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安置第1章 担水-《门西双榜》

  施青萍见水饺已经煮好,一边给大家端着,一边说:“是的。

  等水渠修到小店村,附近的几个自然村,都能就近取水了。

  用水量多的人家,就有条件多打一个水窖,用来储水了。

  自然村的孩子们,担水的时间短了,学习时间也就多了。

  到那个时候,我可以把这个院子,改造成一所小学,让孩子们都在家门口上学!”

  蒙豆豆、艾叶一边吃着水饺,一边仔细询问起来。

  不一会儿,就了解到,小店村因水失学、半失学的孩子人数,办学的具体要求,师资以及生源等细节。

  接着,两人低声商量了一下,蒙豆豆对施青萍说:“以群妈妈,我们有一个想法。

  等小店村的水资源问题解决了,就资助你,来办这个小学。

  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施青萍听了,又惊又喜,说道:“当然愿意!

  就是不知道,需要我做些什么?”

  艾叶听了,边想边说:“请你做三件事。

  第一,统计一下,因没有水窖,或者水窖不足,造成孩子失学、半失学的家庭,一共有多少。

  即使水渠没有修过来,也尽快给这些家庭打水窖。

  这样,就可以让这些孩子,尽快复学了。

  第二,统计一下,建造小学以及购置教具、教案需要的费用。

  第三,在学校边购一块地,新盖一间自住房的费用。”

  施青萍听了,想了想,问道:“这些问题,我明天与村长合计一下,最迟后天能告诉你们。

  只是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走?”

  蒙豆豆听了,点头说:“我们打算,让以群带着,在附近几个地方走一圈,后天再回去。”

  施青萍听了点头,招呼众人先吃饭。

  饭后,她把三间房里的炕铺,全部收拾了出来。

  等安排众人住下,就带着郭以群、艾青青,匆匆出了门,去邻居家借住去了。

  晚上,蒙不迟、秦关意写完作业,周娴香打了水给他们洗手、洗脚。

  他们见小店村的生活用水,来之不易,死活不愿意。

  每人只用自己的毛巾,把手脚擦干净,就去睡了。

  第二天,蒙不迟和秦关意,一大早就被峡谷雄鸡的鸣叫声叫醒。

  他们发现,施青萍、郭以群、艾青青早已经回来。

  施青萍、周娴香、艾青青三人,正忙着做早餐。

  院子里,梁有余对着一棵枣树,正在发呆。

  艾叶和安娜,在布置着碗筷。

  蒙豆豆和王守常,在一旁劈柴。

  郭以群、梁九斤两人,正清点着水桶,准备饭后出门,去取水点担水。

  秦关意、蒙不迟见了,也想去看担水,赶忙洗漱完毕。

  然后,就跟在郭以群、梁九斤左右,一步也不愿意离开了。

  不一会儿,早餐做好。

  安娜给冯念初穿戴洗漱完毕,十三人一起,吃起了早餐。

  梁有余边吃边笑,说道:“扁粉菜和油饼,比安阳的好吃。”

  艾叶听了点头,也笑道:“梁前辈不愧是美食家!

  青萍妹妹的手艺,可以去安阳开店了。”

  施青萍摇着头,笑道:“不是我手艺好,是原材料好。

  原材料好,没有烧不好的!”

  艾叶听了,想起郭以群请她回南京的事,说道:“青萍妹妹,你干脆去南京开个店吧!

  这样安排,既能和以群他们生活在一起,将来又能照顾他们的孩子。”

  施青萍看了看郭以群和艾青青,说道:“谢谢艾叶姐!

  也谢谢大家对以群、青青和我的关心。

  我已经和以群、青青说好,等他们有了孩子,一定会去南京,照顾他们的孩子。

  到时候,再去9号大院看望大家,现在就不去了。”

  郭以群拉住艾青青的手,对艾叶说:“妈妈十分喜欢青青。

  她同意我和青青的婚事,也支持我读水利专业。

  她只是在这里住惯了,乡亲们也需要她。

  所以,我和青青都支持她的决定。”

  艾青青点头,补充道:“阿姨还希望以群,毕业以后,能回到家乡,指导这里的水利建设,为乡亲们拔除穷根。”

  梁有余听了,突然,在一边重重地说了一句:“好!”

  他的声音,把众人吓了一跳。

  众人忙去看他,见他又埋下头,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秦关意、蒙不迟见了好笑,也学着他的样子,说一句“好”,埋头吃一口。

  吃完早饭,郭以群、梁九斤去担水,秦关意、蒙不迟马上就跟在了后面。

  梁有余见了,也要跟去。

  周娴香见了不让,说道:“听青萍说,从这儿到取水点,一共有二十里的山路,路也不好走。

  关意和不迟走一圈,最多累一点,没有太大关系。

  老头子你走不了,全程都要人背,那不是担水,是担你了。”

  梁有余听了,根本不搭理她,拦在了小院门口,不让大家出门,嘴里还唱着石头民谣。

  众人拗不过梁有余,加上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太行山大峡谷,只好重新安排。

  除了施青萍去找村长说事,其他人全体出动。

  出门之前,多带一些路上吃喝的水和油饼,慢慢地在大峡谷里走一走,顺便担四桶水回来。

  半个小时后,一行人准备好一切,就出发了。

  郭以群拿着两副扁担和四个水桶,走在最前面带路。

  艾叶、艾青青、秦关意、蒙不迟四人,拿着水壶、油饼跟在郭以群后面。

  梁九斤背着梁有余,蒙豆豆抱着冯念初,走在中间。

  安娜、周娴香、王守常三人,走在了最后。

  一路上,他们边走边玩,边看边聊。

  累了乏了,就停下来休息。

  饿了渴了,就吃吃喝喝。

  峡谷里,断崖高起,群峰峥嵘,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

  这样别致的景色,让众人看得忘记了疲劳,眼睛都不够用了!

  王守常一边走着,一边叹道:“幽谷深险,山势陡峻,藏秀于雄,蕴巧于朴。

  刀削斧劈一样的绝壁,让人叹为观止啊!”

  蒙豆豆听了,也说:“人行谷底,雄岩壁立,险不可攀。

  而峰回转折处,又险径忽现,别有洞天,真是美不胜收啊!”

  安娜想到在美国参观画展的情景,说道:“要是有王梦瑞和范竹毫在,又画又题起来,一定能留住这些美景。”

  周娴香见他们都说了,也不甘落后,笑道:“让我说,就是三个字:真漂亮!”

  秦关意听了,笑着学舌:“让我说,就是两个字:漂亮!”

  蒙不迟见她们一个说了十一个字,一个说了九个字,一个比一个说的字数少。

  于是,想了想,笑道:“漂亮,真漂亮!”

  梁有余在一旁,猜出了蒙不迟的心思。

  见他把周娴香、秦关意的话,掐头去尾,只说了五个字。

  自己的好胜心,也泛滥起来,他略略一想,得意地笑道:“美!”

  众人听了,都夸他最厉害,用的字最少。

  梁有余听了,开心不已。

  磨磨蹭蹭,用了两个小时,众人终于到了取水口。

  郭以群和梁九斤,先取了水,一路挑回去。

  其余的人,在附近等着他们,又是拍照,又是吃喝,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一个小时后,郭以群、梁九斤两人,带着一副扁担,两个水桶,走了回来。

  梁九斤取了水,自己挑着。

  郭以群背着梁有余,带着众人,从另外一条近路,往小店村走回。

  一路上,又见识了黄李、红枣、樱桃、香梨、板栗等果子,大开了眼界。

  下午四点半,众人回到了施青萍的小院。

  施青萍已经带着小店村村长葛大壮,村长媳妇杨水花,以及几个村民代表,在小院里摆下了两桌酒菜。

  施青萍给众人作了介绍,见大家擦手坐定,葛大壮招呼着开吃。

  见众人拿着筷子,没有动,在等自己说话,他忙说:“我不会讲话,大家趁热,吃好喝好!”

  郭以群一边吃,一边给梁有余介绍起桌上的酒菜茶水名称。

  梁有余边吃边称赞,欢喜不已。

  蒙不迟担心被梁有余追问,把这些名称,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菜品有林县大烩菜、炸猪肉条、板栗烧鸡、炒饼丝、铁锅炖鲤鱼、薯条回锅肉、炒白菜、醋溜豆芽、蒜蓉红薯叶、清炒菠菜、牛肉汤。

  面食有锅盔、米皮糕、莜面馍、糖火烧。

  酒水有林州老酒、红糖姜枣茶。

  梁九斤、郭以群两人,白天走路多,干活重,饭量更大,挤在孩子们那桌,吃了个饱。

  秦关意、蒙不迟没吃惯辣椒,又挡不住美味的诱惑,一边嚷嚷着太辣,一边大吃特吃着。

  安娜母女只吃了一点点,就停了筷子。

  施青萍见了,知道他们不习惯中国菜,赶紧去厨房,做了两碗鸡蛋羹来。

  吃完饭,葛大壮对蒙豆豆说:“村里已经安排了两辆骡车。

  明天上午,送你们回林县。”

  说完,领着小店村的人,告辞走了。

  送走村里人,施青萍回来说:“今天的酒菜,是葛村长自己掏钱置办的。

  他特别感谢大家对修渠、办学的支持。

  他这个人不爱说话,事情却办得扎扎实实。”

  接着,她拿出一张纸,递给蒙豆豆说:“上午,我们合计了一下,挖水窖、改建小学、盖一间新房,一共需要1000两白银。”

  艾叶看了清单,又看了看蒙豆豆,从行李中拿出50两白银,递给她说:“挖水窖的钱先给你。

  余下的950两,春节的时候,让以群和青青带过来。”

  蒙豆豆补充说:“考虑到办学的后续需求,特别是贫困优秀学生的学费。

  我们另外再捐500两,给将来的学校做助学金。”

  施青萍接过白银,代表小店村的孩子们,感谢了两人。

  安排大家休息后,带了郭以群、艾青青,又出门去借住。

  第二天早上,郭以群、梁九斤起了个大早,把小院里的水缸全部挑满。

  接着,又把烧火柴准备足了。

  这时,众人已经洗漱完毕。

  两人也和大家一起,坐下来吃了早餐。

  施青萍拿出两张收据,一张递给艾青青,一张递给艾叶。

  然后,说道:“葛村长今天有事,不过来送大家了。

  这是村里出具的修渠和助学捐款的收据,请你们收好。”

  见艾叶、艾青青收了收据,郭以群又吩咐艾青青,拿出了10两白银,递给施青萍说:“妈,这几年,那几个帮家里挑水的孩子,都辛苦了。

  你想个办法,不要伤他们的自尊心,贴补他们一下。”

  施青萍接了,点头说:“他们几个,都是你爷爷捐助上学的孩子。

  后来,我也想再给他们一点帮助,他们都不肯要。

  让我去帮助更困难的孩子。

  明天,我再去试试吧!”

  王守常见了,叹道:“这些孩子真懂事,真让人心疼。”

  说完,把自己身上、行李里能留下来的钱和东西,全部拿了出来,让施青萍看着送人。

  周娴香、艾叶、艾青青、安娜见了,也纷纷效仿。

  秦关意、蒙不迟把他们在海边捡的贝壳,拿了几个出来,留给施青萍,奖励给学习成绩好的孩子。

  不一会儿,送客的两辆骡车到了门口,车上装满了山货。

  众人带上自己的行李,上了车。

  施青萍一直跟着骡车,走出了十几里路,才下了车,回家去了。

  当天晚上,众人从林县赶到了安阳。

  在安阳等了一天,坐上了去郑州的火车。

  接着,又顺利地乘火车到了徐州,坐上了去南京的火车。

  7月17日上午,火车开到了浦口火车站。

  中午时分,众人回到了9号大院。

  此时,正是午饭时间,金家面食铺里,坐满了食客。

  金雨蒙眼尖,最先看到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