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藏书窟的扩容-《秦宫绮梦:幼师穿越之皇后养成记》

  咸阳城的夜,依旧笼罩在一片紧张与不安之中。刘邦起义军攻至武关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皇宫内外激起了层层涟漪。林悦和秦风虽心系前线战事,但此刻他们更清楚,守护藏书阁内的典籍,才是当务之急。

  藏书阁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林悦和秦风忙碌的身影。他们与墨阳等一众忠心的宫女、儒生们,争分夺秒地将典籍进行整理与转移。然而,随着典籍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本就不宽敞的藏书阁愈发显得拥挤不堪。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典籍越来越多,我们根本无处存放。”林悦眉头紧锁,望着堆积如山的书籍,心中满是忧虑。

  秦风环顾四周,也是一脸无奈。“可如今赵高虎视眈眈,我们也不能大张旗鼓地扩建藏书阁,否则必会引来他的怀疑。”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墨阳突然开口道:“娘娘,将军,我曾在宫中古籍中看到过关于地宫的记载,据说这藏书阁下方有一处地宫,或许可以加以利用。”

  林悦和秦风闻言,眼中同时闪过一丝惊喜。“地宫?这倒是个好主意!墨阳,你可知道如何进入那地宫?”林悦急切地问道。

  墨阳点了点头,“我虽未亲自去过,但古籍中有所描述,地宫入口应在这藏书阁的某一处墙壁之后。只是那墙壁设计巧妙,需找到机关才能开启。”

  众人听闻,立刻开始在藏书阁内四处寻找机关。林悦的目光在墙壁上缓缓扫过,突然,她注意到一幅壁画上的图案似乎有些异样。那是一幅描绘秦朝山河的壁画,其中有一条河流的线条比其他部分略深一些。

  “大家快看,这幅壁画会不会就是机关所在?”林悦指着壁画说道。

  秦风走上前去,仔细观察了一番,然后伸手轻轻按了按那条较深的河流线条。只听“轰隆隆”一阵闷响,旁边的墙壁缓缓移动,露出了一条狭窄的通道。

  “找到了!”众人欢呼雀跃,纷纷拿起烛台,跟随林悦和秦风走进了通道。

  通道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来到了一个宽敞的空间。这里便是传说中的地宫,空间巨大,足以容纳大量的典籍。

  “太好了,这里简直就是天赐的藏书之地!”林悦兴奋地说道。

  然而,他们很快便发现,地宫虽然宽敞,但并没有合适的书架来存放典籍。如果随意堆放,不仅查找不便,还容易损坏书籍。

  “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书架,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能方便我们查找和管理典籍。”林悦沉思片刻后说道。

  秦风看着四周的墙壁,突然灵机一动。“悦儿,你看这地宫的墙壁,如此坚固,我们何不利用它们来设计一种旋转书架?就像你在现代图书馆里看到的那样,将书架固定在墙壁的轨道上,可以旋转移动,这样就能节省大量的空间。”

  林悦闻言,眼睛一亮。“秦风,你这个主意太棒了!这简直就是现代图书馆的概念啊!我们还可以按照学科对典籍进行分类存放,这样查找起来就更加方便了。”

  众人说干就干,墨阳带领着儒生们负责按照学科对典籍进行分类,而林悦和秦风则开始设计旋转书架的图纸。他们凭借着对现代图书馆的记忆,结合地宫的实际情况,精心绘制出了一份详细的设计图。

  接下来,便是制作书架的难题。地宫中没有现成的木材,他们只能派人回藏书阁取来一些废弃的木板和木料。在墨阳的指挥下,众人齐心协力,开始动手制作书架。

  切割木板、打磨边缘、安装轨道……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但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林悦和秦风也亲自参与到制作过程中,他们与众人一起挥汗如雨,为了守护这些珍贵的典籍而努力着。

  经过几天几夜的不懈努力,旋转书架终于制作完成。当第一个书架被安装到墙壁的轨道上,并顺利旋转起来时,众人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林悦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看着那一个个旋转的书架,仿佛看到了秦朝文化的希望。

  接下来,便是将分类好的典籍一一上架。林悦亲自指挥着众人,将儒家经典、历史典籍、医学着作、农学书籍等按照学科分类,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一本书都被精心呵护,仿佛它们是秦朝最宝贵的财富。

  在整理儿童读物区时,林悦突然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想起了自己在现代幼儿园时教孩子们背诵的《三字经》,那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的启蒙读物。如果她能将《三字经》改编成适合秦朝儿童阅读的版本,并藏入儿童读物区,或许能为后续的文化传承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于是,林悦趁着众人忙碌之际,偷偷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开始着手改编《三字经》。她结合秦朝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比如,将“昔孟母,择邻处”改为“昔秦母,教子贤”,将“唐刘晏,方七岁”改为“秦甘罗,十二封”等等。

  经过一番努力,林悦终于完成了秦朝版《三字经》的改编。她小心翼翼地将改编好的内容抄写在竹简上,然后用一块精美的布帛包裹起来,藏入了儿童读物区的最深处。

  “希望有一天,这些典籍能够重见天日,为秦朝的后代子孙带来知识和希望。”林悦默默地祈祷着。

  就在众人忙碌于藏书窟的扩容工作时,赵高却对他们的举动产生了怀疑。他得知林悦和秦风最近经常出入藏书阁,且行为神秘,心中不禁起了疑虑。

  “林悦这个女人,究竟在搞什么鬼?她莫不是想利用这些典籍来对抗我?”赵高阴沉着脸,对身旁的侍从说道。

  “大人,要不要我们派人去藏书阁查探一番?”侍从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高点了点头,“立刻派人去,一定要查清楚他们在干什么。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常,立刻向我报告!”

  侍从领命而去,赵高则坐在椅子上,眼神中闪烁着阴险的光芒。“林悦,秦风,你们别想坏我的好事。这秦朝的天下,迟早是我的!”

  不久,赵高派去的密探便来到了藏书阁外。他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里面的动静,试图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然而,林悦和秦风早有防备,他们安排了黑鹰军在藏书阁周围巡逻,密探们根本无法靠近。

  “看来他们有所察觉,我们得另想办法。”一名密探低声说道。

  另一名密探点了点头,“我们绕到后面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入口。”

  于是,两名密探悄悄绕到藏书阁后面,试图寻找进入的途径。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地宫的入口已经被林悦和秦风巧妙地隐藏起来,即使他们找遍整个藏书阁,也难以发现。

  就在密探们一筹莫展之际,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他们惊慌失措地躲了起来,只见秦风带领着一队黑鹰军走了过来。

  “加强巡逻,不得有误!最近赵高贼心不死,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这些典籍。”秦风严肃地说道。

  “是,将军!”黑鹰军士兵们齐声回答。

  看着秦风和黑鹰军远去的背影,密探们心中暗暗叫苦。他们知道,这次的任务恐怕难以完成了。

  “看来我们只能回去向大人复命,就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了。”一名密探无奈地说道。

  另一名密探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否则,一旦被他们发现,我们的小命可就不保了。”

  于是,两名密探灰溜溜地回到了赵高府邸,向赵高报告了他们的“发现”。赵高听后,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无可奈何。他只能暂时按下心中的不安,等待下一次机会。

  而林悦和秦风则继续投入到藏书窟的扩容工作中。他们知道,赵高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尽快完成所有典籍的转移和整理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藏书窟的扩容工作终于接近尾声。旋转书架在墙壁的轨道上顺畅地旋转着,各类典籍按照学科分类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整个地宫变得井然有序。

  林悦站在地宫中央,望着那满架的典籍,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些典籍不仅仅是秦朝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他们为了守护这些典籍,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悦儿,你看,我们终于完成了。”秦风走到林悦身边,温柔地说道。

  林悦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秦风,这一切都要感谢你。如果没有你的支持和帮助,我不可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秦风轻轻握住林悦的手,“悦儿,我们是夫妻,本就应该携手共进。为了守护这些典籍,为了秦朝的文化,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得的。”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他们知道,虽然前方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只要他们携手并肩,就一定能够守护住这些珍贵的典籍,守护住秦朝的文化命脉。

  而那藏于儿童读物区深处的秦朝版《三字经》,也如同一个神秘的预言,静静地等待着未来的某一天,能够为秦朝的文化传承带来新的希望和曙光。在未来的岁月里,它或许会被某个好奇的孩子发现,从而开启一段新的文化传承之旅。而这一切,都源于林悦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所做出的那个勇敢而智慧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