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入我营门,敬白起如敬天!-《大秦:扶苏他开挂杀疯了!》

  扶苏凝视着眼前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良久,终于颔首:“好。孤将新募十万大军尽数交予你手。”

  “务必速战速决,踏平金辽诸国!”

  这批新军虽已完成操练,却未经实战,贸然对阵宋军恐难胜任。

  不如交由岳飞率领,征战北境,在血火中淬炼成锋。

  况且,新军亦有其利。岳飞治军之能冠绝诸将,扶苏也想亲眼见证——十万人马在他手中,能化作何等雄师!

  “臣领命!”岳飞抱拳跪地,声音低沉却坚定。

  心中悄然泛起一丝波澜。

  扶苏将如此重任托付于他,岂止是用兵?更是信任。

  曾在宋国饱经猜忌与冷眼,如今这份信赖,尤为珍贵。

  战事当前,不容懈怠。

  待军令下达,孙膑随即与众将商议边防部署,诸事安排妥当,众人各自离去,投入紧张备战。

  临行前,扶苏唤住司马靳,示意他留下。

  “殿下,有何事?”

  司马靳神情如常,语气平稳。

  可面对扶苏时,姿态却不自觉地放低。

  扶苏望着他,开门见山:“大将军的身体,到底怎样了?”

  这话一出,司马靳面色微变。

  显然未料到会被直接问起。

  片刻迟疑后,他避开视线,低声回应:“大将军一向康健,未曾听闻有何不适……”

  “孤并未说他有病。”

  扶苏打断他,目光沉静却透着不容回避的锐利。

  “你还要隐瞒到几时?”

  司马靳嘴唇微动,终是无言以对。

  方才辩解之语已显破绽,此刻再难掩饰。

  扶苏神色凝重,继续道:“议事之时,孤已察觉武安君气色异样,精神也远不如往日。”

  “你与他朝夕相处,实话告诉孤——他究竟如何?”

  这一年多来,扶苏未曾踏足燕云。

  虽曾与司马靳同返咸阳,但此人早在三月便重返云州。

  如今观其反应,必知内情。

  “唉……”

  司马靳长叹一声,似终于卸下重负。

  他知道,此事再也无法遮掩。

  “四月倒春寒时,大将军亲赴营中探视染疾将士,不慎受寒,高烧三日不退。”

  “醒来后元气大伤,时常咳血不止。”

  “医者言,风寒只是诱因,真正根源在于早年战阵所积旧伤。”

  “大将军年逾七旬,戎马一生本就耗损精元,如今这般境况,若再久留边关,恐难以支撑。”

  “此事仅我与岳飞知晓。”

  “大将军严令不得外传,违者以乱军心论处。”

  他说到此处,抬头直视扶苏,眼中满是恳切:

  “末将深知燕云不可一日无主帅。”

  “然斗胆请殿下降旨,召大将军归国调养,莫使其累死于疆场!”

  言罢,躬身而拜,声音低沉却坚定。

  白起在秦军将领心中,近乎神明。

  未历战场之人,难以体会“百胜名将”四字背后的分量。

  有一句话在军中流传甚广:

  “入我营门,敬白起如敬天!”

  唯有身处其中,方懂此言之重。

  更况司马靳之父司马错,曾与白起并肩作战,私交深厚。

  这份敬意,早已由父辈延续至子嗣。

  扶苏听罢,久久不语。

  眉宇间阴云密布,心头如压千钧。

  白起的身体竟已衰弱至此,甚至开始咳出血来,这出乎了他的意料。

  按理说,以白起的年岁,早该卸下兵权,远离战场与政事,在封地安享余生。无论是嬴政还是扶苏,都不会亏待这位功勋卓着的老将,定会赐予他尊荣与安宁。

  可如今,白起仍拖着一副油尽灯枯的躯体,坚守在前线,为大秦的征途奔走不息。他不愿声张自己的病情,仿佛只要不说,那副身躯就还能撑下去。

  扶苏心头沉重,久久无言。

  过了许久,他缓缓吸了口气,转向司马靳:“此事孤会亲自处理,你不必担忧,我会尽力劝说大将军。”

  “多谢殿下!”司马靳眼眶微红,声音颤抖。

  问明情况后,扶苏离开厅堂,径直朝军营走去。

  城中虽有将军府,但白起常年居于营帐之中,早已习以为常。

  当扶苏踏入帅帐时,白起正与几位将领商议军务。见他到来,众人停语,白起身形微动,站起身来。

  “殿下亲至,有何要事?”

  他的目光深邃难测。

  扶苏轻轻一笑,语气平和:“并无他事,只是有些话想单独与大将军谈谈。”

  帐中将领闻言,纷纷退下。

  白起未加挽留,待人走尽,才重新落座,直视扶苏:“你知道了?”

  扶苏点头。

  白起闭目,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早料到瞒不过扶苏。那般聪慧之人,怎会察觉不到他日渐虚弱的气息?况且,司马靳或岳飞,必有一人已将实情相告。

  “战事固然紧要,”扶苏直言道,“但大将军的身子更为要紧。燕云这边,孤自会接手,您应回武安静养。”

  “孤已下令咸阳,调十位太医赶赴武安,专程为您诊治。”

  白起却立刻摇头,语气坚定:“老臣不能从命。”

  他抬头望向扶苏,目光如铁:“臣明白殿下的好意。”

  “然身为武将,若不能死于疆场,岂非遗憾?马革裹尸,是吾辈最终的归宿。我不愿卧病而终,宁可在战鼓声中闭目!”

  他说这话时,眼中燃起烈火,仿佛重回壮年。

  那气势令人心颤,不敢直视。

  他清楚自己的命数——即便归隐疗养,也不过残延数载。每夜入梦,耳边皆是哀嚎之声,无数亡魂索命而来,等他同赴黄泉。

  可那又如何?

  他白起一生征战,未尝败绩。若注定将死,便要死得轰轰烈烈,死在刀锋所指之处,死在大秦旌旗之下。

  若真有阴曹地府,有阎罗执掌幽冥,他战死之后,定要聚起百万阴兵,随大秦历代先王于九泉之下再启战端!

  将那些游荡的怨灵尽数斩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