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林悦与墨阳将先秦地宫改造成秘密藏书点后,她每日虽表面在宫中过着看似平静的日子,内心却如紧绷的弦,时刻警惕着“焚书令”风波的再次来袭。赵高虽暂时偃旗息鼓,但林悦深知他狼子野心,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文化的打压。
这一日,林悦正在宫中与侍女们整理一些日常用品,突然,一名小太监匆匆来报:“娘娘,宫外有一人求见,自称有要事相商,且言明只愿见娘娘一人。”
林悦心中一动,能让此人如此神秘求见,想必是与当下“焚书令”的危机有关。她微微思索后,对小太监说道:“带他到偏殿等候,本宫稍后便到。”
待林悦来到偏殿,只见一个身着朴素长衫、面容清瘦却目光坚定的中年男子站在那里。男子见到林悦,连忙躬身行礼:“草民淳于越,见过皇后娘娘。”
林悦心中一惊,淳于越乃是扶苏旧部中有名的儒生,在学术界颇有声望,他此时突然求见,定有非凡之事。林悦微笑着说道:“淳于先生不必多礼,不知先生今日求见本宫,所为何事?”
淳于越抬起头,眼中满是悲愤与决绝,他从怀中掏出一卷用布包裹着的东西,双手递到林悦面前,说道:“娘娘,这是草民与诸位同侪以血写成的书,愿以死护文脉!”
林悦接过布卷,缓缓打开,只见上面是用鲜血写就的大字,字字泣血,句句含悲。信中详细阐述了“焚书令”对文化的巨大破坏,以及儒生们宁愿以死守护典籍的决心。林悦看着看着,眼眶不禁湿润了,她能感受到这些儒生们对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也能体会到他们在面对强权时的无奈与悲壮。
“淳于先生,本宫深知你们的苦衷。如今‘焚书令’如乌云蔽日,文化岌岌可危。但本宫也在竭尽全力寻找守护文脉的方法,你们切不可轻易言死。”林悦认真地说道。
淳于越叹了口气,说道:“娘娘,我们何尝不知生命宝贵。但若典籍尽毁,文化断绝,我等生不如死。如今赵高权势滔天,朝廷上下无人敢违抗他的命令,我们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林悦沉思片刻,心中渐渐有了一个计划。她对淳于越说道:“淳于先生,本宫有一计,或许可保典籍无虞。不过,此计需要你们儒生们的配合,且过程十分凶险,不知你们可愿意?”
淳于越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连忙说道:“娘娘但说无妨,只要能守护文脉,我等万死不辞!”
林悦点了点头,说道:“如今赵高紧盯儒生和典籍,若我们公然反抗‘焚书令’,无疑是以卵击石。不如我们来个‘假投降’,让儒生们假装服从焚书令,将家中的典籍交出。但实际上,在交出之前,你们可将典籍内容抄录于丝绸之上。”
“丝绸?”淳于越有些疑惑地问道。
林悦微笑着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这丝绸经过特殊处理后,可制成一种类似纸张的书写材料,本宫暂且称之为丝帛纸。它质地轻薄,便于携带和隐藏,且能长久保存。你们将典籍抄录在丝帛纸上,然后本宫会安排人将这些丝帛纸藏入之前发现的地宫之中。如此一来,即便典籍被焚毁,我们也能保留文化的火种。”
淳于越听后,眼中露出惊喜之色,他连忙躬身行礼道:“娘娘此计甚妙!若真能如此,我等儒生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只是,这丝帛纸的制作方法……”
林悦说道:“先生放心,本宫会安排可靠之人制作丝帛纸,并教授你们抄录之法。不过,此事必须严格保密,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淳于越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娘娘放心,我等定会守口如瓶。只是,这地宫之事……”
林悦知道淳于越的担忧,她说道:“先生不必多虑,地宫之事本宫早已安排妥当。那里有墨家弟子墨阳守护,且有诸多机关陷阱,安全无虞。等你们将丝帛纸抄录好后,本宫会派人秘密送往地宫。”
淳于越听后,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他再次躬身行礼道:“娘娘大义,我等儒生感激不尽。我等这就回去准备,定不辜负娘娘的期望。”
待淳于越离开后,林悦立刻召来墨阳,将“假投降”计划和丝帛纸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墨阳听后,沉思片刻后说道:“娘娘此计虽妙,但实施起来难度极大。首先,制作丝帛纸需要大量的丝绸和特殊材料,且制作过程繁琐,时间紧迫。其次,让儒生们抄录典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期间,万一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林悦点了点头,说道:“墨阳所言极是。但如今我们已别无他法,只能冒险一试。制作丝帛纸的材料和丝绸,本宫会想办法从宫中调配。至于时间问题,我们要尽快安排儒生们开始抄录,同时加强保密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墨阳见林悦决心已定,便不再劝阻,说道:“娘娘放心,墨阳定当全力配合。我会挑选一些忠诚可靠的墨家弟子,协助制作丝帛纸,并负责将抄录好的丝帛纸安全送往地宫。”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悦和墨阳开始紧张地筹备起来。林悦利用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内务府调配了大量的丝绸和特殊材料。墨阳则带领着墨家弟子,日夜不停地制作丝帛纸。他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丝帛纸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的丝帛纸质地轻薄、书写流畅,完全符合要求。
与此同时,淳于越也回到了儒生们中间,将林悦的计划告诉了大家。起初,有些儒生对此计划心存疑虑,担心“假投降”会被人识破,从而招来杀身之祸。但淳于越耐心地解释道:“如今我们已无路可走,若不采取此计,典籍必将毁于一旦。皇后娘娘一心守护文脉,她定会想尽办法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只有放手一搏,才有希望守护住文化的火种。”
听了淳于越的话,儒生们渐渐打消了疑虑,纷纷表示愿意配合林悦的计划。他们开始秘密地将家中的典籍收集起来,准备在交出之前进行抄录。
然而,就在他们紧张筹备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一天夜里,一名儒生在回家的途中,被赵高派来的密探跟踪。密探见这名儒生形迹可疑,便将他抓了起来,严加审问。这名儒生虽然意志坚定,但在密探的残酷折磨下,最终还是泄露了一些关于“假投降”计划的消息。
赵高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他立刻下令加强对儒生们的监视,并准备提前实施“焚书令”,将儒生们一网打尽。林悦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她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墨阳,情况危急,我们必须加快速度。让儒生们尽快开始抄录典籍,同时安排人手,随时准备将抄录好的丝帛纸送往地宫。”林悦焦急地对墨阳说道。
墨阳点了点头,说道:“娘娘放心,我这就去安排。只是,如今赵高加强了监视,我们送丝帛纸去地宫的风险更大了。”
林悦沉思片刻后说道:“墨阳,你挑选一些身手矫健、机智勇敢的墨家弟子,分成小组,轮流护送丝帛纸。送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开赵高的眼线,若遇到危险,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丝帛纸的安全。”
墨阳领命而去,林悦则亲自来到儒生们中间,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加快抄录速度。儒生们看到林悦亲自前来,深受鼓舞,他们不顾疲劳和危险,日夜不停地抄录着典籍。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抄录工作终于在“焚书令”实施的前一天完成了。看着那一卷卷用丝帛纸抄录好的典籍,林悦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欣慰。她知道,这些丝帛纸不仅仅是一份份典籍,更是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墨阳,立刻安排人手,将这些丝帛纸送往地宫。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林悦郑重地对墨阳说道。
墨阳点了点头,说道:“娘娘放心,我亲自带队护送。就算拼上我的性命,也一定会将这些丝帛纸安全送到地宫。”
说完,墨阳带领着一队墨家弟子,小心翼翼地将丝帛纸装进特制的箱子中,然后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皇宫,朝着地宫的方向奔去。
林悦站在宫门口,望着墨阳等人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愿上天保佑,让这些文化的火种能够安全藏入地宫,免受“焚书令”的摧残……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危险,但为了守护中华文化,她已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
        这一日,林悦正在宫中与侍女们整理一些日常用品,突然,一名小太监匆匆来报:“娘娘,宫外有一人求见,自称有要事相商,且言明只愿见娘娘一人。”
林悦心中一动,能让此人如此神秘求见,想必是与当下“焚书令”的危机有关。她微微思索后,对小太监说道:“带他到偏殿等候,本宫稍后便到。”
待林悦来到偏殿,只见一个身着朴素长衫、面容清瘦却目光坚定的中年男子站在那里。男子见到林悦,连忙躬身行礼:“草民淳于越,见过皇后娘娘。”
林悦心中一惊,淳于越乃是扶苏旧部中有名的儒生,在学术界颇有声望,他此时突然求见,定有非凡之事。林悦微笑着说道:“淳于先生不必多礼,不知先生今日求见本宫,所为何事?”
淳于越抬起头,眼中满是悲愤与决绝,他从怀中掏出一卷用布包裹着的东西,双手递到林悦面前,说道:“娘娘,这是草民与诸位同侪以血写成的书,愿以死护文脉!”
林悦接过布卷,缓缓打开,只见上面是用鲜血写就的大字,字字泣血,句句含悲。信中详细阐述了“焚书令”对文化的巨大破坏,以及儒生们宁愿以死守护典籍的决心。林悦看着看着,眼眶不禁湿润了,她能感受到这些儒生们对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也能体会到他们在面对强权时的无奈与悲壮。
“淳于先生,本宫深知你们的苦衷。如今‘焚书令’如乌云蔽日,文化岌岌可危。但本宫也在竭尽全力寻找守护文脉的方法,你们切不可轻易言死。”林悦认真地说道。
淳于越叹了口气,说道:“娘娘,我们何尝不知生命宝贵。但若典籍尽毁,文化断绝,我等生不如死。如今赵高权势滔天,朝廷上下无人敢违抗他的命令,我们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林悦沉思片刻,心中渐渐有了一个计划。她对淳于越说道:“淳于先生,本宫有一计,或许可保典籍无虞。不过,此计需要你们儒生们的配合,且过程十分凶险,不知你们可愿意?”
淳于越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连忙说道:“娘娘但说无妨,只要能守护文脉,我等万死不辞!”
林悦点了点头,说道:“如今赵高紧盯儒生和典籍,若我们公然反抗‘焚书令’,无疑是以卵击石。不如我们来个‘假投降’,让儒生们假装服从焚书令,将家中的典籍交出。但实际上,在交出之前,你们可将典籍内容抄录于丝绸之上。”
“丝绸?”淳于越有些疑惑地问道。
林悦微笑着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这丝绸经过特殊处理后,可制成一种类似纸张的书写材料,本宫暂且称之为丝帛纸。它质地轻薄,便于携带和隐藏,且能长久保存。你们将典籍抄录在丝帛纸上,然后本宫会安排人将这些丝帛纸藏入之前发现的地宫之中。如此一来,即便典籍被焚毁,我们也能保留文化的火种。”
淳于越听后,眼中露出惊喜之色,他连忙躬身行礼道:“娘娘此计甚妙!若真能如此,我等儒生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只是,这丝帛纸的制作方法……”
林悦说道:“先生放心,本宫会安排可靠之人制作丝帛纸,并教授你们抄录之法。不过,此事必须严格保密,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淳于越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娘娘放心,我等定会守口如瓶。只是,这地宫之事……”
林悦知道淳于越的担忧,她说道:“先生不必多虑,地宫之事本宫早已安排妥当。那里有墨家弟子墨阳守护,且有诸多机关陷阱,安全无虞。等你们将丝帛纸抄录好后,本宫会派人秘密送往地宫。”
淳于越听后,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他再次躬身行礼道:“娘娘大义,我等儒生感激不尽。我等这就回去准备,定不辜负娘娘的期望。”
待淳于越离开后,林悦立刻召来墨阳,将“假投降”计划和丝帛纸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墨阳听后,沉思片刻后说道:“娘娘此计虽妙,但实施起来难度极大。首先,制作丝帛纸需要大量的丝绸和特殊材料,且制作过程繁琐,时间紧迫。其次,让儒生们抄录典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期间,万一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林悦点了点头,说道:“墨阳所言极是。但如今我们已别无他法,只能冒险一试。制作丝帛纸的材料和丝绸,本宫会想办法从宫中调配。至于时间问题,我们要尽快安排儒生们开始抄录,同时加强保密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墨阳见林悦决心已定,便不再劝阻,说道:“娘娘放心,墨阳定当全力配合。我会挑选一些忠诚可靠的墨家弟子,协助制作丝帛纸,并负责将抄录好的丝帛纸安全送往地宫。”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悦和墨阳开始紧张地筹备起来。林悦利用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内务府调配了大量的丝绸和特殊材料。墨阳则带领着墨家弟子,日夜不停地制作丝帛纸。他们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丝帛纸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的丝帛纸质地轻薄、书写流畅,完全符合要求。
与此同时,淳于越也回到了儒生们中间,将林悦的计划告诉了大家。起初,有些儒生对此计划心存疑虑,担心“假投降”会被人识破,从而招来杀身之祸。但淳于越耐心地解释道:“如今我们已无路可走,若不采取此计,典籍必将毁于一旦。皇后娘娘一心守护文脉,她定会想尽办法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只有放手一搏,才有希望守护住文化的火种。”
听了淳于越的话,儒生们渐渐打消了疑虑,纷纷表示愿意配合林悦的计划。他们开始秘密地将家中的典籍收集起来,准备在交出之前进行抄录。
然而,就在他们紧张筹备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一天夜里,一名儒生在回家的途中,被赵高派来的密探跟踪。密探见这名儒生形迹可疑,便将他抓了起来,严加审问。这名儒生虽然意志坚定,但在密探的残酷折磨下,最终还是泄露了一些关于“假投降”计划的消息。
赵高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他立刻下令加强对儒生们的监视,并准备提前实施“焚书令”,将儒生们一网打尽。林悦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她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墨阳,情况危急,我们必须加快速度。让儒生们尽快开始抄录典籍,同时安排人手,随时准备将抄录好的丝帛纸送往地宫。”林悦焦急地对墨阳说道。
墨阳点了点头,说道:“娘娘放心,我这就去安排。只是,如今赵高加强了监视,我们送丝帛纸去地宫的风险更大了。”
林悦沉思片刻后说道:“墨阳,你挑选一些身手矫健、机智勇敢的墨家弟子,分成小组,轮流护送丝帛纸。送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开赵高的眼线,若遇到危险,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丝帛纸的安全。”
墨阳领命而去,林悦则亲自来到儒生们中间,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加快抄录速度。儒生们看到林悦亲自前来,深受鼓舞,他们不顾疲劳和危险,日夜不停地抄录着典籍。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抄录工作终于在“焚书令”实施的前一天完成了。看着那一卷卷用丝帛纸抄录好的典籍,林悦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欣慰。她知道,这些丝帛纸不仅仅是一份份典籍,更是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墨阳,立刻安排人手,将这些丝帛纸送往地宫。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林悦郑重地对墨阳说道。
墨阳点了点头,说道:“娘娘放心,我亲自带队护送。就算拼上我的性命,也一定会将这些丝帛纸安全送到地宫。”
说完,墨阳带领着一队墨家弟子,小心翼翼地将丝帛纸装进特制的箱子中,然后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皇宫,朝着地宫的方向奔去。
林悦站在宫门口,望着墨阳等人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愿上天保佑,让这些文化的火种能够安全藏入地宫,免受“焚书令”的摧残……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危险,但为了守护中华文化,她已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