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支前第6章 食堂-《门西双榜》

  艾叶听了,点头说道:“已经办好!”

  叶双枝想了想,又问:“出国留学的事呢?”

  艾叶叹了一口气,说道:“豆豆说,留学的资格,正在申请。

  因九斤现在,还在南京无线电厂帮忙,就算批下来,他也走不开。

  只能边申请边看。

  如果批申请下来了,帮忙的事情没有结束,还要再申请,延后留学。”

  叶双枝听了,又叹道:“这么复杂啊?!””

  艾叶点头,又说:“我和豆豆想,九斤留学的事,可以放一放。

  毕竟,抗美援朝事大,个人留学事小。

  更何况,九斤目前,还没有拿到学士毕业文凭。

  豆豆打算,让九斤一边帮忙,一边学完剩余的课程。

  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直接申请,去苏联读硕士了。”

  叶双枝听了点头,联想到自己的家事,说道:“九斤身具多项异能,学习目标明确。

  你们能操的心,也都操了,静待花开就行了。

  而我们家的子运,就不一样了。

  他的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木工活上。

  看样子,他不是块学习的料。

  下面,就要看子幸的了。”

  艾叶想了想,说道:“木工活也需要学习。

  怎么就不是学习的料了?”

  叶双枝听了,笑道:“你就不要安慰我了!

  子运是我的孩子,他有几斤几两,我自己知道?

  不过,我还是要感谢你,有你在教子幸画画,还经常请竹毫指导她。

  她现在的画,已经有进步了。”

  艾叶听了,顺着她的思路,说道:“子幸的成绩非常好。

  她和哈百泉,总是年级前两名。

  梁前辈还让不迟,跟她学习数学呢?”

  叶双枝不知道这件事,问道:“跟子幸学数学?”

  艾叶点头,笑道:“是的。

  不迟运用过目不忘的异能,已经把初小的课程,全部记下来了。

  但是,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能融会贯通。

  所以,需要成绩好的初小学生带他。

  子幸今年四年级,学习上不偏科,有耐心。

  让她来帮助不迟,你不会心疼吧?!”

  叶双枝听了,大笑道:“教学相长。

  教别人的过程,也是巩固提高自己的过程。

  我怎么会心疼?!

  只是没有想到,我的女儿,也当起了小老师!”

  艾叶想起了沈晚娘,看着她又说:“你的小女儿厉害,你的大女儿更厉害。”

  叶双枝听了,叹道:“是啊!

  不知道晚娘,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艾叶也想知道沈晚娘的情况,问道:“她最近来信了吗?”

  叶双枝点头,皱着眉说道:“她现在,正在读金融经济学博士。

  去年年底,生了吴关启,耽误了半年的学业。

  估计,还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毕业。

  目前,还不知道,毕业以后,她还能不能回国。”

  艾叶感同身受,边想边问:“九光每天要上班,关启也要请人带。

  他们小两口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啊!”

  叶双枝点头,说道:“晚娘已经23岁了!

  在生活和学习上,她有自己的主张,我们也不好过多干预。

  好在九光的爷爷,深明大义,全力支持晚娘读博士。

  对他们两人,吴老爷子只提了一点。

  让他们学成,一定要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

  九光和晚娘,都听他的话。”

  想了想,她又说:“他们目前,只是在时间和精力上,有一些压力。

  在经济上,晚娘有奖学金,支持她读书还有富余。

  九光博士毕业,薪资也不错。

  两人经常给我们汇款,让我们给子运和子幸加强营养。

  有的时候,给托儿所的事逼急了,我就会挪用一些。”

  艾叶听了,笑道:“只知道,你这个所长,当得不容易。

  没想到,有那么难。

  好在,你的后面,还有晚娘和九光的支持!”

  见叶双枝笑而不语,她又说:“相比之下,董熙岸和姜瑛的经济状况,就要差一点了。

  他们目前,还要靠首夫、允娇夫妇,以及双方父母的贴补,才能维持下去。”

  见叶双枝不解,她接着说:“熙岸和姜瑛,在回国的事情上,与晚娘他们差不多。

  熙岸学的,是临床医学和病理分析专业。

  等到硕士毕业,还需要两年时间。

  到时候,能不能回国,一定是个大问题。

  他们的女儿董春和,还不到三岁。

  现在,又添了一岁的董春雷。

  姜瑛平时要上班,家里只安排了一个计时保姆。

  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他们是怎么过下来的?”

  叶双枝听了,说道:“那怎么办?

  过不下来也要过!

  他们毕竟,还有一个保姆帮忙。

  当年,我在吴家账房的时候,一个人,一边干活,一边带晚娘,还不是过来了?

  这方面的事,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船到桥头自然直。

  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他们的回国问题!”艾叶点头。

  周娴香伺候梁有余睡下,出门去找包前芳。

  刚走到院子里,就见艾叶和叶双枝,一直站在那儿聊天。

  于是,走过来,笑着说:“没事的话,别在这儿闲聊。

  赶快想想办法,让前芳早点,来面食铺干,省得把我累垮了。”

  艾叶听了,也笑道:“周妈妈,你这就累啦?

  接下来,还有你忙的事情呢!

  第一件事情,就九斤去无线电厂上班了,天天晚上都要加班。

  他一个月,也回来不了一次,梁前辈怎么办?”

  叶双枝看了看艾叶,会意笑道:“托儿所扩招后,准备办一个大食堂。

  也想请你这个大厨师,帮忙照看。

  你总不会,不答应我吧?”

  周娴香听了,知道她们在和自己开玩笑。

  于是,也笑道:“那样的话,我反而不急了。

  大不了,你们把我分成八块,爱放哪儿,就放哪儿!”

  叶双枝听了好笑,想到今天,大院里的人齐全,问道:“我们去找樊姐、前芳、陆娜,大家在一起,好好聊聊?”

  艾叶点头,说道:“好,大食堂的事,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说完,去叫了金雨蒙,让她带着哈百泉、蒙不迟、芮子运、芮子幸、卢家桑、卢家果、冯念初几人,在书房里学习。

  接着,又去叫了樊思静、陆娜,一起来到了冯照山家。

  众人进了门,发现冯照山和冯虞氏,正在文具室里忙,还没有回家。

  包前芳招呼大家坐下,又给倒了水,开口就说:“叶大主任,双枝姑奶奶,你们这次,说话可要算话啊!

  过了年,一定要放我,去面食铺干。

  我好不容易,把庆归、庆勉甩给了梦瑞他妈,这又来了一个念初。

  孩子,我是带够了。

  见了他们,我的头就大,实在想换个事情做做了!”

  叶双枝听了,笑道:“今天过来,就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不用等到过年,艾叶已经帮托儿所筹集到了资金。

  节后,我就去南京大学师范专修科,聘请新老师。

  请你再坚持一两个月,等新老师一到岗,就让你去面食铺。”

  包前芳、周娴香听了,高兴地说:“那就太好了!”

  叶双枝见了,又说:“不过,我也想请你们帮个忙。

  扩招后的托儿所,不准备在怀仁中学搭伙了。

  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小食堂。

  每天,提供更适合幼儿吃的午饭。

  我准备,把小食堂开在面食铺的隔壁。

  再请一个幼儿营养师,一个帮工,过来打理。

  小食堂试办期间,菜品、厨具、水电等方面的事情,想请你们帮忙指点一下。”

  周娴香听了,边想边道:“只要菜园子里有的蔬菜,托儿所尽管去采摘,免费供应。

  其他方面,只要我能帮,就没有二话说。”

  樊思静听了,不解地问:“什么是营养师?”

  叶双枝看着陆娜,笑道:“这个问题,要请陆娜来回答。”

  陆娜点头,欣然笑道:“经过一年多的了解,我觉得,怀仁托儿所在中学搭伙,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现在,托儿所有了资金和场地,应该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看着众人,她又说:“托儿所和中小学的伙食,存在口味、份量、用餐氛围和作息规律的区别。

  第一,托儿所的饭菜,通常口味较清淡,更适合幼儿。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以及对食物的接受度。

  相比之下,中小学的饭菜,可能会更加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

  第二,托儿所的饭菜,份量相对较少。

  这样,可以鼓励孩子们独立进食,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而中小学的饭菜,份量更多,需要满足学生的生长需求,以及体力活动的消耗。

  第三,在托儿所中,孩子们应该享受集体用餐的环境。

  这种群体效应,会促使他们更快地吃完饭,并提高他们对食物的整体偏好。

  而在中小学,学生们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个人选择。

  因此,用餐时的个体差异,可能会更大。

  第四,在托儿所里,通常会遵循一套固定的日常作息时间表。

  这样的规律性生活,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比之下,中小学可能会有不同的课程安排,以及学习节奏。

  这种安排和节奏,会影响到用餐的时间和质量。”

  包前芳听了,咂舌说道:“这么讲究啊?!”

  陆娜点头,接着说:“请营养师来,不光可以在午餐营养搭配上,给孩子们精心配餐。

  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在口味、份量、用餐氛围和作息规律上,进行把控。”

  艾叶听到这儿,不禁拍起手来。

  樊思静、周娴香、包前芳见了,也觉得陆娜说得有道理,跟着拍起了手。

  叶双枝看着陆娜,笑道:“真要感谢冯捕蝉,给怀仁托儿所带来了一个宝贝!”

  陆娜听了,摆手笑道:“我不是宝贝!

  我爱托儿所里的宝贝们,想为他们,做得更好一点。

  也想为叶所长,多分担一些!”

  抚着自己的肚子,她又说:“更何况,我现在又怀了一个宝贝,预产期是明年五六月份。

  现在多做一点,做好一点。

  到时候,叶所长看在我比较乖巧的份上,就不会开除我了!”

  叶双枝听了,笑道:“我也是女人,也生过孩子。

  为了保住工作,我也拼过命。

  托儿所再困难,也绝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孕产妇。

  更何况,你是一个宝贝级的人物!”

  众人听了,都为陆娜高兴。

  国庆节三天假期一过,艾叶等田可爽下了班,第一时间就去找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