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云城称帝起风云 分兵西进启新程-《虚空那片无量海》

  云城的春日总是来得比其他地方更早一些。当九州大地还残留着冬末的寒意时,这座被群山环抱的城池已率先沐浴在融融暖意中。

  城内的桃花开得正盛,如云似霞,粉红的花瓣随风簌簌飘落,铺满了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为这座素来慵懒的城池增添了几分旖旎色彩。

  偶有孩童追逐打闹,踩在花瓣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引得路旁茶馆里的茶客们莞尔一笑。

  黄三斜倚在醉仙楼二楼的雕花栏杆上,手中把玩着一只莹润的白玉酒杯,杯沿还沾着些许酒渍。

  他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街上熙攘的人群,看贩夫走卒吆喝叫卖,看文人雅士驻足赏花,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底却藏着几分难以察觉的落寞。

  “王爷,这是今日新到的江南春酿,窖藏了整整十年,还有刚从青州运来的新摘极乐果,甜脆多汁,您尝尝。”

  醉仙楼的掌柜是个精明的中年人,此刻弓着腰,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小心翼翼地奉上一壶包装精美的酒和一盘色泽鲜艳的果实。

  黄三懒洋洋地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自从林大伟接连攻下兖州、青州、徐州三州后,他这个名义上的 “主公” 反倒成了最清闲的人。

  每日除了在醉仙楼饮酒作乐,便是去戏园听曲赏舞,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却也空虚无聊,仿佛这大好春光都与他隔着一层薄纱。

  “主公。” 一个低沉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打破了雅间内的宁静。

  黄三猛地回头,看见一位身着青色道袍、手持拂尘的老者不知何时已站在雅间内。

  老者须发皆白,如同染上了初雪,面容却红润如婴儿,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洞穿人心,看透世间万物。

  黄三眉头一皱,语气中带着几分警惕:“你是何人?如何进来的?楼下的护卫难道都是摆设吗?”

  老者微微一笑,拂尘轻轻一扫,动作行云流水:“贫道云游四海,居无定所,今日路过云城,见此处紫气东来,隐有真龙之象,特来拜见真命天子。”

  “真命天子?” 黄三手中的白玉酒杯微微一颤,几滴酒液洒落在锦袍上,留下深色的痕迹。

  他强作镇定地笑道:“道长莫开玩笑,如今天下九州,极乐国还占据着大半江山,兵力强盛,我不过是个占据几座城池的义军统领,哪敢称什么真命天子?”

  “三分天下有其一,已足可称王。”

  老道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目光如电,直视黄三的眼睛。

  “主公面相贵不可言,额有伏犀,目含日月,此乃天生的帝王之相。如今兵强马壮,民心所向,若此时不登高一呼,登基称帝,更待何时?难道要等到极乐国缓过神来,错失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吗?”

  黄三心头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击了一下。

  这些日子他虽表面上醉生梦死,沉溺于享乐,内心却未尝没有过这样的念头。

  林大伟每攻下一城,他心中的野心就膨胀一分。

  如今三州在握,麾下雄兵数十万,粮草充足,军械精良,确实具备了称帝的资本...

  老道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竹简,轻轻放在桌上:“此乃《紫微斗数》中关于帝王命格的一章,主公不妨一观。三日后午时,紫微星当空,正是登基称帝的吉时,此时登基,必能顺应天意,成就大业。”

  说完,不等黄三回应,便转身飘然而去,步履轻盈,仿佛脚不沾地,只留下一缕若有若无的檀香,在雅间内久久不散。

  黄三怔怔地望着那卷竹简,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杯沿,心中天人交战。

  窗外,一片桃花瓣随风飘入,恰好落在竹简上,像是一抹鲜艳的朱砂印,格外醒目。

  三日后,云城中央广场上搭建起了一座高大的高台。

  高台通体由白玉砌成,红毯从台底一直铺到广场边缘,两侧旌旗招展,分别绣着龙、虎、豹、熊四种猛兽,象征着威武的军队。

  黄三身着明黄色的龙袍,上面用金线绣着九条栩栩如生的巨龙,头戴前后各有十二旒的冕旒,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缓步登台。

  阳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台下数万军民跪伏一片,山呼万岁,声音震耳欲聋,传遍了整个云城。

  “奉天承运,朕今日登基称帝,国号‘大夏’,年号‘逍遥’。”

  黄三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与威严。

  “封林大伟为九州王,加兵马大元帅,总领大夏所有军队;南雨梦为九州王妃,赐凤冠霞帔,享万民朝拜...”

  诏书宣读完毕,礼炮齐鸣,响彻云霄。

  黄三望着匍匐在脚下的臣民,一种前所未有的权力感涌上心头,仿佛整个天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 —— 那里挂着林大伟半月前派人送来的三州兵符,冰凉的触感让他稍微冷静了一些。

  与此同时,两千里外的兖州军营中,林大伟正擦拭着他的长枪。

  枪身由玄铁打造,乌黑发亮,枪尖寒光凛冽,映出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和那双深邃的眼睛。

  “将军,黄三统领在云城称帝了,他派来的使者已经到了,这是他的圣旨。”

  副将铁力匆匆进帐,手中捧着一卷用金漆书写的诏书,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林大伟头也不抬,继续用一块柔软的细布擦拭着枪身:“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林大伟平定三州,功勋卓着,特加封林大伟为九州王,授兵马大元帅之职,总领大夏三军,钦此...”

  铁力的声音越来越低,显然对这道圣旨中的内容极为不忿。

  帐中诸将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愤怒的神色。

  脾气火爆的先锋周恒猛地拍案而起,铠甲发出 “哐当” 一声巨响。

  “什么逍遥帝!这三州都是将军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他黄三整日在云城花天酒地,坐享其成,凭什么登基称帝,还对将军指手画脚!”

  “住口!”

  林大伟一声厉喝,手中的长枪猛地插入地面,枪杆嗡嗡震颤,发出低沉的鸣响。

  “黄三乃我等共主,自起义以来便是领袖,如今称帝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此话休要再提!若有再敢妄议者,军法处置!”

  偏将周恒涨红了脸,脖子上青筋暴起,却不敢再言,只能愤愤地坐下,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林大伟拔出长枪,目光如炬,扫过众将:“我知道你们心中不服。但如今大业未成,极乐国依然强大,若此时内讧先起,只会让极乐国坐收渔利,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将士们的鲜血也将白流!”

  正说话间,帐外传来通报声:“徐阶大人到!”

  帐帘被掀开,黄三的首席谋士徐阶迈步而入。

  他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瘦,眼神锐利,环视一周,最后目光落在林大伟身上,拱手行礼。

  “王爷,陛下有旨,为分兵进击,早日平定天下,特命亲王黄孟尝将军统领青州、徐州兵马南下扬州,而王爷你领兖州和本部兵马西进冀州,两面夹击,共破极乐国。”

  帐中瞬间鸦雀无声,连掉根针都能听得见。

  周恒的拳头捏得更紧了,指节发白,其他将领也面露愤懑之色 —— 黄孟尝不过是黄三的亲弟弟,毫无战功,凭什么统领三十万大军?这分明是在削弱林大伟的兵权!

  林大伟却神色不变,仿佛早已料到一般,只是手指在枪杆上轻轻敲击了三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徐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一路劳顿,先请坐下歇息片刻,喝杯热茶。”

  林大伟忽然笑了,语气平和。

  “其实本帅早有分兵之意,扬州富庶,冀州险要,两处皆是战略要地,理应同时进军,只是担心陛下不允。如今陛下的旨意正合我意,甚好,甚好。”

  徐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显然没料到林大伟会如此轻易地接受旨意,随即笑道。

  “王爷深明大义,顾全大局,陛下得知后定会甚是欣慰。”

  当夜,军营中篝火通明,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照着士兵们的脸庞。

  林大伟独自站在营寨的高处,望着南方的星空,那里的紫微星异常明亮。

  身后传来轻柔的脚步声,南雨梦披着那身象征九州王妃的霞帔走来,霞帔上的凤凰图案在月光下熠熠生辉,衬得她美得惊心动魄。

  “你真的甘心交出青州和徐州的兵权?黄孟尝根本不懂兵法,让他统领三十万大军,恐怕会...”

  南雨梦低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林大伟嘴角微扬,转过身看着她:“黄孟尝虽无大才,但身边有陈宫等谋士辅佐,三十万大军在他手中至少不会轻易覆灭。而且,分兵也未必是坏事,能让我们更灵活地应对极乐国的军队。”

  他凝视着南雨梦的眼睛,“倒是你,这王妃的凤冠可还习惯?”

  南雨梦轻抚发髻上的金凤,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无奈,有担忧,还有一丝对过往的怀念:“比起这个,我更怀念随你冲锋陷阵的日子,那时虽然危险,却活得踏实。”

  林大伟大笑起来,笑声洪亮,惊起了林中栖息的夜鸟,扑棱棱地飞向夜空。

  “好!三日后我亲率二十万大军西进冀州,定让你重温旧梦,与我一同驰骋沙场!”

  与此同时,极乐国的都城 —— 咸阳城内,金銮殿上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报 —— 启禀陛下,叛军黄三在云城称帝,国号大夏,如今分兵两路,黄孟尝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下扬州,林大伟带领二十万大军西进冀州,正向我国腹地杀来!”

  传令兵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禀报着。

  龙椅上的极乐国王雷霆猛地站起,身上的龙袍因动作过大而摆动,冠冕上的珠串剧烈晃动,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他面色铁青,眼中满是怒火:“废物!都是废物!一个月连失三州,如今这些叛贼竟敢分兵来犯,欺我极乐国无人吗!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可退敌军?”

  三军统帅呼延索出列,他身材魁梧,铠甲厚重,声如洪钟:“陛下勿忧。叛军看似势大,实则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林大伟虽勇,但分兵后兵力不足,难以形成有效攻势;黄孟尝更是无名小卒,不足为惧。臣愿亲率五十万大军迎战林大伟,定将其斩于马下;吴王雷军可领同等兵力阻击黄孟尝,确保扬州不失。”

  雷霆沉吟片刻,目光在众臣脸上扫过,见无人反对,猛地拍案:“准奏!呼延索、雷军听令,朕分别给你们每人五十万大军,此战务必全歼叛军,扬我国威,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臣遵旨!” 呼延索和站在一旁的雷军齐声应道,单膝跪地,接受圣旨。

  三日后黎明,两支大军同时开拔。黄孟尝率领的青徐联军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在晨光中浩浩荡荡地向扬州进发。

  临行前,林大伟亲自为他斟酒,酒液清澈,在碗中微微晃动:“亲王将军,扬州富庶,乃是极乐国的粮仓,他们必定派重兵把守,防御森严。切记行军途中要稳扎稳打,不可冒进,遇到情况多与陈宫等谋士商议,切勿独断专行。”

  黄孟尝一饮而尽,将酒碗往地上一摔,豪气干云地说道:“王爷放心,本王定不负陛下和王爷所托,拿下扬州,为大夏开疆拓土!”

  另一边,林大伟的亲军也已整装待发。

  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铠甲鲜亮,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

  林大伟翻身上马,望着云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深意,随即调转马头,高声下令:“全军出发,目标冀州!”

  二十万大军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向着冀州的方向缓缓移动,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一场新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