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合页之后-《第七子,血字遗诏》

  钟片落地,血字升天的同一瞬——

  禁城所有铜器同时失声;

  雪片悬在半空,不再坠落;

  更鼓、心跳、呼吸,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折成两半:

  一半留在\"正\",一半掷向\"反\"。

  于是,世间出现了一条\"裂缝走廊\",

  任何人踏入,都必须先杀死自己的影子——

  或者,被影子杀死。

  ---

  一 裂缝走廊

  1. 顾西臣与影子沈玦在静火与逆雪之间对视。

  他们脚下,铜钟碎片自动立起,拼成一条狭长通道,

  幽黑内壁浮现无数\"沈\"字,字与字首尾互噬,像一条吃自己尾巴的蛇。

  2. \"进去。\"影子开口,声音却从顾西臣喉里发出。

  顾西臣这才惊觉——

  自方才钟裂那刻,他们已共用同一副声带:

  谁先说话,谁便先占据\"生\"位;

  另一方,将被降格为\"回声\"。

  3. 回声不能拒绝本体的命令。

  于是顾西臣抬脚,影子沈玦反而后退——

  裂缝走廊吞噬了\"正\"与\"反\"的次序,

  让下令者与执行者互换位置,

  让弑君者与君主同罪。

  ---

  二 第十七子

  4. 走廊尽头,摆着一张\"龙牙床\",

  床脚缺月铜钟复原如初,钟舌却换成一截稚童指骨——

  齿痕新鲜,血珠尚热。

  5. 床上躺着婴儿,眉心一点朱砂。

  襁褓以遗诏残帛缝成,帛上\"第七子\"三字被血线粗粗缝改:

  \"第十七子\"。

  6. 婴儿睁眼,瞳孔里各有一座皇城:

  左瞳映\"正\"雪,右瞳映\"反\"火;

  二者相交,呈太极状,

  却在鱼眼位置,各缺一人——

  顾西臣与影子沈玦同时认出:

  那是他们留给\"第十七子\"的葬位。

  ---

  三 弑与生的交易

  7. 影子沈玦先开口,声音却苍老——

  属于太祖沈狱的声线浮现:

  \"朕以第七壳换第十四壳,

  如今再以第十四壳换第十七壳。

  每一次裂壳,需一忠骨作榫、一逆血作胶。

  卿愿为骨,还是愿为血?\"

  8. 顾西臣无法回答——

  回声没有选择权。

  他抬手,发现自己五指正化作钟片,

  每一片都映出不同年岁的沈玦:

  婴孩、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最后一片,空白无脸,

  只写着待填的\"第十七\"。

  9. 影子沈玦握住顾西臣已钟片化的手,

  刺入自己胸口——

  没有血,只有无数婴啼冲出,

  像万把铜铃同时断裂。

  铃声落地,化作一条无鳞之鲛,

  鲛尾缠着缺月铜钟,

  钟内婴儿张口,把影子整个吞入。

  ---

  四 天子无鳞

  10. 吞影之后,婴儿瞬长为十五岁少年,

  面容与沈玦一模一样,

  唯眉心朱砂裂成竖眼,

  眼里倒映顾西臣最后的意识:

  \"臣——弑君——\"

  四字未尽,钟片已合为完整铜钟,

  把顾西臣的骨与血铸成新的钟舌——

  一枚既忠且逆的\"臣骨舌\"。

  11. 少年天子抚钟,

  声音稚嫩,却带裂帛之威:

  \"朕无鳞,便铸鳞;

  朕无影,便吞影;

  朕无臣,便造臣。\"

  语罢,他挥袖——

  裂缝走廊轰然闭合,

  正反两页时间被强行叠合,

  雪片与火舌同时静止,

  像一幅被压入经册的烫金标本。

  ---

  五 血字再启

  12. 铜钟表面,慢慢浮出新的血字:

  \"第十七子,

  血字遗诏,

  第一章:

  ——杀影者,亦成影;

  ——铸钟者,终为钟。\"

  13. 少年天子携钟,

  步出已静止的禁城。

  城门之外,万民俯首,

  却无一人有影子;

  他们都在等待,

  等待一次新的裂壳,

  等待有人替自己——

  把影子杀死,

  把名字填入下一页空白。

  ---

  六 断章

  14. 雪开始坠落,火开始燃烧。

  时间恢复流动,

  却从此不再区分正与反、

  生与杀、

  君与臣。

  只剩一条永恒的裂缝走廊,

  在每一页史书的折痕里,

  静静等待下一个

  愿意先开口的——

  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