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故地第9章 挖井-《门西双榜》

  艾叶点头,把地下水位下降,准备挖深水井,以及周娴香的预言说了一下。

  孟执秋听了,点头说道:“的确,受大旱以及‘大炼钢铁’、滥伐树木的影响,供水问题,不但成了职校的发展瓶颈,也成了武汉市的发展瓶颈。

  市委和市政府,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目前,武汉的宗关水厂,已经出台了改造方案。

  他们准备,逐步扩大泵房的水泵机组,更换老旧机组,以增加供水能力。

  与此同时,市里还准备,再上马一个新的自来水厂。

  供水公司也在积极降低铺装成本,降低用水成本。

  同时,还在全市,增加了售水桩和售水站的数量,以保障市区供水安全。”

  顿了顿,她补充说:“这段时间,武汉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正在增加人力物力,积极寻找、开采地下水。

  以期织密市区的供水网络,确保武汉企业和居民的用水安全。”

  艾叶等人听了,频频点头。

  颜新边想边说:“职校扩建以来,一直在使用地下水。

  学生人数,常年保持在一千人以上,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增加职校的供水能力。

  这个问题,平时看不出来,遇到大旱年景,就凸显出来了。

  如果旱情持续发展下去,尽管汽修厂和职校的用水不多,最不济可以挖深井,也可以组织人手担水。

  怕只怕,长期这样缺水,会影响到生活物资的供应。

  如果周边地区,因旱情大幅减少了食材的供应,职校食堂会受到影响,也就会,间接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

  孟执秋点头说:“不错,市里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织密供水网的同时,5月18日,武汉市委和市人大,针对从第二季度开始出现的副食品供应紧张的情况,统一思想,集中力量,采取措施大力种植蔬菜,大力养殖猪、鱼、鸡、鸭,发展副食品生产。

  6月19日至20日,市委市人大召开会议,讨论扩大与建立蔬菜基地的问题。

  会议决定,在郊区的东西湖农场,孝感专区的汉阳、汉川等8县,逐步建立常年菜地18万亩,一季菜地6万亩,水生菜地3.3万亩。

  同时,提出了多项配套要求,以求迅速发展蔬菜生产。

  市里还计划,从6月份到10月份,让城区的机关、工厂、企业、部队、学校、街道等集体单位,饲养生猪11万余头,种植蔬菜2.7万亩,饲料作物6000余亩,鸡鸭存笼数7万只。

  此外,准备组织已经解散的渔民归队,渔业生产也要进一步发展。”

  钱波听了,点头说:“职校已经收到通知,上级部门要求我们,也要养猪种菜。

  如果按照九斤的方案操作,解决了职校的水源问题。

  我们就准备,立即行动起来。”

  众人正聊着,梁有余带着宗且示、侯迎军、郑果、冯念初、侯迎霜六人,分成了两个小队,昂首挺胸,齐刷刷地从厨房那边走了过来。

  他们中间,留出了一个通道,让居杏珍、丛慧、卞琼琳三人,端着几盘香肠、香肚和板鸭,小心翼翼地穿过,把盘子放在了饭桌上。

  霎时间,大院里肉香四溢,空气变得粘稠,众人的肚子,变得空落落的。

  闻着肉香,宗护敏问道:“且示,这些东西,都是南京的特产吧?”

  宗且示点头,笑着细说起来:“是的,艾叶奶奶一共准备了六份礼物。

  侯一凡爷爷、侯俊爷爷、郑明楼爷爷、齐飞白爷爷和我爷爷,一家一份。”

  宗护敏听了,觉得奇怪,又问道:“五家人家,怎么准备了六份?

  今天晚上吃的,是哪一家的?”

  宗且示听了,忸怩着不答。

  冯念初见了,马上笑道:“其实,艾叶大妈准备了五份礼物。

  且示担心今天晚上吃不到,特地去厨房,一定要分成六份。

  他说,武汉的天气太热,这些东西容易放坏,先帮大家吃一份。”

  艾叶听了,看着宗且示,笑道:“你中午没有吃到肉,肚子被馋虫啃通了,是吧?!”

  宗且示舔着脸,点头笑道:“艾叶奶奶,你猜得真准!”

  艾叶把鼻子一哼,说道:“你那点鬼心思,还用我去猜?”

  孟执秋见了,笑着问:“香肠和香肚好分,从五份里面,各拿出一点来就行。

  板鸭怎么分呢?”

  侯迎霜听了,笑道:“给孟奶奶的两只板鸭,且示拿了一只出来。

  他说,要吃亏,就让自己的爷爷奶奶吃亏。

  反正爷爷奶奶家人少,这才叫大公无私!”

  宗护敏听了,点头笑道:“嗯,不错!

  这件事情,且示做得对!”

  齐飞白听了摇头,笑着问道:“且示,我们家的人也少,拿太爷太奶家的,就不行吗?”

  宗且示听了,赶紧说:“当然行了!

  明天,我们就吃太爷太奶家的板鸭。”

  艾叶伸出手,打了他一下,笑道:“太爷客气,你就当福气了?

  让太爷太奶,留着慢慢吃吧!”

  宗且示听了,摇头说道:“温度那么高,留不住!”

  秦关意听了,微微一笑,说道:“没问题!

  香肠、香肚和板鸭,都可以吊在阴凉处,让它们风干。

  还可以冰镇,吃上一个星期,肯定不要紧。”

  宗且示听了,还想与秦关意、艾叶斗嘴。

  只是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说辞,便讪讪一笑,闪在了宗且若身边。

  宗且若见了,拍手笑道:“冰镇奶蛇输喽!”

  宗且示听她奶声奶气的声音,十分受用,马上搂住她,跟着笑道:“我输喽,冰镇奶蛇输喽!”

  众人见了,都他笑脸皮太厚。

  晚饭,只开了两桌。

  除了香肠、香肚和板鸭,居杏珍还加了一份红烧草鱼。

  郑明楼下班回来,见到如此丰富的饭菜,笑道:“只怕吃了这顿,嘴被吃刁了,就不想,去职校食堂吃饭了。”

  宗且示听了,马上说:“等挖好了水井,职校里养了猪,种了菜,天天都能吃大鱼大肉了。”

  见郑明楼一下没听懂,他又说了挖深井的事。

  郑明楼听了,马上对梁九斤说:“太好了,明天我就派人,和你们一起搞!”

  饭后,齐飞白和樊思静,回武昌去住。

  宗护敏和孟执秋,则住在了职校里。

  两人与艾叶、秦关意聊了很久。

  最后,孟执秋硬塞给艾叶一些粮票和钱,让她拿回南京贴补家用,这才去休息。

  第二天,吃了早饭,宗护敏、孟执秋、侯佳欣三人,辞了大家去上班。

  临走之前,宗护敏让梁有余等人做好准备,下午派人来,接他们去武钢参观。

  三人刚走,梁九斤、侯一凡、侯佳川、侯迎丰四人,就带着职校机修班的几个骨干师生,在大院的水井上,搭起了钢架辘轳。

  接着,又调来了深水泵,拉上电源,抽起井水来。

  等水抽得差不多了,梁九斤穿上厚衣裤,喝了几口白酒,带着泥铲、转柄洛阳铲、泥桶、铁锤等工具,下到了井底。

  宗且示靠近井口,听见水井下面,传来了稀里哗啦的声音。

  又过了一阵,又传来了叮叮咚咚的声音。

  接着,梁九斤让井上的人,摇动辘轳,拉了二十几桶井泥上来。

  一个小时后,梁九斤上到地面,对众人说:“井底的淤泥,已经全部清理了。

  我又往下,挖了五十厘米。

  从现在的情况看,井底没有岩石。

  出水量,已经明显增加。

  地下暗河的水流声,也明显增大了。”

  看了看水井旁边,准备作井壁的石头堆,他又说:“我建议,拆掉原有的井壁。

  然后,再往下深挖,一直挖到,出水量与抽水量持平为止。

  同时,把井底的直径,挖至五米,以增加井水的保有量。

  最后,重新砌好井壁。”

  众人听了,均无异议。

  梁九斤见了,又喝了几口白酒,钻进了吊篮,从上往下拆起井壁来。

  一个小时以后,井壁被他拆掉了一半。

  接着,依次换了侯佳川、侯迎丰去拆。

  他们的力气,比起梁九斤来,小了很多。

  拆起来,也慢了不少。

  一直干到中午,三人才把井壁拆完。

  居杏珍过来,招呼众人吃饭。

  午饭后,众人正在休息。

  宗护敏打来电话,说半小时以后,武钢厂的大客车,来接梁有余等人去参观。

  梁有余、宗且示看了一上午打井,正觉得无聊。

  听了这个消息,忙约了艾叶、秦关意、蒙不迟、冯念初、宗且若、侯迎迎姐弟、侯迎润、侯迎力以及郑果等人。

  不一会儿,大客车接了他们,出门去参观。

  等众人拎着大包小包参观回来,天色已晚。

  汽修厂大院里的那口井,已经挖到了进出水的平衡点,井深增加了三米。

  梁九斤、侯佳川、侯迎丰等人,已经把最下面的一圈井壁砌好,并用鹅卵石,铺好了井底。

  居杏珍见众人回来,马上叫停了挖井作业,招呼他们洗手,准备吃晚饭。

  宗且示兴冲冲地坐到居杏珍身边,兴高采烈地说道:“舅妈,大师傅真厉害!

  武钢的党委书记和厂长,对他十分尊敬。

  参观完了,还代表武钢,送了我们一大堆鸡蛋、猪肉和面粉。”

  居杏珍听了,看着他,笑道:“太好了!

  今天,大家挖井的挖井,参观的参观,耗费了不少体力。

  我特地做了白面馒头,炖了猪肉白菜粉条,又斩了一只板鸭,给大家吃。

  我正在发愁,吃完了这顿饭,后面的食材,就跟不上了。

  你们带回的这些东西,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宗且示听了,马上对居杏珍耳语了几句,逗得她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