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韵味-《影视:肆意人生》

  其实细想,梁皇后与李谅祚之间,可能本就没多少真感情可言。

  当年她是没藏讹庞的儿媳,他是受制于国舅的少年天子,两人的纠缠,从一开始就裹着权力的算计。

  自从李祚谅的母亲没藏太后死后,没藏讹庞继续以国舅的身份摄政,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谅诈为皇后。

  而没藏讹庞自此之后在西夏便飞扬跋扈,与年纪渐渐长大的皇帝谅祚之间展开权力之争,舅甥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这种矛盾,最后便是由当初身为没藏讹庞的儿媳妇梁氏将这个导火索所激化,彻底爆掉。

  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女子,仿佛自落地便踩在云端,无需费尽心机,

  家族的荣光已为她们铺就了锦绣前路,金银珠玉、尊荣体面,皆是与生俱来的馈赠。

  可这世间的棋局从无定数,那些被命运厚待的天之骄女,也未必能笑到终局。

  另有一些女子,她们的起点或许只是尘埃里的草芥,没有煊赫的家世可倚,没有天生的富贵可享。

  但命运的刻薄没能磨平她们的锋芒,反而让她们学会了在暗处蛰伏:

  于无人问津处积蓄力量,在风波诡谲中洞察时机,把每一次微小的可能都攥在手心。

  她们像深谷里的韧草,在石缝中默默扎根,等到风起之时,便会拼尽全身力气向上攀援,

  去争夺那些曾因出身而被剥夺的机会,在命运的棋盘上,为自己搏出一条生路,甚至逆转整个棋局。

  当时的梁氏便存了这个心思,史料并没有记载过梁皇后的父母家庭,

  只有一个因为梁皇后而上位成为国相的弟弟梁乙埋,在史料上留了名,

  因此,梁皇后并不是官宦子弟,更有可能她家里只是商人,或者只是一介普通的平民,

  当初这梁氏能够成为没藏讹庞的儿媳,更可能是因为她那美艳绝伦的长相。

  她当时借着看望小姑子没藏皇后的机会频频入宫,和皇帝李谅祚也见面日多。

  一来二去,就与李谅祚发生了姐弟恋。李谅祚冒着得罪舅舅没藏讹庞的危险,和漂亮的表嫂偷情。

  对梁氏来说,这是一件拿生命做赌注的事情,奸情一旦泄露,皇帝或可无事,但是第一个死的,肯定是她梁氏这个小女子。

  刚开始,对于能够高攀上权倾一时的国舅家,梁氏肯定是觉得十分荣幸,但是随着时间渐渐过去,

  日益开阔的视野渐长的野心,对于丈夫妹妹的长相不及自己,才情不如自己,却能够成为一国之皇后的不忿,

  加之受少年天子宠爱,偷情的惊惧,使得梁氏心中的天平完全倒向李谅祚。

  而对舅舅没藏讹庞长年专权的不满,令得年幼的李祚谅和权臣舅舅之间也无法共处。

  和没藏讹庞的争斗中,李祚谅总是处下风,甚至于亲信被杀,也无可奈何。

  梁氏对二人的矛盾心知肚明,心中也早有对策。史书上记载是:

  奲都五年四月也就是公元1061年的一天,梁氏忽然进宫秘密来告,

  说是两人的私情已被没藏讹庞发现,没藏讹庞和儿子暗中商议,打算杀死李谅祚,另立新君。

  李谅祚随即联络大将漫咩,借在密室中召见的机会,一举将没藏讹庞父子擒杀,随后将没藏家族全族诛灭。

  这一段经历总让人觉得更像是一个借口。

  李谅祚和梁氏竭力想表白他们是被迫动手,是没藏讹庞先起了杀心。

  但是从没藏讹庞的角度来说,实在是没有杀李谅祚的必要。

  他是李谅祚的舅舅和岳丈,凭着双重身份控制朝政,要知道李祚谅跟他的女儿还没有孩子呢,

  若是杀了李谅祚另立新君,他之后哪来这么好的双重身份作借口继续控制朝政呢。

  若是与这个皇帝女婿不合,大可以软禁皇帝,自己则继续以皇帝名义对外发号施令。

  而若起因在于没藏讹庞不忿皇帝跟儿媳私通,那么梁氏肯定是第一个被杀的人。

  那么梁氏又怎么可能知道没藏讹庞的计划,还能够行动自如地跑进宫去跟李谅祚商量对策呢?

  若没藏讹庞真有另立新君的计划,怎么可能在梁氏进宫后不予以监视,

  又怎么可能对皇帝密室中的召见毫无防备以至于轻易被擒杀?

  据此推测的话,所谓两人私情暴露、国舅打算另立新君的话,不过是梁氏为了借皇帝之手诛灭丈夫一家。

  当然这需要冒极大的风险,但对于梁氏来说,为了皇后之位,她确实值得一搏。

  梁皇后与李祚谅之间,从一开始的偷情便充满了算计,梁皇后勾搭李祚谅只是为了皇后那一国之母的位置,

  至于说李祚谅,一开始的偷情或许有些许对于美艳表嫂的少年爱慕的原因,

  但在这之后,李祚谅继续和表嫂偷情,可能就不仅仅是因为少年爱慕了,更多可能是将梁氏当成自己插进没藏家的钉子,

  最后事实也证明了,他也确实是依靠梁氏,借着没藏讹庞想要“另立新君”的谋逆之举,一举将没藏家抄家灭族,

  你别管没藏讹庞到底有没有“另立新君”的想法,没藏讹庞的儿媳都亲自告发了,那没藏讹庞就是有这个想法了,

  至于说为什么在这之后,没藏讹庞的儿媳就成了李祚谅的皇后,

  你别管,论功行赏不行啊,人家救了他一命,他把人家封为皇后来报恩不行啊?

  而李谅祚虽然对西夏来说,他的政绩不错,但是严肃地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丈夫,

  清朝吴广成的《西夏书事》记载:“谅祚凶忍好淫,过酋豪大家辄乱其妇女,故臣下胥怨”。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李谅祚为人凶暴残忍,且沉溺于情欲。他每到权贵豪族家中,就要奸淫人家的妻女。

  因此,他的臣下们都对他心怀怨恨。他最终也因为身体过度损耗、虚弱而死。

  面对这样一个丈夫,不知道梁氏心里怎么想的,但清朝人记载的西夏历史,或许并不确切,可能夸大其词了,

  但梁皇后成为梁太后之后,为了赢得西夏国内的党项贵族对于自己的支持,

  从这位梁太后不仅一个劲儿地把丈夫在世时所推行的全部政策一一推翻,

  在之后还光速给自己找了一个情夫的行为来看,她的内心,也不是不怨的。

  回到现在,梁皇后颓废地坐在休息间的床上,只见李公公走到了她的面前,跪下说道,

  “娘娘,陛下已经带着朝廷大臣们还有太子从皇宫密道出城了,

  如今我大夏后方仍旧稳固,待陛下回到后方,集结大军后,必将收复被宁远侯攻下的国土,

  而这位宁远侯恐成我大夏的心腹大患,陛下留娘娘在皇宫,是想着若有机会让娘娘刺杀那宁远侯。”

  闻言,梁皇后不由得微微睁大了双眼,看到皇后娘娘这惊讶的表情,李公公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娘娘,陛下交代过,娘娘天生丽质,倾国倾城,那宁远侯必是抵挡不住娘娘的风姿,

  陛下原话,待宁远侯力竭之时,可行刺杀之事,宁远侯死后,宋军必乱,如此一来宋军必将一触即溃,

  届时,大军收复兴庆府,皇后娘娘是大夏的功臣,到时娘娘仍旧是大夏的皇后,仍旧是太子的嫡母!”

  听着李公公的话,梁皇后不禁有些恍惚,她着实没有想到,李祚谅竟然把她看透了,

  他居然想到自己会去勾搭宁远侯以换取活命了,还要让自己在宁远侯力竭之时,刺杀他,

  可恶的李祚谅,他就不能把自己的皇后往好的地方想想吗?就没有觉得她会不堪受辱自尽而死吗?

  虽然她在心里确实是想着要勾搭宁远侯以换取活命,甚至还专门换了一身素白色的汉服用以勾引宁远侯,

  但这绝不是李祚谅单方面对她进行恶意揣测的理由,我可以这样想,也可以这样做,但你不能这样去揣测我!

  果然,不愧是十三四岁就敢和美艳表嫂偷情,并利用偷情之事覆灭权臣舅舅全家的皇帝,这城府够深。

  梁皇后嘴角泛出一丝冷笑,还什么太子嫡母,这是明晃晃的威胁,

  太子的生母只有一个,但太子的嫡母却可以有很多个,

  如今,李祚谅带着太子逃往后方了,宁远侯没能抓住李祚谅,

  梁皇后不认为宁远侯只靠那三万骑兵,就能够抵得过大夏后方的几十万军队,

  若是她真的投入宁远侯的怀抱,想必日后宁远侯败亡,她会死的很惨,

  果然,自己只能听从李祚谅的命令,好不甘心啊,如今好不容易爬到皇后的位置,怎么还要受人摆布?

  随后,她不耐烦地看向跪在自己面前的李公公,寒声说道,

  “本宫知道了,陛下的吩咐本宫会照做,你先出去,让本宫想静静。”

  李公公脸上露出来一丝笑意,躬身从休息间退了出来。

  坐在床上的梁皇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如今,李祚谅的命令不得不听,那自己肯定是要去刺杀宁远侯的,但一开始肯定是没有机会去刺杀的,

  毕竟,自己作为大夏的皇后,宁远侯肯定会有所防范,一上来就刺杀,自己是死路一条,

  再加上李祚谅去集结大军也需要时间,宁远侯同样也需要时间来安抚当地的百姓,

  最合适的时间就是李祚谅率领大军打过来的时候,那时候自己已经委身于宁远侯一段时间了,

  她自信只需要用一段时间的相处,就能让宁远侯在床上对她全无防备,到时,刺杀了宁远侯,

  大夏军队击败了群龙无首的宋军骑兵,收复了兴庆府,到时候,自己仍是大夏的皇后,大概吧?

  梁皇后此时的想法很美好,计划很周全,等过几日,她就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幼稚了,

  陛下,不是臣妾不努力,实在是宁远侯太强了,本宫顶不住啊!几日后的梁皇后如是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