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 苍梧书屋-《长生:经万纪,悟万道,我已无敌》

  雷禾同宋书明对视一眼,果然,尽管他俩早有猜测,但在此刻,真相大白,他们终于确定,姜总管不但突破引气,而且早就突破。

  “你说,我们还有机会再见吗?”雷禾道。

  宋书明望着高高的土柱,不答反问:

  “我想在这里立块牌,你觉得如何?”

  雷禾也看向一柱擎天的石柱,摩挲着下巴:

  “碑上写什么呢?”

  “就从,编书开始写吧。”宋书明看向柱子,强调道:

  “从十多年前,最早的那次开始。”

  ……

  庄家大门门口,张平在门口徘徊,眉头绷紧。

  尽管他再次强调自己安静下来,都在姜总管身边五年了,怎么还一点定力都没有。

  但一想着离开,还是忍不住内心不安,就像滚红烙铁即将落下,可自己四肢被绑,只能接受命运审判。

  无论是修炼上的进度,还是自己学到的东西,还有别人的尊重,这些东西里面,最起码有九成,都是因为姜总管。

  他记得很清楚,自己第一次同陈长老对账时,说话还不流畅,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有资格,直接和陈长老对话。

  对方给他说,别怕,他是姜总管派来的人,就算出了天大的错,只要姜总管相信他,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甚至家主都找他谈话过,问他有什么困难,要是有的话,尽管说,家里会解决。

  姜总管对他的意义,与其说是一个靠山,还不如说是一盏心灵的明灯。

  对方用实力告诉他,出身寒微不是耻辱,只要坚信自己,终有一日,当你强大起来。

  就是最严厉的家主,也会好好好说话,对钱计算最精明的长老,也会变得慷慨。

  冰冷的世界,突然间只剩下暖阳赞词,现实温顺得像个领了赏钱的婊子,可以随便拿捏。

  可以说,自从他给姜总管负责跑腿、对账和拿钱以后。

  听到过的所有嫌弃,都来自姜总管,其他人,没人敢给他脸色。

  姜总管总是一针见血,不是说他拳打得稀烂,就是说他不会处理人情事故,跟头倔驴一样。

  是姜总管一边教他修炼,一边教他怎么处理,为什么要这样做,打磨自己。

  他看五年前的自己,判若两人。

  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想什么呢,这么入迷。”一声熟悉轻柔飘进耳朵。

  张平一愣,猛转过头,姜总管正笑吟吟看着自己。

  “最后请你帮我办件事,把这封信,亲手交给家主,从今天起,你就自由了。”

  接过信,张平脑子像被巨锤砸过一般,嗡嗡作响,红润脸色瞬间苍白起来。

  “姜总管,谢谢!”张平没有开口跟着姜瀚文离开,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男人确定的事,就几乎没有变过。

  旁边看守的几个护院看过来,一脸狐疑。

  今天这个气氛,有点不对劲啊,难道,平时做事谨慎的张平,惹姜总管生气了?

  姜瀚文看着眼前小子,心里也是颇多感慨。

  从啥都不懂的愣头青,到现在能轻松应对各方来人,修炼上还没有落下,一路走来,张平没有过一句怨言,能称得上难得二字。

  别人只看见,这个傻小子得自己青睐,却不曾想到,对方虽然看似有钱有地位,但是没有喝过一次花酒,连山下对账,一次按摩也没有过,只要一有空就修炼。

  好几次,姜瀚文从地下室回到院子里休息,旁边发出细微闷响。

  他去看,是这小子在淬炼气血。

  正值半夜,月明星稀,担心影响自己休息,就一直控制力气,不敢全力施展。

  世人都喜欢把成功归咎于运气,因为努力这件事,从来是一件羞于比较的指标。

  正如人生中太多事,根本没有达到要比拼天赋的程度。

  比拼运气,一个让人心安的词汇,不是吗?

  姜瀚文摇头,微笑道:

  “我问你个问题,这几年,无论是药田这边,还是庄家和天元居,经你手的钱,有多少?”

  张平脱口而出:

  “一共八十七万四千三百二十八两!”

  “你有拿过一两吗?”

  张平摇头,目光如炬。

  “所以说,到底是我帮你,还是你帮我,这件事,有待考定。

  这个机会我可以给你,也可以给别人,是你自己把握住而已。

  张平,你不是想成为我吗,那就千万不要否定自己价值。”

  姜瀚文拍拍他肩膀:

  “这几年,累坏了吧,放松放松。”

  噗~

  自肩膀位置开始,张平整个人僵住,他感觉自己全身气血就像冰块一样冻住。

  姜瀚文拿出一个纸条塞他手里,眉毛轻挑,带着三分怂恿:

  “结婚我来不了,这就当随礼。

  走了。”

  在张平视野中,姜瀚文背影渐渐变得模糊,直到完全消失。

  百息过后,自肩膀开始,冰冻涣然溶解。

  张平连忙瞪眼去看纸条。

  “在我屋里,上面有一本拳法,送你了。

  傻小子,你还能再拖,人姑娘可等不了多久。”

  张平抱拳,朝着山下方向深深鞠躬。

  “姜总管,再见。”

  一刻钟后,庄孔鸣屋子里,看完姜瀚文的信,他摆手让张平离开。

  庄孔鸣坐在椅子上,望着从木门射进地上的白光,索然无味。

  只见白纸上写着一句话:

  恭喜你,走到对岸。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成绩,只是现在,只能由他一个人独享。

  成绩如此,快乐亦是。

  莫名难过堵在胸口,庄孔鸣想说话,却找不到人倾诉。

  他们一起经历时间,经历人性考验,一切,都过来了,却是分别。

  他也终于明白,没有人能取代姜瀚文在他心中的地位。

  “嘭!”

  庄孔鸣屋里响起瓷瓶摔破声。

  ……

  时光荏苒,三个春秋过去。

  苍梧书屋内,两名茶艺师正为客人泡茶,随着嘟锣的水壶腾冒声响,古铜茶壶从小火炉上提下,均匀倒进每一杯青瓷中。

  茶满欺人,酒满敬人。

  淡黄色茶水上升到七成半停止,由一戴着面具的女子将茶水端到桌子边,给客人换上。

  戴面具女子全程不说一话,上完茶就走,回到茶吧旁边继续看书,端的认真。

  旁边客人早已熟悉作风,陶醉品一口茶,眯上眼。

  曾经简陋的小书屋,此刻早已换了模样。

  十五丈之宽,两层,上下由四道环形楼梯连接,漆木虬结,屏风翠柳。

  一楼闲书,二楼功法,有茶有水,人员齐备,古色古香的设计透着别番韵味。

  书屋整体呈回字形,二楼的客人,可以清晰看见下面人的动作,下面人交错仰头, 亦能打个招呼,一片透明。

  二楼,姜瀚文桌边坐一人。

  着黄色锦袍,腰狮蛮带的李家少爷李民中嘟囔着:

  “江掌柜,你这书屋翻新,我是越看越喜欢。

  要我说,你直接在后院修几栋房子,我不回家,以后就在你这长住,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