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嬴政的期望!-《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王上,臣等此来,是因太子殿下之事。”

  李斯拱手回话,神色中透出无奈,语气满是忧虑。

  章邯也在一旁附和道:“殿下此举实属轻率,还请王上劝他三思。”

  嬴政听后,更是不解。

  扶苏不是正在主持朝政吗?

  他究竟做了什么,竟引得众臣集体前来进言?

  满心疑惑之下,嬴政望向卫鞅,问道:“扶苏究竟做了什么?你们为何要寡人去劝他?”

  他一眼便看出,这次行动是以卫鞅为首。

  卫鞅轻叹一声,拱手禀道:“今晨朝会之上,太子殿下宣布将无衣军改编为龙骑卫,并扩编至万人,从铁鹰锐士中择优选拔。”

  “这些细节暂且不提,重点在于太子有意亲自出征,随军奔赴前线,加入对抗宋国的战役。”

  “身份尊贵之人不应轻易涉险,太子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大秦的未来,怎么能够置身于战场之中?”

  卫鞅言辞之中透露出强烈的不满。

  他始终认为扶苏虽然颇具才干,但在某些决定上太过果决,缺少权衡。

  比如此前前往边境平定匈奴,如今又要亲赴前线迎战宋军,丝毫没有身为储君应有的稳重。

  国君应当居于朝堂之上,统筹全局,发号施令。

  至于征战之事,自有将领和士兵负责。

  如此尊贵的身份,怎能轻率冒险?

  “竟有这种事?”

  听完卫鞅的陈述,嬴政才明白为何众人如此紧张,原来是扶苏打算亲自出征。

  短暂震惊之后,嬴政沉吟片刻,随即对在场众人说道:“此事寡人已有所了解,会亲自与太子商议,你们先行退下。”

  “谨遵圣命。”

  听到嬴政的回应,众臣才稍稍安心,纷纷行礼后离去。

  待群臣陆续离开,嬴政独自在殿中缓步来回,神色凝重,似在思索什么。

  良久,他才召来侍从,低声吩咐。

  “请太子前来见我。”

  ……

  扶苏刚刚回到东宫,便听陈行禀报,卫鞅联合众臣前去面见嬴政。

  对此他并不惊讶,只是有些无奈。

  李丽质得知消息后,急匆匆赶来,轻声询问:“扶苏,你真的决定亲自出征?”

  “是的,我确实有此打算。”

  扶苏没有隐瞒,坦然回应。

  “可秦国那么多将士,为何非要你亲自领军?前线如此凶险,若是……”

  她话语微顿,眼中满是忧虑。

  宋国实力远胜匈奴,这是她都明白的道理。

  身为储君,若亲自前往战场,势必成为敌军攻击的焦点,风险极高。

  “铁鹰军只有由我统帅,才能发挥全部战力,我最清楚如何将他们用到极致。”

  “若我不亲临战场,训练他们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

  扶苏神色平静,语气坚定。

  铁鹰军的确战力非凡,无可置疑。

  经过他引入后世的军事理念训练后,这三万精锐已经焕然一新。

  然而,人数终究有限。

  若交由他人统帅,运用不当,只会造成无谓的损失。即使敌军用十换一,扶苏也无法接受。

  并非他不信白起、蒙武、王翦等名将之能,而是思维与格局不同。

  他接受的是超越时代的军事教育,战略理念与当世将领有着根本差异。

  在旁人眼中,三万铁鹰军只是精锐之师,只能作为突击力量使用。

  嬴政从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轻轻放在扶苏面前。

  扶苏低头一看,封皮上写着“兵策”二字,字迹刚劲有力,显然是出自军中高人之手。

  “这是前几日卫鞅送来的前线战报汇总,其中有一份是你亲手写的。”嬴政缓缓说道。

  扶苏微微一怔,翻开一看,果然在其中一页看到了自己熟悉的笔迹。

  那是他数日前写下的关于宋国边境布防的建议。

  “你在这份策论里提到了‘以快打慢’的战术思路,寡人看后,觉得颇为中肯。”嬴政语气平静,但目光中透出一丝赞许,“你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懂仁义道德的太子了。”

  扶苏沉默不语,心中却翻涌不止。

  他当然记得,自己最初提出对匈奴用兵之时,嬴政是坚决反对的。那时的他,确实对军事了解不深,更多是从书本与道听途说中得来的见解。

  但如今,他已经参与过多次军议,亲自训练铁鹰军,也在战场上历练过。

  “你若执意去前线,寡人便放你去。铁鹰军随你调遣,必要时,也可调拨部分精锐辅佐你。”嬴政继续说道,“但你要记住,你不是普通将领,你是储君。一举一动,皆牵动国本。”

  扶苏缓缓起身,躬身道:“儿臣谨记父王教诲。”

  嬴政点点头,转身回到桌案后,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去吧,别让寡人失望。”

  扶苏再行一礼,退出了大殿。

  外头天色渐暗,风起,带着些许寒意。

  他抬头望天,心中却燃起一团火。

  这一次,他将亲自上阵,去践行自己的信念。

  而铁鹰军,也将成为他手中最锋利的一柄剑。

  嬴政缓缓抬手,指向脚下,语气悠长:“这座王宫,困了寡人十多年,也消磨了寡人当年的志向。”

  他望着扶苏,继续说道:“你还年轻,不该像寡人一样,再次被困在此地,过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生活。”

  “所以,现在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寡人年轻时也曾想踏平六国,但终究没能做到,只能被困于这方寸之间。”

  “你若有志向,就去实现吧,寡人还没到动不了的时候,还能撑一阵子。”

  嬴政凝视扶苏,仿佛在看过去的自己。

  他曾也满怀热血,也曾梦想统一天下,可当时的秦国还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他只能困于宫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处理政务,被文书磨去了所有锋芒。

  如今即使再给他机会,他也无力再战了。

  所以他不愿扶苏重蹈他的覆辙。

  至于亲征的风险……世上哪件事没有风险?天下从没有万无一失的事。

  扶苏听完,久久沉默,说不出话。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朝嬴政拱手,神情庄重:“扶苏定不负父王所托!”

  他明白,这是嬴政对他的信任和托付。

  这份期望,他绝不能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