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插队第6章 印刷-《门西双榜》

  自冯念恩走后,宗且示和范思欢,心痒难耐。

  两人恨不能,现在就能初中毕业,早点去金湖插队。

  邱念国笑着,给他们算账:“且示,思欢,我们都是家国小学初中部的小学生,没有上山下乡的资格。

  就算今年,我们正式上初中一年级,也要再等三年。

  直到初中毕业以后,才能去上山下乡。”

  宗且示听了,叹道:“三年以后,我都熬成了小老头。

  再去金湖,一不能跑,二不能跳,还有什么意思?

  真是急死人了!”

  范思欢点头,也说:“是啊!

  三年以后,如果政策变了,我们就走不了。”

  邱念国看着他们,又说道:“急也没用!

  我爸妈,已经表态,不同意我,初中毕业以后,去金湖上山下乡。

  让我继续考高中、读大学。

  我自己,也不想去。”

  宗且示听了,笑道:“我爸妈不在身边,倒是可以自己做主!”

  范思欢看着他,说道:“算了吧!

  艾叶奶奶和关意阿姨,就是你的家长!”

  邱念国听了,也说:“再说,你敢不听且若的话?!”

  宗且示听了,把头一摇,说道:“在小事情上,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他们的话。

  遇到大事情,天王老子,也管不了我!”

  范思欢和邱念国,听了大笑,一起嘘他。

  过了春节,家国中学和家国小学,联合召开了全体师生大会。

  方正刚刚升任了秦淮区教育局工宣队长,并主持了会议。

  区教育局蔺知章副局长,教务科富江涛科长,区上山下乡办公室易十珠主任,出席了会议。

  家国中学和家国小学的工宣队成员,家国中学的荀其淡校长、南飞燕副校长、龚四平教务主任,家国小学的田可爽校长、刘心雨副校长、童丽教务主任,都在主席台上就坐。

  方正首先,介绍了最新的革命形势,表扬了家国中学近期的工作。

  特别是,在上山下乡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接着,就让易十珠,介绍区上山下乡工作的成绩,以及后期的安排。

  易十珠点头,首先说了一大串数据。

  接着,又详细分析了这些数据。

  最后,说道:“总而言之,上山下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

  在今后的若干年内,我们都要坚持做下去。”

  宗且末、范思欢听了,觉得自己有了机会,暗自高兴。

  之后,蔺知章、荀其淡、田可爽先后发言,宣布了中学和小学的学制改革方案,以及家国中学春季招生政策,家国中小学招生衔接方案等。

  接着,又由南飞燕,宣布了招生实施方案。

  第一,小学改成五年制,初中和高中,均改成两年制。

  家国小学初中部的67届、68届、69届三届同学,全部免试升入家国中学初中。

  第二,上述三届的同学,统一在1969年6月25日,参加分年级测试。

  以测试成绩,决定各位同学分在初一年纪,或者初二年级。

  第三,除了家国小学,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还将招收其他小学的同学,进入家国中学初中。

  第四,希望各位同学,利用最近半年时间,认真复习,迎接分年级测试。

  第五,家国小学现在的五六年级同学,统一编入五年级,并于1970年6月30日毕业。

  接着,龚四平还宣布了初中教程,他说:“家国中学根据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精神,即将实行初中两年、高中两年的教制。

  初中的课程和教学工作,也将作出相应的调整。

  新学期,初中设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工基、农基、历史、地理、军体、革命文艺等课程。

  工基课就是工业基础课,含化学、物理两科内容。

  主要讲授三机一泵,即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和水泵。

  农基课就是农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农业种植知识。”

  看着众人,他又说:“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将坚持红卫兵小将上讲台、工农兵上讲台、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等办学原则,民主评教评学。

  我们计划,请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医务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来学校讲课。

  在考试方法上,坚决不以学生为敌,实行开卷考试,让同学们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听说要实行开卷考试,宗且示既开心,又犯愁,心想:“让我开心的,是考试容易过关了。

  犯愁的是,我并不想上高中。

  过关,就意味着,要去上高中。”

  随后,他又想:“考出什么成绩,还不在于我?

  只要成绩,正好可以毕业。

  但是,又达不到高中的录取标准。

  谁拿我,也没办法。”

  想到这儿,他微微一笑,继续去听会议发言。

  主席台上,龚四平又说:“我们还将,以‘五七指示’为纲,组织同学去学工、学农。

  在家国中学的校园里,我们已经开办了教具厂、印刷厂,可以让广大师生,轮流参加手工劳动。

  与此同时,还将计划,每年组织两次农业生产劳动,以提高师生的农业技能。”

  宗且示听了,又想:“补习班不办了,奖学金没有了。

  念恩临走之前,我又给他集资了五块钱。

  现在,我的身上,已经没有多少钱了。

  暑假去金湖的钱,怎么去挣?

  学工学农,会不会让我有点收入?”

  想到这儿,他不管不顾,举手问道:“学工学农,有没有钱发?”

  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

  方正在蒙不迟身上,吃过大亏。

  后来,又打听到,蒙不迟、梁九斤、蒙豆豆、周娴香、侯佳佳等人,都有异能。

  那一天,蒙不迟对自己,已经算是客气的了。

  而这个宗且示,正是蒙不迟的徒弟,想必也有异能,还是少惹他为妙。”

  同时,方正也知道,宗且示的问话,虽然直接,但是没有恶意。

  于是,方正回答道:“学工学农,的确能为家国中学创收。

  创收的钱,学校会用来改善学习环境。”

  宗且示听了,大失所望,追问道:“改善学习环境,就是不发钱了?”

  童丽听了,马上喝道:“且示,还不坐下!

  方队长对你客气,你不要当福气!”

  宗且示向来尊重童丽。

  一来,她说话办事严谨,没有空子可钻。

  二来,她是自己的克星。

  童丽就像第二个蒙不迟,自己想什么,她十有八九,都能知道。

  见童丽已经开了口,宗且示不敢再问什么。

  老老实实地坐下来,准备等着散会,再找人商量。

  散会以后,宗且示、范思欢、邱念国三人,凑在了一起,商量起挣路费的事。

  宗且示边想边说:“教具厂和印刷厂,不就是以前的付爷爷文具铺吗?”

  范思欢听了,点头说道:“现在,烟窖已经停用,文具都是批发来的。

  虽然,油印机一直在用,油墨也不是自己生产的了。”

  邱念国点头说:“如果,能重新制作油墨,我们就能挣到路费了。”

  宗且示听了点头,说道:“我马上,就去找关意阿姨、荀校长问问?”

  没想到,宗且示找了秦关意、荀其淡回来,苦着脸,对两人说:“现在,中学和小学,都配了油印机。

  已经难得,来乐助家具厂,印刷学校的教材试卷了。

  印刷厂的油墨,都是批发来的。

  价格便宜,质量又好。

  文具厂主要做铅笔盒、圆规。

  暂时不需要,我们去帮忙。”

  范思欢、邱念国听了,大失所望。

  宗且示见了,突然大笑起来。

  看着他们,又说:“但是,荀校长说了,印刷厂的活,忙一阵,闲一阵。

  忙的时候,包装组人手不够,经常要找临时工帮忙。

  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帮忙。

  有加班费可挣。”

  两人听了,立即高兴起来,商量着先去印刷厂参观一下。

  第二天,秦关意带三人,去了印刷厂。

  厂长孙卫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参观结束,他让宗且示等人,当晚就过来加班。

  还让他们,多介绍一些同学过来。

  看着他们,孙卫星说:“自从家国中学的大多数同学,都上山下乡去了。

  来在印刷厂帮忙的同学,越来越少了。

  以后,只要你们有空,就过来看一下。

  如果有活就干,我按工作量,给你们加班费。

  前提是,不影响你们的学习。”

  三人听了高兴,答应下来。

  当天晚上,宗且示、宗且若、范思欢、范思青、邱念国、冯念初、冯念琴、吴关雪等人,就在印刷厂,加起了班。

  他们被分成两组,在包装师傅的带领下,负责折叠、糊制信封。

  一个晚上下来,几人计件,挣了四元加班费,平均每个人,挣了五角钱。

  宗且示见了,高兴地算起账来:“一个晚上,就挣了五角。

  一个月,干十个晚上,就能挣五元。

  四个月下来,就能挣到二十元。

  这些钱,够我去金湖的了。”

  范思欢听了,摇头笑道:“请大家原谅且示!

  他的算术不好,只会算死账。”

  冯念琴点头,提醒道:“且示,你漏算了熟能生巧账。

  我们会越做越快的。”

  宗且示听了,不屑一顾,说道:“这些小账,你们比我算得精。

  不过,我王中王不在这方面,和你们比。

  本王心中,还有一笔大账。”

  众人听了去问,他神秘一笑,说道:“天机不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