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吵,不能打破平衡,只能每天应付那些繁琐又恼人的小问题,轩辕靖真是憋了一肚子的气,本来今日早就说好了她要来贺寿,顺便将沈清欢和程驰霄撮合一下。
结果她再次被琐事绊住了脚,程驰霄也被困在了军营里,轩辕婧解决了一切之后,便得知了宫外传来的消息,得知裴玄安坐下这等龌龊的事,竟然还是在沈家,她当即炸毛,领着人就赶来了沈府。
“难为你了,阿婧。”
沈清欢有些心疼的摸了摸他的头,阿婧,是只属于他们的亲密称呼。
“清欢,我好怀念小时候啊,你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长大呢?一直像小时候一样多好,不用去在乎爱恨,不用去争权夺利,我们只做我们自己,只要开心就是最美好的事,不像现在.....”
轩辕婧说着说着,也许是真的累极了,很快便陷入了梦乡。
“是啊....要是一直不长大就好了,什么爱恨,有的时候真的是什么都不想管,可是不甘心啊....”
沈清欢自嘲地笑了笑,给轩辕婧盖好了被子,披上披风走到了阁楼上,吹着晚风,静静地思考着,陷入了沉思。
水榭风波已过去半月,但京城舆论的浪潮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在某种无形之手的推动下,愈发汹涌澎湃。沈丞相做媒,裴家被迫应下了同许瑶的婚事,沈清欢“深明大义”“委曲求全”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裴玄安和许瑶,则彻底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然而,沈清欢深知,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身败名裂?这只是第一步。她要的是诛心,是要让裴玄安和许瑶这对“有情人”,在无尽的互相猜忌、怨恨和折磨中,度过他们狼狈不堪的余生。
可他没想到的事,裴玄安做得更绝,他跪在裴府书房外,将一切罪责怪在了许瑶头上,认定了许瑶是蓄意勾引,故意引诱她,只为加入裴家。
直接上演了一出贬妻为妾,裴父本就对那天之事充满了怨言,顺坡下驴,自然将这一切也怪在了许瑶身上,就这样许瑶成了裴府发邪的气口,裴父更是直接同意了贬妻为妾的事情,一时间,裴府的故事更是传得热闹了起来。
“妾!怎么可以!我可是玄安哥哥的表妹啊!我怎么能为妾呢!”
许瑶接到消息的时候直接两眼一黑,那日之后,裴玄安拒绝见她,却没有拒绝娶她的要求,他只当裴玄安是爱自己的,可却没想到,得来的竟是这么一个消息。
可她彻底求助无门,裴母虽然觉得面上无光,可他也很清楚,这件事没有任何转换的余地了,只能派人安抚许瑶。
许瑶比谁都清楚,自己如今这个名声,这副身子,即便她不加入裴府,日后也没有任何好结果。
与其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她宁愿嫁给表哥,哪怕是妾,只要表哥心里有自己,自己何愁熬不到主母?
于是乎,许瑶便这么答应了下来,甚至开始满心欢喜,筹备齐了自己的婚礼。
这日,沈清欢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指尖轻轻划过一本游记的书页,目光却投向窗外悠远的蓝天。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沉静的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小姐,”锦绣轻手轻脚地进来,低声禀报,“程小将军那边传话过来,说事情已经办妥了。东市‘四海茶楼’新来的说书先生,口齿伶俐,最是擅长编排些新鲜段子。”
沈清欢眼波微转,唇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程驰霄办事,她总是放心。
“告诉驰霄,多谢他费心。戏本子,我稍后让人送去。”沈清欢的声音平静无波。那戏本子,是她亲自构思的,无需指名道姓,只需将寿宴上那点“才子佳人”的丑
事,用皮影戏的方式,夸张、香艳、又带着几分市井的刻薄,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故事里的“李公子”道貌岸然、急色鬼祟,“苏表妹”矫揉造作、自荐枕席,情节跌宕起伏,足以让茶客们哄笑连连,印象深刻。
“还有,”沈清欢补充道,“让我们的人,在各大绸缎庄、脂粉铺、酒楼茶馆,‘闲聊’的时候,多添点料。重点嘛……”她顿了顿,指尖在书页上轻轻一点,“就说那位裴公子,看着人模狗样,实则……身子骨虚得很,怕是有些难以启齿的隐疾,中看不中用。所以才会饥不择食,连表妹都不放过,无非是怕娶了高门贵女,洞房花烛夜便露了馅。”
锦绣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领悟,脸上飞起一抹红晕,却又忍不住低声道:“小姐,这……这般传言,是否太过……”她到底是未出阁的姑娘,提及此等私密之事,难免羞赧。
“太过阴损?”沈清欢替她说出了后半句,她抬起眼,目光清冷如秋霜,“比起他们对我做的,这又算得了什么?流言如刀,我要的,就是刀刀见血,却不见伤口。”
她要的,就是让裴玄安在最在意尊严和脸面的事情上,被彻底践踏。更要让这流言,成为埋在他和苏瑶之间的一根毒刺,一根只要稍有摩擦,就会狠狠扎入心脏,令其痛不欲生的毒刺。
锦绣见沈清欢神色决绝,不敢再多言,恭敬应下:“是,奴婢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不出三日,东市“四海茶楼”便火爆全城。
新来的说书先生口若悬河,一出新编的皮影戏《水榭秘闻》引得座无虚席。戏台上,薄薄的皮影人在灯光映照下,演绎着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那“裴公子”如何借口离席,那“苏小姐”如何尾随而至,如何“情不自禁”投怀送抱,如何被“恰巧”经过的夫人们撞破……说书人语气夸张,台词俚俗却生动,将一场丑闻编排得香艳又滑稽。
台下的茶客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哄堂大笑,时而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啧啧,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结果她再次被琐事绊住了脚,程驰霄也被困在了军营里,轩辕婧解决了一切之后,便得知了宫外传来的消息,得知裴玄安坐下这等龌龊的事,竟然还是在沈家,她当即炸毛,领着人就赶来了沈府。
“难为你了,阿婧。”
沈清欢有些心疼的摸了摸他的头,阿婧,是只属于他们的亲密称呼。
“清欢,我好怀念小时候啊,你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长大呢?一直像小时候一样多好,不用去在乎爱恨,不用去争权夺利,我们只做我们自己,只要开心就是最美好的事,不像现在.....”
轩辕婧说着说着,也许是真的累极了,很快便陷入了梦乡。
“是啊....要是一直不长大就好了,什么爱恨,有的时候真的是什么都不想管,可是不甘心啊....”
沈清欢自嘲地笑了笑,给轩辕婧盖好了被子,披上披风走到了阁楼上,吹着晚风,静静地思考着,陷入了沉思。
水榭风波已过去半月,但京城舆论的浪潮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在某种无形之手的推动下,愈发汹涌澎湃。沈丞相做媒,裴家被迫应下了同许瑶的婚事,沈清欢“深明大义”“委曲求全”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裴玄安和许瑶,则彻底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然而,沈清欢深知,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身败名裂?这只是第一步。她要的是诛心,是要让裴玄安和许瑶这对“有情人”,在无尽的互相猜忌、怨恨和折磨中,度过他们狼狈不堪的余生。
可他没想到的事,裴玄安做得更绝,他跪在裴府书房外,将一切罪责怪在了许瑶头上,认定了许瑶是蓄意勾引,故意引诱她,只为加入裴家。
直接上演了一出贬妻为妾,裴父本就对那天之事充满了怨言,顺坡下驴,自然将这一切也怪在了许瑶身上,就这样许瑶成了裴府发邪的气口,裴父更是直接同意了贬妻为妾的事情,一时间,裴府的故事更是传得热闹了起来。
“妾!怎么可以!我可是玄安哥哥的表妹啊!我怎么能为妾呢!”
许瑶接到消息的时候直接两眼一黑,那日之后,裴玄安拒绝见她,却没有拒绝娶她的要求,他只当裴玄安是爱自己的,可却没想到,得来的竟是这么一个消息。
可她彻底求助无门,裴母虽然觉得面上无光,可他也很清楚,这件事没有任何转换的余地了,只能派人安抚许瑶。
许瑶比谁都清楚,自己如今这个名声,这副身子,即便她不加入裴府,日后也没有任何好结果。
与其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她宁愿嫁给表哥,哪怕是妾,只要表哥心里有自己,自己何愁熬不到主母?
于是乎,许瑶便这么答应了下来,甚至开始满心欢喜,筹备齐了自己的婚礼。
这日,沈清欢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指尖轻轻划过一本游记的书页,目光却投向窗外悠远的蓝天。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沉静的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小姐,”锦绣轻手轻脚地进来,低声禀报,“程小将军那边传话过来,说事情已经办妥了。东市‘四海茶楼’新来的说书先生,口齿伶俐,最是擅长编排些新鲜段子。”
沈清欢眼波微转,唇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程驰霄办事,她总是放心。
“告诉驰霄,多谢他费心。戏本子,我稍后让人送去。”沈清欢的声音平静无波。那戏本子,是她亲自构思的,无需指名道姓,只需将寿宴上那点“才子佳人”的丑
事,用皮影戏的方式,夸张、香艳、又带着几分市井的刻薄,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故事里的“李公子”道貌岸然、急色鬼祟,“苏表妹”矫揉造作、自荐枕席,情节跌宕起伏,足以让茶客们哄笑连连,印象深刻。
“还有,”沈清欢补充道,“让我们的人,在各大绸缎庄、脂粉铺、酒楼茶馆,‘闲聊’的时候,多添点料。重点嘛……”她顿了顿,指尖在书页上轻轻一点,“就说那位裴公子,看着人模狗样,实则……身子骨虚得很,怕是有些难以启齿的隐疾,中看不中用。所以才会饥不择食,连表妹都不放过,无非是怕娶了高门贵女,洞房花烛夜便露了馅。”
锦绣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领悟,脸上飞起一抹红晕,却又忍不住低声道:“小姐,这……这般传言,是否太过……”她到底是未出阁的姑娘,提及此等私密之事,难免羞赧。
“太过阴损?”沈清欢替她说出了后半句,她抬起眼,目光清冷如秋霜,“比起他们对我做的,这又算得了什么?流言如刀,我要的,就是刀刀见血,却不见伤口。”
她要的,就是让裴玄安在最在意尊严和脸面的事情上,被彻底践踏。更要让这流言,成为埋在他和苏瑶之间的一根毒刺,一根只要稍有摩擦,就会狠狠扎入心脏,令其痛不欲生的毒刺。
锦绣见沈清欢神色决绝,不敢再多言,恭敬应下:“是,奴婢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不出三日,东市“四海茶楼”便火爆全城。
新来的说书先生口若悬河,一出新编的皮影戏《水榭秘闻》引得座无虚席。戏台上,薄薄的皮影人在灯光映照下,演绎着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那“裴公子”如何借口离席,那“苏小姐”如何尾随而至,如何“情不自禁”投怀送抱,如何被“恰巧”经过的夫人们撞破……说书人语气夸张,台词俚俗却生动,将一场丑闻编排得香艳又滑稽。
台下的茶客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哄堂大笑,时而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啧啧,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