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秦风的抉择:战场还是宫廷-《秦宫绮梦:幼师穿越之皇后养成记》

  大秦的疆土在陈胜、吴广起义的烽火中剧烈震颤,战事的阴云如墨般迅速蔓延,将整个帝国笼罩其中。秦风,这位身负赫赫战功的黑鹰军统帅,此刻正站在咸阳城的城楼上,目光冷峻地凝视着远方。狂风呼啸而过,吹动着他那黑色的披风,发出猎猎声响,仿佛是战争的鼓角在催促着他奔赴前线。

  “将军,陛下有旨,命您即刻率领黑鹰军前往陈县平叛。”传令兵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有些颤抖,却依旧清晰地传入秦风的耳中。

  秦风微微点头,心中明白,这场平叛之战已然刻不容缓。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如燎原之火,在短短数月间便席卷了大半个秦朝疆土,若不及时扑灭,大秦的根基必将动摇。他转身走下城楼,回到府邸,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征事宜。

  府邸中,秦风的亲信将领们齐聚一堂,商讨着出兵的路线和战略。秦风坐在主位上,神色严肃,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视一圈后,缓缓开口道:“此次出征,关乎大秦的生死存亡,诸位务必全力以赴。陈胜、吴广的起义军虽多为乌合之众,但士气正盛,切不可轻敌。”

  “将军放心,我等定当誓死追随将军,为大秦效命!”众将领齐声回应,声音洪亮,震得屋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秦风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详细地部署了作战计划。他深知,此次平叛不能仅靠武力镇压,还需瓦解起义军的士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而,他心中也隐隐有一丝担忧,这场战争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宫廷斗争和民心向背的问题。

  数日后,秦风率领着黑鹰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马蹄声如雷,旌旗在风中飘扬,这支精锐之师宛如一条黑色的巨龙,向着陈县的方向疾驰而去。

  经过数日的急行军,秦风的大军终于抵达了陈县附近。他站在一处高坡上,眺望着远处的陈县城池。只见城墙上旗帜飘扬,起义军严阵以待,城下也有不少起义军的营帐,炊烟袅袅升起,显示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将军,我们何时发起进攻?”一名将领走到秦风身边,轻声问道。

  秦风沉思片刻,说道:“先不急于进攻。派人去侦察一下起义军的兵力部署和内部情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将领领命而去,秦风则继续观察着陈县的情况。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城下有一队起义军士兵正在搬运物资,其中一名士兵的衣袖中似乎露出了一角信纸。秦风心中一动,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他立刻命令身边的几名亲信士兵:“你们悄悄潜过去,抓住那名可疑的士兵,务必把那封信抢到手。”

  亲信士兵们领命后,如同鬼魅一般迅速向那队起义军士兵靠近。他们身手敏捷,趁着起义军士兵们不注意,突然发动袭击。经过一番短暂的搏斗,亲信士兵们成功抓住了那名可疑的士兵,并从他身上搜出了那封信。

  秦风接过信,仔细地看了起来。当他看到信中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十分凝重。原来,这封信是林悦写给起义军领袖的密信,信中详细阐述了她对秦朝暴政的批判以及改革救国的理念,还提到了秦朝已经失去了民心,这场战争秦军必败无疑。

  秦风的心中犹如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他对林悦一直心怀爱慕之情,自从林悦被胡亥软禁在阿房宫后,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她的安危。如今,看到这封密信,他既为林悦的安危担忧,又对当前的局势感到深深的忧虑。

  “将军,这封信怎么办?”一名亲信将领小心翼翼地问道。

  秦风沉默了片刻,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必须尽快将信送回宫廷,让陛下知晓。同时,我们也要重新调整作战计划,这场战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然而,将信送回宫廷并非易事。此时,秦风的大军正处于战场前线,若派人回咸阳送信,不仅路途遥远,而且途中还可能遭遇起义军的袭击。但秦风深知,这封信关系到秦朝的生死存亡,必须冒险一试。

  他挑选了一名最为忠诚、武艺高强的亲信士兵,将信交到他手中,郑重地说道:“你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封信送回咸阳,交给陛下。途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克服,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完成这个任务。”

  亲信士兵单膝跪地,坚定地说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说完,他翻身上马,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咸阳的方向疾驰而去。

  秦风望着亲信士兵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他能够平安完成任务。随后,他转身回到军营,召集众将领,重新商讨作战计划。

  “诸位,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起义军之所以能够迅速壮大,是因为秦朝的暴政已经让百姓们失去了信心。我们若仅靠武力镇压,只会激起百姓们更强烈的反抗。因此,此次作战,我们不仅要打败起义军,还要收复民心。”秦风神色严肃地说道。

  “将军所言极是,但我们该如何收复民心呢?”一名将领问道。

  秦风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向百姓们宣传朝廷的改革政策,减轻他们的赋税负担,严惩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同时,在战斗中也要遵守军纪,不得伤害无辜百姓,让百姓们看到我们黑鹰军是一支正义之师。”

  众将领听了秦风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然而,他们心中也清楚,要实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当前战事紧急的情况下。

  就在秦风重新部署作战计划的时候,那名送信的亲信士兵正在历经千辛万苦赶往咸阳。他一路上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懈怠。途中,他遭遇了几次起义军的巡逻队,但他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机智的头脑,成功摆脱了起义军的追捕。

  经过数日的奔波,亲信士兵终于抵达了咸阳城。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前往宫廷求见胡亥。然而,胡亥此时正沉溺于酒色之中,对战事并不关心。当亲信士兵将信呈上时,胡亥只是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便将信扔在了一边。

  “哼,不过是一个女子的胡言乱语罢了,何必如此大惊小怪。”胡亥不屑地说道。

  亲信士兵心中焦急万分,他跪在地上,说道:“陛下,此信关系重大,将军特意叮嘱末将务必将其交到陛下手中,请陛下明察。”

  胡亥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好了,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亲信士兵无奈,只好退出宫廷。他深知,胡亥如此轻视这封信,恐怕会给秦朝带来更大的灾难。但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回到秦风的府邸,将情况告知秦风的家人。

  而在陈县前线,秦风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宫廷的消息。他不知道胡亥看到信后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也不知道自己的作战计划是否能够得到支持。与此同时,起义军似乎察觉到了秦风大军的异动,开始加强了防御,并时不时地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骚扰。

  秦风深知,时间紧迫,不能再这样拖延下去。他决定先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动一次小规模的进攻,试探一下起义军的实力和防御情况。

  战斗打响后,黑鹰军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起义军的营地。起义军虽然奋勇抵抗,但由于装备和训练不如黑鹰军,很快便陷入了被动局面。秦风站在高处,指挥着战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

  然而,就在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秦风突然接到了宫廷传来的消息。原来,胡亥虽然对林悦的密信不屑一顾,但在一些大臣的劝说下,还是同意了秦风的部分改革建议,并命令他尽快平定叛乱。

  秦风看完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为胡亥终于做出了一些正确的决定而感到欣慰,又对秦朝的未来感到担忧。他知道,仅仅靠这些改革措施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拯救秦朝,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

  战斗结束后,秦风回到军营,开始重新调整战略。他决定在继续打击起义军的同时,加大对百姓的宣传力度,争取得到百姓的支持。然而,就在他准备实施新的战略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林悦得知了战场上的情况,请求见他一面。

  秦风心中一阵激动,他立刻安排人手,秘密将林悦接到了军营附近的一处隐蔽地点。当林悦出现在秦风面前时,两人都愣住了。多日未见,林悦显得更加憔悴,但她的眼神中却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秦风则变得更加冷峻,长期的战争让他身上多了一份沧桑和疲惫。

  “秦风……”林悦轻声唤道,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秦风走上前,轻轻地握住林悦的手,说道:“林悦,你受苦了。我读了你写的信,你的想法我都明白。只是如今这局势,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林悦泪如雨下,她说道:“秦风,此战必败,因秦已失民心。我们不能再这样一味地镇压下去了,必须要进行改革,拯救这个国家。”

  秦风默默地点点头,说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些。只是陛下他……罢了,我会尽我所能,争取让局势有所好转。”

  两人相视无言,心中都充满了无奈和忧虑。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秦风望着林悦,深情地说道:“林悦,待我归,必带你走。离开这充满纷争的宫廷,去一个宁静的地方,过我们想要的生活。”

  林悦听了秦风的话,心中一阵感动。她知道,秦风为了她,为了这个国家,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她轻轻地点点头,说道:“好,我等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和你一起面对。”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秦风和林悦心中一惊,他们知道,这里并不安全,随时可能被人发现。秦风迅速将林悦藏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走出屋子。

  原来是秦风的亲信士兵前来报告军情。秦风与士兵交谈了几句后,便让他退下了。他回到屋子,对林悦说道:“林悦,这里不安全,你赶紧回去吧。我会想办法保护你的安全,等我平定了叛乱,就来实现我的承诺。”

  林悦依依不舍地与秦风告别,在亲信士兵的护送下,悄悄地离开了军营。秦风站在原地,望着林悦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带着林悦离开这个充满危险的地方。

  然而,秦风也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起义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宫廷内部的斗争也愈发激烈。他必须在战场和宫廷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拯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大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