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插队第4章 取舍-《门西双榜》

  看着众人,艾叶又说:“大冷天的,我和方正,进了他的办公室。

  他却不让我们关门,说要严防死守,防止在自己的内心,滋生官僚主义作风。

  开门办公,也便于群众、同事和领导监督,对自己是一种鞭策与激励。

  防止自己,被私心杂念占了上风,干出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来。”

  白薇听了,笑道:“这样做,也未免太谨小慎微了吧?

  官僚主义作风,私心杂念,与关不关门,没有关系!”

  艾叶边笑边说道:“谁说不是!

  他不让关门,也就罢了。

  方正经常和他打交道,我和他也是老熟人了,大家都不是第一次见面。

  他竟然,像区政府的门卫学习,准备了一个接待本。

  在上面,作了一张表。

  表上有接待时间、姓名、事由、工作单位、工作证号码等栏目。

  每当有人去找他办事,他都会要求对方,出示工作证并签字。

  我们原以为,这是区劳动局的统一规定。

  一打听才知道,这只是他自己的做法。

  易十珠说,现在,他随时带着这本接待本。

  哪怕出门见人,都会让人签字,防止自己再被敌特分子利用。”

  宗且示听了,笑道:“签字,就能避免上当了?

  敌特分子想利用他,什么字不敢签!

  难道他下班回家,邻居去他家,也要让人签吗?”

  艾叶点头,也笑道:“易十珠说,关键是下班以后见的人!

  上次被佐藤小公、端木小小利用,就是在工余时间。

  以至于,后来被撤职,调到了市劳动局。

  接着,又被下放到了区上山下乡办公室。”

  宗且若听了,叹道:“易太爷真可怜啊!”

  艾叶看了看她,又说:“他还说,自己已经59岁了,如果再出事,就没有退休工资,日子也就过不下去了。”

  秦关意点头说:“易伯伯一辈子没结婚。

  难得的几个好朋友,也都散了。

  平时独居在家,下班很少见人。”

  宗且示点头,边想边说:“以刚叔叔,也已经不和他联系了。”

  宗且若想了想,又问:“易太爷不出门买东西吗?

  买东西的时候,要不要售货员签字?”

  艾叶听了,笑道:“这就不知道了。

  应该不要吧?

  如果见到门卫、邻里、售货员,说上一两句话,都要请别人签字,估计没有几个人,会配合他。”

  芮康城点头,缓缓地说道:“的确有易十珠这种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不过,他做得更加偏激。”

  陆娜听了,若有所思,说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想当年,就是他,吓坏了奶包。

  奶包到现在,都有心理阴影,不肯去上山下乡。”

  宗且示看着冯念初,笑道:“听说后来,他也受到了大师傅的惩罚,名字被改成了电话号码。”

  冯念初听了,“噗嗤”一笑,问蒙不迟:“你还记得,那个电话吗?”

  蒙不迟笑了笑,随口说道:“。

  这个号码,我终生难忘!”

  冯念初看了他一眼,心里一甜,知道和自己有关的事,蒙不迟都会放在心上。

  于是,轻轻一笑,说道:“忘就忘了吧!

  易伯伯现在,也蛮可怜的!”

  蒙不迟听了,笑着点头。

  蒙豆豆看着众人,说道:“现在,他办事情,竟然这么亦步亦趋,一板一眼。

  等不迟和奶包领了结婚证,如果去找他,办与上山下乡有关的事情。

  会不会,因为他的较真,耽误了事情?”

  秦关意听了,点头说道:“我也有这个担心。”

  艾叶想了想,说道:“这方面的事情,不用担心。

  就算不办,他也要给个,不办的理由吧!”

  见众人点头,艾叶又说:“除了行为怪异,在其他方面,他的表现还算正常。

  应该不会因降职一事,挟私报仇!”

  秦关意见梁九斤一直低着头,没和大家说话,问道:“九斤,你在想什么?”

  梁九斤听了,抬起头说:“记得吗,我们领证的时候,需要男女双方单位,出具未婚证明。

  奶包和不迟,两人现在,全都没有单位。

  应该去哪里,出具结婚证明呢?”

  艾叶听了,边想边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我们居委会只能给没有工作的人,出具未婚证明。

  在校学生的证明,应该由学校出具。

  居委会曾经遇到过,在校学生出具不了证明,领不了结婚证的事。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学校,都如此执行。”

  范捕蝉听了点头,说道:“办理结婚证的部门,就是民政局下属的婚姻登记处。

  易伯伯在民政局工作,应该知道相关政策。”

  艾叶想了想,点头说道:“下周一,我再去找他,帮我介绍相关部门,我去问一下。

  不迟和奶包,你们也去学校问一下。”

  蒙不迟听了点头,冯念初却说:“艾叶阿姨,家国中学的事情,由方队长负责。

  我不敢问他。”

  艾叶看了看她,叹道:“好吧,我去问。”

  宗且示见了,笑道:“艾叶奶奶,奶包阿姨到现在,还叫你阿姨。

  我建议,你不要帮她去问!”

  冯念初听了,拿眼瞪着宗且示。

  艾叶见了,抚着冯念初,说道:“我还没有,给奶包改口费呢!

  她现在,还可以叫我阿姨!”

  宗且示听了,存心开蒙不迟和冯念初的玩笑,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他看着冯念初,又说:“艾叶奶奶那是客气。

  你自己一定要自觉,主动叫妈!”

  冯念初被他说得,满脸通红,忙跑回家去。

  蒙不迟见了,扭了一下宗且示的耳朵,连忙追了过去。

  冯念琴见宗且示捂着耳朵,吃痛不已。

  伸出手,准备替他揉揉。

  宗且示见了,马上推开了她,说道:“你的姐夫,见色忘义,不是好人!”

  冯念琴听了,马上笑道:“我替他们,给你道歉!

  姐姐也是,给上山下乡闹的。

  换了我,早就去报名了。”

  宗且若见了,也笑道:“依我看,不能怪不迟叔叔。

  是且示自己,欠人收拾。

  谁让他,乱说话的?!”

  众人听了都笑。

  12月6日,蒙不迟很晚才回到家。

  见了艾叶、冯念初等人,他说:“南京大学出不了证明。

  今天,我去学校问了一圈,才找到工宣队的领导。

  领导说,学校不禁止符合法定结婚年龄、且没有近亲关系的同学结婚。

  但是,学校不了解同学的婚姻状况,不能出具未婚证明。”

  看了看众人,他又说:“后来,我去了派出所,想让派出所,出具我婚姻状况的证明。

  派出所说,他们不是民政局,不管婚姻方面的事情。

  即使户籍档案里,有我未婚的信息,也无权出具。

  接着,我又赶去民政局。

  民政局说,婚姻登记处的工作职责,是依据未婚证明,给大家登记结婚。

  而不是,出具未婚证明。”

  看着冯念初,他接着说:“我一听就急了。

  这样一来,出具婚姻证明的事,就成了一个死循环。

  谁都无法解开!”

  艾叶听了,点头说道:“今天,我又去问了易十珠和方正,得到了两个答复。

  第一,奶包和不迟结婚之后,奶包就可以,不去上山下乡了。

  但是,念恩就必须去。

  第二,家国中学,肯定不能,给奶包出具未婚证明。”

  见蒙不迟听了,大失所望,她又说:“后来,我又去了秦淮区公安局,找到了任放副局长。

  他说,出具未婚证明的事,只能由单位或者居委会出面办理。

  派出所不能越权代办。”

  蒙不迟听了点头,也说:“我在派出所得到的答复,也是这样!

  回来的路上,我又想到一个办法。

  再过一年半,我就毕业了。

  实在开不到未婚证明,就让奶包,先去上山下乡。

  一年半以后,她可以在人民公社,我可以在单位,开未婚证明。

  我们结婚以后,再把她调回南京。”

  冯念初听了,马上急道:“就算可以,我也不去!”

  冯照山摇头,说道:“上山下乡之前,要先去销户口。

  先不说,恢复南京户口有多困难。

  只怕到那个时候,你们再去领结婚证,就会影响不迟的工作。”

  蒙不迟听了不解,问道:“怎么会,影响我的工作?”

  冯捕蝉点头,说道:“不错。

  我们单位,就有这种情况。

  新来的大学生,重情重义,一定要娶已经上山下乡的知青对象。

  结果,他也离开了单位,去了知青点。”

  蒙不迟听了,看着冯念初,马上说道:“去就去。

  只要能和奶包结婚就可以。”

  冯念初听了,摇头说道:“能和你结婚,我也不去!

  结了婚,就回不来了。

  我们怎么对得起,豆豆伯伯和艾叶阿姨。

  他们只有你一个孩子!”

  艾叶想了想,点头说道:“为今之计,只能再去找易十珠。

  争取,请他同意,延迟奶包上山下乡的时间。

  直到不迟毕业,和奶包领了结婚证。

  这样,你们都不用去了。

  与此同时,易十珠也没有违反相关规定。”

  看着冯捕蝉,她又说:“只不过,这样安排,念恩或者念琴,就要去一个了!”

  冯捕蝉见蒙不迟,听了艾叶说的话,不太理解。

  于是,对他解释道:“你没回来之前,我们在一起商量。

  上山下乡,不是搞这一次就结束了。

  也许,过几年还要组织。

  现在,只要奶包结婚,就可以留城。

  念恩当兵的事情,是一个未知数。

  念琴想去,年纪又不够。

  所以,我们根据上述情况,想出了上中下三套方案。

  第一,奶包延迟去。

  一年半年以后,等奶包和不迟,领了结婚证。

  念恩也就符合‘一家留一个’的政策了。

  第二,奶包延迟去。

  让念琴到了年龄,去上山下乡。

  念恩不去,在家等着参军;

  第三,奶包延迟去。

  念恩上山下乡,将来从人民公社去参军。”

  冯念恩听了,说道:“只要保证,能从人民公社去参军。

  我就愿意去上山下乡。”

  冯念琴看着他,问道:“谁给你作保证?

  如果让我上山下乡,奶包姐和念恩哥就可以不去。

  我就愿意去!”

  冯捕蝉听了,知道两人都在为家里着想,心中感动。

  于是,对蒙不迟说道:“让念恩和念琴,做选择的前提,是奶包能延迟去。

  所以,艾叶阿姨才说,如果奶包能延迟去,念恩或者念琴,就有一个人,要去上山下乡了。”

  蒙不迟听了,点头说道:“奶包延迟,念琴顶替,这两件事,都可以问一下易伯伯。”

  宗且示看着冯念恩,说道:“你参军的事,有一个人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