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兵团第6章 蕉叶-《门西双榜》

  梁小硕看着宗且若,接口就说:“厉害!”

  宗且若听了摇头。

  范思佳想了想,又说道:“努力!”

  宗且若还是摇头。

  梁小博撸起袖子,曲了胳膊,说道:“加油!”

  玉魁斗听了,笑道:“加油和努力,意思差不多,应该不是。

  要不然,是串联?”

  宗且若听了,马上笑道:“玉班长,你把我哥,想得太好了。

  我送他两个字:吹牛!”

  众人听了,都觉得宗且若说得既生动,又贴切。

  毕竟,千难万难,筹集路费最难。

  但是,他们又不便,去打击宗且示的积极性。

  均在一旁,暗自发笑。

  宗且示见了,也不气恼,看着玉魁斗,说道:“没有钱,可以挣。

  没有梦想,就不行了!”

  玉魁斗点头,看着众人,说道:“真羡慕你们,已经去了全国各地,那么多的好地方。

  我要不是当兵来了思茅,最远也只去过州府景洪。”

  冯念琴听了点头,也说:“当兵,的确能改变命运。

  我哥哥,就一心想当兵。”

  接着,众人又聊起参军、插队、下放、学农、上学等事。

  他们越聊越投缘,越聊越起劲。

  虽然,一路吃住都很艰苦,但是,还都能坚持。

  三天以后,众人被颠得头晕目眩、神魂颠倒、吐无可吐,感觉整个人的骨头架都要散了。

  正在车厢里,半梦半醒、昏昏沉沉地摇晃着。

  突然,玉魁斗高声说道:“勐腊县停车场到了!”

  众人听了,心头一松。接着,就一个跟着一个,相互搀扶着下了车。

  站在停车场上,他们四下张望。

  见这里,说是停车场,实际上,只是夯土造出的一块平地。

  然后,在平地上,铺了一些石子而已。

  因为,停车场的路面没有硬化。所以,四周高高低低的植物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土。

  众人见到的场景,根本没有图片中的那么漂亮。

  玉魁斗见大家失望,马上笑道:“勐腊县,只是一个小地方。

  停车场就这样,来来往往的车子多,灰尘大,看上去比较简陋脏乱。

  过一会儿,等你们进了寨子,风景就漂亮了。”

  梁小硕又热又晕,累得叉着腰。

  她看了看自己的行李,问道:“我们还要走多远?”

  玉魁斗听了,笑道:“蕉叶村离这儿不远。

  等一下,有人过来接大家。”

  接着,他带着众人,顶着大太阳,去停车场的兵团接待站排队。

  不一会儿,每人打了一勺鱼汤,一碗米饭,和几块不知名的小菜。

  这么多天下来,众人第一次见到了荤,鱼汤喝下去,咸而有味,说不出地舒服。

  饭后不久,他们远远就看见,停车场里走来了一群笑容可掬的姑娘。

  她们身穿壮族服饰,蓝黑色的夏衣夏裙,看上去落落大方。

  姑娘们头上戴着一些银质坠片,走起路来,沙沙作响。

  她们在停车场看了一圈,就推着自行车,走到了玉魁斗面前。

  玉魁斗见了,指着其中一位姑娘,介绍道:“这是我妹妹玉魁露。”

  接着,又介绍众人相互认识。

  待众人见了礼,玉魁斗又说:“前面,已经没有汽车能开的路了。

  魁露负责带大家进寨子,我留在这里,给兵团卸货。”

  说完,他又上了汽车。

  玉魁露见了,忙领着姑娘们,将众人的行李,放上了自行车后座。

  接着,推着就要走。

  宗且示等人见了,马上准备去推,姑娘们不让。

  众人只好,跟在自行车周围,边走边聊。

  姑娘们活泼开朗,见了陌生人,并不怯场。

  大家一路说说笑笑,问这问那,不知不觉,又走了一个小时。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大片茂密葱郁的树林,才停了下来。

  玉魁露停下脚步,指着树林,笑道:“你们看,蕉叶村到了!”

  众人听了,展眼去看,立即发出一片惊叹声。

  只见远处,一个壮族风情的寨子,在树林里若隐若现。

  寨子内外,绿树成荫。

  凤尾竹错落有致,香蕉树果实累累,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漂亮树木,巧妙地分布在其间。

  壮式竹木复合顶的竹楼,骄傲地矗立在村子里,显得婀娜多姿、风姿绰约。

  绿植、竹楼、蓝天、白云,共同打造出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

  宗且示等人,被这一派迷人的南国风光,深深地吸引住了!

  玉魁露见宗且示看得入迷,轻轻地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然后,笑道:“且示,你别看了,我们进村子吧!”

  宗且示这才缓过神来,傻傻地问道:“魁露姐姐,你们天天都住这么漂亮的房子里吗?!”

  玉魁露听了,笑着反问道:“不天天住,你让我们住哪里?”

  众人听了大笑。

  梁小硕嫌宗且示,问的问题丢人,拉着玉魁露,走在了最前面。

  很快,众人跟姑娘们,进了村子,来到一个大竹楼跟前。

  竹楼是木架结构,稻草做顶。楼上住人,楼下放置杂物。

  他们上了二楼,玉魁露指着上面的五间房间,让众人自行分配。

  然后,又告诉大家,侯迎军和郑果过一会儿就到。

  介绍完毕,就领着姑娘们,叽叽喳喳、有说有笑地走了。

  她们刚走,宗且若安排起住房:

  宗且若和冯念琴、吴关雅和范思青、梁小硕和范思佳、邱念国和范思欢,各住一间。

  宗且示、梁小博、赵立志三人,合住一间。

  范思青见了,问道:“且若姐姐,能不能,安排一家人住同一间?

  这样,相互照顾起来,也方便一点。”

  宗且若想了一下,点了点头,重新作了分配。

  宗且示和宗且若、梁小硕和梁小博、冯念琴和吴关雅、邱念国和赵立志,各住一间。

  范思欢、范思青、范思佳三人,合住一间。

  安排好了房间,众人拎着各自的行李,去房间里整理床铺。

  不一会儿,竹楼下,传来侯迎军和郑果的声音。

  接着,只听竹楼梯,被踩得吱吱作响。

  宗且示赶忙出了房间,只见侯迎军、郑果和一位身材魁梧的首长,带着几大包东西,已经走上了竹楼。

  宗且示拉住那位首长,羡慕地看了又看。

  接着,就对他行了个军礼,笑道:“迎丰部长好。

  宗且示向你报到!”

  侯迎军见了,拉下他的手,笑道:“且示,你好!

  早知道,你仍然这么有精神,我们就请你把梁前辈背来了!”

  众人听了都笑。

  宗且示看着他,挠着头说道:“迎丰哥哥,我自己都被颠得,快要散架了,还能背大师傅啊?”

  刚说完,想起他已经是副部长,马上改口道:“不对,我应该叫侯部长!”

  侯迎丰听了,看着众人,笑道:“还是叫哥哥好,听起来舒服。”

  接着,宗且若等人也走过来,与三人一一见礼。

  宗且示看着侯迎丰,问起下面的安排。

  宗且若见侯迎丰站着,一边让座,一边数落道:“且示,你眼里只有干部,没有人民群众。”

  宗且示听了,讪讪一笑,说道:“我就是人民群众。

  我的眼里,不光有人民群众,也应该有干部。”

  众人听了,笑他不但转移话题,还在强词夺理。

  侯迎军笑定,说道:“刚接了你的电报,我和郑果,就被迎丰哥拉来了勐腊。

  估计,给你们重新发电报,你们也已经出发,收不到新地址了。

  所以,只好在思茅留话,请玉班长带你们过来。”

  郑果点头,补充说道:“为了表示歉意,我们特地带了蚊帐、蚊香来赔罪。

  今天晚上,还要请你们,吃云南美食,参加篝火晚会。”

  众人听了高兴,欢呼雀跃。

  侯迎丰看着他们,说道:“现在,兵团正在筹建当中,条件非常艰苦。

  你们来这里,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

  宗且示点头,代表大家说道:“我们不怕吃苦。

  只怕我们来的人太多,影响你们的工作,更怕我们无事可干。”

  侯迎丰听了,笑道:“这倒不会,我们这儿缺人手。

  你们想干事情,我是求之不得啊!”

  想了想,他又介绍道:“1969年10月,原西双版纳的五个水利工程团,划归兵团来领导。

  现在,兵团下设四个师:一师在西双版纳州,二师在临沧地区,三师大部在德宏州,少数在保山地区,四师在红河州等地区。

  我们计划,用几年的时间,完成兵团的建设任务。

  到时候,兵团将拥有几十万干部、战士和职工。”

  众人听了,激动万分。

  他见了,顿了顿,接着说:“春节以后,我们还将,从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地,招收大批的知识青年,来参与兵团的大规模建设。”

  冯念琴见侯迎丰的军装,已经被汗湿,一边听,一边给他倒了水。

  宗且若又拿了一把扇子,递给了他。

  侯迎丰喝了一口水,扇着风,继续说道:“兵团实行军事化管理,营级是常规建制。

  一个营,相当于一个农场或分场。

  每个营,除了下辖若干个连队外,还设机务队、基建队、卫生队、武装排。

  连排,是兵团最基层的组织,连队下设排和班。

  连部有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军医,卫生员,司务长,炊事班,文书,通讯员,保管员。

  排有排长,副排长,班有班长,副班长。”

  梁小博听了,问道:“勐腊县有一个团吗?”

  侯迎丰听了,摇头说道:“我们将以三个团的建制,在勐腊县建一个大农场。

  大农场下面,设有若干个分场。

  一个分场,就是一个营级单位。”

  梁小硕点头,笑道:“难怪兵团缺人手!

  再不多盖一些房子,过来一个营的人,根本就住不下。”

  郑果听了点头,笑着问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就是一个新竹楼?

  这栋楼刚刚建好,特地留着,等你们过来住。”

  梁小硕听了,忙站起身,双膝略微向外打开,一只脚后撤,拎起裙摆,向下微微一蹲。

  然后,说道:“郑果大人,小硕这厢有礼了!”

  她那副邻家小妹,乖巧可人的举止,逗得众人大笑。

  侯迎丰笑定,问大家还有什么困难,见众人摇头,说道:“如果有困难,随时告诉迎军和郑果!

  你们先在这儿,好好地聊着。

  我下面还有任务,马上就要回思茅。

  这段时间,就让迎军和郑果来接待你们。

  你们回南京之前,我会派车过来接。”

  众人听了,点头谢了。

  送走了侯迎丰,他们七手八脚,把蚊帐架好。

  接着,又收拾好了行李。

  然后,全部集中在了宗且示的房间里。

  侯迎军看着宗且示,问道:“时间上,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听说众人,春节之前,必须回南京,侯迎军边想边说:“今年大年三十,是2月5日。

  路上,留两天的机动时间。

  这样算下来,2月3日能回到南京就可以。”

  众人听了点头。

  吴关雅想了想,说道:“我们是12日出发的。

  今天,已经是21日。

  来的路上,我们一共用了10天时间。

  下面,不算今天,还剩14天。

  也就是说,我们最多在这儿,待4天时间。”

  宗且示听了,感叹道:“寒假的时间,也太短了。

  要是能像暑假一样,放两个月的假就好了!”

  宗且若听了,摇头笑道:“已经不短了。

  要看我们,把这四天,怎么好好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