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城北,点苍山麓,崇圣寺(又称天龙寺)依山而建,殿宇重重,飞檐斗拱,在夕阳下泛着庄严肃穆的金光。尚未靠近,便能听到阵阵梵唱钟鸣之音,闻到浓郁的檀香气息,令人心神不由自主地宁静下来。
林天并未急于潜入,而是如同普通香客一般,随着人流,缴纳了少许香火钱,缓步踏入寺门。
寺内极其广阔,善男信女众多,或虔诚跪拜,或静听僧人讲经。往来僧侣大多步履沉稳,眼神澄净,显然皆有修为在身,与外界普通寺庙截然不同。
林天《破妄神目》悄然运转,感知着这座千年古刹的底蕴。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在这祥和宁静的佛门气象之下,隐藏着数股极其强大的气息!这些气息或沉凝如山,或绵长似海,或枯寂如木,皆深藏于寺院深处,显然是天龙寺真正的底蕴高手,恐怕就是守护六脉神剑的“本”字辈高僧以及那位修炼枯荣禅功的枯荣大师。
“果然卧虎藏龙。”林天心中暗凛,行动更加谨慎。他如今虽实力大进,但若同时对上数位同级别甚至更高层次的高手,也绝非易事。强取豪夺,乃下下之策。
他一边随着人流参观各大殿宇,一边仔细感知着整个寺庙的建筑布局和气场流动。同时,他也分神留意着是否有与那“秘境令牌”上相似的奇异符号出现。
在大雄宝殿,他注意到壁画上的某些佛教飞天纹饰,似乎与令牌边缘的蔓藤花纹有几分神似,但仔细看去,又似是而非,更像是某种装饰性的艺术加工。
在藏经阁附近(并未靠近,只是远远感知),他感觉到那里的书卷气息最为浓郁,但也最为中正平和,与令牌那阴寒死寂的气息格格不入。
“看来,即便有关联,也绝非明面上的这些地方…”林天若有所思。他信步来到寺内一处相对僻静的碑林。这里矗立着历代高僧的舍利塔以及许多记载佛经或寺史的石碑。
游客在此稀少了许多,唯有风吹过塔铃发出的清脆声响。 林天放慢脚步,一块块石碑仔细看去。大多是一些普通的佛偈或纪事,并无特异之处。
直到他走到碑林深处,一块半掩在古树下的、看起来年代极为久远的残破石碑前,脚步蓦然顿住。
这块石碑损毁严重,字迹大多模糊不清,但边缘处雕刻的一些作为装饰的符号,却让林天目光一凝! 那些符号扭曲怪异,并非汉字,也非佛经中常见的梵文,反而与他手中那枚秘境令牌上的符文,有着七八分的相似!只是石碑上的符号更加古拙、残缺,也缺少了令牌符文那种蕴含奇异能量的感觉。
“找到了!”林天心中一动,正欲上前仔细查看。 忽然,一个苍老平和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阿弥陀佛。施主似乎对这块古碑很感兴趣?”
林天心中一凛,他竟未察觉有人靠近!缓缓转身,只见一位身着寻常灰色僧衣、面容枯槁、身形干瘦的老僧,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丈许之外,正双手合十,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这老僧气息内敛至极,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若非肉眼看见,几乎感知不到他的存在。
先天宗师高手!绝对是远超本因、本观等人的先天高手!恐怕就是那位枯荣大师! 林天瞬间做出判断,神色却不变,拱手还礼道:“大师有礼。在下游学至此,见这古碑样式奇特,与中原迥异,一时好奇,多看了两眼,打扰大师清修了。”
枯荣大师浑浊的眼珠看着林天,缓缓道:“施主过谦了。老衲观施主步履沉凝,气息渊深,目光开阖间隐有神光,乃是身怀绝技之人。却不知施主来我天龙寺,所为何事?”
他话语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显然,林天虽然收敛了气息,但其深藏的修为和与众不同的气质,还是引起了这位高僧的注意。
林天心念电转,知道在此等人物面前故作无知反而落了下乘,便半真半假地道:“大师法眼如炬。在下确实习过几年粗浅功夫,此次前来大理,一是游历,二也是听闻天龙寺乃佛门圣地,武学渊源深远,心生向往,特来瞻仰。至于这块古碑…”他指了指那残碑,“只是觉得其上符号古拙,似乎蕴含某种玄理,故而驻足。”
枯荣大师的目光也落在那石碑符号上,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追忆之色:“此碑据寺中典籍记载,乃是建寺之初便已存在,年代久远,其上符号乃古时滇地某种失传的巫文,并非佛门之物,早已无人能识。施主能觉其玄妙,亦是缘法。”
古滇巫文?林天心中记下这个信息。看来这令牌的来历,比想象中更加古老。
“原来如此,多谢大师解惑。”林天再次拱手,装作恍然的样子,随即话锋一转,试探道:“在下一路行来,见贵寺佛法昌盛,武学定然也是博大精深。不知是否有幸,能请大师指点一二武学禅理?”
他这话看似请教,实则是一种委婉的挑战或试探,想掂量一下天龙寺的深浅,尤其是枯荣大师的枯荣禅功。
枯荣大师深深看了林天一眼,枯槁的脸上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武学之道,强身健体,护法卫道而已,并非究竟。禅理之妙,在于明心见性。施主执着于武学皮相,已是落了下乘。指点不敢当,若施主有心,不妨于佛诞日来听方丈宣讲《金刚经》,或有所得。”
他轻轻巧巧地将林天的试探化解,反而点出林天心中的“执念”,并邀请他参加法会,言语机锋,滴水不漏。
林天闻言,知道今日难以再有进展,反而可能引起对方更深警惕,便顺势下坡:“大师所言甚是,是在下着相了。佛诞法会,若有机会,定来聆听妙音。今日打扰了,告辞。”
说完,他对着枯荣大师行了一礼,转身不疾不徐地离开了碑林。
枯荣大师站在原地,看着林天远去的背影,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好深厚的根基,好凌厉的内蕴…此子武功路数迥异当世各家,似正似邪,却又圆融自成…突然出现在大理,所图为何?难道也是为了…”
他缓缓转过头,目光再次落在那块残破的古碑及其上的怪异符号上,沉默良久,才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身影渐渐淡去,仿佛融入了古树阴影之中。
离开天龙寺,林天回到客栈,心中不断回想着今日所见。 “枯荣大师…果然名不虚传,修为深不可测,心境更是枯荣不定,难以捉摸。” “那古碑符号确与令牌同源,被认定为古滇巫文…看来,那秘境很可能与大理地区古老的传承有关,甚至可能早于段氏立国,早于天龙寺建寺…”
“佛诞法会…届时天龙寺高手精力必集中于法会本身,或许是我深入探查寺内隐秘之地的机会…或者,也能见到那段誉和可能会来捣乱的鸠摩智…”
一条条思路在脑海中清晰起来。林天决定,在法会之前,暂时按兵不动,继续潜心修炼,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实力,尤其是刚刚得到的《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需得尽快纯熟。
同时,他也要利用这几天,在大理城内继续打探关于“古滇巫文”和那些古老传说的信息。
接下来的两日,林天白日里便出入大理城的茶馆酒肆、书铺甚至一些售卖古董杂货的店铺,旁敲侧击地打听消息。晚上则回到客栈房间,闭门修炼。
《北冥神功》的修炼进展神速,其“海纳百川”的理念与他的《无极内劲》极为契合,加之他本身内力雄厚,修炼起来事半功倍。丹田之内的内力越发磅礴浩瀚,且多了一种吞噬、融合的特性。
《凌波微步》更是精妙绝伦,步伐暗合周易六十四卦,施展起来不仅快如鬼魅,更能于方寸之间腾挪变幻,规避攻击的能力极强。
期间,他也隐约感觉到,似乎有人在暗中留意他的行踪,气息若有若无,极为隐蔽。 “是天龙寺的人?还是其他势力?”林天不动声色,并未打草惊蛇,只是更加警惕。
这一日,他正在一间书铺翻阅一本关于南诏古国神话的杂书,忽然《破妄神目》敏锐地捕捉到街对面一道熟悉的、带着几分焦急和倔强的气息。
抬头望去,只见木婉清正站在街角,似乎与人发生了争执。对方是几个穿着大理皇室侍卫服饰的汉子,为首的正在对她说着什么,态度看似恭敬,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姑娘,王爷也是担心您的安危,请您还是随我们回府吧…” “我的事,不用他管!让开!”木婉清语气冰冷,手握住了腰间短剑的剑柄。
林天目光微闪,段正淳的人找到木婉清了?看来父女俩的关系依旧紧张。 他正考虑是否要插手,忽然,另一股极其隐晦却强大异常的气息,如同毒蛇般,从附近一座酒楼的二楼窗口,锁定了下方的木婉清和那几个侍卫!
这股气息充满了阴冷、贪婪和一种异域的精神威压! “吐蕃密宗…高手!”林天瞬间判断出来人的路数和层次,其实力远非之前客栈那些番僧可比!
看来,木婉清的麻烦,不止来自她爹。 林天合上书本,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或许,在佛诞法会之前,可以先收点利息了。
        林天并未急于潜入,而是如同普通香客一般,随着人流,缴纳了少许香火钱,缓步踏入寺门。
寺内极其广阔,善男信女众多,或虔诚跪拜,或静听僧人讲经。往来僧侣大多步履沉稳,眼神澄净,显然皆有修为在身,与外界普通寺庙截然不同。
林天《破妄神目》悄然运转,感知着这座千年古刹的底蕴。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在这祥和宁静的佛门气象之下,隐藏着数股极其强大的气息!这些气息或沉凝如山,或绵长似海,或枯寂如木,皆深藏于寺院深处,显然是天龙寺真正的底蕴高手,恐怕就是守护六脉神剑的“本”字辈高僧以及那位修炼枯荣禅功的枯荣大师。
“果然卧虎藏龙。”林天心中暗凛,行动更加谨慎。他如今虽实力大进,但若同时对上数位同级别甚至更高层次的高手,也绝非易事。强取豪夺,乃下下之策。
他一边随着人流参观各大殿宇,一边仔细感知着整个寺庙的建筑布局和气场流动。同时,他也分神留意着是否有与那“秘境令牌”上相似的奇异符号出现。
在大雄宝殿,他注意到壁画上的某些佛教飞天纹饰,似乎与令牌边缘的蔓藤花纹有几分神似,但仔细看去,又似是而非,更像是某种装饰性的艺术加工。
在藏经阁附近(并未靠近,只是远远感知),他感觉到那里的书卷气息最为浓郁,但也最为中正平和,与令牌那阴寒死寂的气息格格不入。
“看来,即便有关联,也绝非明面上的这些地方…”林天若有所思。他信步来到寺内一处相对僻静的碑林。这里矗立着历代高僧的舍利塔以及许多记载佛经或寺史的石碑。
游客在此稀少了许多,唯有风吹过塔铃发出的清脆声响。 林天放慢脚步,一块块石碑仔细看去。大多是一些普通的佛偈或纪事,并无特异之处。
直到他走到碑林深处,一块半掩在古树下的、看起来年代极为久远的残破石碑前,脚步蓦然顿住。
这块石碑损毁严重,字迹大多模糊不清,但边缘处雕刻的一些作为装饰的符号,却让林天目光一凝! 那些符号扭曲怪异,并非汉字,也非佛经中常见的梵文,反而与他手中那枚秘境令牌上的符文,有着七八分的相似!只是石碑上的符号更加古拙、残缺,也缺少了令牌符文那种蕴含奇异能量的感觉。
“找到了!”林天心中一动,正欲上前仔细查看。 忽然,一个苍老平和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阿弥陀佛。施主似乎对这块古碑很感兴趣?”
林天心中一凛,他竟未察觉有人靠近!缓缓转身,只见一位身着寻常灰色僧衣、面容枯槁、身形干瘦的老僧,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丈许之外,正双手合十,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这老僧气息内敛至极,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若非肉眼看见,几乎感知不到他的存在。
先天宗师高手!绝对是远超本因、本观等人的先天高手!恐怕就是那位枯荣大师! 林天瞬间做出判断,神色却不变,拱手还礼道:“大师有礼。在下游学至此,见这古碑样式奇特,与中原迥异,一时好奇,多看了两眼,打扰大师清修了。”
枯荣大师浑浊的眼珠看着林天,缓缓道:“施主过谦了。老衲观施主步履沉凝,气息渊深,目光开阖间隐有神光,乃是身怀绝技之人。却不知施主来我天龙寺,所为何事?”
他话语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显然,林天虽然收敛了气息,但其深藏的修为和与众不同的气质,还是引起了这位高僧的注意。
林天心念电转,知道在此等人物面前故作无知反而落了下乘,便半真半假地道:“大师法眼如炬。在下确实习过几年粗浅功夫,此次前来大理,一是游历,二也是听闻天龙寺乃佛门圣地,武学渊源深远,心生向往,特来瞻仰。至于这块古碑…”他指了指那残碑,“只是觉得其上符号古拙,似乎蕴含某种玄理,故而驻足。”
枯荣大师的目光也落在那石碑符号上,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追忆之色:“此碑据寺中典籍记载,乃是建寺之初便已存在,年代久远,其上符号乃古时滇地某种失传的巫文,并非佛门之物,早已无人能识。施主能觉其玄妙,亦是缘法。”
古滇巫文?林天心中记下这个信息。看来这令牌的来历,比想象中更加古老。
“原来如此,多谢大师解惑。”林天再次拱手,装作恍然的样子,随即话锋一转,试探道:“在下一路行来,见贵寺佛法昌盛,武学定然也是博大精深。不知是否有幸,能请大师指点一二武学禅理?”
他这话看似请教,实则是一种委婉的挑战或试探,想掂量一下天龙寺的深浅,尤其是枯荣大师的枯荣禅功。
枯荣大师深深看了林天一眼,枯槁的脸上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武学之道,强身健体,护法卫道而已,并非究竟。禅理之妙,在于明心见性。施主执着于武学皮相,已是落了下乘。指点不敢当,若施主有心,不妨于佛诞日来听方丈宣讲《金刚经》,或有所得。”
他轻轻巧巧地将林天的试探化解,反而点出林天心中的“执念”,并邀请他参加法会,言语机锋,滴水不漏。
林天闻言,知道今日难以再有进展,反而可能引起对方更深警惕,便顺势下坡:“大师所言甚是,是在下着相了。佛诞法会,若有机会,定来聆听妙音。今日打扰了,告辞。”
说完,他对着枯荣大师行了一礼,转身不疾不徐地离开了碑林。
枯荣大师站在原地,看着林天远去的背影,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好深厚的根基,好凌厉的内蕴…此子武功路数迥异当世各家,似正似邪,却又圆融自成…突然出现在大理,所图为何?难道也是为了…”
他缓缓转过头,目光再次落在那块残破的古碑及其上的怪异符号上,沉默良久,才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身影渐渐淡去,仿佛融入了古树阴影之中。
离开天龙寺,林天回到客栈,心中不断回想着今日所见。 “枯荣大师…果然名不虚传,修为深不可测,心境更是枯荣不定,难以捉摸。” “那古碑符号确与令牌同源,被认定为古滇巫文…看来,那秘境很可能与大理地区古老的传承有关,甚至可能早于段氏立国,早于天龙寺建寺…”
“佛诞法会…届时天龙寺高手精力必集中于法会本身,或许是我深入探查寺内隐秘之地的机会…或者,也能见到那段誉和可能会来捣乱的鸠摩智…”
一条条思路在脑海中清晰起来。林天决定,在法会之前,暂时按兵不动,继续潜心修炼,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实力,尤其是刚刚得到的《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需得尽快纯熟。
同时,他也要利用这几天,在大理城内继续打探关于“古滇巫文”和那些古老传说的信息。
接下来的两日,林天白日里便出入大理城的茶馆酒肆、书铺甚至一些售卖古董杂货的店铺,旁敲侧击地打听消息。晚上则回到客栈房间,闭门修炼。
《北冥神功》的修炼进展神速,其“海纳百川”的理念与他的《无极内劲》极为契合,加之他本身内力雄厚,修炼起来事半功倍。丹田之内的内力越发磅礴浩瀚,且多了一种吞噬、融合的特性。
《凌波微步》更是精妙绝伦,步伐暗合周易六十四卦,施展起来不仅快如鬼魅,更能于方寸之间腾挪变幻,规避攻击的能力极强。
期间,他也隐约感觉到,似乎有人在暗中留意他的行踪,气息若有若无,极为隐蔽。 “是天龙寺的人?还是其他势力?”林天不动声色,并未打草惊蛇,只是更加警惕。
这一日,他正在一间书铺翻阅一本关于南诏古国神话的杂书,忽然《破妄神目》敏锐地捕捉到街对面一道熟悉的、带着几分焦急和倔强的气息。
抬头望去,只见木婉清正站在街角,似乎与人发生了争执。对方是几个穿着大理皇室侍卫服饰的汉子,为首的正在对她说着什么,态度看似恭敬,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姑娘,王爷也是担心您的安危,请您还是随我们回府吧…” “我的事,不用他管!让开!”木婉清语气冰冷,手握住了腰间短剑的剑柄。
林天目光微闪,段正淳的人找到木婉清了?看来父女俩的关系依旧紧张。 他正考虑是否要插手,忽然,另一股极其隐晦却强大异常的气息,如同毒蛇般,从附近一座酒楼的二楼窗口,锁定了下方的木婉清和那几个侍卫!
这股气息充满了阴冷、贪婪和一种异域的精神威压! “吐蕃密宗…高手!”林天瞬间判断出来人的路数和层次,其实力远非之前客栈那些番僧可比!
看来,木婉清的麻烦,不止来自她爹。 林天合上书本,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或许,在佛诞法会之前,可以先收点利息了。