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价值为饵-《爱他至死时》

  实验室的灯光比往常更加明亮,仿佛特意为这场选拔增添了肃穆感。

  长条会议桌旁坐着项目组的五位核心导师,而最中间的位置上,齐厌一身黑色衬衫,整个人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场。

  他面前摊开着几份项目资料,却一眼未看,目光低垂,像是这场选拔与他毫无关系。

  季云瑶推开门的瞬间,能感觉到数道目光齐刷刷落在自己身上。

  她今天特意穿了件简约的深蓝色衬衫裙,长发利落地束成低马尾,既不失尊重,又不过分正式。

  “各位老师好,我是季云瑶。”她声音清亮,不卑不亢。

  简单的开场后,主审的赵教授推了推眼镜:“季同学,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项目目前遇到的瓶颈是如何在多源异构数据流中实现实时去噪滤波,你有什么思路?”

  这正是匿名邮件中详细提及的问题。季云瑶走到白板前,毫不犹豫地写下几行公式。

  “传统的小波阈值去噪在处理非平稳数据时会出现伪吉布斯现象,我建议采用自适应加权正则化方法,在频域构建变分模型。”

  她笔尖飞舞,推导过程行云流水,每一步都严谨精确。

  原本面无表情的几位导师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有人甚至拿出手机拍下白板上的公式。

  “这里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将约束优化转化为无约束问题。”

  季云瑶边写边解释,声音平稳自信,“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迭代求解,复杂度从o(n2)降至o(n log n)。”

  会议室里只剩下马克笔划过白板的沙沙声。

  当她写下最后一个符号转身时,注意到一直低着头的齐厌终于抬起了眼。

  那双总是冷漠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波动。

  “很扎实的解决方案。”赵教授难掩赞赏。

  “但这只是解决了现有问题,项目更需要对未来方向有前瞻性思考。”

  季云瑶微微一笑,这正是她等待的机会。

  “实际上,我认为项目更大的潜力不在于数据清洗,而在于预测模型的根本性革新。”

  她切换白板页面,开始绘制全新的架构图。

  “目前项目使用的还是基于LStm的预测模型,尽管加入了注意力机制,但对长期依赖关系的捕捉仍然不足。

  我建议引入时间序列分解技术,将数据拆解为趋势、季节和残差三个部分,分别建模后再融合。”

  季云瑶加快了语速,手下推导越来越快,原本空白的白板很快被密集的公式和图表填满。

  “我设计了一种混合架构,前端用transformer捕捉长期依赖,后端用轻量型cNN处理局部模式,通过门控机制动态加权融合。

  这是我模拟的对比实验结果。”

  她调出平板上的仿真数据,性能指标明显优于现有模型。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

  “这个模型的计算复杂度...”李教授皱眉问道。

  “仅为现有模型的1.3倍,但预测精度提升17.8%。”季云瑶迅速回答,“考虑到硬件成本,我还设计了简化版本,性能提升13.2%,复杂度几乎不变。”

  一直沉默的齐厌突然开口,声音冷冽:“你的模型建立在平稳性假设上,但现实数据充满突变点。

  比如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你的分解策略如何应对?”

  这问题直指要害,几位导师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季云瑶却眼睛微亮,像是等待已久。

  “很好的问题。”她点头,“我引入了变点检测机制,当系统识别到分布漂移时,会自动启动在线学习模式,这里——”

  她翻到白板新的一页,展示出一套完整的自适应算法。

  “通过监测预测误差的统计特性,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分布变化,并调整模型参数。

  这个机制我已经在模拟环境中测试过,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级别的突变下,模型也能在24小时内完成自适应。”

  齐厌身体微微前倾,继续发问:“在线学习会导致模型震荡,如何保证稳定性?”

  “通过集成历史模型的预测结果,采用软加权方式平衡新旧知识。”季云瑶迅速回应,手下已经画出加权函数的图像。

  “计算开销?”

  “主要来自模型复制,可以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压缩。”

  “延迟敏感场景下的实时性?”

  “设计多尺度预测机制,短期预测使用轻量模型。”

  问答节奏越来越快,齐厌的问题尖锐而精准,季云瑶的回应则迅速且完备。

  这已不像答辩,更像是两位高手在学术顶峰上的交锋。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已经完全沦为观众,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移动。

  当齐厌抛出第七个问题时,季云瑶突然微微一笑。

  “学长,真理面前,资历并非壁垒。或许,打破常规的,往往是newers。”

  片刻寂静后,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轻笑。

  齐厌明显愣了一下,这是第一次有人在这般场合下与他针锋相对,甚至反将一军。

  他凝视季云瑶几秒,嘴角竟掠过一丝几不可见的弧度。

  “我的问题问完了。”他向后靠去,结束了这场交锋。

  结果毫无悬念。当季云瑶离开会议室时,她已经正式成为“启明星”项目的核心成员。

  不是凭借季家的背景,也不是因为任何人的关照,而是用无可挑剔的实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难以置信,这是大三学生能达到的水平?”门关上后,李教授忍不住感叹。

  赵教授翻看着记录:“她的几个创新点,足以单独写成高质量论文。齐厌,你觉得呢?”

  齐厌没有回应。他望着刚才季云瑶站立的位置,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仿佛还在发光。

  那个总是安静跟在季云瑶身后的女孩,何时拥有了这般惊人的能力?那些推导中的灵光一闪,甚至让他都感到惊艳。

  “我出去一下。”齐厌突然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走廊尽头,季云瑶正与等在那里的沈哲交谈。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身上,她脸上是从未有过的明亮光彩。

  “恭喜。”沈哲笑着递过一杯咖啡,“刚才听到里面的动静,看来是很精彩。”

  “确实精彩。”齐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季云瑶转身,有些惊讶地看到齐厌主动走近。

  “你的模型,有几个细节我想再讨论。”齐厌直接看向季云瑶,完全忽略了旁边的沈哲。

  季云瑶挑眉:“现在?”

  “明天上午九点,我实验室。”齐厌说完,目光在季云瑶和沈哲之间扫过,微微点头便转身离开。

  沈哲看着齐厌的背影,轻笑一声:“看来齐大才子终于发现宝藏了。”

  季云瑶没有回应,只是望着齐厌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刚才交锋时,她清楚地看到了齐厌眼中闪过的欣赏,那是对同等智力水平的认可。

  这是她计划中的重要一步,但奇怪的是,当真正获得认同时,她感受到的不仅是计划顺利推进的满足,还有一丝说不清的...喜悦。

  回到宿舍,季云瑶打开电脑,一封新邮件提示跳出。

  发件人又是那个匿名地址,但这次内容截然不同:

  “恭喜入选。不过提醒你,项目水深,小心脚下。

  有人不希望看到你与齐厌走得太近。”

  邮件附件是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画面中一个身影正在深夜的实验室里翻阅文件。

  季云瑶放大图片,虽然像素不高,但她能辨认出那人的轮廓特征。

  竟然是他?

  季云瑶缓缓靠向椅背,手指轻敲桌面。游戏越来越有趣了。

  明处的竞争,暗处的阻挠,还有齐厌那双终于开始正视她的眼睛——这一切都让她感到久违的兴奋。

  第二天清晨,季云瑶提前十分钟到达齐厌的实验室。

  门虚掩着,她推开时,看到齐厌正站在白板前,上面写满了新推导的公式。

  “你来的正好。”齐厌头也不回,“我改进了你的变点检测机制,效率可以再提升20%。”

  季云瑶走近,仔细看着推导过程,不禁由衷赞叹:“精妙的改进。”

  “你的基础设计已经足够优秀。”齐罕有地承认,“只是经验不足导致了一些冗余。”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一小时后,当赵教授推门进来时,看到的是齐厌和季云瑶并肩站在白板前,激烈讨论着的场景。

  地上散落着写满的草稿纸,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粉笔灰的味道。

  “看来你们已经进入状态了。”赵教授欣慰地笑道。

  “项目组下周要去海城参加学术会议,这是日程表。齐厌,你带季同学一起,她需要尽快熟悉圈子。”

  齐厌接过日程表,瞥了一眼旁边的季云瑶:“海城是你家的地盘?”

  “算是吧。”季云瑶微笑,“需要我当导游吗?”

  齐厌没有回答,但眼神中的探究又深了一分。

  出发前往海城的前一晚,季云瑶收到了一条意想不到的消息。

  发信人显示是“季临渊”,她同父异母的哥哥,季家未来的正式继承人。

  “听说你混进了齐厌的项目组?别给季家丢人。”

  简短的一句话,充满了居高临下的警告。

  季云瑶盯着屏幕,嘴角勾起冷笑。原来那个不希望她与齐厌走得太近的人,竟然在自己的家族内部。

  飞机穿越云层,降落在海城国际机场。季云瑶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目光渐深。

  这里不仅是季家的大本营,还藏着许多她宁愿遗忘的过去。

  学术会议只是表象,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她精心布置的棋局,终于要迎来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