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坑口候人-《第七子,血字遗诏》

  一 雪霁无晨

  铜镜裂成两瓣后,禁城一连三日无昼。

  雪光与夜色被缺月铜钟的残形一并吸走,东方既白,却白得如同灰铁。

  风从龙渊旧址倒灌,发出空井回音,像有人在地下轻敲棺板——咚……咚……

  沈玦负手立于丹凤楼残阙,额心龙瞳闭合,只留一线红痕。

  他俯视御街:

  九门同时洞开,却无百姓出入;

  千街万巷,影子比人还多。

  那些影子是被顾西臣斩落的“臣影断口”,如今失了本体,便在人世间游离,寻找可嫁接的脚跟。

  沈玦知道,它们在等“第二十四子”——等一个肯收留影子的新主人。

  “陛下。”

  内侍高执灯的声音从背后飘来,比雪更轻。

  “史官已候在偏殿,问今日是否仍记‘无鳞历’?”

  沈玦不回头,只抬指,于栏沿写下一行湿痕:

  “无鳞无历,坑口候人。

  自今日始,改元——‘候坑’。”

  高执灯颤声应下,却不敢问年号含义。

  他低头退下时,瞥见少年天子袖口滴落金血,一沾砖便钻入,像活物。

  二 史官之问

  偏殿无火,只燃折骨灯一盏。

  史官谢澹,年近花甲,执笔如柱。

  案前铺开一卷新帛,左上角已写:

  “候坑元年正月朔,帝立于凤阙,雪霁无晨……”

  此后却空,只待天子口授。

  沈玦入座,屈指敲案,灯火随之起伏。

  “谢卿,朕欲修一部‘反史’,你可敢书?”

  谢澹抬眼,目光平静:“何为反史?”

  “正史记胜,反史记坑;

  正史记功,反史记债。

  朕要你把沈氏每一道影子、每一枚龙鳞、每一次弑母弑己,

  俱刻于竹,藏之名山,候后来者掘。”

  谢澹沉吟片刻,濡墨落笔:

  “臣敢书,只怕无纸可载。”

  沈玦笑,自袖中抽出那瓣“升上地面”的铜镜,推至案上。

  “写于此镜背面,一镜载一国,足矣。”

  镜背冰凉,隐有齿痕。

  谢澹以笔尖抵镜,铮然一声,墨走银痕,竟丝毫不散。

  他深吸一口气,落笔第一行:

  “第二十三子,男,六指,生即被溺,名曰‘狱’,实为太祖真身……”

  字成,镜背渗出淡金血,像在为文字盖章。

  三 井口碑

  与此同时,龙渊旧址。

  无字碑被雪半埋,碑顶铜鲛已冻成冰雕。

  忽有轻微裂声,冰鲛腹部掉下一枚铜铃,铃舌正是稚童指骨。

  铃落,碑动,

  碑后露出幽暗通道,梯级螺旋向下,

  每一级皆刻同一行小字:

  “候坑候人,候第二十四子。”

  梯底,传来潺潺水声——

  那是被烈焰蒸干后的“影水”重新汇聚,

  水面上,浮着另一瓣铜镜,

  镜面朝天,映出缺月,

  镜心却空,

  只待一滴新血作姓名。

  四 拾影者

  正午,禁城门外,来了一个人。

  他自称“阿九”,年约十五,衣衫褴褛,

  眉心却有一粒朱砂,与当今天子一般无二。

  守军欲驱之,却见其脚下无影,

  ——或者说,影子被他藏在袖里,

  像一段黑绸,随时可抖出、披上。

  阿九叩门,声线清越:

  “我来填坑。”

  守军报入内廷,高执灯传旨:

  “带他来。”

  丹凤楼下,阿九仰首,与沈玦隔空相望。

  两人额心红痕同时睁开,

  一左一右,各为半枚龙瞳,

  瞳光交汇,于空中拼成完整竖眼。

  眼一睁,禁城千街万巷的影子同时匍匐,

  像等候多时的臣民,终于迎回君主。

  沈玦抬手,指尖滴落金血,

  血落于阶,写就一行:

  “第二十四子,名阿九,

  无父无母,无影无鳞,

  今授以影,铸以鳞,

  封为——‘填坑侯’。”

  五 填坑之礼

  礼成于夜半,坑口无灯。

  阿九褪下外衫,露出瘦削脊背,

  背脊正中,有一口“倒井”形胎记,

  正与龙渊地理相合。

  沈玦以指为刃,划破自己额心龙瞳,

  剥下一枚“新鳞”——

  那是以灰焰重铸的逆鳞,

  色作赤金,边缘带焦痕。

  鳞一离体,龙瞳闭合,

  沈玦瞬间白发,

  像被抽走最后一缕生气。

  他把逆鳞按入阿九胎记,

  鳞与肉合,发出“咔哒”一声,

  像铜镜合缝。

  阿九脚下影子骤长,

  于影腹裂开真口,

  将梯级下那瓣“空名镜”吞入。

  镜一入口,禁城更鼓忽响——

  咚!

  第一声,雪化;

  第二声,花开;

  第三声,阿九额心赤金鳞炸成无数细字,

  字句于空中排成一篇“新章序”:

  “候坑历,正月晦,

  填坑侯受逆鳞,

  代天子填旧坑,

  坑名‘沈狱’。

  坑底尚余一空位,

  候第二十五子。”

  六 天子逊位

  鼓声未绝,沈玦已转身。

  他步上丹凤楼最高处,

  取下降龙旌,

  以火折点燃。

  火舌舔旗,绣金沈字蜷曲、脱落,

  随风卷入夜穹,

  像一群逃窜的鳞。

  火光照出他侧脸——

  皱纹纵横,肤若枯井,

  唯眉心一线红痕,

  尚带少年艳色。

  高执灯跪于背后,哽咽:

  \"陛下……真要逊位?\"

  沈玦笑,声如裂帛:

  \"朕不过是‘壳’,

  壳养鳞,鳞归坑,

  坑需新壳。

  阿九既受鳞,

  朕便当赴死,

  以全‘反史’之终。\"

  语罢,他纵身一跃,

  白发散作雪,

  身影没入楼下黑暗,

  无声无息,

  像一粒尘归于渊。

  七 新章第一页

  火熄,鼓停。

  阿九独立楼头,

  脚下影子匍匐成海,

  海面上浮出无数细小铜镜,

  每镜背皆映沈玦一跃之姿,

  却无人知镜心写何名。

  阿九抬手,

  以指蘸自己额心渗出的第一滴血,

  于最大一面镜背,

  写下“候坑历”正文第一行:

  \"第二十五子,

  名未定,

  候于龙渊旧碑,

  候下一度雪霁无晨。

  ——新章,自此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