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他还是来了!-《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

  在通往南直隶的路上。

  一支队伍,正快速向前。

  队伍两侧的旗帜迎风飘扬。

  上面赫然是一个“沐”字!

  沐王,正回京城!

  然而,队伍最前头的马车内。

  突然传来低低的哭泣声。

  “别哭!!!”

  一个虚弱却坚定的声音缓缓响起。

  “大明!应天!义父!”

  “距离上次来,已经整整十年。”

  “那年,我亲眼看着娘亲离去。”

  “这一次,无论如何,在我闭眼之前。”

  “我要亲眼见到阿标,平安、稳稳当当的活着!!”

  “再求……父皇将我葬于钟山脚下,面向南方,护她安宁!”

  “若如此!”

  “就算死了!”

  “沐英,也死而无憾!”

  ……

  大明应天府北门。

  两百余里之外!

  一支队伍,从北平方向疾驰而来。

  眼看就要抵达应天城。

  “应天啊应天……”

  “本王又回来了!”

  马车内,一道感慨的声音响起。

  “燕王若不是路上非得送礼部尚书赵茂一段,早就到了。”另一个声音说道。

  “呵!你以为我想来吗?”

  “若不是父皇下诏,非要我回京,我宁愿随赵茂一起回北平,那里自在得多!”

  “为何不愿回来?”

  “我怕啊,每次回京见我爹,心里都发怵。而且,这两年,他手段越来越狠。”

  “太子没事,我来做什么?”

  “那位太子,让我放心不下!”

  “能让我安心的人,十年前就走了。”

  “所以,我不想回来这里。”

  “不想回到这应天城!”

  ……

  同一时刻!

  桃花村。

  老者猛地睁开双眼!

  所有杂念瞬间散去!

  他一步步缓缓迈出。

  “这一次,我一定要见到……我的皇后!”

  话音未落。

  老者已朝着那座小院走去。

  这一次。

  他没有一丝犹豫!

  直接推开了院门……

  ......

  太平县城里。

  一个穿着喜庆的小男孩眨着眼睛,仰头看向身旁的妇人。

  “奶奶,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呀?”

  她手中提着菜篮,出来就是为了买点当季的蔬菜,还有鸡肉和鱼。

  这几日。

  小男孩的先生四处奔走,劝说旧友。

  希望能在“课堂”中推行【拼音】。

  所以,没人照顾的孩子。

  暂时交给了这位马婆婆。

  不过……

  让小男孩感到奇怪的是。

  前几天马婆婆虽然也会出来买菜,但很快就会回去。

  而今天,却有些不同。

  “奶奶,你在看什么呀?”

  才刚到膝盖的小孩,仰头问道。

  马皇后望着四周。

  眼神中带着一丝说不出的情绪。

  “奶奶在看,这县城和从前不一样了。”

  “嗯?”小男孩越发疑惑。

  妇人却未多言,只是继续注视着。

  作为大明的皇后,陪伴在老者身边最久的人。

  更关键的是,在洪武帝识字读书的那段时间。

  朝中大大小小的奏折,几乎都是她念给他听的。

  因此。

  对于国策、还有那些细微之处。

  这位被大明皇室尊为“孝慈皇后”的妇人。

  所见、所知、所感。

  远比常人更深、更细、也更敏锐。

  就比如现在,她看着这看似平静的街道。

  但在一些角落,暗隐秘布,早已隐藏了数位高手。

  数量之多!

  而且个个身手非凡!

  彼此之间,还有极为严密的联络方式。

  这样的部署。

  在整个大明境内,只属于一个人!

  洪武帝!

  想到这里。

  马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一丝忧愁,一丝不安,更多的却是激动和欢喜!

  情绪太复杂了。

  虽然喜悦占了上风,但她还是有些迟疑。

  站在街头,徘徊着,不敢迈步回去。

  她已经“消失”了十年!

  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今日会醒来。

  只觉得,十年前的那些事,仿佛就在昨天!

  大孙的离去!

  朱重八扬言要废后的争执!

  闭眼时,耳边又响起那刺骨的哭声……

  她情绪难明!

  差不多一个月过去。

  她才终于承认眼下是大明洪武二十五年。

  “他还是来了!”

  她最终,只是轻叹一句。

  “谁来了?”小男孩听见,立刻抬头,满脸疑惑。

  “一个老人!”

  “是奶奶认识的人吗?奶奶记起来了?”孩子满脸期待。

  “是我丈夫!”马皇后温柔一笑。

  “啊?”

  还没等她开口。

  孩子已经拉着她的手,想立刻离开。

  “那还等什么,赶紧回家啊!”

  可是……拉不动!

  马皇后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低声道:“一个消失了十年,在朝廷记录中早已‘死去’的人,我又该怎么去面对这个现实呢?”

  小男孩听后,愣住了,接着蹲在地上,低下了头。

  “如果爷爷真找到你了,那一定是特别特别想见你……”

  马皇后笑了笑。

  正想继续说,她心里其实也放不下。

  忽然——

  旁边的酒楼里,传出一阵豪放的笑声。

  “你听说没!这次县里十个地主,估计八个都得砍头!”

  “哈哈哈!爽!这洪武老爷子真够狠,这些狗东西,这些年吃得肥头大耳,抢田占地无所顾忌,现在总算报应来了!”

  “这财政三策一出,那天我亲眼看见清丈土地的人进了张富人家,把他吓得大小便都出来了!”

  “我也有看到!”

  “就是……下手是不是太狠了点?像宋家,卖布的那户,其实没做多大恶事,只是被上面牵连,这下被抓住把柄,也要送去刑场……”

  “唉,这一抓,家里女人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惨得很啊!”

  “你们懂个屁!太心软!”

  “新法刚出,不立威怎么行?”

  “敢贪咱们百姓的钱,做权贵走狗,牵连上了,就认命!”

  “对!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杀!杀!杀!这些人就该杀得头破血流才好!”

  此时。

  马皇后听在耳里。

  不由自主朝那方向看去。

  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几位小兄弟?”

  她忍不住插话。

  “这洪武皇上都六十多了,现在还这么动刀动枪?你们说这三法一出,牵连的恐怕不只是万人,可能是十万、百万,这样一路杀下去,大明能稳得住吗?”

  “老婆婆,你不明白!”一旁一个神情激动的年轻人挥着手,语气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