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放弃赵地!停战和谈!-《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吱呀——”

  木门被推开,冷风裹着秋雨涌入议事阁,众人顿觉寒意刺骨。

  一名宦官弯腰走入,手中捧着一封紧急文书。

  “陛下,边境急报!”

  他声音恭敬,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心中皆是一紧。

  莫非赵地局势更加恶化?

  赵构一把夺过文书,展开阅读,脸色越来越沉。

  “混账!”

  他猛然怒喝,将文书狠狠摔在地上。

  眼中怒火滔天!

  好消息总是姗姗来迟,坏消息却像乌鸦成群,接踵而至。

  它们盘旋在头顶,投下污秽,留下满目疮痍。

  而这一次,偏偏就在最不该发生的地方。

  就在所有人屏息凝神之际,赵构怒不可遏地吼道:

  “你们让寡人怎么忍?!”

  “可恶的秦国、可恨的唐国,全都该遭殃!”

  赵构情绪失控,愤怒咆哮。

  满朝大臣跪伏在地,心头一片茫然。

  没人明白,究竟是什么让皇帝如此暴怒。

  直到赵构怒火稍减,秦桧才小心翼翼地抬起头,问道:“陛下,边境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句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里疑问。

  赵构眼神冰冷,声音缓慢却沉重:

  “唐国在边境大规模集结兵力,连玄甲军都调动了!”

  一句话,令所有人脸色骤变。

  秦唐两国结盟,天下皆知。

  如今唐国这般动作,意图再明显不过!

  换言之,只要秦国继续攻打宋国,或者宋国主动对秦国宣战,唐国便会立刻出兵支援!

  这陈兵边境的举动,便是最直接的警告!

  “唐国为何如此做?就算与秦国结盟,也不该为了秦国而得罪我们宋国!”

  王安石满脸不解。

  在旁人眼中,秦唐之盟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

  秦国需要唐国的装备支持,唐国需要秦国的战马资源。

  各取所需,仅此而已。

  但唐国这次却出人意料地站在秦国一边,让人措手不及。

  “唐国恐怕有更深的谋划,要么就是秦国给了他们更大的利益。”

  欧阳修眼神微动。

  国与国之间,向来只有利益二字。

  唐国出手,说明背后有利可图!

  无论如何,现在都不能与秦国全面开战。

  “唐国……”

  范仲淹眼中闪过一丝沉重,抱拳对赵构说道:“陛下,臣建议……放弃赵地。”

  “为了一块本就不属于我们的土地,与秦唐两国同时为敌,对我宋国极为不利。”

  宋国可以单独与秦国开战,也可以应对唐国的威胁。

  但两强联手,只会让宋国深陷战争泥潭!

  别忘了,此刻宋国正与完颜阿骨打争夺燕云十六州。

  若换作别人说出这番话,定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但说出这话的是范仲淹。

  他掌控军机要务,眼光长远,如今说出撤军之言,说明这是眼下最理智的选择。

  “放弃赵地……”

  赵构低声重复,神情复杂。

  他不是舍不得那一块不属于宋国的土地。

  他在意的是,颜面尽失!

  赵地从先王时代就在争,如今在他手中丢了,史书上必然落得个“无能不孝”的评价。

  更让他窝火的是,这一次,他像是输了一局。

  但再不甘,也无法改变现实。

  宋国无法在同时应对秦唐两国的情况下,再去争夺燕云十六州。

  “你们自己斟酌处理吧!”

  赵构越想越恼火,冷哼一声,站起身来,衣袖一甩,径直离开。

  留下满堂大臣彼此对望,无人说话。

  赵大人走后,议事阁里的文武百官相互看了看,最终欧阳修开口,语气中带着无奈:“那就按范大人的意思办吧。”

  “早点把事情定下来,免得节外生枝。”

  很显然,赵构不愿承担这个责任。

  于是,只能由他们这些臣子来担下后果。

  ……

  在秦国正式宣战、唐国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宋国终究还是没有同时应对两国的底气。

  没多久,汴梁的命令传到赵地,令岳飞与韩世忠即刻率军撤出赵地,转而驻守边境防线。

  与此同时,宋国派出使者前往秦国,请求停战,商议和谈。

  赵地战事结束。

  岳飞领兵撤离后,武安城迅速出兵,接管赵地各城。

  战事平息,扶苏与白起告别,率军返回咸阳。

  白城外,白起亲自送行。

  “扶苏公子,这次我大秦能得赵地,您可占了大半功劳!”

  白起面带笑意地说道。

  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神情慈祥,丝毫没有战场上的肃杀之气,倒像一个朴实的乡下老汉。

  在取得赵地一事上,

  扶苏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道理很简单,若不是秦国与唐国结盟,唐国不会出手相助;

  若不是扶苏将那些“宋国刺客”的尸体交给白起做文章,秦国也找不到出兵的正当理由,更不会引发之后的局势变化。

  所以白起说扶苏居功至半,一点也不夸张。

  可扶苏却摆了摆手:“大将军太客气了,我所做的不过是小事。”

  “真正立下大功的是我大秦将士,是他们用血汗换来的胜利。等回到咸阳面见父王时,我定会为大将军与全体将士请功!”

  在扶苏心中,自己的付出与将士们的牺牲相比微不足道。

  那些将士,是用生命为大秦拼出一条路!

  这一战,秦军伤亡两万余人,扶苏亲眼所见,心情格外沉重。

  “若我大秦军备更强,冶铁之术不输他国,又怎会牺牲这么多兄弟!”

  扶苏满心不甘。

  因为,他们本不该死。

  似乎看出了扶苏的心思,白起拍了拍他的肩膀,缓缓说道:

  “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军人的归宿。”

  “我已年迈,终有一日也会如此。”

  “公子还年轻,未来是你们的。望公子能肩负起大秦复兴的使命。”

  这番话,已表明了白起的态度——他支持扶苏继承王位。

  “大将军,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扶苏握住白起的手,眼神坚定,目光如炬。

  白起微微一怔,随即仰头大笑。

  “那臣,就等着那一天了!”

  扶苏也笑了,从蒙毅手中接过那件黑色大氅,亲手为白起披上。

  “大将军珍重,扶苏先走一步。”

  他为白起系好腰带,动作轻柔,随后一跃上马,策马奔向远方早已列阵等候的大军。

  四周众将看得目瞪口呆。

  “真是……”

  白起低头摸了摸大氅,嘴角微扬,心头却暖意涌动。

  在别人眼里,他是杀伐无数的“人屠”、“沙神”。

  可在扶苏眼中,他不过是个年迈的老者。

  没错,他就是个老头罢了。

  望着大军远去的背影,白起收回视线,轻轻摇头。

  大秦的未来,不需要他去操心。

  他只需完成自己的使命,站好最后一班岗,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