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ICU的门外,周慧兰逐渐回过神来。
她扭过头看着已经高了自己一个头的徐亦,真的长大了,真的不是那个需要他们庇护,而是可以反过来庇护他们儿子了。
她从没有这么骄傲过,可是骄傲之后也有心疼,一百七十多万啊,那该写多少个字,那该熬多少个夜换来的,她清楚的记得儿子说的用家里的旧电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她将银行卡塞到口袋里,随后另一只手拿起徐亦的手掌,摊开,另一只手摸着他那一个个手指,指尖的皮肤摸起来都感觉有些厚实。不似一个高中生该有的稚嫩皮肤。
徐亦将手抽了出来,然后看着母亲的眼睛。
“妈,您现在就去缴费处,把爸的所有需要的费用都缴纳上,告诉医生,用最好的,不要省钱!”
周慧兰看着儿子坚毅的眼神点点头。
“嗯。妈这就去。”
她拿出那张银行卡,直奔医院大厅的缴费处。
徐亦在icu的门外停留。
等待里面医生可能随时的呼叫。
金钱的力量,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展现得如此赤裸而高效。
那张承载着“红烧肉”心血和庞大订阅打赏的银行卡,仿佛一把开启命运之门的金钥匙。当周慧兰颤抖着双手,将卡递给医院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报出“徐国强”的名字时,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敲击几下,原本公式化的脸上瞬间堆满了近乎谄媚的笑容。
“徐太太是吧?徐先生的押金已经全额缴清!后续治疗费用也预存了充足额度!我们立刻为您先生安排特需病房!已经联系最好的专家团队会诊!主刀医生是市里特聘回来的张主任,在根治这一块儿上特别的权威!您放心!我们一定用最好的资源!
工作人员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语速快得像机关枪,生怕怠慢了这位“深藏不露”的VIP家属。
效率惊人。
当天下午,病情稍趋稳定的徐国强就被转出了ICU,住进了消化内科条件最好的单间特需病房。
窗明几净,宽敞安静,独立的卫生间,柔软的沙发陪护床,连空气净化器都无声地运转着。护士的态度也变得格外温柔细致,巡房的频率明显增加,监测生命体征,调整输液速度都极其精心。
很快,几位气场沉稳的专家鱼贯而入,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目光锐利的消化内科主任。他们围着徐国强的病床,详细查看监护仪数据,腹部体征和最新的化验单
“情况比刚送来时稳定多了,但急性重症胰腺炎就像一场森林大火,火势控制住了,但余烬未清,随时可能复燃,尤其要警惕感染,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
主任语气沉稳,带着令人心安的权威感。
“目前继续保守治疗:严格禁食水,靠全静脉营养支持,强力抑酶,抗感染不能停。我们会密切监测,只要不再出现新的危急情况,避免手术就是最大的胜利。万一...我是说万一后续出现坏死物继发感染必须干预,我们也有微创引流等先进技术,创伤会小很多。”
周慧兰紧张地站在一旁,徐奕则安静地站在母亲身后,目光沉稳地注视着医生们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仔细听着每一个医学术语。
“谢谢主任!谢谢各位专家!”周慧兰激动得声音发颤,连连鞠躬。压在心头那块名为“死亡威胁”和“天价药费”的巨石,终于被这高效的安排和权威的诊疗方案暂时搬开。
徐国强虚弱地躺在病床上,鼻子里还插着胃肠减压管,手臂上输着昂贵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和营养液。
他听着医生的话,感受着这“特需”病房带来的舒适和前所未有的重视,再想想刚发作时那撕心裂肺的剧痛和妻子在ICU外绝望的眼神,心头百感交集。他看向站在一旁,神情平静却眼神坚定的儿子,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极其轻微地,用力地眨了下眼睛。一切尽在不言中。
“儿子.......”周慧兰坐在病床前一只手牵住徐国强,一只手伸出牵住徐亦的手。
“你是妈的骄傲,是咱们家.....最大的骄傲!”
这句话像阳光一样让本就明亮的特需病房如同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周慧兰的眼泪又不自主的流了下来。这次是劫后余生的眼泪。
徐亦反握回去,紧紧抓住母亲的手。
病床上,徐国强放下了心里所有的担忧,沉沉的睡去。
过了好一会儿,见徐国强睡的香甜,周慧兰站起身,现在儿子知道了情况,而且老徐也被转到了她可以陪床的特需病房。但是儿子的高考近在咫尺,不能浪费在这里。
徐亦看到母亲站起来,自己也从沙发上站起来。
“小亦,你快抓紧回去复习吧,你们不是提前放假了吗,抓紧时间复习,就三天了!”周慧兰说道。
“现在你爸也稳定下来了,你抓紧回去,把高考考好!这个不能落下。”
徐亦没说话,再看了一眼病床上的父亲,点点头:“嗯”
他知道爸妈如此病情都要瞒着他无非就是为了不耽误自己的高考,现在事情解决了,高考还在眼前,他还是要做回那个即将高考的高中生。
随后他背起书包走到门口又回头说了句:“那我走了,妈你一会儿要回家就打车回家,我钱还很多,不要省钱骑自行车了,大晚上的不安全。如果你不回来我自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哎,行!妈肯定不给你省钱,快去吧,妈晚点回去,明天早上给你做好早餐午餐再来医院陪你爸。”
周慧兰发自内心的,欣慰的笑了。
徐亦下楼来到停车棚找了半天才找到王强的自行车,还好没被别人骑走了,不然他都不知道怎么跟王强解释。
路边路灯纷纷亮起,街道上灯红酒绿,人来人往。徐亦穿梭其中,这一刻所有的胆子都释放了出来,心情大好。
他很想高歌一曲,毕竟骑着自行车确实挺枯燥的,而且现在心情大好。但是歌词刚到口边又被他止住。
“......不要让外界的喧嚣淹没了你心底最初那个声音.....”
“听听心里的....声音?”
上一世李老师的叮嘱,这一世张老师的开解。
心里的声音?
心里.......音乐?
音乐......真能放下吗?
这个前世他热爱到骨子里的东西。
为了它甚至辍学,在一次次跌倒中,黑暗中陪伴着他的旋律。
也是这些旋律将他仅仅28岁就推向巨星的行列。
可.....悲剧的结尾也是因为它。
因为它吗?
徐亦搞不清楚。
他很想说自己不热爱音乐了,但是当张慧问出那句“你
        她扭过头看着已经高了自己一个头的徐亦,真的长大了,真的不是那个需要他们庇护,而是可以反过来庇护他们儿子了。
她从没有这么骄傲过,可是骄傲之后也有心疼,一百七十多万啊,那该写多少个字,那该熬多少个夜换来的,她清楚的记得儿子说的用家里的旧电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她将银行卡塞到口袋里,随后另一只手拿起徐亦的手掌,摊开,另一只手摸着他那一个个手指,指尖的皮肤摸起来都感觉有些厚实。不似一个高中生该有的稚嫩皮肤。
徐亦将手抽了出来,然后看着母亲的眼睛。
“妈,您现在就去缴费处,把爸的所有需要的费用都缴纳上,告诉医生,用最好的,不要省钱!”
周慧兰看着儿子坚毅的眼神点点头。
“嗯。妈这就去。”
她拿出那张银行卡,直奔医院大厅的缴费处。
徐亦在icu的门外停留。
等待里面医生可能随时的呼叫。
金钱的力量,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展现得如此赤裸而高效。
那张承载着“红烧肉”心血和庞大订阅打赏的银行卡,仿佛一把开启命运之门的金钥匙。当周慧兰颤抖着双手,将卡递给医院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报出“徐国强”的名字时,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敲击几下,原本公式化的脸上瞬间堆满了近乎谄媚的笑容。
“徐太太是吧?徐先生的押金已经全额缴清!后续治疗费用也预存了充足额度!我们立刻为您先生安排特需病房!已经联系最好的专家团队会诊!主刀医生是市里特聘回来的张主任,在根治这一块儿上特别的权威!您放心!我们一定用最好的资源!
工作人员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语速快得像机关枪,生怕怠慢了这位“深藏不露”的VIP家属。
效率惊人。
当天下午,病情稍趋稳定的徐国强就被转出了ICU,住进了消化内科条件最好的单间特需病房。
窗明几净,宽敞安静,独立的卫生间,柔软的沙发陪护床,连空气净化器都无声地运转着。护士的态度也变得格外温柔细致,巡房的频率明显增加,监测生命体征,调整输液速度都极其精心。
很快,几位气场沉稳的专家鱼贯而入,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目光锐利的消化内科主任。他们围着徐国强的病床,详细查看监护仪数据,腹部体征和最新的化验单
“情况比刚送来时稳定多了,但急性重症胰腺炎就像一场森林大火,火势控制住了,但余烬未清,随时可能复燃,尤其要警惕感染,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
主任语气沉稳,带着令人心安的权威感。
“目前继续保守治疗:严格禁食水,靠全静脉营养支持,强力抑酶,抗感染不能停。我们会密切监测,只要不再出现新的危急情况,避免手术就是最大的胜利。万一...我是说万一后续出现坏死物继发感染必须干预,我们也有微创引流等先进技术,创伤会小很多。”
周慧兰紧张地站在一旁,徐奕则安静地站在母亲身后,目光沉稳地注视着医生们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仔细听着每一个医学术语。
“谢谢主任!谢谢各位专家!”周慧兰激动得声音发颤,连连鞠躬。压在心头那块名为“死亡威胁”和“天价药费”的巨石,终于被这高效的安排和权威的诊疗方案暂时搬开。
徐国强虚弱地躺在病床上,鼻子里还插着胃肠减压管,手臂上输着昂贵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和营养液。
他听着医生的话,感受着这“特需”病房带来的舒适和前所未有的重视,再想想刚发作时那撕心裂肺的剧痛和妻子在ICU外绝望的眼神,心头百感交集。他看向站在一旁,神情平静却眼神坚定的儿子,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极其轻微地,用力地眨了下眼睛。一切尽在不言中。
“儿子.......”周慧兰坐在病床前一只手牵住徐国强,一只手伸出牵住徐亦的手。
“你是妈的骄傲,是咱们家.....最大的骄傲!”
这句话像阳光一样让本就明亮的特需病房如同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周慧兰的眼泪又不自主的流了下来。这次是劫后余生的眼泪。
徐亦反握回去,紧紧抓住母亲的手。
病床上,徐国强放下了心里所有的担忧,沉沉的睡去。
过了好一会儿,见徐国强睡的香甜,周慧兰站起身,现在儿子知道了情况,而且老徐也被转到了她可以陪床的特需病房。但是儿子的高考近在咫尺,不能浪费在这里。
徐亦看到母亲站起来,自己也从沙发上站起来。
“小亦,你快抓紧回去复习吧,你们不是提前放假了吗,抓紧时间复习,就三天了!”周慧兰说道。
“现在你爸也稳定下来了,你抓紧回去,把高考考好!这个不能落下。”
徐亦没说话,再看了一眼病床上的父亲,点点头:“嗯”
他知道爸妈如此病情都要瞒着他无非就是为了不耽误自己的高考,现在事情解决了,高考还在眼前,他还是要做回那个即将高考的高中生。
随后他背起书包走到门口又回头说了句:“那我走了,妈你一会儿要回家就打车回家,我钱还很多,不要省钱骑自行车了,大晚上的不安全。如果你不回来我自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哎,行!妈肯定不给你省钱,快去吧,妈晚点回去,明天早上给你做好早餐午餐再来医院陪你爸。”
周慧兰发自内心的,欣慰的笑了。
徐亦下楼来到停车棚找了半天才找到王强的自行车,还好没被别人骑走了,不然他都不知道怎么跟王强解释。
路边路灯纷纷亮起,街道上灯红酒绿,人来人往。徐亦穿梭其中,这一刻所有的胆子都释放了出来,心情大好。
他很想高歌一曲,毕竟骑着自行车确实挺枯燥的,而且现在心情大好。但是歌词刚到口边又被他止住。
“......不要让外界的喧嚣淹没了你心底最初那个声音.....”
“听听心里的....声音?”
上一世李老师的叮嘱,这一世张老师的开解。
心里的声音?
心里.......音乐?
音乐......真能放下吗?
这个前世他热爱到骨子里的东西。
为了它甚至辍学,在一次次跌倒中,黑暗中陪伴着他的旋律。
也是这些旋律将他仅仅28岁就推向巨星的行列。
可.....悲剧的结尾也是因为它。
因为它吗?
徐亦搞不清楚。
他很想说自己不热爱音乐了,但是当张慧问出那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