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官方加冕-《巨星重生:只想低调做幕后》

  下午六点多,被誉为华国文艺风向标的最权威官方媒体《华国文艺报》。

  他们在其官方网站及官方微博账号上,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举动。

  它没有自己撰写评论,而是……

  连续转发了四条动态!

  第一条,转发的是王振华副主席那篇。

  第二条,转发的是张景俞院士的那篇。

  第三条,转发的是那位社会学学者关于“黑暗森林与现实博弈”的分析文章。

  第四条,转发的则是另一位着名文学评论家盛赞《三体》叙事结构精巧、人物塑造成功的评论。

  一连四条!

  间隔不超过十分钟!

  全是关于《三体》!

  全是正面乃至推崇的评价!

  《华国文艺报》是什么级别的媒体?

  它是华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核心刊物,代表着官方主流文艺界的最高声音和导向!

  其权威性毋庸置疑!

  虽然红烧肉不止一次出现在了华国文艺报的报道当中,但是它如此密集,如此高调的行为还是第一次!

  这不是简单的报道,这是旗帜鲜明的站台!

  是最高级别的认可与加冕!

  “!!!!!我看到了什么?文艺报疯了啊!?”

  “哈哈哈!连续转发四条!全是夸三体的,这是给肉大当亲儿子了啊!”

  “亲儿子实锤了,哈哈哈,这简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官方这是要把肉大和三体一起捧上神坛啊!”

  “哈哈哈,楼上说的对,文艺报这姿态,分明就是:此子深得朕心!”

  华国文艺报的这个行为彻底让网络沸腾了!

  所有之前或许还对《三体》的影响力、对“红烧肉”的地位有所怀疑的人,在这一刻,都彻底闭上了嘴。

  官方用最直接的方式,为这场席卷全国的文化盛宴,盖上了最权威的印章。

  然而,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事情,还在后面。

  当晚七点,无数家庭准时打开电视机,收看央视一套的《新闻联播》。

  国内外大事播报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就在节目接近尾声,许多人以为今天就这样了的时候,主播的声音再次响起,画面切换。

  “下面播报一则文化讯息。”

  背景音乐变得略微激昂,屏幕上出现了《三体》系列的书籍封面,以及奇点海外网站的页面截图。

  “近日,由我国作家‘红烧肉’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系列,即将迎来最终章的发布,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阅读和讨论热潮........”

  “........据运营方奇点国际站数据显示,截至今天下午六点,海外网络平台关于《三体》的讨论热度累计已突破一亿人次........”

  “.........同时,《三体》第一、二部实体书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售罄,单日销量高达一百三十万册......”

  画面紧接着切到了一段采访,接受采访的正是华章文艺出版社的CEO陆天华。

  面对央视的镜头,这位平日里沉稳持重的出版界大佬,此刻脸上是根本掩饰不住的笑容,说话时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陆天华对着话筒,声音带着激动:“是的,数据完全属实!”

  “而且并非是只卖这么多,而是海外库存已经全部售空!没得卖了!”

  “我们正在联系合作印刷厂,加急安排新一轮的印制和发货!”

  他似乎觉得光说海外还不够,又迫不及待地补充道:“其实不光是海外,国内的情况也一样!”

  “我们今天白天接到各地的补货请求,仓库里最后一批库存也全部发完了!现在线上线下,基本上都是一书难求!”

  “我们正在全力协调,保证尽快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陆天华那笑得毫无“CEO包袱”的模样,通过央视的信号,传遍了千家万户。

  新闻最后,主播总结道:“《三体》系列的成功,展现了我国当代文学创作的蓬勃活力与独特魅力,是文化走出去的又一重要成果。”

  两分钟!

  整整两分钟!

  在寸秒寸金的《新闻联播》里,用了两分钟来报道一部小说的完结热潮和销售盛况!

  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守在电视机前的《三体》读者,激动地从沙发上一跃而起!

  “央妈!是央妈!新闻联播报道了三体!”

  “我靠!我跟我爸妈一起看的新闻,给我激动的都跳起来了!哈哈哈!”

  “单日一百三十万册!还特么是卖空了!这是什么恐怖的销量!”

  “陆总那个笑容,哈哈哈哈,太真实了!换我我能笑晕在厕所!”

  “全球热度破亿!国内国外全卖空!肉大这是要逆天啊!”

  “别说了兄弟们!今夜,我们都是见证历史的追更人!”

  线上线下的狂热,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从网络大V到文坛泰斗,从《华国文艺报》到《新闻联播》……

  《三体》和“红烧肉”这个名字,完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贯穿各个圈层、获得全方位认可的加冕仪式。

  而奇点内部,见证了这一幕幕的青锋,陈威和所有奇点工作人员脸上都是和陆天华一样的笑容。

  而制造了这一切风暴的那个男人,徐亦。

  他此刻正在星音大校外的出租屋内。

  他刚结束了和程岩东关于《三国杀》最终版的几个测试数据汇报。

  他刚拿起手机,钱多多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她声音首次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老板,我刚收到林老的信息。他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

  徐亦也对钱多多的这种首次失态好奇了起来,他站起来往边走边说:“嗯,你说。”

  钱多多克制了一下情绪,组织好了语言:“上面……注意到了我们通过星尘渠道,计划将音乐收益用于慈善的动向。”

  “他们对此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支持。”

  “并且,他们希望我们……可以直接成立一个独立的慈善基金会。”

  “他们愿意为此提供政策上的便利,甚至……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官方层面的站台和背书。”

  她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林老和王老也强烈建议我们采纳这个方案。”

  “他们认为,由我们完全自主掌控的基金会,虽然前期搭建复杂一些,但长远来看,运作会更透明,效率更高,更能确保您的意愿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而且,有上层的关注和两位老先生的人脉护航,基金会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将会是顶级的。”

  徐亦走到了窗户前面,静静的听着钱多多的汇报。

  这个消息,确实有些超出他最初的预计。

  或许是这次的动静太大了,《三体》带来的不仅是名望的顶峰,也像一盏探照灯,将他幕后的布局照出了轮廓。

  他猜想,或许上层知道了他的双重身份,所以伸来了橄榄枝,这根橄榄枝既是认可,也是一种无形的引导。

  引导他将这份巨大的影响力和财富,更系统、更有效地回馈社会。

  既然如此,徐亦也没什么好犹豫的。

  短暂的沉默后,徐亦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可以,那就成立我们自己的慈善基金会。”

  钱多多闻言,声音更加激动:“明白!我立刻着手准备申请材料,并和林老、王老那边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流程顺畅。”

  徐亦看着窗外,想了想补充道:“嗯,基金会名字就叫.....安厦基金。”

  “具体架构,你和林老、王老商议,原则是简洁、明晰、高效。需要我确认的,随时发给我。”

  钱多多对这个安厦的名字有些好奇,但是她没有多问,而是点头答应:“好的,老板。我立刻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