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封神一事,几家欢喜几家愁-《洪荒:笔下遮天,人族无敌》

  "轮回笔已执掌在手,若再持封神卷,量劫岂非尽由人皇决断?"元始天尊恭声谏言。接引准提亦连声附和。

  后土凤目含威:"紫霄宫议定之事,诸圣欲反悔?"姜邬从容不迫:"我族既为天地主角,诞封神者自是天道所钟。"

  鸿钧最终定论:"然量劫因果皆系人族,人皇当谨记——逆天改命者,必遭洪荒雷殛。"这既是提醒,亦是警告。

  姜邬心知肚明,真正的超脱不在于避开量劫,而在于为人族开辟更多选择。他 仙树下,淡然应答:"多谢道祖提点。"

  在这天地大变之际,封神之劫于他而言,既是天道轮回的因果清算,更是人族与万族恩怨的了断。

  "善哉!"鸿钧微微颔首。

  只见他广袖轻拂,一卷古朴的天书卷轴徐徐展开。

  随着一声清响,封神榜与打神鞭已然落在姜尚面前。

  姜尚茫然地望着眼前的天书圣器,不知所措地望向师尊姜邬。

  姜邬温言解释道:"此乃定天地因果的封神榜与打神鞭,今日交予你执掌。"

  "谨遵师命!"姜尚恭敬应下。

  他深知今日所有皆是师尊所赐,自当谨遵教诲。

  鸿钧见封神大业已启,便不欲再作停留,身影渐渐消散于天地间,唯留一首道偈回荡:

  "一去昆仑地,倏忽二三秋。往昔荣华事,直谏 楼。"

  "今入红尘道,垂钓渭水头。何时逢 ,拨云见青天!"

  "待一元会后,方见洪荒清平!"

  诸圣闻之,皆相顾默然。

  自此刻起,量劫已启,天地将变!

  众圣各怀心思,纷纷离了首阳山。

  转眼间,偌大天地间唯余人族与后土。

  而这番变故,已在各教掀起轩然 。

  昆仑玉虚宫内,十二金仙方才见元始匆匆离去,此刻见他归来,广成子忙上前询问:"师尊,究竟发生何事?竟引得诸圣齐出?"

  元始面沉如水。

  原本唾手可得的封神机缘,竟被姜邬捷足先登。

  他望着座下十二位得意 ,皆是根基深厚、道行精湛之辈。

  其中数人更已触及准圣门槛。

  这样的英才,怎能让他们应劫上榜?

  元始想起鸿钧所言"量劫起于人族",心中已有计较。

  "太乙!"

  他取出一枚灵光流转的宝珠。

  "此珠半仙半魔,乃先天灵物。你携此物寻一凡人种下因果,待其成长后收为 ,令其代我阐教应劫。"

  太乙恭敬接过灵珠,不敢有丝毫怠慢。

  " 领命!"

  "自今日起,若无收徒传道之需,尔等不得擅自离宫。"

  众 齐声应诺,目送元始闭关而去。

  太乙真人与几位同门交换眼神,各自盘算着心事。

  阐教十二金仙虽积攒了不少功德,但杀劫难逃,若真陨落登上封神榜,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除太乙奉玉虚宫之命外出,其余金仙皆不敢懈怠,纷纷寻找化解杀劫的契机。

  反观摩下截教情形。

  与元始天尊的精心谋划不同,通天教主只对门下万仙留下一句告诫:

  “擅自离岛者,入劫殒命、上榜为神或沦为鬼差,皆是自取 。”

  不是通天不愿约束,实在是教众繁杂,难以悉数管教。

  人多势众本是优势,却也成了隐患,根本无从管控。

  更令通天耿耿于怀的是——

  昔日人皇邀他前往首阳山一叙,究竟意欲何为?

  莫非与这封神之事有关?

  封神一事,几家欢喜几家愁。

  通天教主虽严禁门人擅离金鳌岛,内心却难掩忧虑。

  截教首当其冲,成为量劫的主要目标。

  即便号称“万仙来朝”,通天也清楚,若量劫席卷截教,这洪荒第一大教终将土崩瓦解,归于虚无。

  他绝不愿目睹这般结局。既是自家 ,纵使出身旁门左道又如何?

  既入截教,他便要为众人争得一线生机。

  当年人族势微,他尚能挺身而出,为姜邬独挡四大圣人。

  何况如今是自己门下 ?

  此刻封神已启,因果量劫蔓延。

  一袭紫红道袍的通天,反复琢磨着姜邬昔日的邀请。

  邀他前往首阳山,当真只是品茗论道这般简单?

  “罢了!”通天百思不得其解,身为圣人竟也有参不透的玄机。

  索性不再纠结。

  “便去寻人皇一叙,听其见解亦无不可。”

  心意已决,通天点了几名亲传 随行,直往人族祖地首阳山而去。

  转瞬之间,众人已至首阳山巅。

  鸿蒙悟道仙树巍然矗立,道韵流转,云雾缭绕,宛如世外仙境。

  “此地气象,竟更胜金鳌岛三分。”申公豹因被元始逐出师门,新投截教,凭借玲珑手段颇受器重。

  此刻目睹人族祖地奇景,不禁慨叹。

  通天扫了他一眼,沉声道:“人皇行事莫测,抵达后谨言慎行!”

  随行的申公豹、多宝道人及长耳定光仙齐齐应诺。

  暮色苍茫,星辉洒落首阳山。

  山下人族正勤修不辍,参悟典籍玄奥。

  虽未能领悟《吞噬星辰》,其余四部经典仍令他们获益匪浅。

  正当通天与三位 驻足山巅时——

  姜邬嘱咐完姜尚,忽有所感,抬首望天,朗声笑道:

  “故友远来,通天道友,别来无恙!”

  话音未落,通天显化圣威,携 降于山巅,与姜邬相对而立。

  姜邬目光扫过通天身后的三位截教 ,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这位上清圣人究竟是浑然不觉,还是有意为之?

  带来的三位门人,竟都是日后叛教之徒?

  不过姜邬终究是历经洪荒大劫的存在,心志坚如磐石,转瞬便恢复如常,含笑抬手道:"通天道友,请。"

  通天拂袖落座于盘曲的悟道仙树根上,与姜邬相对而坐。

  "后土道友未至?"

  "六道轮回事务繁杂,娘娘需坐镇地府。"

  听闻此言,通天眉宇间阴云更重,昔日洒脱风姿荡然无存。

  "轮回有序,生死簿自会厘清万物..."圣人的叹息声里带着化不开的郁结。

  "人皇可知,此番封神大劫虽由人族而起,终究要应在截阐两教身上。"

  见通天神情萎靡,姜邬捻起一片青叶:"既已现封神榜,又定应劫之人。入劫与否,从来只论实力,不问因果。"

  "可那些终归是我截教 啊!"通天指尖划过茶盏边缘,"论及功德修为,确实不及玉虚十二仙...师尊当年教诲吾等教化众生,如今却要亲手送他们入劫..."

  侍立一旁的多宝等人闻言,俱是眼圈发红,暗赞师尊仁厚——虽不改他们日后叛教之实。

  姜邬瞥过三人神色,话锋忽转:"道友当年为争一线生机独战四圣时,可曾犹豫?如今何必踌躇?"斟茶间又添一句:"纵使女娲、太清作壁上观,元始与西方二圣联手,道友如何应对?更遑论昔日与四圣结下的因果..."

  通天身形微震,最终颓然点头:"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为那一线生机,吾无悔。"

  "吾虽仅大罗之境,倒还有些圣人手段。"姜邬推过茶盏,"助道友将截教气运损伤降至最低,也算偿还昔日因果。"

  "人皇高义!"通天郑重接过茶汤。氤氲水雾中,鸿蒙悟道茶叶舒展如道韵流转,连圣人都觉灵台清明。难怪当年准提接引宁舍地道机缘也要争此仙树......

  茶尽盏空,通天忽然抬头:"道友以为,那封神榜日后当作何解?"

  第145节

  姜邬指尖轻叩石案:"天书封神,定周天星斗,掌天庭气运。"

  "与后土的生死簿,倒是大道同途。"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然而封神榜中的玄机,终究取决于执掌之人。若截教 不幸身陨上榜,吾必尽力保全其在天庭的气运。"

  "谢过人皇!"通天心中稍安,随即表态:"若门下 堕入地府为鬼差,还请人皇依法处置,此乃他们自作自受。"

  "善!"姜邬举杯相邀,二人相谈甚欢。

  茶过三巡,通天目光落在姜邬身后的天命封神之人——姜尚身上。这位得道祖赐下封神榜与打神鞭,执掌杏黄旗的 ,已领悟两千余条宇宙法则,待三千法则尽数参透,便可超脱证道。

  "天命者拜入人皇门下,远胜随我师兄修行。"通天感慨万千,忆及紫霄宫听道时三清的手足之情,如今却将反目,不由心绪纷乱。

  姜邬见状朗笑道:"通天道友,虽吾徒执掌封神略改定数,然洪荒大势不改,道友还需早作准备。"说话间,目光在通天身后几位 身上流转。

  其中深意,通天未能尽解,只郑重道:"贫道已令截教 不得擅离金鳌岛,有劳人皇费心..."

  姜邬望向斟茶的姜尚,余光掠过申公豹,意味深长道:"洪荒天命非一人独占。天道轮回自有定数,虽吾徒为公认封神之人,然尚有暗棋未现。"

  "愿闻其详!"通天眼中闪过探究之色。

  姜邬举杯轻啜:"若各大道统无人上榜,大劫降临时便看各自造化。"

  "正是此理!"通天袍袖微动。

  "阐教既与截教相争,其他道统又觊觎截教万仙来朝之势,矛头所指已然明朗。"姜邬点破天机却未言明,只为保全封神因果,补足天地人三道。

  出乎意料的是,姜邬非但没有阻拦封神的打算,反而希望推动封神之事的圆满。

  听完这番话,通天若有所思。

  经姜邬这番点拨,他心中对封神一事积压的郁结,竟稍稍化解了些许。

  “多谢道友指点迷津!今日叨扰已久,就此告辞!愿地府早日圆满,先于天庭一步。”通天挥袖起身,向姜邬郑重道别。

  “后会有期!”姜邬含笑回应。

  “必然再会!”

  话音落下,通天领着三名 离去。

  方才那番对话,让三名 心潮澎湃。

  若能参透人道之主与天道圣人的论道,对他们而言将获益匪浅。

  至于谁能真正领悟,谁又会误入歧途,便看各自造化了。

  申公豹暗自思忖:封神之人,未必非得是天命所归的姜子牙。

  若有人能掌控封神,岂非也能成为新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