双目如金阳迸射,却将全部造字功德注入人道,助其圆满。

  若以此功德突破,他甚至可直抵准圣之境!

  但姜邬不屑——不成圣,大罗与准圣皆是蝼蚁。

  他要登临绝巅!功德成圣?那不过是圣人中最弱的路!

  "文字已成,人道补全。百万大帝,三千神魔!"

  "人族发展已遇瓶颈,欲再进一步,需另辟蹊径!"

  造字刹那,姜邬已窥见人族未来。因此,他不再以全族气运为基,而是选择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重生归来,姜邬决定先完善人道根基,创造百万帝尊与三千先天魔神。

  "是时候发布第五部旷世巨作了。"

  人族纪元八千五百三十六年秋。

  姜邬与后土结束漫长的游历回到首阳山。相伴数百载,这位祖巫已褪去神性,初尝人间情爱。见姜邬要为人族谋划前程,她也不再多留。

  轮回初立,地府空缺的职位堆积如山,接引洪荒亡魂的工程更是横跨数十万年的大计。

  "夫君保重。"

  临行前,后土反复叮嘱。目送她踏碎虚空前往幽冥,姜邬盘坐在鸿蒙悟道树下,气息渐与天地相合。

  "八千载春秋,人族太乙金仙数十,仙人过亿。但大罗之境..."

  他眉头微皱。大罗者,洪荒顶尖战力。圣人之下皆蝼蚁,大罗之下尽尘埃。

  燧人氏执掌万火只差临门一脚,石荒的仙台秘境已至八重天巅峰。可这最后一步,却困住两位人杰千年之久。

  游历归来,姜邬看得更透彻。人族不缺天赋,缺的是突破的契机。就像书中未写明的注释,有些境界并非苦修可达。

  十二祖巫曾坦言:当年巫妖量劫时,大巫诞生即为大罗。但此后数十万年难有寸进。相较之下,人族数千年培育数十太乙,已是惊世骇俗。

  "可这远远不够!"

  悟道树叶沙沙作响。若无大罗坐镇,何以应对量劫?何以争夺天地主角?

  审视大道图书馆的四部典籍:《异火乾坤》奠定根基却存在缺陷,《仙途》《圣墟》《神墓》虽有补全,但大罗之路仍缺关键钥匙。

  "需要第五部直指大罗的证道天书!"

  望着奔涌的人道长河,姜邬想起鸿钧合道之法。就像女娲造人成圣,此刻他也要谱写专属人族的成圣篇章。

  在另一尊圣人手中,这份机缘或许永远无法开启,其他人也难以触及这般造化。

  以人族为例,就如那异火斗界。

  燧人氏虽在领悟异火的路上走得最远,但凭借《焚决》踏入金仙之境的亦不在少数,他并非独占鳌头。

  在人道洪流中,燧人氏并非唯一能吞噬万火而超脱的存在,其他修者同样可能登临绝巅,只不过他先行一步罢了。

  “因此,我的目标是以新作培育出一尊可比肩大罗,乃至超脱证道的存在!”

  “若要实现,便需打破过往的创作桎梏。”

  “这一次,不仅要让主角之路清晰可循,更需将其道途彻底参透!若连我都无法明悟,又如何指引众生超脱?”

  心念渐明,姜邬踏入定境,着手筹备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