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十二州失守!孤岛应州!-《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两日后。

  朔州八万重骑与蔚州七万铁浮屠尽数撤离城池,马蹄踏尘,旗帜蔽日,全军向应州疾驰而去。

  数日之后。

  驻扎于两州之外的三十万秦军发起全面进攻。

  因宋军主力已然撤离,抵抗微弱,战事进展势如破竹。

  不过半月,朔州、蔚州双双易主。

  这一日,秦军浩荡开进朔州城。

  城门洞开,街道两侧高悬黑龙旗,迎风猎猎。

  在数十万将士肃立让出的通途之上,扶苏身披玄黑锦袍,在王翦、蒙毅、项羽等重臣将领簇拥下,策马入城。

  万众跪迎,声震云霄!

  同一时刻,燕云节度使石敬瑭公开叛离大宋,携幽州、蓟州、并州、新州等地归附秦国。

  短短一月之间,燕云十六州已有十三州落入秦手!

  唯余一地仍在坚守——

  那便是应州,最后的屏障!

  消息传遍四海,天下为之哗然。

  ……

  应州,雁门关。

  自岳飞引军返防以来,秦军攻势愈发猛烈。

  此前岳飞远征边境外敌,虽大胜而归,但兵马损耗严重。回师仓促,士卒疲惫不堪,秦军趁势猛攻雁门,关前烽火连天。

  尽管最终守住要隘,代价却极为沉重。

  宋军无可指责。秦军未趁虚而入已是克制,如今抓住战机发动攻击,合乎兵道。

  然而战局很快出现转机——来自蔚州、朔州的十五万大军抵达应州,带来新的生机。

  起初,岳飞听闻潘美、石敬瑭叛变,尚觉难以置信。

  直至十日后,秦军正式控制两州,石敬瑭宣告举州降秦,他才确信无疑。

  “石敬瑭竟真叛宋投秦了……”

  岳飞低头看着战报,指尖微微发紧。

  石敬瑭反了。

  这消息像一块沉石落进心湖,激起波澜却又不令人全然意外。

  那天孙公公在殿上宣旨,他站在阶下,眼角余光扫过石敬瑭的脸——那眼神空得不像活人,倒像是早已把命交给了风沙。

  当时只当是失意所致,如今回望,怕是从那一刻起,那人心里就已燃起烈火,只等一个时机点燃烽烟。

  更没想到的是,潘美竟也被他说动。可惜劝降不成,反遭兵乱,身首异处。一代名将,落得如此结局,令人唏嘘。

  但局势已变。

  燕云十六州,十二州尽归秦军所有。

  应州成了孤岛,像暴风雨中最后一盏未灭的灯。

  前路艰险,几乎无路可退。

  可天不绝人。

  八万重骑列阵于野,七万铁浮屠横立边关——这是翻盘的本钱,也是唯一的希望。反击的时机,到了。

  ……

  宋国都城汴京,城内气氛骤然凝固。

  “石敬瑭降秦,十二州失守!”

  街头巷尾,百姓奔走相告,脸上写满惊愕。

  谁会相信?

  一人执掌北疆命脉,手握雄兵数十万,竟能转身投敌,将山河拱手相让!

  比民间更动荡的,是朝堂。

  王宫深处,御书房门窗紧闭,却挡不住里头传来的碎裂之声。

  “砰!”

  一只青瓷花瓶砸在地上,四分五裂。

  “啪!”

  一方玉镇纸被狠狠摔出,撞上梁柱。

  赵构双目赤红,胸口剧烈起伏,手指颤抖地指着北方:“石敬瑭——你不得好死!”

  他声音嘶哑,字字如刀:“寡人信你,授你节度之权,镇守国门!你却背誓叛国,引狼入室!”

  “我大宋百年清誉,毁你一人之手!”

  “你不是臣子,你是祸根!是耻辱柱上的名字!”

  “天下诸侯必将笑我赵宋无人!祖宗基业,竟托付给一个卖国贼!”

  怒吼声在房梁间回荡。

  跪了一地的太监与大臣,个个低头屏息,连呼吸都压得极轻。

  话音未落,赵构忽然身子一晃,扶住龙案,眼前发黑,整个人向后直挺挺倒去!

  “陛下!”

  “快!传太医!”

  “按人中!快按人中!”

  宫人们慌作一团,哭喊声混成一片。

  龙椅之下,只剩满地碎片,映着惨白的日光。

  人中被狠狠掐了几下,冷水一通猛灌,赵构终于被人抬回寝宫。

  太医匆匆赶到,银针入穴,片刻之后,他才缓缓睁眼,意识慢慢回拢。

  消息迅速传开,欧阳修、范仲淹等重臣纷纷赶来,在殿外列立等候。

  见帝王终于苏醒,众人神色皆松。

  “陛下安好否?方才可把臣吓得魂不附体!”

  秦桧声音发颤,几乎是扑到床前,眼中含泪,神情不似作假。

  他权柄所系,全在赵构一身,若天子有个闪失,他满盘皆输。

  赵构靠在秦桧肩头坐起,手按额头,眉头紧锁:“寡人……怎会在此?头如裂开一般。”

  他记忆模糊,只觉胸中闷痛,眼前发黑。

  一名内侍低声提醒:“陛下,您是看了燕云十六州陷落的战报,怒极攻心,当场昏厥了。”

  此言一出,往事涌上心头。

  赵构双目骤然赤红,怒意翻腾。

  “石敬瑭!此獠该杀千次!”

  他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啖其肉。

  话音未落,胸口猛然一紧,剧痛如刀绞,冷汗瞬间浸透龙袍,面色惨白如纸。

  “陛下!”

  欧阳修与范仲淹齐声惊呼。

  太医上前诊脉,面色凝重:“陛下心血亏耗,肝郁气滞,近来情绪起伏过大,又纵情声色,若再动怒,恐伤及根本。”

  “务须静养,怒不可发,房事亦当暂停,否则后果难料。”

  赵构听罢,拳头暗握,指节发白。他心中怒火滔天——这一切祸根,皆因石敬瑭而起!

  若非此人背宋降秦,燕云何至于失?大好河山,半日崩塌,岂能不痛?

  他恨的,不只是土地沦丧,更是颜面尽失。

  大宋以“气节”立国,士大夫宁死不屈,武将马革裹尸。可石敬瑭身为燕云节度使,镇守一方,竟临阵脱逃,继而投敌,简直是往整个朝廷脸上泼粪!

  更令人作呕的是,他还拉拢潘美一同叛变。

  若非朔州、蔚州将士坚守忠义,十几万精兵早已落入敌手。

  “传旨——”

  赵构强撑起身,声音冰冷如霜。

  “凡取石敬瑭首级者,赏金万两,封万户侯,寡人亲赐‘为国杀贼’匾额,悬于门楣,永载青史!”

  一字一句,杀机凛冽。

  “臣遵旨!”

  秦桧俯身领命,不敢有丝毫迟疑。

  赏格一出,石敬瑭的名字被悬于市口,赵构心头郁气稍减,脸色终于松动。

  他转向范仲淹,低声问道:“范公,如今燕云那边情形如何?岳飞还能撑住吗?”

  他对那片战地的实况所知甚少,唯一清楚的是——应州仍在坚守。

  “启奏陛下,我军在燕云十六州的所有兵力,眼下皆集结于应州城内。”

  “雁门关虽战事胶着,但防线未破,岳飞已数次击退秦唐联军的强攻。”

  范仲淹字字清晰,语气平稳。

  这总算是一丝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