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白须老臣,给寡人住口!-《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

  “臣淳于越,恳请陛下废除扶苏太子之位,改立少君!”

  众人齐刷刷望向淳于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老头是不是老糊涂了?

  而大殿中陷入一片死寂。

  嬴政脸上的笑意早已不见,恢复了惯常的冷峻神情。

  他静静俯视着伏地叩首的淳于越,神色平静,却透着一股森然。

  “寡人不知淳于博士为何出此言语。”

  “太子为我大秦扫清边患,立下不世之功,你身为老师,应引以为荣。”

  “为何反而要劝寡人废黜太子?”

  嬴政语气平缓,却字字如刀。

  众人皆能听出,他语气之下隐藏的怒意已几近爆发。

  淳于越依旧未抬头,语气恭敬却坚定地说:“太子虽功勋卓着,然性情刚烈,残暴不仁,只可镇守一方,不可执掌天下。”

  “臣以为,太子德行不足以承君位,若继大统,恐将我大秦引入万丈深渊。”

  “所以臣冒死请求陛下……”

  “请陛下罢免太子!”

  淳于越深深伏地,语气真挚而坚决。

  他终究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嬴政凝视着他,良久才缓缓开口:“淳于博士最近若是身子欠佳,神志不清,那就安心在家休养,不必前来朝堂。”

  “今日的朝会到此为止,散朝。”

  话音刚落,嬴政变起身,径直朝殿外走去。

  可淳于越抬起头,目光如炬,再次高声道:“臣神志清明,臣请陛下废……”

  “白须老臣,给寡人住口!”

  嬴政猛然转身,怒喝如惊雷炸裂,眼神锋利如剑,直刺淳于越。

  帝王之怒,天地变色!

  “本以为你不同于那些腐朽书生,没想到你也这般顽固不化!”

  “寡人念你是太子的恩师,不愿计较!你以为寡人真不敢处置你吗!”

  嬴政眼中寒光闪烁,杀机如潮水般涌出。

  他不是不敢动淳于越,而是顾及他是扶苏的老师,若杀了他,对扶苏名声有损。

  所以他一再容忍。

  可他给了退路,淳于越却依旧不肯回头!

  此刻,殿中百官无不惊骇万分。

  淳于越脸色惨白,目光却未动摇,声音虽微颤,语气却坚定:“哪怕王上要臣的性命,臣也必须说出心中之言。”

  “请陛下废黜太子!”

  话音刚落,整个大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

  众人如坠冰窟,冷汗湿透了衣衫。

  短短几息,百官纷纷跪倒,唯有淳于越独自站立在殿中。

  嬴政怒视着他,眼中杀意翻腾。

  片刻后,他脸上泛起一阵异样的红晕,喉头微动,似在压抑着什么。

  “滚!”

  他只吐出一个字,字字千钧。

  随即不再回头,拂袖而去。

  直到嬴政离开,那压迫众人的气息才终于散去,群臣如释重负,纷纷喘息。

  “淳博士,你这是疯了吗!”

  “竟敢如此触怒王上,你是在自寻死路!”

  “太子是你亲授的学生,他为大秦立下多少功劳,你为何要请求废黜?”

  “你这个老糊涂!”

  朝堂之上一片喧哗,有人怒斥,有人质问,也有人劝说。

  可淳于越始终沉默不语。

  他穿过纷乱的人群,缓步走出大殿,身影孤寂而坚定。

  他的举动令众人震惊不已。

  连张仪、苏秦等重臣也无法理解他的行为。

  “淳于博士为何突然如此?”

  张仪满脸疑惑,不由将目光投向李斯。

  众人皆知,李斯与淳于越交情颇深。

  今日他突然做出此等举动,想必李斯能给出答案。

  “我也不知。”

  李斯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

  他与淳于越私交甚笃,但人心难测,他又怎能尽数知晓对方心中所思?

  不过,他心里多少也有些数。

  淳于越出身守旧的儒门,二人虽情谊不浅,却因理念不合早已渐行渐远。

  今日他的态度,再联系早朝时的言辞,多半是因为扶苏所作所为,触动了这位恪守旧道的老夫子。

  “左相还是先劝一劝淳于博士吧,我等这就去面见陛下。”

  苏秦对李斯说道。

  “好。”

  李斯略一沉吟,随即点头答应。他确实放心不下淳于越。

  于是,张仪、苏秦与卫鞅先行前往嬴政的行宫,而李斯则转身去寻淳于越。

  淳于越尚未走远,李斯很快便追上了他。

  “你且停下!”

  李斯一把拉住他,语气急切地问道:“你今日为何要说出那样的话?”

  “若非你曾是太子之师,今日你便难逃一死!”

  言语中带着责备。

  因为淳于越今日之举,几乎等同于自寻死路。

  此时扶苏为大秦建下赫赫功绩,陛下正对太子赞赏有加,而他却如那群迂腐儒生一般,说出那样不合时宜的话。

  这不是自取灭亡又是什么?

  陛下向来厌恶那帮迂腐儒生,近来更是心生反感。

  今日没有当场下令斩杀淳于越,已是格外宽容。

  “这些我都清楚。”

  淳于越长叹一口气,目光复杂地说道:“我知晓扶苏所作所为有益于大秦,也曾试图忍耐。”

  “但他终究是我一手教导出来的,我不能看着他一步步走向那条不归路。若他为帝,对大秦未必是福。”

  李斯闻言,脸色骤变,冷冷回应:“你根本不了解太子!”

  “太子并非你理想中的仁儒君主,你的那一套早已不合时宜!他才是能让大秦真正强盛的明君!”

  此时的李斯,对扶苏的看法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淳于越不是那些趋炎附势、沽名钓誉的儒者。

  他只是固守自己心中的信念,不愿妥协。

  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人,他们或许与时代背道而驰,却依然选择坚持。

  “为君者当以仁德治天下,方得民心!”

  “若君主残暴,弃礼义仁德不顾,那百姓何安,国家何在?”

  “异族野蛮难化,战场之上可斩尽杀绝,但面对寻常妇孺,当以礼义教化,这才是王道。”

  “得人心者得天下,唯有仁德昭昭,以正道处事,以礼义育人,方可使国运长久。”

  “扶苏或许真能振兴大秦,但他振兴大秦所付出的代价,或许是无数人的性命!”

  “没有仁义和礼制作为根基,就算我大秦一统天下,终究也会走向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